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3 12:57:38
|
|阅读模式
[color=#00008B]美新路公益基金广州大朋友项目九龙基地中,仅初一级,留守儿童的人数就占了全年级的40%。而成为我们小朋友的学生中,也有将近一半的同学,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
为了更好了解这些小朋友,了解他们成长的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和这些小朋友交流,美新路广州办公室因此举办了本次主题讲座,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刘静林教授作为主讲讲师。
【讲座主题】 如何有效开展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讲座时间】 3月16日 14:00-16:00
【讲座地点】 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文法学院四楼 (暂定)
【讲师简介】 刘静林,北京大学硕士,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在湖南工作期间曾参与过两年有关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
【报名方式】 请论坛跟帖报名,或直接致电美新路公益基金广州办公室报名,电话:020-83226750。
本次讲座为公共讲座,欢迎其它机构感兴趣或正在从事同类活动的义工朋友报名参与~
美新路公益基金广州办公室
电话:020-83226750
E-mail: gz_newpathfound@yahoo.cn
网站:www.newpathfound.org
关于美新路大朋友招募,请查看:http://www.1205.cn/bbs/topic-26-47-0-0-.htm
﹌﹌﹌﹌﹌﹌﹌﹌﹌﹌﹌﹌﹌﹌﹌﹌﹌﹌﹌﹌﹌﹌﹌﹌﹌﹌﹌﹌﹌﹌﹌﹌﹌﹌﹌﹌﹌﹌﹌﹌﹌﹌﹌﹌﹌﹌﹌﹌﹌﹌﹌﹌﹌﹌﹌﹌﹌﹌
一些关于广东留守儿童的资料:
广东留守儿童100多万
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目前全国约有2000多万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14周岁及以下的占86.5%。广东省内拥有300多万“留守”和“随行”农民子女,其中100多万是农村留守儿童。据了解,广东留守儿童大多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茂名约25.16万人,梅州约13.79万人,肇庆约8.21万人,汕尾约8.19万人,清远约6.86万人,湛江约5.89万人,云浮约5.35万人,河源约5.26万人,揭阳约4.44万人,韶关约3.95万人。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问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研讨会上,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关于广东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需求和期望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安全和学习等方面的现状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普遍想念父母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不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而是在老人的看管下生活,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尤为深切。调查显示,3.1%的留守儿童认为与父母关系有所疏远。虽然大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会不定期地打电话回家,但是和子女谈话内容都很简单,父母嘱咐孩子最多的话题是:学习(25.4%)、要听爷爷奶奶的话(15.0%)、身体(13.8%);孩子向父母说的最多的话题是:学习(27.6%)、家中情况(14.8%)、身体(13.8%)。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想念”外出的父母,表示无所谓的只占6.5%,“不太想”和“不想”的只有6.4%。另外,表示想跟外出务工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占73.4%,有近三成的表示“无所谓”和“不想”和父母一起生活。
有困难很少找老师帮忙
调查结果显示,生活中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占47.6%,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找父母帮忙”占31.9%。不可思议的是“找老师帮忙”的只有4.6%,排在最后。在调查“遇到烦恼时,你怎么办?”这一问题时,选择“告诉老师”的占12.6%,也是排在所有选项的最后,排在首位的是告诉家人。这说明了,教师在协助家长监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明显存在缺位。
六成留守儿童学习偏差
由于照顾留守儿童的大部分是老人,还有一些根本不认识字,因此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也令人堪忧。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办事处红营村小学四年级一名男同学,有两个姐姐,母亲因病去世。早年由于给身患重病的母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不少债务。现在父亲在外务工,两个姐姐在外求学,家里只有他和奶奶,生活非常清苦,由于奶奶不识字,无法辅导和督促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调查表明,61.6%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处在中游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