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237|回复: 0

[转帖]托尼和他的慈善包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1:27:58 | |阅读模式
 作者: 曾 鸣   来源:公益时报

   12月17日的西安寒意已浓,即便穿上厚厚的毛裤,也不觉得有多暖和,所幸有冬日的阳光一缕缕洒下,让人心里暖融融的。快到中午时分,西安的五星街照例又聚集了一群流浪者,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慢慢走在一起,大家心照不宣地在等待着什么。他们都无家可归,很多人还裹着单衣,一日三餐也难以按时进食。不过他们很清楚,每周三和周日的食物是有着落的。
■ 见习记者 曾 鸣
●“托尼包子”
    一个叫托尼的英国志愿者每到星期三和星期日,就会给这些无家可归者送来食物。这是他们一周当中最为固定的两餐,一般来说,这一餐包括六个包子和一碗汤。所以每到这两天,许多流浪者就会自觉地来到这里。
    12时左右,熟悉的托尼和其他志愿者们来了,带着包子和汤。扎着金黄辫子、像学生一样略带腼腆的托尼微笑地告诉大家不要着急。一百多人立刻默契地排好队,他们不用蜂拥而上,也不会因插队而争吵,他们知道,每个人都能分到食物。
    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们把汤倒进一次性碗中,和蔼地把汤和包子一起分发给每一位流浪者。场面秩序井然。很快,几百个包子就要发完了,可是还有很多流浪者在排队等候,看来今天来的人比较多,于是志愿者们又临时去买了一些包子分发。他们不会让任何一个流浪者饿着肚子离开。
     而另一边,另一支小分队正从五星街前往南大街、钟楼等闹市区。他们带着包子和汤,送给沿途需要帮助的流浪者。
    四季更迭,这一幕就像上好发条的钟表一样,已经有条不紊地上演了整整一年。志愿者们所在的组织叫做“黄河志愿厨房”,但流浪者们更愿意形象直接地称其为“托尼包子”。其实,托尼做的不止这些,他还给流浪汉们送去大衣和帽子,在暑假去农村教孩子们英语。
    ●●特蕾沙的震撼
    “这个托尼想干什么?”很多人都在这么想,“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日复一日地做这种事,岂不是傻瓜?”
    这个目前把发包子作为一项事业的托尼来自英国,他曾经在英国拥有一家财务顾问公司和两家房产公司,他的房产遍布英格兰的北部。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西安的街头做好事?
    “为什么?”托尼喃喃自语,他也在问自己。他没有当面回答记者,而是思考数日后给记者写了一封万余字的邮件。
    “我和志愿者们在暑假去边远的山村教孩子们英语,不管教室是多么闷热;我们在冬天和夏天给街头流浪的人们分发食物,无论是零下11度还是摄氏45度……为什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我想做类似事情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我只能给你我自己的答案。”
    而托尼的答案,还要追溯到十年前。1996年,托尼随朋友去罗马尼亚,给一家医院和孤儿院递送医药器材和补给。在那里,一位名叫特蕾沙的修女无私的行为给托尼的心灵以无比的震撼。托尼目睹了这群人在残酷环境中所展示出来的坚强以及对生活的渴望。罗马尼亚之行深深地打动了托尼,并让他为自己的生活而感到“羞耻”。
    这位让托尼自惭形秽的特蕾沙修女受到整个世界的敬重,她以服侍穷人的方式度过了她爱人的一生。1979,诺贝尔委员会从包括美国总统卡特在内的56位候选人中,选出了她,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这位除了爱一无所有的修女。特蕾沙把这笔巨额奖金全部用来为穷人做事,在她的身后,也站起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和义工。受此震撼的托尼也因此而渴望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寻找归宿
    2002年8月,被朋友们称作“四季不断工作狂人”的托尼突然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工作下去,他被汹涌而来的迷茫感所包围。“十四年来,我不断地总结经验、学习技能,日复一日地努力,只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托尼反问自己:“在物质方面——食物、衣服、栖身之所,我明明都得到了满足,可为什么还是感到空虚?”
