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553|回复: 0

队医安家花都横沙村18年 24小时候命随时出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9 19:04:07 | |阅读模式
文/图 记者练情情
    通讯员胡启斌、陈立、许计实
    在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巴江河畔,孤零零耸立着一栋破旧的宿舍楼,四周杂草丛生。长达8年的时间里,这栋楼只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主人就是龙则灵,他是现广州市监狱、原广州市第一劳教所码头大队的一名警察队医,长年为两三百名劳教人员的看病、治病。


    为了工作方便,龙则灵没有住在白云区生活便利的自有住房内,在这荒芜的角落里住了18年,经常晚上有学员生病,一个电话,就把他从床上拉起,赶去治病救人。他被同事叫做“塞外医生”。
   
龙则灵在问诊。
    8年收不到有线电视
    1992年,龙则灵作为医务技术人员,从英德工矿企业调入广州市第一劳教所卫生所工作,负责给所部的劳教人员看病。1995年,因码头大队的一名随队医生临近退休,所里急需一名“接班人”。看到其他结了婚的医生都有困难,龙则灵主动向所领导请缨,到“边塞”码头大队去上班。
    该所码头大队位于花都赤坭镇横沙自然村村后,与巴江河“擦肩而过”,是原广州市第一劳教所一个独立大队。距离所部约5公里,一条坑坑洼洼的碎石路是它与所部来往的主干道。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工资和住房改革,场所民警的待遇逐渐改善,很多同事都陆续搬到花都区闹市中心居住,唯有龙则灵“独守空房”。2001年他结了婚,第二年也有了孩子,但他一家还住在码头大队那栋破旧、孤零的宿舍楼里,妻子找工作、小孩上学都很困难。从2003年到2011年这八年间,这栋宿舍楼只有龙则灵一户人家,没有邻居,收不到有线电视,几乎“与世隔绝”。
    “老婆老是说我。”龙则灵的老婆一度产生了回新疆老家居住的想法。龙则灵反复解释:“这里离大队近,万一病号有什么事,反应处置也快一些。”妻子由不理解到支持,有时深夜要处理急性病号,妻子还摸黑送他到大队大院门口。
    上世纪90年代初,龙则灵还在矿山工作时,因工伤意外导致左脚脚掌损毁,至今走起路来还一拐一瘸的。他先后取得了中医医士、西医医士和医师资格证,逐步由一个矿山企业的卫生员成为现在的医师。
    白天上班看病号,晚上守候着大队,直到22时劳教人员关仓休息后,龙则灵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夜里时不时有病号发烧、感冒的,他都随叫随到。“我24小时都不得闲。”龙则灵对这份工作从不抱怨,“只要病人给我一个微笑,就觉得什么都值了。”
    每逢过年过节,龙则灵都把探亲访友的机会让给了同事,自己一连几天留守在大队。“我家就在大队边上,比别人方便。”他说。作为所部派驻码头大队的唯一一名队医,看病、开药、打针、做小手术、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等,既干医生的活又做护士的活。龙则灵笑称自己是“万金油医生”。
    附近村民也经常找他看病
    除了为劳教人员看病,附近的村民和民工也经常找他看病。但龙则灵从不收诊疗费,只收点药费,而且尽可能开便宜的药。
    龙则灵长年累月以所为家,对大队几百劳教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的籍贯、年龄、家庭背景、主要社会关系等,他都很熟悉。大家评价他,既是好医生,又是好管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龙则灵对自己的品行要求严格,曾有几次,有劳教人员暗示他帮忙开个诊断意见办所外就医,将用巨款给予报答,这些“诱惑”都被他严词拒绝。
    2003年,龙则灵参加集资建房,在白云区有一处新居,但他仍旧坚守在这栋简陋的宿舍楼。2011年,码头大队撤离,广州市第一劳教所也已变更为广州市监狱,龙则灵则到监狱的卫生所工作,工作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是否考虑回市区居住?龙则灵坦言:“对这已经有感情了,不舍得。”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