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继续行动的力量
摘要:已经3月份了,距离汶川大地震的时间已近4年,不久前我再到成都与那些在灾区一线开展工作的民间公益组织进行交流。与几年前众多公益组织齐聚四川、参与灾后重建的热闹情景相比,如今显得有些冷清。
知而行之 □胡小军 已经3月份了,距离汶川大地震的时间已近4年,不久前我再到成都与那些在灾区一线开展工作的民间公益组织进行交流。与几年前众多公益组织齐聚四川、参与灾后重建的热闹情景相比,如今显得有些冷清。 当我倾听这些仍坚持在灾后社区开展工作或即将撤离的伙伴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时,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颠沛流离”之感。随着政府灾后重建工作的结束,民间公益组织的行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挤压”,公益行动者面临新的选择。在这样形势之下,如何继续行动?这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年前,10多位长期扎根在四川灾区开展工作的一线公益行动者走到一起,他们基于行动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尝试“从关系中撑开寻找机会的空间”,找寻继续行动的力量。他们组建学习团队,相互激励和支持,在工作实践中反思自己走过的历程,在提升专业品质的同时,探究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路径。这些伙伴大多在2008年地震后就奔赴灾区一线,见证了民间公益组织参与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因此,一年后,能够参加他们的总结会议,分享各自的行动研究成果,令人兴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个过程其实是公益行动者的一次自主探究,他们正尝试生产和构建自己的知识。 回顾这些伙伴们的“研究成果”,既有灾区工作实践的记录和深入反思,也有个人心路历程的详尽描述。其中,3位伙伴的分享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果果,一位非常干练的女生,在2008年10月从青海奔赴四川灾区,在彭州一板房安置区开展社区服务。那时,当志愿者“如潮水般涌入灾区,又如潮水般退去”的时候,她和她的团队继续留在灾区,协助灾民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组建本土志愿者团队,开展自我服务。在长期的社区实践中,果果和她的团队虽遭受诸多挫折,但是经过不断的尝试,最后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灾后社区动员方法及工作模式。果果通过详实的工作日志和记录,系统而完整地呈现了这一过程,给其他公益组织带来极大的启示。
阿男,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作为志愿者,曾三赴都江堰,在一家民间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工作站为灾区丧子母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随着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工作站面临转型,服务内容也从心理和情感援助逐步转向生计支持。但是,在组织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甚至“突发事件”。阿男对此颇感困惑与迷茫,这也促使她重新思考组织的使命与工作目标,特别是个人在其中的定位。在她的行动研究报告中,阿男通过梳理自己两年多来的心路历程,努力探寻在复杂而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一线员工和志愿者如何与组织保持良好的互动与调适,更好地促进组织使命的达成。) 廖姐,是成都某社工人才交流中心的发起人。作为当地一家支持型机构,多年来,在灾区与民间公益组织一起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廖姐一直思考如何调动各方资源,有效促进这些组织的灾后重建经验在城镇社区继续发挥成效。为此,她联合当地公益组织,通过与政府建立联系,发现可能的空间,探寻新的合作模式。在廖姐的行动研究报告中,对自己每一次的尝试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亦有失败的教训。廖姐的尝试对于民间公益组织如何拓展生存空间,增强自身根植性颇富价值。() 我们常说,“生活应该向前看,但是对于生活的理解应该向后看”。民间公益组织的工作亦是如此。在探寻社会问题解决之道,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富有反思精神的实践者,时刻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总结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并在过去与现实的链接中思考前进的方向。果果、阿男和廖姐都是国内最普通的公益行动者,然而,这些灾区一线伙伴的观察、记录和思考,却让更多的行动者找到继续行动下去的力量。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