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义工手册
一、义务工作的概念以及内容
1、什么是义务工作者(志愿者)?
“志愿者”(英语 Volunteers)是一个无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和物质的人。“义工”是有情有义的,完全出自欢喜的发心,用心甘情愿、满怀喜悦、无怨无忧的胸怀为他人社会服务,并且是全力以赴从事义务性的工作,以服务人群、造福社会为目的,因此虽然没有领薪,但是所从事的工作却是无价的;虽然默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悦却是无穷的。义工无所为而为,是指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是基于某种道德、信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港台地区和美国等地叫义工)。志愿服务或义务工作都来源于英文的Volunteer service。
日常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会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怜心,会产生要帮助、协助他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碰到一些热心助人的人,有的人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来换取别人的幸福。这种行为,称为“利他行为”(在此比较一下利他行为和自愿者—义工间的异同)。
2、什么是中国义务工作者(志愿者)?
在我们中国义工发展没有欧美国家的早,但是我们规模也是很大,共青团组织的志愿者估计是全世界人数最多的义工团队。从1993年后,全国各地的社会服务活动纷纷统一称为“志愿服务”,但1989年成立的深圳义务工作者联合会坚持使用原名,沿用与国外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接轨的“义工”称谓,逐渐形成两种模式并行发展的局面。但是中国毕竟只有一个共青团,而民间的NGO发展在中国还不到10年时间。以海外国际组织兴办的义工协会毕竟能力有限,在中国最需要的还是本地NGO。并且义工这个概念在国外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义工这个volunteer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像香港;美国,每年给社会奉献的时间是非常多的。通过这种的奉献,一方面挖掘了资源,这个是经济上面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人们通过这种义务的奉献。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变成一种非常好的人际的沟通。它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个社会要建立起对这样的一种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的理念的话。这个社会应该说是比较和谐的社会。在我们国家东边的日本,它的义工团队有一个机构类似我们现在国内的劳动局,劳动服务公司这种。它是有一个机构专门管理,义工每次参加活动,它那些机构就会给义工证明证实你参加义工工作多长时间,到了你所需要社会对你关心支持的时候,这个就是好像储蓄一样政府包括整个社会,那些机构就必须为你服务。
3、如何成为一个志愿者(即义工)——志愿者需具备五大条件
(1)自愿。即主观自觉选择,没有强制性。
(2)不图物质报酬。即动机上不追求物质报酬,但不否定开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3)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即服务的内容应是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和困难群体的利益,不是社会非困难群体的小团体利益;同时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能够通过正常的市场交换获得的服务(困难群体除外),一般不能作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4)奉献自己的力所能及。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智力、经验的人是志愿者外,出于自愿的献血、捐献骨髓、捐款捐物的人,也是志愿者。
(5)非本职职责范围内。比如煤气公司修理的职工,如果他正在值班、正在岗位上,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修理煤气服务,那是本职工作,不是志愿服务;如果他不在值班、不在岗位上,是利用业余时间自愿且不取报酬地为他人提供了修理煤气管的服务,那他就是志愿者了。
(从上述五个方面界定志愿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很多思路。比如针对“自愿”来说,少年儿童就不能做志愿者,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自主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再比如志愿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也应按此理进一步理清,以使青年志愿者行动更加健康。)
4、义务工作:
义务工作指的是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而提供的义务服务。
5、义务工作的五个特性:
自愿性、无偿性、业余性、公益性、组织性。
6、义工的口号:
一份爱心、一份责任
7、义工的精神是什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8、做义工应该具备?
诚心、爱心、耐心、恒心、细心、信心。
二、义务工作的主要价值和意义
1、义务工作对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是有助于建立健康社会。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2)有助于全面提升协会的服务。
义工来自各行各业,活跃在各个服务领域的第一线,展开积极的服务、宣传以及信息反馈。并通过他们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义工团队的服务得以加强、改善、和提升。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有助于提高义工团队的知名度以及广大社会对弱势群体的认识 。
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工,在从事义务工作的时候,或多或少影响到亲人以及周围的朋友、同事,有助于社会各界对义务工作的认识,并且通过义工与弱势群体的亲密接触,让社会更加了解弱势群体不为人知的实际情况。使广大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从而争取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工的队伍中来。
(4)有助于发掘和培养领导人才。
义工在多样的服务领域参与活动,从筹划到实施,都可以锻炼出大批对服务工作有一定专业知识、具有丰富义务工作经验的义工。团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使之成为该服务领域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
2、义务工作对义工自身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义工自身的价值只要体现在:
(1)尽公民责任,无偿奉献以及回馈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2)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公益活动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充实业余生活,丰富生活体验,扩大社会交际圈子,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3、义务工作对服务对象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只要体现在:
(1)提供个人化的服务,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2)有助于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义务工作对社会有什么价值?
