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683|回复: 0

勇士决战松花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07:52:03 | |阅读模式
勇士决战松花江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bmwalter 2006-02-06 14:3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世东 宗建树 李庆生 刘晓星 杨晓娣
——抗击松花江水污染战役纪实
  北国之冬,千里冰封。寒流与飞雪过后,松花江犹如一条银链,镶嵌在东北大地上。阳光刺破云层,尽洒一缕缕安详与光芒。微风吹来,带着岸上林间的音韵,在晶莹的江面上缠绕回旋,像是低语,像在吟唱。
  冰封的松花江没有沉寂,冰封的松花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情荡漾。在30多个日日夜夜里,它见证了惊心动魄的较量、责任与意志的彰显,爱与真情的奉献。奔涌的江水,怎能不奏响颂扬英雄的乐章!
  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对决中,环保工作者千里松花江上摆战场,开辟并启动了23个监控断面,出动水质监测采样车7000多台次,行程十几万公里,发布监测数据3600余个,及时准确地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社会稳定和群众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对决中,环保工作者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与相关部门团结合作,取得了应对松花江污染事件防控减污工作的决定性胜利。实现了温家宝总理的嘱咐:没有让一个人喝不上水,也没有让一个人喝上污水。通过筑坝等治理措施和监控手段,当污染团经过中国境内最后一个监测断面时,硝基苯浓度大幅度下降。
  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对决中,环保工作者用行动证明了实力,显示了战斗力,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树立起关键时刻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勇于为人民负起责任的良好形象。
  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的爆炸,在环保工作者心中所产生的震动是不同寻常的。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污染事件,他们在逐步清醒中,越发掂量出所要承担的那份职责的重量。他们知道,要面对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
  挑战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有报道称: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一次大的环境灾难。污染团顺江而下,对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可能对邻国俄罗斯产生一定影响。
  12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松花江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发出通报,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应对工作,切实把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强调,要继续严密监测水环境污染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加大清除水环境污染的工作力度,确保城乡人畜饮水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污染事件给予极大的关注。胡锦涛主席在会见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表示:中国政府一定会本着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程度,减少这一事件给俄方造成的损害。12月6日,温家宝总理致信俄罗斯总理,表达了这样的意愿:中俄两国人民同饮一江水,中国政府一定会对监控和防治污染负起责任。在此之前,温家宝总理曾到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污染状况,了解群众生活用水供水情况。他十分动情地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须对人民的健康安全高度负责。我们绝不能让一个人喝不上水,也绝不能让一个人饮用污水。
  黑土地上的母亲河,从远古的沧桑中走来,流淌过哀怨、屈辱与兴盛,沉淀着历史、风情与文化。今天当她遭遇不测时,也承载着更多的关注与牵挂。
