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618|回复: 0

用“社区良票”交换服务,以有机市集支持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9 10:29:08 | |阅读模式
用“社区良票”交换服务,以有机市集支持农业拿“良票”,在城市“赶集”摘要:习惯了在超市里挑选蔬菜的你,是否已经忘却了蔬菜的泥土味道?习惯花钱换来商品的你,是否已经淡漠了乡土社会中的人情与互助
()
    市集吸引了几百名居民的关注,计划今后每月开展一次,将融手工美食品尝、二手物交换、手工艺制作、健康农产品服务、社区教育为一体。





    工疗站学员杨芳开设了一个小平台,当天卖出了5幅画作,很多居民鼓励杨芳自立自强。
    习惯了在超市里挑选蔬菜的你,是否已经忘却了蔬菜的泥土味道?习惯花钱换来商品的你,是否已经淡漠了乡土社会中的人情与互助?在这个资本挟裹、高速发展的城市里,许多人已经忘却了儿时赶集的记忆,而美好生活市集的出现,正演绎着社区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2012年3月31日,清明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在天河区沙东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进行一场不一样的“美好生活市集”。
    沙东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位处天河区范屋路,该中心自去年11月开始,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形式由沙东街道办委托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耕”)经营,美好生活市集是绿耕开展的社区营造项目。
    琳琅满目的摊位吸引了附近几百名居民的围观,当天上午,几乎每售卖一份食品就会被居民疯狂抢购,社区厨房的招牌产品都是“生态”、“有机”、“传统”、“田园”食品。据说,这些食材都是来自云南、从化山区的小农户。
    不过,这些社区居民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支付的却不是人民币,而是五颜六色的“社区良票”,1时分+一元(人民币)一个的生态八宝米寿司、1时分的老南瓜汁……
    对于年长的人来说,“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记忆,不过,这个市集使用的“良票”并不是按计划分配的“共产主义”实验。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可以拿到“良票”呢?
    社区良票:用时间交换服务
    据绿耕的副理事长张浩文介绍说,“社区良票”是以服务他人换回等价的服务或物品的凭证。居民只要在沙东服务中心服务一小时就能换取6时分“良票”,用现金和社区良票各50%可以购买到市集的生态产品及二手物品。
    “社区良票”的创意来源于香港圣雅各福群会设计的“时分券”,该计划原本是金融危机后的社区经济计划:参加者提供技能的服务时间,以一比一对等服务时间,换取等值的票券。比如,一个人懂得打字,只要提供一小时的服务,就可以得到60时分;利用60时分,他又可以找保姆带孩子一个小时。“我们做社区工作希望实现居民互助;中国人对于粮票有着特殊的记忆,所以我们想到用‘良票’代替‘时分券’。”张浩文说,由于沙东街首次尝试,目前主要是通过发放“良票”的形式进行,通过体验鼓励更多人参与进来。()
    通过平时家访和调研情况,以及居委会提供的困难居民名单,绿耕给困难的居民每人发放了5时分的“社区良票”,居民凭借“良票”,半价即可买到市集上的物品。张文浩告诉记者:“第一次发行约1000块人民币,也就是1万1时分,希望居民逐渐可以通过义工服务的形式获得良票,配合社区市集。”
    一粒米的翻山越岭()
    一位陶庄社区的大叔,大清早来到市集,为了买粽子,足足等候了2个钟头。懂得CSA (社区支持农业)的人都会明白,他等的不是粽子,而是社区的成长。
    在社区厨房里,八宝米、竹笋、蕨菜、百花菜……这些食材都是来自云南、从化山区的小农户。制作粽子的米来自于云南平寨,从一粒米到一只粽子,恰恰是这几年绿耕社区工作的历程。
    2007年,为了重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信任,以“社区支持三农,村民惠及居民”为口号,绿耕城乡互助社应运而生。绿耕以城乡合作为发展模式,试图越过中间商,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面地进行公平贸易,实现城乡互惠互利。一方面,说服小农户用绿色、有机的方式生产无污染、自然生态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说服消费者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去支持农户生产这些健康、无污染、生态、有机的农副产品。
