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917|回复: 0

被政府接手不是公益项目终极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8 11:49:33 | |阅读模式
“被政府接手不是公益项目终极目标”南都记者专访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陈健民2013-03-15 00:00:00  浏览量:215  评论(0)
字号:T T


摘要:陈健民教授是最早开始研究内地公益事业的香港学者之一,1996年起,他就将广东地区列为研究内地公益事业的重要样本。上周末,他与“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等公益人士来到南海丹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首届珠三角义工交流营。

    陈健民。南都记者 陈志刚 摄

    人物名片

    陈健民: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现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并出任该校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亦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客席教授、北京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理事长。曾出任香港廉政公署社区研究小组委员、特首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府非全职顾问等。

    陈健民教授是最早开始研究内地公益事业的香港学者之一,1996年起,他就将广东地区列为研究内地公益事业的重要样本。上周末,他与“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等公益人士来到南海丹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首届珠三角义工交流营。

    3月9日晚上,陈健民教授接受南都记者的专访,“内地公益事业发展,一定要细致观察珠三角,珠三角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除了广州这样的代表城市外,佛山、东莞等地的公益事业之活跃也令人惊喜。”他坦言“但仍有一些地方要厘清观念上的误区。”

    A

    社工人才缺口大?待遇太低

    记者:最近正值社工职业水平考试报名,据统计,佛山市持证社工人才缺口仍很大,即便是社工人数最多的南海区缺口也达到1600人。而据社工群体的普遍反映,他们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待遇偏低,本科毕业大多为3000元左右。有人提出,社工待遇应纳入公务员体系……

    陈健民:我曾多次前来佛山调研,发现佛山社工工资普遍较低。

    首先,年轻人做公益,一开始收入都不会太高,但是薪水最少要保障他们能过日子。包括在香港也是如此,我大学毕业做社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此外,这份工作的使命感和个人价值也配合起来,组织也要给年轻人空间,要给他们参与感、成就感。

    但香港成熟的社工最高月薪可以达到3万元,专业社工的社会地位甚至比公务员还高,这也是吸引年轻人加入社工行业的原因之一。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香港社会服务机构七成资源来自政府。但我并不赞同将社工纳入公务员系统,保持一点距离才有空间创新和监督政府。内地最重要的,是在实行政府资助外打开募捐的市场,容许更多资源流动进公益组织,提供好的前景,吸引年轻人投身这个行业。

    B

    政府购买服务?不够,还需稳定支持

    记者:去年11月,佛山市政府正式发布了《佛山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文件明确了通过“购买服务”这一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将政府直接承担或通过事业单位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辅助性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履约情况来支付服务费用。这种方式是否将有利于公益组织发展?

    陈健民:有人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方式是借鉴了香港。但事实上,香港是“稳定支持为主,购买为辅”。

    香港的大部分公益组织,是得到了政府稳定的支持,这种稳定的支持与购买服务不同。比如公益组织进到社区进行老人服务,通过投标,选择了某一家组织,政府每年评审它,如没有问题就每年给它资源。这样,公益组织会得到稳定的资源,它会形成和政府的“伙伴”关系;如果每年都要变动项目、签合约,公益组织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是政府的“伙计”,要看政府的脸色,这种购买,是一种扭曲的购买。

    此外,我们仔细观察内地的购买服务,会发现它的门槛和中间环节的问题。包括佛山,也有“社会组织的评级制度”,规定由政府评出来的3A等级以上可以竞标政府项目。事实上,这个评级制度评出来的,很多是有政府背景的,或者行业协会,最后也是它们拿到了政府项目。很多发育中的公益组织根本无法进入这个评级体系里。

    中央政府给了2个亿给公益组织,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些钱有没有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拨款的过程中要有技巧,例如香港的拨款,政府不去直接分配,由独立的委员会决定,委员会里包括学者、传媒、公益组织代表和社会贤达,而且面临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C

    枢纽型社会组织?防止变成事业单位

    记者:去年年中,佛山开始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发展,并成立了佛山青年社会组织培养发展中心,来孵化小型的公益组织。这种思路是否将有效推动地区的公益事业?

    陈健民:我看到,在广东地区最重要的几项进步:主要是简化登记、成立枢纽型组织支持社和培养社会组织、以及提供资源来购买服务。这些非常重要,我仅指出一些可能发生的误区。

    说起枢纽型组织,香港也有类似的,如香港服务联会,也是政府提供经费。但重要的是,它仍然要站在民间的立场,来倡导好的政策、影响政府。在广东,我们要警惕的是,不要让枢纽型组织变成了单纯的监管机构,它们从政府机构中转型过来,如果带着老思路可能会变成“事业单位”。同时,也要防止由枢纽型组织直接或间接地承接政府服务项目,最终变成钱从左手出、右手入。

    D

    公益事业成功就是被政府接手?误区

    记者:“免费午餐”的发起人邓飞也来到这个交流营。他的项目现在被政府认可,并接手过去。很多人由此评价,邓飞的“免费午餐”取得了成功。您怎么看待这种发展目标?

    陈健民:现在政府对公益领域非常认可和支持,这个是很令人兴奋的。但是政府和公益人都要有一个认识,就是被政府接手并不是公益项目发展的终极目标,公益事业在民间的发展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公益事业不单单是要提供服务,它还要提高民间的参与、提倡更好的政策。如果单单看重它提供的服务,无法完成公益事业的使命。要在政府的支持以外,开拓民间的资源,培养民间的力量来解决社会问题。

    E

    公益是什么?不只是做好事,也不只是捐钱

    记者:佛山是一个民营企业非常活跃的城市,很多企业家也逐渐开始投入到公益领域中。您对这种趋势又有怎样的评价?

    陈健民:我们对公益有一种传统的认识,就是公益就是做好事、学雷锋。其实不只是这样。我们更应当去树立一种观念,公益是一种生活习惯,是民间力量自我发育;而企业公益,也不仅是捐钱,而要担当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香港,从幼儿园开始,每个小朋友都尝试过在周末去上街卖东西,筹款给公益组织;到了小学,学校就会安排他们做义工服务;中学,学生会更自主参加志愿服务,到了申请大学的时候,把这个证书放在履历里面,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经历。又比如我参加的乐施会,每年筹2个亿,全部是从老百姓那里筹来的,我们和银行合作,很多市民每个月捐出80块钱。

    在我们去年的调研里,40%的人在过去的12个月做过义工,这个数据在内地是15%。而这个15%很多是从上而下动员的,但香港绝大部分是自发的,做义工成为很多香港人生活里的一部分。从活动内容上看,内地很多志愿者服务是一次性的参与服务;但在香港,义工是要全程参与规划的,并接受完善的培训。这样,公益不仅是市民的一次参与,还会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此外,对于工业发达的佛山,很多企业和企业家也逐渐树立了公益意识,这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企业赚钱之后,开始参与到公益里头去,比如捐款,好一点会鼓励职工参与公益活动;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还有一个层面,就是要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开始产生对社会的影响,比如要保护环境、尊重劳工的权益。

    采写:南都记者 孙毛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