  12月5日,边陲城镇佳木斯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刚刚出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一职才4天的周生贤,从北京赶到了抗击污染的第一线。天是冷的,地是冻的,但他的心中总有一股暖流在涌动。这种热量,是眼前紧张忙碌气氛中每一个环保人心中热情的传递。
  他坚持要到监测点去看一看。佳木斯分布着3个监测断面,相距60公里。陪同他的当地领导说:“看一个就行了吧?”他说:“不行,3个都要看。”到了江堤上,环保部门的人说:“冰薄,路滑,站在这里能看见。”他说:“站在这里看不清啊!”趟着积雪,沿着浮桥,他到江中心察看每一个取样点,与那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握手,询问每一个细节:多长时间取一次样,什么时候会加大取样频率,穿的衣服能不能抗风寒。他用务实的风范,来完成自己内心的独白:这是一次考验环保部门能力、检验技术水平的挑战。每一个数据必须及时准确,每一个数据都要成为科学决策和安定广大群众情绪的有力支撑。
  面对挑战,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把防控监测一线当作办公重点。副局长祝光耀顶风冒雪,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他叮嘱大家,防控工作责任重大,环保部门要为政府分忧,要对群众负责。副局长张力军作为国务院松花江水污染监测防治组副组长,长时间工作在第一线,具体指导全线监测防控工作。每当大家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心里不由地涌起一种敬佩和感动。
  面对挑战,环保工作者以敬业的精神展现了风采,共产党员以先锋的作用树立了榜样。徐洪恩,共产党员,佳木斯市环境监测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参加完环保局党组战前动员大会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与另外12名党员一起,把一份倡议书贴在大厅正面洁白的墙壁上:
  这次战役对每一个人的思想作风、业务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联合倡议,共产党员要勇敢地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来,做到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吃苦在前,勇挑重担;履行职责,多做贡献。要确保监测措施落实到位,监测数据准确无误,坚决打好松花江污染防控战役。
  一段普普通通的文字,一腔发自内心的话语,一面唤人奋起的旗帜。面对倡议书,周生贤局长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写下与一线同志们同甘共苦、同心奋战的誓言。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前来慰问的离退休干部,一个个开始传递那支书写激情的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看不懂中文,但是他能体味到字里行间的豪迈与信念。他并非共产党员,但在倡议书上签上了一个英文名字,并留下了这样的话:经过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成功。
  当污染团逼近哈尔滨时,环保部门准确及时监测跟踪,为关闭和开启取水口制定出时间表。同样,佳木斯市根据环保部门的周密论证,停用地下水源,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战役中,环保部门自始至终都在沉着冷静地——
  应战
  12月6日,佳木斯桦川江面。孟宪宪与另外两名监测人员,沿着临时搭起的木板浮桥,来到江心的采样点。3人打开采样器,抬起头注意着同一个方向。在那里,另外一名监测人员正举着一面小旗。旗帜果断落下,采样器同时探进水中。他们正是靠这样的旗语,统一步调,在分秒相同的时间,采集出没有误差的水样。
  愣了半天的俄罗斯专家感动了,从这简单的细节上,她看到了中国人的细心。她向她的中国同行伸出了大拇指,并提出要求:给她一把改进过的采样器,一来可以作为友谊的象征,同时也是环保工作者责任心的传承。
  细心,用心,尽心。责任心有了,就能避免忙中出错、急中生乱。为当好松花江上合格的环境哨兵,环保工作者在与污染的交锋中,沉着应对,有序应对,科学应对,依靠人民群众应对,把对党中央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职业责任感写在了上交的答卷上。
  这是一个平常的下午,召开的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座谈会。佳木斯宾馆的会议室里,周生贤局长正在听取各方群众代表对松花江污染的看法和建议。大学生代表在发言、社区大妈在询问、离退休干部在讲话。虽然没有固定的主题,却有共同的心声:由于政府采取的措施及时得当,环保部门坚守一线监测,并把数据向社会公开,老百姓心里一点都没有恐慌,日子还像以前那样悠然自在。大家对周局长谈得最多的是心中隐隐约约的担心:佳木斯是绿色产品基地,打造了不少绿色品牌,如水稻闻名全国,而这次的污染,会不会对此造成影响?
