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510|回复: 0

香港义务工作的简史、现况及路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5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义务工作的简史、现况及路向
2005-03-22    陈安发    香港义务工作发作局    点击: 10
香港义务工作的简史、现况及路向
引言:
      中国人一直都有「排难解困,救急扶危」、「守望相助」的精神,帮助他人是中国人的一种很自然和传统的美德。以往,除了善长仁翁这称谓外,在中国似乎没有一种特别的名称来形容这些奉献自己、不为报酬而服务社会的人士或事务。义务工作(内地称为志愿工作)最近在内地迅速发展,各省市的志愿者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纷纷成立。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香港义务工作的发展已有很长久的历史,义务工作发展局于一九七零年成立后,香港的义务工作亦开始较有系统的发展。本文尝试从香港义务工作的发展简史作为开始,讨论香港义务工作的现况,最后尝试分析义务工作在香港的可能发展路向。
香港义务工作的简史:
      在英国人踏足香港以前,香港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大部份人都居住于西营盘和香港仔一带,以捕鱼为主,初期的香港人口不多,谁可料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香港是一个超过六百八十万人口的国际性都市?香港开埠初期,人口逐渐增加,当时市民比较贫穷,遇到天灾或病困,都使很多人的生活产生困难。其中以粮食、医疗及教育的需要较为显著。为了帮助市民解决困境,当时在港的外国教会的传教士及修女,经常为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医疗和教育的援助,这可算是香港义务工作的起源。这时,不少有教会背境的社会服务团体因此诞生,而其中不少的服务都由义工(内地称为志愿者)提供的。直至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起飞,市民的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一些教会的救济服务如派面粉等服务才渐渐停止。至今,香港教会仍提供不少社会和教育的服务。
      香港的人口,除了在日治时代外,一直都不停增长,在一八六零年代,香港已开始有很多中国富有的商人居住。为了帮助当时的贫困人士得到医疗和紧急的援助,东华三院就在一群富有的中国商人支持下成立,开始了由中国人自发的慈善服务和义务工作。至今,东华三院仍是香港最大的慈善团体之一。随后,一些慈善机构如保良局、儿童游乐场协会(现在的香港游乐场协会)和儿童会(现在的小童群益会)相继成立。这些机构成立初期均由创办人及一群义工志愿提供服务,其后始加入受薪职员。
                                                         
      一九六六及六七年的两次骚动,政府开始注意青少年问题。着力发展青少年工作,希望为青少年建立有建设性的行为模式,从而稳定社会。由于市民参与义务工作被认为是稳定社会的一种有效方法,故在七十年代,政府在青年工作中加强推展义务工作的元素,以专责发展及推动香港的义务工作的「义务工作人员协会」,于一九七零年在社会福利署的资助下成立。义务工作人员协会于一九八一年七月,改名为「义务工作发展局」,全力发展及推广志愿工作,鼓励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为建造社会贡献力量。
香港义务工作的现况:
      除了义务工作发展局外,香港不少社会服务机构,纷纷自行组织及栽培市民参与义务工作,使香港的义务工作踏入一个百花齐放的阶段。这些社会服务机构,以青少年服务机构及制服团体较多,他们主要以义务工作作为协助青年人的个人发展为主要目标。而义务工作发展局除了推动以服务社会为个人的责任外,亦全力推广义务工作,帮助市民认识义务工作的概念,同时又推动社会服务机构认识如何管理志愿者。
      这段时间,义工参与的服务亦逐渐多元化,服务项目亦不限于前线的工作,不少机构管理及政府的咨询工作亦邀请义工参与。例如社会服务机构的董事会及政府的咨询组织成员均是由义工担任。因此,义工在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亦渐趋重要。
      至一九九八年,香港社会福利署成立义务工作统筹科,由是政府正式开始主动参与推动义务工作义务工作发展局在二零零一年委托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进行了一项「市民对义务工作意见研究」,发现22.4%的受访者曾参与有组织的义务工作,他们在过去的12个月平均提供35小时服务,自我估计的平均价值为每小时76港元。从以上的数据推算,香港有超过140万曾参与义务工作的义工,在一年间提供逾5千万小时和价值近40亿港元的义工服务,研究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义工提供服务的有型价值。
      为有需要者提供合适的服务,是义工参与服务的主要动机,一些服务需要明显的服务,往往能推动义工的参与。二零零三年三月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亦为香港的义务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为了教育市民认识和预防非典,并为有急切需要者如长者提供教育及直接的协助,义务工作发展局在短短的三个星期内,得到逾6000位义工的响应,加入为对抗非典服务。这次亦是香港义工一次为急切需要挺身而出,服务社会的典范。

