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163|回复: 0

媒体是人民的,深圳社工需要发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2 14:58:14 | |阅读模式
深圳涂而干的日记

媒体是人民的,深圳社工需要发声了!2012-01-19 13:34:51



媒体是人民的,深圳社工需要发声了深圳涂而干今晨又看到了深圳商报(2月21日A13版)关于社工的报道了,这是继昨天深圳晚报(2月20日09版)报道深圳社工生存状况后的第二篇了(后来深圳社工协会还声称给晚报做了回复,用博客刊登出来),在深圳做了三年社工的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原因是很多事实情况竟会被某些既得利益者扭曲和遮蔽、偷梁换柱、断章取义。我不是方舟子,也不喜欢方舟子那些做法,但他的优点是他有现代知识分子少有的敢于较真和敢于摆事实摆证据的公共人士。这两篇报道说出了我们的心声,我感谢媒体这回终于关注到我们,或多或少站在了我们的立场。我知道新闻媒体工作者跟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工作伦理和操守(比如价值中立等),但事件毕竟是人来做的,报道是人来写的,语言是出自人之脑的,论点和立场总是难以避免的。而社会是被人、被语言构建出来的——社会在于是被怎样描述出来的,在于用怎样的词藻,在于怎样的角度。因此,当公共媒体出现了关于我们的声音时,我们坚决不能让自己身上的事情被别人有意无意地用他们的语言讲出来,我们不能因为有的人拥有的权力大,盖住了自己的声音,而使自己描述自己事情的权力都没有。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声音被公众听到!作为一名在深圳做了3年的一线社工,下面我来一条条列出报道中哪些是吻合我们的实情的地方,哪些是被人用各种技巧“公关”了的地方。1. 商报的报道:开头的描述是如实的。文中引用的6元快餐,有的同行可能会觉得这有点夸张了。但请不要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别人。每个人的家境不一样,家境好点的可以不用留很多储蓄,家境不好的,或者家里发生了事情的,就需要节衣缩食了。我认为社工工资的具体数值不应是讨论的重点,重点是社工工资水准在全市的位置如何。关注富士康的人都知道,在富士康做一线工人的工资都直逼3000元了,那社工如果还拿3500的工资就真要被认为是廉价劳动力了。如果一个打算在这个城市定居的年轻人长期拿着三千多的月薪,每月所剩无几,这对他/她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他/她将没有积蓄,这将严重毁灭他/她的自我价值感和情感发展(一定要找个同样不食人间烟火的伴侣了!),买房子什么的就根本别提了!我周围的社工朋友大部分都是外地来深圳并考虑在深圳发展的,他们因此和所谓的“外来务工人士”“农民工”在性质上是不一样。年轻的“外来务工人士”,特别是第二代外来工,他们更多地是在大城市寻求财富的机会,而不像舆论或大众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到城市定居的。二代外来工,基本都认识到现在中国产业开始向内地转移,不再认为大城市是多么地好。他们更愿意保存自己的家乡特征(语言、风俗),只是到大城市开眼界、学东西而已。而像社工一样的“小”白领则大不同,他们像《北爱》里的人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们知道这个城市和这个职业能满足他们的毕生追求,不管是专业上的还是情感上的。所以,千万不能说,3000多的月薪为什么农民工受得了你社工为什么受不了!!!2. 反驳“深圳社工平均年龄是27岁,……,不算太低”。这句话是多么的不负责任!这“很多机构负责人”们可以考虑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到月薪3000元而且没有多大提薪希望的地方去“锻炼”一下。人的薪水不按照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又怎么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呢?人家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严格按照这个原则实行很多年啦!拿深圳社工年龄作为工资低的挡箭牌,是少数既得利益者很好用的工具。如果这个年龄与工资的逻辑是合理的,那么我们愿意全体跳槽,请我们的老爸老妈来做我们的工作,这样的话,福彩公益金会不会破产呢?事实上,在我们年轻(其实也奔三了)的同工里面,不乏大我们很多岁的同工,他们是否就可以拿比我们多的工资?如果说年龄低经验少,就该拿较少的工资,那深圳社工界的长期“稳定”的薪资水平和高“流动率”正好得益了这些既得利益者们,因为社工岗位总是新人、年轻人,机构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而又打着“经验少”的幌子说“你们工资少是应该的”,反正每年社工院系毕业生是源源不断的!3. 反驳“深圳购买社工服务的标准仍然保持着最高”。有在东莞做社工的同行都知道,东莞一线社工的平均月薪是4500元(2012年)。上海社工的月薪虽然很低,但上海社工大多数是本地户籍人士,在生活上的负担得到很大的减轻。所以,上面这句话是无稽之谈。说话者是否也应该摆一摆这几个城市的GDP和CPI呢?但后面的“只是与实际的消费水平比起来,包括房租、衣食等所占比例太高,会让年轻的社工们感到很大生活压力。”倒一语道出深圳社工朋友的心声。4. 关于流失率。数字只是一方面,何况这个数字还是社工的组织管理者自己给出的。在一个讲求科学、理性的年代,用数字和数据说话是好事。但是,当一个被质疑的人拿出了一些数据,而没有给出数据得出路径、方法,这个数据的可信度又有多大呢?