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072|回复: 0

企业和NGO人才双向流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1 09:56:29 | |阅读模式
企业和NGO人才双向流动
摘要:曾经有一位企业界的长者,让我写信告诉他,立人乡村图书馆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说可以把这封信跟更多企业界的朋友分享,帮助立人寻找更多的支持。这封信我写了两个月也没有写出,一直在琢磨,到底什么样的帮助对于N G O来说是最需要的呢?
    行有所思 □李英强
    曾经有一位企业界的长者,让我写信告诉他,立人乡村图书馆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他说可以把这封信跟更多企业界的朋友分享,帮助立人寻找更多的支持。这封信我写了两个月也没有写出,一直在琢磨,到底什么样的帮助对于N G O来说是最需要的呢?
    最近,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答案:对于像立人这样的N G O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人才的培养。深究任何一家企业发展成因,居于核心地位的恐怕都是“人”。中国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最大的成功是,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企业家群体和一个庞大的受过基本教育的人力资源市场。可是,这种成功并没有自然地延伸到非营利的领域。以我5年多的N G O从业经验和观察、研究来看,目前国内第三部门的发展严重受制于人才的匮乏。
    这个问题的成因很多,这里就不做分析探讨,我想谈其中一个跟企业有关的原因:大部分企业和企业家在做慈善公益时,带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希望能够把尽可能多的慈善资源直接投放到受益者群体中,忽视了公益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成长需要。这样做的后果是:大部分公益慈善机构都成了简单的资源分发者,长期处在求生存的阶段,很难在相关社会领域形成专业分工,获得长足发展;机构从业人员报酬低、流动性很强。
    要扭转这个局面,光靠从公益项目资金中提取一点管理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与N G O合作开展一些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我试着提出一些想法,供朋友们参考。
    企业首先可以做的是寻找一些信得过的NGO,定向支持一些人力方面的费用,比如工资、社保、培训,等等。国内大部分NGO都是靠“做项目”维持机构生存的,而项目费用对人力这方面的覆盖是很有限的,除非设法提高项目预算、节省项目资金,NGO做完项目以后没有什么节余资金可以用于机构建设和员工发展。如果能有企业大大方方地支持一部分人力费用,很多NGO就不用想方设法去从项目经费中抠费用,既能更好保障项目实施效果,也免除了NGO“做假账”的动力。
    立人乡村图书馆自成立以来就奉行“财务完全透明”的原则,我们申请的项目资金将会完全按照预算来执行,不可能“节省”项目款来做其他用途。如此一来我们也就很难按照项目制去申请资金。如果有来自企业的人力费用支持,我们就可以为员工成长做出更好的安排,而这是机构成长的基础。
    更深入一点的做法是:企业可以为NGO提供员工在职培训,帮助NGO员工获得专业发展。在诸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成熟的企业应该可以接纳NGO员工接受实地培训,帮助提升其专业技能。)

企业还可以和NGO合作,发展一些“编外员工”:由企业负责工资社保,在NGO全职工作。再进一步,这些编外员工可以是由企业和NGO联合培养的,将其在两处工作的素质要求和发展规划做一个全盘考虑,然后分阶段地实施:在NGO工作期间,着重培养其某部分能力,然后可以到企业工作,进行另外一些能力的提升。

    我曾经给做企业的朋友提过一个设想:企业招募员工时可以提出一个条件,你要到我们公司来上班,先必须到某某公益机构去工作一段时间,由这个机构对你的工作做出评估考核,以确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在企业确立储备干部的时候,可以让他去合作的NGO工作一段时间。
    同样作为社会组织,企业和NGO的运作是很近似的,实现一定程度的人才双向流动是可行的。未来一些有担当的企业家,甚至可以在自己的企业运营团队中挑选出一些高素质的人才,鼓励和支持他去做社会领域的创业、创新。
    作为一个定位于“基于阅读的自主教育和开放教育”的平台类公益机构,立人乡村图书馆很期待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得到企业的支持,也期待着未来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作者系立人乡村图书馆总干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