义务工作对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2)建立和谐的社会;
(3)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进步。
不论个人或社会都可透过参与义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
个人: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学习新技能、得到滿足感。
机构:提升员工士气及公司形象、促进团队精神和生产。
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們帶來希望、溫暖和改改;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強市民的归属感。
三、义工应具备的素质
1、义工应该以什么样工作态度来展开工作?
(1)对团队:包括组织者在内,人人都是义工,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因此,义工对团队应抱建设性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策划和组织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
(2)对工作:
①义工在决定参与某项服务前,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是否相符,对工作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②义工不可轻率作出承诺,但对承诺了的服务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确实无法覆行承诺的,应做好解释工作;
③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④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⑤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3)对服务对象:
①应持互相帮助的平等精神,不应有“施予”的心理和\"救世主\"的态度;
②应尽量了解服务对象,明白其真正需要,常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在提供服务时,应尊重服务对象的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③要尊重服务对象的隐私权,不应随意公开服务对象的情况或资料;
④要尽量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
(4)对服务机构:
①尊重服务机构的文化及服务模式;
②要虚心听取服务机构的意见,在服务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与服务机构的联系;
③对服务机构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对服务机构的人和事,在没彻底了解之前不宜妄加批评;
④积极参与工作培训、交流等活动,并客观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主动反映自己对机构的建设性意见。
2、一个优秀的义工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条件: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
(2)具有自我分析的能力;
(3)有影响服务对象的能力;
(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
(5)需要相当的勇气;
(6)应该有相当的敏感度。
义工的概念
慈善义工的话
我们以“志愿、无偿”为前提,以“我心有你,助人乐己”为格言,以“不仅崇尚成功的事业,而且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为目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能。
“参与,因为我们愿意付出。付出,因为我们在此成长!”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助人者自助、乐人者乐己
今天我为人、明天人为我
有时间做义工、有困难找义工
有责任当义工、全社会助义工
做义工的五层境界
第一层:帮助别人,自己快乐.这是初为义工最深最直接的感受,在帮助别人后,看到别人因而获得快乐而自己因此也变得快乐.
第二层:身为义工,心是义工.不论身在何处,不管人到哪里,离开了服务场所也处处留芳,手有余香.为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帮助,服务社会.
第三层: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义工是爱的群体,把这种对服务对象的爱转化为对自己的朋友爱人同事家人的爱和关心,去让这个世界充满温暖.
第四层:发动社会,服务社会.用我们的影响力去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都来关心我们的服务对象进而关心我们这个社会.
第五层:生命不息,奋斗不已.送人玫瑰,传播文明,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做义工,一辈子!