即使社协给出的17%是可信的,那么离20%的危险值也相去不远,社协需要做出检讨。5. 关于欠薪。我只能说,这是强大的“制度”造成的,我们“大政府,小社会”的形态让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都非常的“舒适”和稳定。我唯一能说的,就是祝愿深圳社工组织、中国NGO组织能早日脱离单一的财政来源,多元地独立地发展,成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6. 关于“社工心声” 中的两位的话。十佳社工张姑娘的这句话,表述在这篇报道里有这样的涵义:做社工就应该像苦行僧一样。但据知情人回应,她说这句话时丝毫没有这个意思。这句话出自其在一次颁奖典礼后的受访,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描述的同时表现的一种无奈。 但在当下的语境中,竟然可以被断章取义地当作一种榜样示范作用来宣扬,被利用来吻合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口味。张姑娘的这番话当然还需她自己来澄清。但就我一个在社工界才工作短短几年的经验来看,很容易看出,一个社工如果不会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就不会为别人、为弱者去争取权益,也就不是一个优秀的社工。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是很难发现世界的美好的。一个逃避生活的人,是很难把自己照料得好的,何况社工还要去照顾别人的心理社会状况。因此,社工的专业敏感度就在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需要,然后做必要的争取。第二位同工的“心声”,更让我感觉他是一直活在自己的道德“高地”里,用道德来保存自己与社会、他人的距离。这样的一位“令人佩服”的道貌岸然的道士更不是一个好社工。退一步讲,道德是不能作为一个职业的标准的,至多是职业的底线。(关于教师、医生的职业伦理还讨论得少吗?)总之,媒体作为一种叙事方式,把这两句话用在这样的处境,无形中告诫了社工不要去追求合乎他们价值的报酬,这是为人之本性所不容的。当然,既得利益者的最大帮手,还是断章取义地挪用了社会工作的那些“高尚”价值观!7. 关于”无组织、常欠薪、考核不公、晋升无望“。社协的反驳是无力的,仅仅讲了”评选优秀社工、优秀案例“。这分明是偷梁换柱,混淆视听,让外界以为社工的考核就只有这两项。而真正关系到社工切身利益的绩效考核,却避而不谈。事实上社工考核主要是各社工机构作为主体进行的,社协的所谓监督难以落实。而正如晚报报道所说,因为社工工作性质的非定量性质,有的还远离机构管理层,评估是非常难的。但社协和相关评估机构不去努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克服这个困难,是失职的,不专业的。(有时定量的评估不是万能的,这也是让人觉得不公的地方,是方法论上的错误。)很让人失望的是,社工协会作为全市社工民间组织的行业协会,没有很好延续民间组织的本质,”不负众望“地沾染了很多官僚体制的特点,没有带领全市社工会员反思社会、制度的问题,反而积极投入了制度的温暖怀抱。晋升渠道,是早为社工们诟病的地方,大家都指望社协能尽快出台多元的社工晋升发展渠道。可是社协还是避而不谈,只谈那少的可怜的几次”见习、初级督导“的选拔。外界又有多少人知道,全市一千多社工中,又有多少督导职位可以提供?因为督导职位本来有相应比例,社协更有责任去开拓出其他渠道。相反,有的管理人员又使用道德为武器,声称做社工不能老想着往上爬之类之言论。殊不知,人都是需要肯定和承认的,这是人的本性需要。社工,作为专门回应人类需要的专业人士,不承认这一点实在需要怀疑他/她做社工的潜力。要解决”欠薪“”底薪“等问题,个人认为,除了机构需要多元发展外,更重要的改变政府的拨款方式。这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需要重新选择拨款来源是财政还是福彩公益金。如果还是福彩公益金,那政府对待社工行业的态度到底为何?是否还不够重视我们社工机构,一直给我们小鞋穿,每年只是拿些“零花钱”来让我们服务广大弱势群体,甚至把他本来应该承担的社会福利责任也推给了社工机构,自己就高枕无忧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政府,政府更应有责任落实”每年7/7.5万经费“中社工工资的那部分。既然都定出社工工资标准(“1+7”文件),为何不去执行、落实这个标准,而把权力轻易交给各机构的管理者?犹如一场赛跑,裁判定出了游戏规则,却不去掐秒表。政府或社协将社工薪酬与机构管理经费分开发放,是一条很好的建议。君不见,近年来人家资本主义香港政府对社工机构的”整笔制“拨款改革带来了多大的抗争和非议!社工士气低迷!我们就应该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使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工作为职业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在这里我想也应该很”友善“地体谅下社工协会,让一个资本主义下具有抗争和反思精神的职业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下茁壮成长,着实不容易!我,作为一个苦逼小社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衷心希望社协能看清楚,哪些是要我们”本土化“的,哪些是不能”本土化“的!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http://www.douban.com/note/196604717/2012-02-2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