香港义务工作的发展路向:
      现在香港的义务工作正面临急剧的变化,在服务层面和范畴方面,都因着通讯科技不断进步和香港政府对义务工作的重新定位,义务工作亦进入新的年代。从义务工作的现况和发展,路向大致如下:
1.志愿工作范畴的扩展:
      香港的义务工作领域,一直都不太广阔,义务工作发展局于2001年的调研发展,义工的服务,因应义工参与服务的动机以帮助有别人为主(72%),所以义工多为社会福利的服务所吸引,令有需要的人能直接得到义工的服务,受助者的欢笑,成为推动义工参与的最大回报。随着越来越多义工的参与,社会福利服务渐渐不足以让日渐增加的义工一显所长,故此除了原有的范畴日渐穏固外,也需要开拓新的义工服务机会。其实,义工的服务,亦可向不同的服务扩展,以使义工的服务能带给更多市民,令社会能建立更祥和与团结的精神。
      最近,义务工作发展局努力开展了「文化艺术义工服务计划」,让义工能在图书馆、博物馆及表演艺术场地服务,推动市民的文化生活和推展市民艺术欣赏的领域。另外,又协助香港的医院管理局在各医院开展「绿衣天使」义工服务,让义工能在医院内协助医护人员工作。同时,与教育统筹局合作,推行「亲子义工计划」,让家长能与子女一起参与义务工作,推展「家庭义工」的概念。因着新的服务领域的开拓,义工亦得到更多不同的义工服务机会,而义工的服务亦能更全面地照顾市民各方面的需要。
2.义工服务的专门化:
      现在,香港的教育已趋普及,香港市民的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有专业教育和专门技能的市民日渐增加,一些需要专门技能的服务亦开始受到欢迎。例如有网页设计知识的义工可以为社会服务机构设计网页、社会服务机构内的特别软件需要有计算机训练的义工、长者的家居维修服务需要有专业水电修理执照的技师等。运用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服务,大幅增加。义务工作发展局亦以专门技能为号召,组织有专门技能的义工团队,透过家居安全、医疗、音乐、导游及理发等不同的技能,为有需要的人士服务。相信这类因应社会需要的专门化团队会渐受到社会人士的认识和重视,从而建立更多专门的义工服务范畴。同时,义务工作发展局于2003年成立了一所「义工培训及拓展中心」,专门为义工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适切的培训计划,推动香港义务工作的专业发展。
3.信息发展与义务工作的关系:
      无可否认,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不少的讯息都能够在高速的电子信息公路上得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学习、沟通和人与人的相处方式。义工的服务,都和人的相处和生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是故信息的发展,亦对义务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以往我们不论在义务工作的社会教育、推广、义工的招募、联系、研究和出版等,都受到有关传播范围、通讯方式、出版方法和财政预算等的限制,但现在有关义务工作的信息,可以一下子从互联网、电子邮件、ICQ、传真及电话等的方式以短时间传送给义工和服务机构,大大缩短了通讯所需的时间和金钱。互联网亦可将大量的义务工作数据及讯息让有兴趣的人士溜览,全面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现在不少义工的服务机构都有义工服务的网页,义务工作发展局在1995年已开始建立计算机网页,将有关义工服务及信息放置于网页内,使义工能非常容易地得到所需的信息。本年二月中旬,义务工作发展局更设立了网络义工数据库系统,义工可以直接在网上登记成为义工和报名参与服务,使义工可以更快地寻找合适的服务机会。我们相信电子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亦将会帮助义工、服务机构和接受服务者的联系,拉近距离,增加义工参与服务的机会。
4.香港义工与内地的合作与交流: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香港和内地的联系日趋紧密。义务工作在内地亦不断扩展,大量增加了两地互相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内地志愿者来港交流和香港的义工踏足内地的服务都有很大的增长。这些合作和交流,同时推动两地义务工作的发展。由于内地的服务需要一般都比较明显,也促使不少香港的义工参与的动机,让香港的义工增加对内地义工服务的机会。而且,不少香港的义工亦希望借着参与服务加强对内地志愿工作的了解,与内地的志愿者建立友谊。义务工作发展局于1997年开始在广东省韶关曲江县和清远地区开展了一项「希望小学义工服务计划」,安排香港的义工到希望小学为学生提供康乐及知识性的活动,同时组织内地志愿者合作,使服务既能满足香港义工到内地服务的需求,同时为两地义工提供合作的机会。在两地义务工作机构的推动下,香港的义工与内地的合作、交流和接触,将会大量增加。
5.义务工作的国际化:
      香港义工的教育程度和技能,近年正不断地提升。同时,义工的生活环境,亦渐趋富裕。在香港境内进行的一般义工服务,已开始不能满足部份义工的需要,促使他们到外地服务的兴趣,近年一些国际性的义工服务,亦得到本港不少义工的参与和支持,例如微笑行动、无国界医生等。义务工作发展局与联合国义工计划组织(UNV)合作,于1999年成立了联合国义工计划中国香港委员会,并于香港推行联合国义工计划,为有兴趣到海外服务的香港义工提供重要的途径。其实,这些都表现出香港的义工已不满足于在香港本土的服务,而向国际性义工服务进军,尽作为地球村一份子的责任。
总结:
      基本上来说,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义务工作以教会、社会人士自发的参与为主。踏入七十年代,义务工作加速发展,帮助香港市民了解义务工作的概念,建立市民参与义务工作的基础。现在,义务工作已不受地域的限制,义工的参与朝向专门化发展,并且冲出香港,为内地及世界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务。信息的发展,亦帮助义务工作在讯息的传播、服务的推广及提供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亦开始重视义务工作,亦将有助义务工作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