  周生贤局长表情是严峻的。在大家发言后,他强调:确保沿江生命财产万无一失,不仅是眼前的防控监测,还包括灾后的环境评估,我们要集中全国精兵强将,做好生态评估与修复工作。让群众满意,让群众放心。贴近了老百姓的心口,就能避免决策时出现缺口。
  在黑龙江省环保局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张“松花江干流水质监测图”,图中引人注目的是分布在不同江面的监测断面,以及每个监测断面每天所标明的监测数据。从松花江到黑龙江,从肇源到中俄交界的抚远,沿线1000多公里的江面上,共布设了国控、省控、市控断面40多个。多一个断面,就多了一个哨位,多了一双火眼金睛,多了一张安全防护网。增设临时断面,科学优选断面,加大水质监测密度,为抗击松花江污染赢来了主动。哈尔滨气化厂是全市气源所在地,污染团的逼近,使气化厂处于危险的境地。如果取水口的苯和硝基苯严重超标,就有可能酿成装置爆炸的严重后果。如果停水,就必须停产,而停产的代价是生产装置在两个月后才能恢复供气,那么哈尔滨几百万人的生活将毫无着落。关键时刻,哈尔滨市环保局派出应急监测车,在依兰县达连河镇布设紧急临时监测点,依靠科学和胆识,昼夜不停,每小时监测一次。正是依靠精确可信的数据,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如果说加密监测断面是打赢抗击污染战役的重中之重,那么事关数据准确率的江中采样,就是防控监测工作中的难中之难。战线长、地理环境复杂、上游加大放水量,尤其是凛冽的严冬,使得采集水样增加了难度。哈尔滨市苏家屯断面设立时,江中不时有冰排滚滚而来,一条小船在波浪中穿行,时而被江水冲击而下,时而在凌冰上撞出水花。佳木斯大来断面,刚刚搭好的浮桥在一夜间就被凌冰压垮,加上木板,又有清沟的涌流漫过。采样人员只好穿着救生衣,把绳子缠在腰上,3个人相连,一步步挪向取水点,再拿起铁钎,凿开冰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瓶瓶江水。同江,边境线上的一个小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汇合口。寒冬的来临,连鸟儿都不敢轻易展开翅膀,最低温度达到-40℃。这里的寒意不是普通人感受到的冷,风裹着一溜溜白烟,尖叫着,像是头长着利齿的野兽,要撕破你的衣服,舔着你的血肉,咀嚼着你的筋骨。采样人员到江心,一趟要走6里的路程。在加密监测阶段,两小时必须采一次水样。水洒在脚下,会被冰粘住,手套碰到瓶子,只能是撕烂,水样倒入器皿里,稍晚一点器皿就会被冻破。在一线,有多少人被冻伤,似乎无法统计;然而,在一线,大家都知道谁最苦,谁最累,谁在用生命中最顽强的意志坚守在特殊的岗位上。
  张力军副局长曾动情地说:“我们的水样是从冰冷的水中采来的,是经过采样人员的体温焐热的,是经过化验人员的责任心过滤的。”数据不再是冰冷的符号,它是行进突围中的一方路标,是夜色中驱逐不安的一只灯盏,是加固防线的一块磐石。
  苏家屯,哈尔滨郊外一道不起眼的荒岗。然而,在几天的时间里,它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11月18日,当哈尔滨市环保局正式启动应急预案时,局长毕林涛果断地做出决策,在距四方台水源地上方16公里处增加一个监测断面。利用这个前哨,担负起预警的责任,为政府应对水污染事件和适时关闭水源地赢得时间。在污染团逼近哈尔滨水源地32公里时,哈尔滨市环保局加大在苏家屯的监测频率,最多时每半小时一次。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利用定性监测等措施,密切地捕捉污染团的踪迹。哈尔滨市政府在应对水污染事件的停水公告中,定于在11月22日20时停水。时间到了11月23日23时,当环保部门在苏家屯断面检出硝基苯时,环保部门准确地推断出污染物到达水源地还有8个小时的时间。准确的监测和预报,使哈尔滨市停水时间延后了整整27个小时。
  与哈尔滨相比,松花江不是佳木斯的饮用水源,所以在开始应对污染的工作中,人们心中有一种轻松。然而,佳木斯市环保局长葛凤岭向市委、市政府提供的一份报告,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佳木斯面临的情况也许比哈尔滨更严重。葛凤岭的报告是在搜集了众多数据并经过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专家5次论证而陈述的:由于佳木斯主要水源地七水厂已经形成漏斗区,且松花江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江水对地下水存在补给关系。因此,污染带通过佳木斯时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源污染。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决定,关停七水厂、关闭靠近江边的水井,启动地下水位较高的江北水源,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造成的环境灾难。
  迎接挑战需要勇气,沉着应对则少不了智慧,以及靠智慧支撑的严谨、从容与自信。周生贤局长在一线谈到用行动检验干部能力的话题时,曾引用了这样的谚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作为曾在抗污一线带兵的人,他肯定会为他手下将士的表现点头称是。
  松花江在广袤的黑土上流动,松花江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涌起波浪。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着松花江,所有的人都在牵挂着松花江。于是一双双手连接在一起,一股股力量聚集在一起。千里松花江上开始了一场抗击污染的——