    这种迷茫和精神上的空虚让托尼如坐针毡。在无法抑制的冲动下,托尼收拾了行李,拿起护照,把公司转手——他要去旅行。出发前,托尼一一拜会了平时无暇顾及的亲人们,“因为我可能无法归来。”
    2003年1月份,托尼开始他的全球旅行,虽然他对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全然不知。“我有很强烈的预感,我总会在旅途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或许需要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我确认我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
    2005年1月份,托尼抵达中国,他先是去了内蒙古和北京,但是都只停留了很短的时间。1月10日,托尼来到西安,这座文化古城的底蕴让他感觉到,这是他想要停留的地方。
    ●●●●落脚西安
    2005年12月的一个星期四,托尼在散步时,一名乞讨的老婆婆挡住他的去路向他行乞。托尼没有给她钱,老婆婆固执地跟着他走了很远。“她像树荫一样遮蔽着我,一直跟了好几分钟,最后还是失望地离开了,我瞥见了她离去时那失望的眼神。”
    回到住处后,那个眼神萦绕在托尼的心头挥之不去。托尼有一种负罪感,难以入眠,“她也是人,和我一样平等。我不该这样不近人情地断然拒绝。”第二天,托尼带着一些吃的去找那个老婆婆。同时,他开始思考,这些人他们住哪里、怎么生活。他试图收集一些乞丐的数据,以便于帮助他们。那一天,托尼几乎走遍了西安所有的街道,他发现那些乞丐没有可以免费吃饭的地方。“我想办一个免费的厨房,给他们送一些吃的。”
    这个计划准备了三天,在一个星期天,也就是一年前的12月18日,托尼的黄河慈善厨房“开张”了,开始免费向特殊人群发包子。
    “我并不知道这最初的冲动会把我带向何方,逐渐地我开始明白这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它会支配我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这也许就是我想要寻找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您的举动太疯狂,太没有理性,您如何看待这种评价?”记者问道。
    “有了对怜悯之心的理解,才能达到思想的最高境界。”这是托尼的回答。这句话源自苏格拉底。
    托尼的内心世界
    《公益时报》:您的“志愿厨房”为什么取名“黄河”?
    托尼:这本来是一个中国朋友建议我取的中文名。我知道在中文里“黄河”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伟大的词语,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起源,有母亲和哺育的含义。所以,我最后给我的“志愿厨房”取名叫“黄河”。
    《公益时报》:在您选择给流浪汉的食物中,为什么选择了包子?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您总共给流浪汉们发了多少个包子?
    托尼:我曾经尝试过不同的组合,后来发现食物的营养和派送方式的简便同样重要。事实证明,充足的包子和一碗汤或者茶,是不错的一顿饭,人们也乐于接受它们。当然,如果我能找到更好的食物,我会改变我们的服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经提供大概8000顿饭,具体有多少包子我已经数不清了——但显然是很多的。
    《公益时报》:您有没有想过您所做的一切可能会于事无补,您帮助了那些乞丐,可是第二天他们还是乞丐。
     托尼:我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无法做那个教人打渔的人,我只能给鱼,我做不了所有的事情。我能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希望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会像石头投进水里一样荡起波纹,影响到更多的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来做这件事情,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这个事情。到最后,事情就会不一样。
    《公益时报》:您在乎别人的评价吗?
    托尼:我知道有很多人在议论我,但是我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我更关注我自己如何评价我自己。
    《公益时报》:请您描述一下您的童年,您知道,一个人的童年往往会对他以后的价值观产生重大的影响。
    托尼:我的童年很平静,我的父母没有钱。他们年少时条件困难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很勤奋并且十分节俭。我儿时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很快乐。最近我开始慢慢明白,我的母亲是多么坚强而又善良,也许我能够从中学到一些。
    《公益时报》:我听说您已经在英国申请成立NGO,如果成功申请到了,您打算在哪些方面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
    托尼:我已经有了很多想法,但是还没有具体的决定。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帮助更多我们身边的人,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志愿者们,让他们去用心帮助别人。
    《公益时报》:在西安一年多的时间里,您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有没有沮丧的时候,甚至想要放弃?
    托尼:我们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以后还会遇到更多,但我从没觉得有什么不幸的,回顾我所经历的和我所拥有的、我所能够做的……我觉得我已经很幸福了。我已经别无所求,我惟一希望的就是我能够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因此,即使有困难,我每天依然很快乐。
    我从未想过放弃,只要我们的动机纯正,再大的困难我们也都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公益时报》:您有偶像吗?
    托尼:严格来说,我不认为我有偶像……但是我很尊敬甘地和特蕾沙修女,在他们去世后,他们的爱仍感染着许多人的心灵。许多人也因此而改变对生命的态度。
    《公益时报》:如果能实现一个愿望,您会如何选择?
    托尼:我已经实现了我的全部梦想,我再无他求,就像此前说的我已经非常幸运,我也非常满足,在剩余的时间里我将致力于和大家分享我生命中的一切,尽我所能把我所拥有的回馈给大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