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208|回复: 0

[转帖]许金和 十年如一日 热心助残事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08:52:41 | |阅读模式
 作者: 石 伟   来源:经济日报
   认识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和是在“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评选表彰大会上。组委会对他的评语是:“以扶持残疾人事业为己任,十年如一日扶助弱势群体。”我与他交换了名片,相约一定到他的福利工厂去看看。
    1
    元旦后的一个上午,暖融融的太阳照在莆田秀屿大地上。车到厂门前,远远看到许金和已伫立在那里。一番握手寒暄之后,他边掸着衣角上的白灰边说,刚刚到污水处理厂的改造工地转了转,快过年了,得把工期赶一赶,现在产品的出口量越来越大,各个生产环节都得有越来越高的标准才行呢。
    许金和的工厂像个迷宫,一排排从染整机里吐出的五颜六色布匹挂满车间。穿梭其间,许多岗位前都闪动着残疾人的身影,他们不时地与老许打着招呼,老许也不时地停下来和他们聊上几句,甚至还能用哑语和聋哑工人交流上一阵子,那情景看上去像是自家亲戚在串门。我对老许说,工人们和你很亲近啊,老许说在厂里我们就是一家人。
    许金和的办公室简洁朴素,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许金和的脸上,我们的谈话就从他创办这个全省最大的福利工厂开始。
    “我这人打小就是苦出身。父亲原本有些染布的手艺,20岁那年我就开始跟他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帮人染布。几年下来,觉得这行当前景不错,咬咬牙借了5万元资金,筹划着办个印染厂。”
    “怎么想起办福利工厂的呢?”      “我们这里过去很穷,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些人因病或因伤救治不及时落下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村里人看不起,家里人觉得是负担,日子过得很艰难。办厂之初我在想,能不能为这些残疾乡亲做点什么呢?我打听到民政部门也在鼓励创办福利工厂扶助残疾人,便鼓起勇气到市民政局提出申请,想不到民政局的同志十分热情,说你这是在做为政府分忧解难的好事,我们支持你啊。没几天就把手续办了下来。”
    拿到营业执照的许金和兴奋不已,“很快招来10多名附近村庄的残疾乡亲。这些残疾人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人找上门来把他们招到工厂当工人,那个兴奋劲儿就甭提了。”
    经过短暂的培训,这些人陆续被安排上岗。“你别看他们既没文化又没出过家门,干起活儿那可是心灵手巧。聋哑人听不到机器的运转声,操作的时候特别专注,活儿干得比健全人还细致。腿脚不灵的安排在不需要走动的岗位,他能稳稳地坐上几个小时盯着机器,这些都是我们常人所不及的。”老许说。
    2
    福利厂刚办起来的时候,许金和为这些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可没少操心。厂里几十号职工中,残疾人占了一多半。刚开始,健全人与残疾人在一起相处总觉得不自在,残疾人在健全人面前也有些抬不起头。许金和思忖:我办这个厂得益于党对残疾人关心的好政策,残疾人进来以后,需要的不仅是一门谋生的技能,他们更在意的是别人的尊重。于是,许金和就在全厂定下了几条“铁律”:
    “其一,‘众和’要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受尊重的环境。厂里的职工不仅同工同酬,而且在同样的劳动强度下,残疾人的劳动量可以小一些,工作时间可以少一些。厂里成立了残疾人协会,残疾人不仅有了自己的组织,公司还安排两个健全人专门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残疾人有自己的文艺队,逢年过节不是在厂里搞联欢就是外出巡回表演,在莆田名气还挺大的。厂里每年评优评先,都专门拨出指标给残疾人,因为他们的劳动率不能和健全人用一种标准衡量啊。住房给他们安排在最方便的楼层,食堂等公共场所都建起残疾人设施。为了残疾人过马路方便,厂里花20多万元建起一条地下通道。前些年企业资金还不太宽裕,我说其他地方能省就省,给残疾人办社保的开支不能省,单这一笔每年就得30多万元。这几年企业越做越大,慕名而来的大学生、硕士生不在少数,有的人不能忍受整天和残疾人在一起的环境,我说你要在这里工作就得学会习惯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否则就请另谋高就。”
    “其二,‘众和’要让残疾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厂里的残疾人多数来自农村,因为家贫身残,要像健全人一样成个家真不容易。不过进了‘众和’就不一样了,这些年在厂里结婚的已经有十好几对,不光是残疾人和残疾人结婚,还有好几对是残疾人在厂里的健全人中找到了另一半。”许金和指着对面办公室里一位小伙子说,这个肢残的年轻人就是和厂里的一个健全姑娘结婚的,当时女方家里极力反对,我们可没少费口舌,没少做工作。他俩结婚的时候,厂里不仅送去礼金,我还亲自当他们的婚礼主持人。为啥?我就是要让大家明白:在‘众和’,残疾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
    说起在国内办福利企业,许金和感慨良多:“要说在‘众和’工作的残疾人也算是这个社会的幸运者了。其实,眼下不仅是残疾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地位亟待改善,要把一个福利企业办好办成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办厂以来经常有人问,企业接收残疾人是不是不要缴税,我说‘众和’多少年来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怎有不要缴税之说?也有人说许金和招收残疾人是为了作秀,我说这些年工厂陆续招进的残疾人有四五百人,他们在这里学到了技艺、得到了尊严、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幸福的家庭,‘众和’是在为社会承担责任。如果说这也算作秀,我宁愿一直作下去。和客户谈合作,对方先问你残疾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靠吗?我说我们的产品每年有25%以上直接出口欧美,我们国内的客户都是一流的服装品牌,你说质量怎么样?残疾人是有缺陷,但他们生产的产品没有缺陷。”
    老许说,这几年公司瞄准的都是纺织面料的中高端市场,为此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每年公司拿出上千万元开发新品种,是主营业务收入的3%;聘请了法国女装协会副会长当营销顾问,与欧洲几家企业共同搞研发;“众和”的产品已经连续13次在“中国流行面料”评选中入围,每一次入围就意味着“众和”的面料将引领国内今后几年服装面料的流行趋势。
    许金和扶助的困难群体不仅在莆田,还远在贵州、宁夏、西藏,许多需要救助的人也从他的善举中得到了惠泽。
    与许金和一起打拼多年的副总经理钟志刚掰着指头向我列举了几件他“记得起来”的事:当地的残联要筹建残疾人康复中心、兴建福利院和精神病人疗养院,许金和送去30多万元捐款;当地康复中心举办聋儿语训班,他送上桌椅、床铺和衣服;聋哑学校举办盲人班,他把手风琴、电子琴抬到学校;东庄镇残疾人徐玉珍的儿子患肾病需要做换肾手术,眼看这个家庭惟一的劳动力就要倒下,许金和带着8万元救助金送上门。贵阳的高坡乡有许金和教育基金,西藏的朗县有他捐助的希望小学。不完全统计,许金和这些年用于扶贫助困的资金少说也有上千万元。
    热心助残没有影响企业发展的步子。2006年10月,“众和”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成功上市,发行股票2700万股,每股发行价8.84元,募集资金2.38亿元。是日,众和股份以14.42元收盘,比发行价上涨63.12%,居当日深市A股涨幅第2位,“众和”由此成为首家上市的福利企业。
    许金和说,今后公司的发展战略是“研发、品牌、并购”,这三步棋走好了,企业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也将拥有更多扶贫助残的资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