  会战
  12月7日,国务院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监测防治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重要的议题就是:以大局为重,加强协调,形成合力,使进入关键阶段的防控工作更有成效。
  刘伟,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12月14日,本来是去山东大学进修MBA报到的日子,他提前准备了学费并特意取出挂在柜子里的衣服。然而就在这一天,他接到省环保局领导的通知:立即带领山东省支援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小组,以最快速度奔赴黑龙江边陲小镇抚远。没有犹豫、没有儿女情长的离别,他急急忙忙打点行装上路了。当天,他发给局长的电子邮件中,披露出走向一线的经历和感受:
  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凌晨7时,在佳木斯乘上了开往抚远的长途公共汽车,车窗玻璃上厚厚的冰花时时提醒每一位组员,我们正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地上,要时刻做好各种准备,以经受各种艰苦的考验。果不其然,到了中午,公共汽车根本不靠站吃饭,我们只好忍着饥饿,相互鼓励着,只盼早点到达目的地,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车窗外白茫茫一片,渐渐地,车窗外闪出黝黑的森林和冒着炊烟的茅屋。顿时,我们感到离战场越来越近了。
  抚远,中国的“东极”。抚远监测断面是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后流出国境前的最后一个断面,监测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山东派出的监测小组同时到达的,还有河南省环保局派出的5名技术人员,他们将与俄罗斯专家一起进行联合监测。刘伟在到达抚远的当天,就带着同志们调试仪器到深夜,他一直记着临行前局长跟他说的那句话:到了一线,你就代表山东,与俄罗斯专家一起工作,你就代表中国。
  从抗击松花江污染战役打响的那天起,全国环保系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环保战线”了。先是省内的环保部门通力合作,相互支援。大庆市环保局在第一时间将自动监测车开到了哈尔滨。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安排调度下,先后有上海、江苏、广东、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专家和监测人员赶赴黑龙江,补充和增强防控监测第一线的力量。黑龙江省环保局主管监测工作的官员是这样评价支援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他们绝对是环保战线的精兵强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技术都是一流的。
  山祖慈与胡冠九是两位女士,山祖慈是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而胡冠九是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总工,在职博士生。在同江监测断面的实验室里,有时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昼夜不停。她们俩都有这样的习惯,累了,便到走廊上,从衣兜里掏出手机,阅读远在千里之外的同事们发来的信息。有问候、有牵挂、有思念、有嘱托:“你好吗?天冷,可别冻着了。”“需要什么东西吗?别客气,告诉我,我会给你寄过去。”同事们想天天能听到她们的声音,就悄悄地往她们的手机卡里充足了钱。胡冠九说:就这么一个电话,我就能感受到同事们对一线惦念的心情。
  在向抗击污染第一线送来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的同时,环保战线的同行们坚守另一个战场,以特有的方式加固环保防线,用强有力的执法行动给一线以声援。12月初,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全系统电视电话会,要求从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监管,坚决遏制重大污染事故的发生。会议当天,各省市对会议精神进行了迅速及时的传达和贯彻。天津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贮存地等进行彻底排查;山东提出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湖北强调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送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四川提出要建立联动联防机制,安徽、内蒙古、湖南等地也积极采取严密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环保战线的同志们心里很清楚:前线吃紧,后方一定要安稳啊!