志愿工作的主要价值意义
对社会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
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
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2、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是接受个人化服务。
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
2、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
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论个人或社会都可透过参与义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
个人: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习新技能、得到滿足感。
机构: 提升员工士气及公司形象、促进团队精神和生产。
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們帶來希望、溫暖和改改;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強市民的归属感。
义工与志愿者的区别
义工与志愿者有什么区分呢?许多人在这方面有疑问。据台湾一位研究社会学的专家,也为世人公认的权威陈武雄教授在他的《志愿服务理念与实务》一书中曾有过一段论述,他说:“如要严格区分,‘志工’(志愿者)”,顾名思义乃‘志愿工作’,而‘义工’则为‘义务工作’。故二者之不同为:(一)志愿工作是所‘愿为’,义务工作是所‘应为’;前者属于道德的范畴,无任何约束力;后者则属法的体系,如有违背,应受惩处。(二)志愿工作是‘服务’,毫无境界;义务工作是‘责任’,应有限定;前者,予取之关系不必对等,应无权利、义务之争执;后者,予取之关系乃交换行为,即是义务,当然亦应享有权利。从以上的简要诠释,‘志工’乎?‘义工’乎?可谓称呼之妙,存乎一 心;相信每位参与志愿服务的朋友自有明智的选择。”他的这段话为我们理解义工与志愿者之间的不同和对是否选择加入义工组织提供了参考意见。
如何做合格的义工
广大义工希望为大家营造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我们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是平等、轻松的。同时请你也必须做到:
请您在服务中要保持一颗爱心、恒心和拥有耐心,面对困难时拥有一颗平常的心。
请在工作中保持微笑及乐观的态度,并将其尽可能的传递给其他成员。
请您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尽可能帮助他人。
我们所有的成员都是无报酬的、自愿的义务工作者,基于共同的理念而走到一起,您需要付出时间和心力,请您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随时欢迎有爱心、甘奉献的朋友加入,也殷切期待大家能把这种高尚的行为坚持到底。同样对于因故离开本团体的成员不设置任何障碍。在决定接受某项工作前,必须全面了解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一旦选定必须尽心尽力完成,如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者必须尽早提出以免耽误工作。尊重被帮助者的意见和隐私权,尽量了解其真正需要,设身处地为其长远考虑,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使其摆脱现在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帮助对方自助自救。
义工队伍中人人平等,请同每一位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交流,彼此分享所得所获,共同进步。工作过程中保持与组织机构的互动及虚心听取分会的建议,如有异议请务必善意提出。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困难和问题甚至会使您灰心和气馁,这时请您以正确的心态、宽容的胸怀和不断的自我激励来面对,必要时请让其他义工协助完成。在服务中要不断提升作为义工的服务理念,掌握服务技巧,提高服务水平。我们有专门的成员负责对媒体发布消息,请不要在无授权的情况下接受媒体的采访,如媒体提出采访要求,请转交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处理。
国外义务服务简介
一、联合国义工服务徽号UNITED NATIONS VOLUNTEERS(UNV)
联合国于1970年成立“联合国义工服务组织”(UNV),近20年来超过二千名来自世界各地拥有合格经验或专业的人士,义务地为全球有需要的国家及人士提供超过六千项的服务。
二、国际义工日标志
1985年,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义工日”,目的是鼓励全球各地政府及团体,于当天共同表彰义务工作人员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藉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义务工作。
