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2-13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启智模式与快乐志愿服务论坛”流程
快乐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市民生活方式
[本报(台)讯]
1月19日下午,由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志愿服务委员会主办的“启智模式与快乐志愿服务”在越秀区图书馆进行。上百名资深志愿者、志愿服务研究专家、热心市民热烈讨论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精神收获,表明快乐志愿服务正逐渐成为广州市民热衷参与的生活方式之一。
“启智模式”成为讨论热点
在论坛上,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快乐志愿服务模式成为专家的讨论热点,启智服务总队从最初数十人的服务总队发展至今每月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五百人,注册人数超过万人,开展三十五个服务项目,每周上千个志愿服务岗位由志愿者自愿报名参与,众多志愿者把启智服务总队当作一个大家庭,在帮助弱势群体的同时寻找到自身的快乐。广东青年志愿者协会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教授认为 “启智现象”反映了现代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快乐服务是志愿行为能够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大陆的志愿团体发展有借鉴意义。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社会学会会长范英教授认为启智队的快乐志愿服务模式更能够吸引公民参与,体验充实精神和愉悦心灵的机会。广州社会科学院李江涛院长认为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它能够发挥政府及市场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功能,为他人带来幸福的同时增加志愿者个人快乐感。启智总队队长李森现身说法,倾诉了快乐服务及其对人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志愿服务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州志愿服务成为广州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优势。
企业支持推动志愿服务发展
在论坛上,启智服务总队还对众多支持企业进行颁发“优秀企业支持奖”,其中有捐赠资金支持志愿活动开展的企业,也有捐赠电脑、复印机、办公座椅支持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的企业。在论坛的互动交流环节中,社会企业家、专家学者、资深志愿者骨干、热心市民就志愿服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广东青年企业家协会周宏峰副会长认为社会企业支持志愿服务不仅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体现;支持志愿服务,支持志愿组织,通过志愿者弥合社会差距,创造和谐协会,一点一滴的力量积攥成社会进步的动力。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也是其中的受惠者。
“成长、爱心、快乐”成志愿者关键词
在论坛的材料上,记者看到由志愿者写的爱心故事征文汇总,分为“成长篇、爱心篇、快乐篇”。志愿者在征文中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志愿者,自己不仅是一个施者,同时也是一名受者,在志愿服务的同时,传递爱心,收获成长,收获快乐。
一名志愿者写道:放假回家,我向自己的中学同学介绍广州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广州人的务实与内在的热情使这座城市拥有了如此庞大高效的志愿者,或许大陆的任何其他城市在这点上都无可比拟。在志愿者网站的网页上有一句话:“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志愿者。”这句话的下面,动态发布着广州志愿者的注册人数和服务总数。当广州人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内心该是多么自豪!如果说一个个人为求内心的安乐成为了志愿者,那么他们造就的是一座城市内在一股维持安乐的巨大能量。
通过论坛讨论,众多专家学者和志愿者骨干表示:在有着独特风情的广州,解放思想、创新、有活力、敢于追求、勇于承担的精神正在志愿者组织当中得以体现。志愿者组织在党政领导,市民自发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为建立可持续发展,温馨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使社会服务更具温情和人性化,避免形式主义,创造了一种良性可复制和推广的志愿服务模式。这种志愿服务模式,正在发热发亮,用多彩的光芒温暖广州市民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