  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日子里,从上游到下游,从行业内到行业外,从领导到群众,重复使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特殊时期嘛”。外省市的专家奔赴一线,跟沿途的环保部门连招呼都不打,下了飞机直奔长途公共汽车站,同事间乐呵呵地说:特殊时期嘛!同江市环保局急着购买防寒服,局长回家向夫人要存折,取了钱后安慰当家的:特殊时期嘛!记者从千里之外到环保局采访,到了吃饭的时候,自己跑到食堂边吃包子边自语:特殊时期嘛!特殊时期是识大局、讲效率、拼时间的关键时刻;特殊时期是心相连、志相同、情相投的特殊境界。
  哈尔滨全力阻击污染的关键时刻,省里的有关领导要求尽快加强环保监测应战能力。省财政厅迅速到省环保局现场办公,工作人员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制订购买监测仪器的具体方案。短短几天内,两台价值600万元的自动监测车开到了一线,总价800万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备给了松花江沿线的监测点。
  黑龙江省各级水利部门在防控监测中,及时将水温、流速等水文数据和资料通报给环保部门,使环境监测数据更可靠、更准确,让相关预报更科学。
  在苏家屯监测断面紧张运转的困难时刻,哈尔滨的市民自发打着出租车,为监测人员送来了鲜奶、面包与水果。在佳木斯市抗击松花江污染指挥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社会各界的捐赠单:中国移动佳木斯分公司送来了20部移动电话,雪溪公司送来60箱矿泉水,药品监督管理局送来价值2000元的药品……
  会战,是力量的汇合;会战,是心灵的和声。
  危难时刻显本色,大江东去论英雄。英雄是平凡的人,英雄是锤炼的钢,英雄是升华的魂。在污染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时刻,环保队伍中无数个英雄开始了一场可歌可泣的——
  决战
  在与污染的决战中,环保工作者用他们刚直的腰杆承受压力,用他们顽强的意志涉过险境,用他们火热的情感表达对事业的忠诚。
  佳木斯江段的冰面上,一面鲜红的党旗迎着凛冽的江风飘扬,像一团火驱逐严寒,给大地以温暖。“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在这掷地有声的誓言中,佳木斯市环保局的一线工作人员吴晓龙等,在抗击松花江污染的关键时刻火线入党。31岁的吴晓龙被紧急抽调到断面搭建浮桥,整整7天时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一次,他在冰面上不小心摔倒了,脚被摔坏了。但他仍然一瘸一拐地来回奔波着。休息时,他才发现,鞋子、袜子和受伤的脚已血肉模糊地连在了一起。他忍着痛一点点地撕开,同事们不由得鼻子发酸。
  50岁的张英斌,个头不高,却是一名壮实的汉子,作为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站长,特殊的穿戴,显示着他在特殊时刻需要的应对。上身穿着西服,系着领带,他每天与俄罗斯专家交流时必须注意礼节。下身厚厚的棉裤外,套着一条皱巴巴的牛仔裤,因为他长时间工作在江面上,需要遮挡风寒。
  作为统管一线监测工作的技术领头人,他每天的睡眠加起来也只有3个小时,红肿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布点的选择、实验室的运转、数据的整理分析、与俄罗斯专家的合作,他要承担的太多、太重,以至常常一个晚上几次在梦中惊醒。特别是监测人员的安全,太让他牵肠挂肚。
  12月16日,俄罗斯有关方面提出要在距同江80公里处的八岔岛上布设监测断面,中俄双方进行联合采样。当监测人员带着设施艰难地走到八岔岛时,没有想到条件是如此的艰难。没有道路,车辆难以靠到江岸。江中出现涌流,江水漫过江面,根本无法到达规定的地点。12月17日,哈飞公司的一架直升机把5名监测人员送上了八岔岛。采样人员背着监测设备徒步走了4公里,由于地形不熟,天气寒冷,又刮着大风,采样人员迷失了方向。
  张英斌一节电池用空了,也没有与前方的采样人员联系上。4个小时过去了,他就站在江面上让寒风吹着,他要让心与孤岛贴得更近些。他知道处于这种危险的境地意味着什么,荒无人烟,气温在零下40度,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挡风寒;他们的生命随时都有可能冻结在冰冷的孤岛上。后来,俄方的直升机发现了他们。电话接通了,张英斌哽咽了。当着俄罗斯专家的面,这个孤儿院长大的刚强汉子忍不住失声痛哭:“那都是我的兄弟啊!”