三、美国义务工作特色
在美国,义工遍布每个角落,义工服务精神深入人心,做义工早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
(一)美国人把义工服务看作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人把义工服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把回报社会看作是最主要的信念之一,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义工服务精神的养成和传承,靠家庭、学校、团体、教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注重身体力行、不图名利、以做好事为荣。美国社会有不成文的鼓励,义工服务时间长、表现特殊的人,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会更被看重或被优先考虑。美国开办慈善机构的人很多,政府对慈善机构实行减免税政策,这都有利于使乐善好施成风。
美国人做义工服务往往是从少年就开始,一直做到老。参与的不仅是个人,而是全家。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贝蒂?帕奇一家四代都参加义工服务。她母亲和祖父现在仍在4个俱乐部做义工,女儿5岁时就被带到教堂参加义工活动。帕奇和3个孩子多年来一直积极参加消防营的义务服务,她还参加不少义务支援组。她说做义工是第二天性,能了解社会,获得其它地方不容易取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得到的好处甚至比自己付出的还多。就是说,她认为做义务服务既支持了社区,也有益于自己。
(二)互助的氛围使义务服务非常普遍
在美国闲暇漫步街头,稍有迟疑张望,就有人前来探问“需要什么帮助”;旅途中车抛了锚,总有过路车主动停下相助;遇上车祸,人们争相全力抢救……
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义工活动非常普遍。美国义工的活动范围很广,一般地说,义工的责任就是做支援社区的任何事情。从家庭、学校、机关、教堂、社区,到市、州乃至全国性的一些活动,都可以看到有义务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在有些城市和社区,还有义工自发组织的协调机构,通过刊登广告,把各方需要义务服务的项目和联系方法公诸于众,特别是节庆期间,让人们自行选择联系参与,服务时间从一两天到三四个月。美国政府还通过“美国自由工作团”(包含地方打击恐怖主义的“公民工作团”、派往海外服务的“和平工作团”以及为老人服务的“耆老工作团”等)扩大义务服务队伍。除在突发事故中救死扶伤外,义务服务的内容很多。有的面向家庭,比如帮生活和学习上有困难的人做家务,照顾小孩、老人或病人,当家庭教师,尤其是教新移民英语,帮助困难户粉刷房间、美化环境,给想购物、参观或听音乐会而缺车的人提供车辆接送。有的面向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比如给儿童念书讲故事、教手工,帮助学生学画、准备展出作品,到托儿所帮助照顾孩子,到医院或疗养院照顾老人、陪聊天、读报、玩牌,到剧院、展览馆、体育场馆帮助收票、引座、发资料,到儿童俱乐部主持比赛,以及为失散的宠物提供保护等等。
还有不少义务服务是由教堂或慈善机构组织的,比如到这些机构帮助收集、整理、分发或义卖捐赠来的东西。特别是在圣诞节等节日期间,不少义工到教堂、慈善机构或社会福利团体,帮助制作食品、选购节日礼物及生活用品,再把它们包装和分送给老人、小孩、病人、单亲者和无家可归者。有人化装成圣诞老人同孩子们照相、做游戏,有人到教堂、公园教唱圣歌、演奏音乐。
至于参加州乃至全国性的义务服务,更是不乏机会。以参加国家公园管理为例,全美每年就有8万多名义工。1995年纽黑文市举办了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个不到20万人口的小城,竟有4.5万多名义工前往参与工作。
(三)捐助社会,成为自觉行为
义务服务能使社会充满爱心,使众多的人得到宝贵的帮助。美国义工们捐赠财物和贡献宝贵时间之多、之踊跃,让人感慨不已。我们曾参观过一家教堂义卖收集到的捐赠物品,其品种之丰富简直可比超市;我们也参观过好些顶尖富翁捐赠给国家的豪宅,其富丽堂皇让人惊叹。美国人为“9?11”事件遇难的消防队员家属捐款竟“造就”了大批的“富婆”。美国有很多富翁,不把家产传给儿女而捐赠给社会。麦考利大型筑路公司的老板鲍勃?汤普森,67岁时将出卖公司所得的4亿多美元,一部分分给了550个员工,另一部分捐给社会;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决定把毕生经营积累的数百亿美元捐献给慈善事业。美国普通百姓的捐款与收入之比,甚至还高于富人。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1月对全国发表讲话,号召每个公民一生贡献4000个小时当义工,以回报社会。今天,美国义工不仅活跃在美国,而且正走向世界,用义务服务的精神感染着世界。
四、英国的义务服务
“社区服务志愿人员”(csv)于1962年由艾勒克?迪克森博士创建。在此之前,他已建立了海外志愿服务队。CSV可安排16至35岁的义务服务者参加活动。
(一)活动情况
