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525|回复: 0

民间工艺进课堂 85岁阿婆教黏波罗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7 21:15:13 | |阅读模式
婆婆在向学生教授波罗鸡制作技巧。记者 杨勤摄

婆婆正在制作波罗鸡。记者杨勤摄
“民间工艺进课堂”聘民间艺人教授传统民俗工艺
  还有12天时间,“波罗诞”千年庙会将开幕。忙着赶制最后几只吉祥物之余,昨日,黄埔庙头社区85岁的陆敬和婆婆从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林绮芳手中接过聘书,成为该校民间工艺特约教师。学生们将向这位广州最年长、手艺最精湛的“波罗鸡”制作艺人学手艺,传承并发展这门悠久的民间工艺。
  文/记者汤南 通讯员李周耿、林素青
  昨日一早,受聘仪式在南海神庙广场的一角举行。带着满手的黄颜料,身上黐着不少鸡绒的陆敬和婆婆带着半成品的波罗鸡低调亮相。虽然,这只波罗鸡的眼睛、鸡冠尚未做好,然而它已是羽翼丰满、昂首挺胸的样子,极为神似,同学们禁不住小声惊呼,“太像了”。
  “波罗鸡”工艺入选“非遗”
  南海神庙“波罗鸡”传统制作已有数百年历史,波罗鸡也是波罗诞庙会上最经典的手工艺品。每年七天会期里,陆敬和制作的波罗鸡只需三天就会断货。据介绍,这项制作工艺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已在南海神庙建立起民间工艺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和黄埔区博物馆民间工艺人才培养基地。昨日,该校启动“民间艺术进课程”活动,聘请这位波罗鸡制作“一姐”为特约教师,聘期两年。
  校长林绮芳表示,希望通过老艺术家手把手地教授,传承、保护和发展“波罗鸡”这一民间工艺制作技艺。一同受聘的还有陕西籍的民间剪纸艺人朱苏侠,高云霞、赵磊、郭肖华、韩继修、卢丽芬、易倩红共六位南海神庙的文物保护工作者。
  学校将整合艺人口述编教材
  “波罗鸡正一靠黐!”在随后的第一堂实践课上,陆婆婆告诉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和在场记者,波罗鸡是用元宝纸、鸡毛、泥土、稻秆等制作,从鸡模到鸡脚、鸡翅、鸡嘴、鸡冠等,制作工序近40道,每道工序都得粘贴,“有时一天都做不出一只”。
  她带来的教具,都是等着插毛、黐毛、上色的“光鸡”。陆婆婆先用锥子在鸡的脊背和尾部戳几个洞,然后让学生们选出粗壮、光亮的毛插上。只见同学们学得十分专注,纷纷比对样板,反复调整毛的方向。一位女生表示,庙会年年都参加,但对波罗鸡不了解,会努力练习,希望有一天自己做得能和陆婆婆一样好。
  庙头社区对此给予极大的支持,腾出社区七楼的一间房子作为课室。校方表示,将根据陆婆婆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上课时间,陆婆婆主要担任制作工艺的技巧指导,同时,学校老师还会随堂上课,将陆婆婆的指导口述编制成教材。黄埔职校还打算建立南海神庙网站,为陆婆婆和波罗鸡制作专门的网页进行宣传和推广,使古老的民间工艺焕发生机。
  “多些细路愿意学,好事来嘎”
  传统波罗鸡的制作,离不开鸡模。包括陆婆婆在内的庙头社区十户艺人无一例外用的都是泥模。昨日,该校向陆婆婆赠送了一款铝合金制的鸡模。“我们之前到她家测量鸡模的曲线数据,并拍了照片,由数控专业的学生用电脑设计出来的。”数控专业的老师说,金属模型不易坏,而且不受天气潮湿的影响,希望陆婆婆用得就手。或许明年,就会出现“传统工艺科技芯”的波罗鸡。
  “多些细路愿意学,好事来嘎。”十年前,陆婆婆就当过小学生的课外辅导老师,此次再执教鞭还是开心不已。回家路上一直惦记着有没有把聘书、鸡模落下。尽管每年只做1000只,产量有限并不赚钱,而且制作波罗鸡会长期让家里比较杂乱,可能饭锅里都是鸡毛,但陆婆婆依然热度不减。
  陆婆婆的女儿,庙头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焕冰告诉记者,制作波罗鸡很耗损眼睛和肩颈,有朋友向母亲提出每年给她一笔大钱花,就不要辛苦了。陆婆婆可不干:“这么多不会的来学,我会做的为什么不做啊?”“大家这么尊重我,当然要做啦!”
  波罗鸡小史
  波罗鸡并非真鸡,而是一种工艺品。波罗鸡只在南海神庙(即波罗庙)附近一带制作,其起源传说很多,都与波罗庙有关。波罗庙会至少可上溯到宋代。波罗庙会是广州最大的民间庙会,有俗语“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传说当年村民发现来自波罗国的使者在海边立化,刚好有鸡啼,传为鸡神,因而盖起神庙,制作波罗鸡纪念。波罗鸡制作工序30多道,最大的30斤、高1米左右,小的一两斤。波罗鸡承载了岭南特有的文化,形制历经风雨几无改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