  从哈尔滨到佳木斯,从佳木斯到同江,从同江到抚远,污水团流向哪里,哪里就会编织起监控防线,哪里就会构筑起坚实堡垒;污水团流到哪里,哪里就有挺身而出的勇士,哪里就有感人的事迹。在哈尔滨抗击污染的日子里,环保部门先后出动车辆3000台次,采样人员每天平均工作近20个小时,公布数据1300多个;在佳木斯全长571公里的江段上,十几天的时间里,环保部门出动2000多人次,对苯、硝基苯、苯系物、挥发酚等多种污染物、1200多个样品进行化验分析,取得数据近万个;在同江,应急预案启动后,县环境监测站的一辆车、一个司机,7天行驶了几千公里;在抚远,当筑坝工程因施工难度需要临时延期时,3个监测断面的40多名监测人员连续3天3夜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随时将监测数据和污染团的位置准确上报给决策部门。
  “尽环保工作者之心,举环保局长之力”,这是黑龙江省环保局局长李维祥在抗击污染的日子里,写在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语。59岁的年龄,12年的环保局长经历,他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这份伟大事业所赋予他的沉甸甸的责任。他是最早得知哈尔滨将要停水的人之一,然而,他对家人什么也没说。当夫人问他需要不需要买水时,他说话了:“不行啊,我是环保局长,邻居看见局长家买水,心里会不安的。”
  刘明霞,木兰县环境监测站站长。她知道江中采样的危险性,于是找来了同在环保局工作的爱人当搭档。十几公里的路程,一天要走几个来回。晚上,爱人照着手电,她拿着仪器,小心地涉过岸边的薄冰,她把绳子拴在腰上,艰难地爬上浮桥,在还未冻结实的江心采集一瓶瓶的样品。也不知道几天没回家了,有一天儿子打来电话:妈妈,我不想再吃方便面了。还有,给我找件干净衣服换换吧。
  在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实验室中,从11月19日,张万峰就与那台气相色谱仪相依为命了。时间对他来说,只是跳动在那台仪器上的节奏。3分钟送进样品,30分钟后必须把数据交给站长。稍闲的时候,他要做两件事,在沙发上睡30分钟,再想一会儿放在岳母家的孩子,孩子很可爱,8个月就会经常冲他笑个不停。后来回家时,发现脚都肿得像个萝卜,这时他才想起,自己已经7天7夜没脱过一次鞋了。
  陈爱凤在黑龙江省环保局历来享有威望。作为研究员级的专家,她是技术人员业务上的主心骨。11月28日,她要到美国探望几年未见的儿子。丈夫去世后,母子的情感平时只能在电话里作简短的交流。这次签证下来了,她却主动放弃了。她知道,眼前那么多需要分析、评估、对比的数据,此刻比儿女情长更具有生命的价值和含义。她在电话里轻声地对儿子说:儿子,妈妈过些日子再看你。
  我们寻找英雄,千里松花江上留下太多太多英雄的足迹,冰天雪地里燃起太多太多英雄的激情,可是我们叫不出英雄的名字;我们歌唱英雄,林海中有强劲的音符,江水中有涌动的旋律,可是我们只想用心去诉说英雄的真情。
  在佳木斯,当中国环境监测站站长魏山峰把最新的监测数据告诉周生贤局长时,周生贤局长禁不住内心的喜悦,但还是认真地要求:再核实一遍。从早上到中午,0.173毫克/升这一数据被无数次验证。数字经反复核实无误后,周生贤局长情不自禁地拥抱了魏山峰:“这是工作30多年来,最令我激动的数字!”下午,周生贤局长在松花江边顶着凛冽的寒风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连续监测表明,松花江水污染,特别是硝基苯浓度已大幅度下降。这标志着松花江污染防控进入一个新阶段。下一步的重点,将转移到环境影响评估和全面启动污染治理的总体规划上。
  松花江经历了一次阵痛,但松花江没有怨言。松花江依然会是美丽的。沿岸人们还会自豪地说:我们的家在松花江上。松花江水依然会碧波荡漾,它流向茫茫原野,滋润着大豆高粱。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