所有的志愿人员都要直接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他们帮助无家可归者、年老体衰者、犯罪的青少年以及精神和生理不健全者。工作场所包括学校、医院、监狱及青年项目,其中三分之一的工作是帮助残疾人,使他们能独立生活。有时由二、三名义务人员对个别人进行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昼夜监护。有些志愿人员则替换那些坚持7天、每天为家庭成员或别人提供昼夜看护的人员。还有些志愿人员帮助了一些家庭,使他们不必把自己的亲人送到公共机构(如医院或养老院等)中去。
(二)成就
英国的卫生、教育和社区服务一直在发展,在30年里,CSV展示了非职业性义工的独特、积极而有价值的效应以及义工活动对青年的价值。这一点在残疾的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共同参加活动时尤为突出。例如:“伦敦行动”这一项目安置了用尽各种医学治疗与心理疗法都无济于事的各种药品滥用者。69%的人因为感到别人信赖自己而找到了生活目的,从而克服了过去的恶习。“英女王陛下青年犯罪管教所”里的上百名人员在他们服刑的最后一个月里参加了CSV,有一半的人在已获得自由并可以离开的情况下还继续为CSV工作。其它20%的人在各自的项目中找到了工作。
国内义工工作简介
香港地区义务工作借鉴
一、香港义工运动简介
(一)香港是一个大都市,也有一般大都市的繁忙、人际关系疏离等特征。所以要致力于建立一个充满温情、爱心和互相关怀的社会,以提高市民的精神生活素质。这亦是社会福利服务界的重要使命。
(二)要加强社会上团结与关怀的气氛和实效,需要社会上每一分子的支持和参与。而义务工作正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去给社会各界人士去积极投入、参与和建设社会。
(三)为了更系统地推动义务工作服务,使它发挥更大效能,香港社会福利署于1998年联合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及多家非政府福利机构,推行一项全港性的义工运动,它的目的包括:建立一个互相关怀的社区,肯定个人的自我价值,善用社区资源,加强个人对社会的归属感。
(四)邀请行政长官夫人董赵洪娉女士作为这次运动的“义工总领袖”。
(五)义工运动得到社会上不同界别的人士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成立了“义工运动督导委员会”。
(六)委员会制定了未来三年义工运动的整体推广策略。
1、把“义工”的概念活泼化、趣味化和多元化,从而推动义工服务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市民认知义工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3、争取更多不同阶层和行业的支持与参与。学生和青少年、工商企业和各类型的社区组织是我们的首要推广对象。
二、任用义工的准则及指引
能否善用义工资源及发挥义工潜能,有赖于机构及工作执行者作妥善安排,在实践及行事上作好部署,以达到特定之目标。下述各点,提供任用义工时的基本考虑及准则,希望任用义工的机构,能利用这项工作指引来作较全面的参考及研究;而任用义工的人员,亦须依据各机构特殊情况之需要,作这样策划,来订立其独有的实施准则。
(一)订立明确的工作目标
清楚界定义工服务计划之目的,及该目的达成标准的期望,以提供指引及评估准则,使义工易于明了其工作或计划的目标及意义,使更有效地认同工作方向及取得成就感。
(二)义务服务的服务范畴
义工的服务设计应配合机构的服务目的及实际需要;应根据每一单位的特定需要,来决定义工人数及工作性质;应考虑多元化的义工服务类别,善用义工的专才,让义工有更多的选择及发挥的机会。
由于义工与机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在安排义务工作时应考虑彼此的资源配合及整体合作,以达至加强及发展现有服务的效果,应给予义工机会,尝试多元化的工作。
(三)义工身份/名称的正名及职权范围
义工在整个机构人事体制内,应有明确的身份和地位,藉此表明该机构对义工服务价值的认同及重视;须注重各专业人员、受薪职员与义工之间的互相合作,构成一个工作整体,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应考虑给予义工合适的职衔,藉此提高士气及服务精神;应发给义工工作人员身份证明或工作证,以培养义工对机构之归属感。
(四)制定义工工作指引的准则
应发给每位义工一份正式之委任书连同工作说明附件,包括工作的目标、职责、工作性质等,使义工明了其身份、工作性质及责任;每当义工开始服务时,应给予义工工作手册,载明机构服务简介、工作守则及义工服务的指引。
(五)组织及管理义工的系统及人力策划方法
应任用一名合适人员作义工协调员,以负责计划、执行及监察义工管理之策划及运作;应建立义工监督员制度;应订出标准程序进行义工招募、挑选、任用、工作安排、督导及评检工作。
(六)加强义工训练及装备的准则
须安排迎新辅导会或工作简介会给予新任用的义工,使义工明白所属机构之服务宗旨、内容及情况;无论在理论或实务上的需要,应举行持续及经常的训练,藉此提高义工服务的素质以获取更佳成就;训练内容可包括有关社会时事资讯介绍、社会服务发展动向、服务技能、解决问题方法、程序设计、行政事务管理等;应订立一套完善的训练纲领,除提供有系统及经常性的训练活动外,亦须按实际需要而作修订及发展;为义工所担任的工作岗位需要,提供适切的技能督导及锻炼,以装备义工以适应未来计划的需要。
(七)监察及评检服务素质的机制及指标