    从云南平寨村到广东从化仙娘溪村,绿耕逐渐建立起一些初具规模的农村社区。绿耕发现,很多社区工作仿照香港和新加坡模式。但香港和新加坡本来是高度民主化的城邦社会,并不存在城乡二元化这样的问题,社区工作倾向于微观层面的福利提升。
    “我们和不同机构有过交流,发现台湾模式更适合这里,即采取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方式,实现居民自治和自组织建设,通过社区认同、社区经济项目,实现情感上的社区支持,社区互助。”张浩文说。
    通过实地调研,绿耕发现沙东街社区很适合做可持续社区尝试:这个总共2.6平方千米的社区,位于白云区、天河区、越秀区三区交界处。外地人口居多,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人口流动大,该社区一直存在没有归属感、经济困难等问题。
    2011年,民政局招标,绿耕成功中标,便开始在沙东街做尝试。
    营造社区综合能力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选择性更多,信任度也略低,社区认同和参与动员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磨合。在农村,家访就可以完成的沟通,同样放在城市社区,就需要先培训、再体验,一次次的尝试来建立信任关系和理解。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绿耕的工作方式和策略也有所变化,特别是在理念的倡导上。
    “我们不想割裂人群做某个群体的服务,而是从整个社区角度做社区教育。营造社区的归属感,从而提升居民主体意识与综合能力建设。”张文浩说。
    因而,美好生活市集也融入更多元素:健康食品、手工艺、环保、社区互助等。在筹备市集的准备期里,社区居民互助的形态就已初具雏形。“社区厨房”既是当地妇女互助创业小组,也是绿耕扶持的社区经济项目。参与厨房项目的妇女都是沙河的一些低保户妇女、困难家属和外来工妇女。绿耕提供一些技能培训和经济扶持后,这些妇女通过加工食品和运营社区餐厅,以合理的价格为当地社区提供餐饮,获得一定报酬,并从报酬中抽取10%作为社区公益金,投入社区发展项目。
    令张文浩兴奋的是,虽然社区工作因为面对不同的群体,常常需要耐心和毅力,但也不乏惊喜。譬如刚开始考虑到居住分散,他只邀请了两三个阿姨来开会,结果当天却来了7位阿姨。“她们自己说,虽然也赚不了多少钱,但很乐意做。以前互相不认识,现在大家在一起工作很开心。”张文浩说,这恰恰是他期待的氛围,很多可能性资源也同时出现了。
    面对复杂的社区工作,即使是专业的社工也难以全方位地应对各种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与专业机构和其他N G O的合作,优势互补,更有助于社区工作的有效进行。在提出营造社区综合能力的目标下,许多机构也因为共同的理念参与到沙东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蓝图中:协助开设了系列手工创业项目的课程培训;来自华德福的老师为青少年泥塑班和绘画班提供辅导;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协助开展常规服务中的社区教育项目;由于沙东街有较多数量的残疾人,绿耕与慧灵的残疾人面包烘焙坊也即将开展……
    在营造社区综合能力的愿景中,美好生活市集只是一个开始。面对首次市集的成功,张文浩说,“很多问题还需要总结,更重要是抱着什么心态做。尤其是人的工作,常常不会按照想象实现,急于求成和过于明确的方向可能会很难。通过居民的互助组织,和美好市集的平台,我们希望社区营造和社区发展能在这里实现。”
    采写:南都记者钮小雪
    ■小链接
    “绿耕”新天地()
    这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内部别有洞天。一进门,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集市的各种摊位,生态八宝米寿司、老南瓜汁、乡村野菜、二手衣物、二手电器、手工艺品……
    在中心的后半部分,有13间多功能室,划分为亲子活动室、社区厨房、手工作坊等。许多在市集上逛累了的孩子们聚集在活动室里涂鸦,一些居民在讲堂里听着健康知识的讲座,而厨房里的大婶们则在制作集市上兜售的寿司和汤圆。
    市集的一角还开设了工疗站残疾人画作义卖。特别为工疗站学员杨芳开设了一个小平台,当天卖出了5幅画作,价值50元和2时分,很多居民在购买的同时也写下留言鼓励杨芳自立自强。
    时分券小知识
    时分券与现金交换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劳动时间为基础,自愿交换物品和服务,中间不存在正式货币所面对的通胀、剥削等问题。在抵制资本无节制侵入的同时,也能促进社区之间人与人的互助和社区氛围的营造。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