对每位义工的工作应有清晰的期望及目标,机构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监察工作的进度;须建立一套精简的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保存记录及加强工作上的沟通及讯息传达;所应用的表格及有关文件应采用简易的系统储存方法,以方便管理上的运作;在推行服务过程中,应不断检讨服务成效,力求进步;须与义工作个别或组别的定期督导会议,以了解义工工作的进展情况,提供适切的辅导及指引,以加强义工的参与及改善服务的质素;应依照整体计划的目标,对义工工作经常性的评核及检定;应订立有效的跟进制度,以改善及发展现有的服务情况。
(八)义工的福利及工作保障
应给予义工为服务所付的交通或膳食费用;应给予义工适当的训练及进修的机会;应替义工设立工作保障;应提供义工适当的办公地方及充足的工作设备;要小心保障义工在服务时的安全及具备处理危急应变措施的指引。
(九)义工嘉许的标准及指引
评核工作是须依据计划与指标而完成,须依照既定明确的方式向义工表示感谢及嘉许,可包括作个人接触方式的鼓励及鸣谢;嘉许表现满意的义工,以作鼓励;义工能知悉本身的贡献及缺点,并使义工有机会发表意见,增加相互之了解,而使义工与受薪职员的关系更加紧密;应设立有关服务之记录系统,以供参考及证明之用;如有雇主或学校索取有关义工的服务证明,应立即办理;在服务过程中,应尽量协助促进义工的学习及成长;在适当时工作轮调及加重其职责范围,并可在机构内设立晋升的机会。
(十)资源调配、协调及统筹系统
可安排义工参与制订机构的工作方向及策略,采取开放的态度,尊重及接纳他们的意见;可透过一般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如会议、小组讨论、个别面谈或闲谈等,能有效地作口头上传达讯息、互相交流及分享;使用备忘录、便笺、通告、传阅、布告板及办公室通讯系统等,可作有效之文书传递来互通讯息;可透过一些宣传及推广的活动,向外界传达讯息,使社会人士支持和认同义工服务的价值及意义。与其诅咒黑暗,不如亲手点亮一盏明灯。
台湾地区义工制度特色
一、制度化。在台湾的中学里,社会服务是必修课程,像台北市的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做8小时义工,如课业辅导、病房陪伴、募集善款、导游解说、回收垃圾等。大学生必须做够50小时义工方可毕业。因此有很多学生一方面想帮助别人,另一方面由于有这样的一些规定,他也会主动的走进义工这样的队伍当中。
二、专业化。义工没有报酬,聘请后还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但他们乐此不疲。
三、年龄跨度大。从高中毕业生到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台湾各地到处都活跃着身穿特殊背心的义工身影。七八十岁的人也当义工。台湾义工年龄跨度很大,有的甚至已经七八十岁高龄。可见,在台湾当义工不仅是一种硬性规定,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助人氛围。
四、行业跨度大。“义工”可是包罗了各个年龄层次和各个阶层的人士,他们可以是在职者,也可以是退休人员。台湾的“义工”是有组织的,经常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一些公司的职员和外国人也抽出一定时间做义工。有的公司还规定,公司职员必须带薪担任一定时期的义工。
五、受人尊敬。台湾社会对义工具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其背后也存在着社会舆论的引导以及当局的支持。台湾的义工,著名学者胡适生前说过,“往往他的业余活动比他的职业还重要。”何以如此,这就是义工在台湾很受社会尊重。
六、奖励机制。现在台湾每年都要请专家评选文化建设优秀义工并进行表彰,其中金牌奖10名,银牌奖21名,铜牌奖30名,获奖的要发奖牌,还要组织去海外学习观摩。这一方面是对优秀义工的褒奖,同时也让他们开阔眼界,提高素质,更好地服务社会。
深圳义务工作特色
助人是人类应有的美德,奉献是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在这一点上,深圳义工与香港义工是相同的。它的主要活动是在于协助党和政府化解社会难点和矛盾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和进步。这是深圳义工与香港义工的最大不同之处。
深圳义工联的义工来自各行各业,有干部、医生、教师、记者、律师、企业管理人员、打工仔等。生活在物质基础相对雄厚的深圳,他们在自我发展之余,能够腾出时间和精力做义工。深圳市义工联自成立以来,利用“热线电话”接待咨询和求助电话2万余人次,“青少年信箱”共收到来信近万件,为许多人排除了生活中的障碍,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义工们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千余名青年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义工的调研工作在深圳特区是一块叫得响的牌子,他们利用节假日和晚间休息时间,完成了“青年临工权益状况”、“深圳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市民对房改制度的意见”、“青少年犯罪状况”等社会问题的调研。这些成果每每在相关行业引起轰动效应,并得到深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