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航班,谁为环保“买单”?
摘要:在数万米高空上赶上用餐时间,空姐送上热气腾腾的免费飞机餐,当然温暖又及时。但总有那么些情境令人尴尬:或是有朋友接机请吃饭,或是饭菜不合你的胃口———于是餐盒几乎原封不动地在小桌板上躺了一会儿,便进了垃圾回收车。
()
飞机上多出来的配餐及其包装,不论是否开封,最后都会被当作航空垃圾处理,白白浪费掉。
在数万米高空上赶上用餐时间,空姐送上热气腾腾的免费飞机餐,当然温暖又及时。但总有那么些情境令人尴尬:或是有朋友接机请吃饭,或是饭菜不合你的胃口———于是餐盒几乎原封不动地在小桌板上躺了一会儿,便进了垃圾回收车。在乘搭飞机仍属奢侈享受的年代,这一切被看作理所当然。然而随着民航成为经济、快捷的普遍出行方式,被冷落的飞机餐,不充分的上座率等环保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年前,任职于国内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环境领域工作者张伯驹乘坐东方航空公司客机从北京飞往昆明,在飞机上遇到了一段印象深刻的小插曲。
当时,空姐正在为乘客提供第二次饮料,张伯驹杯子里有小半杯水,他请空姐等他把水喝掉,再往同一个杯子里倒上饮料。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习惯立即得到了空姐的赞赏。飞行间隙的闲聊中,他才了解到,该趟航班的空乘人员大多是云南人。其时恰逢云南大旱,很多当地人都难以获得足够的清洁饮用水,航班上的乘客却常常将剩有大半的饮料及食物直接扔掉,空姐空哥们心里相当不是滋味,却也无可奈何。
这件小事给了张伯驹很大触动。“作为环保工作者,我一直对航班上的餐饮浪费有很多看法,想不到很多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亦有同感。这使我产生了希望———也许可以通过乘客的建议,推动航空公司采取更环保、节约、低碳的餐饮供应方式。”
一年白“扔”20亿
航程后半段时间里,张伯驹即动笔写了一篇题为《致东方航空公司的一封信》的意见反馈,全文2000多字,写满了三张乘客意见卡。信中不仅指出了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在饮料提供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的问题,还针对相应解决方法提出了13条建议。
张伯驹不是国内第一个对航空公司餐饮提供方式提出质疑的人。近年来,随着民航逐渐脱掉奢侈、高端的外衣,越来越成为经济、快捷的普遍出行方式,各大航空公司就频频因环保意识的不足而饱受诟病。
餐饮浪费是航空环保问题中最为突显的部分。飞机餐属于“特殊食品”,航空公司一般都会向专门的配餐公司采购,一份普通舱位的配餐价格大约在30至50元之间,头等舱的更贵。若按照2011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约2.9亿人次计算,则国内航空公司每年支付的飞机配餐采购成本达90亿元以上。这还只是一个理想数字,事实上航空公司在未掌握到旅客数量的情况下,往往按照座位量来配餐,而国内航空公司的平均客座率仅有70%-80%左右,也就是说航空公司至少会为航班多准备20%的配餐(价值20亿元以上)。而派到乘客手上的配餐,有的人根本不吃,也有随便扒拉两口,剩下大半(尤其是面包和小吃)的。这些多出来的配餐及其包装,不论是否开封,最后都会被当作航空垃圾处理,白白浪费掉。
飞机上的饮料提供同样存在惊人浪费。张伯驹在给东航的信中写道,“在搭乘航班的时候,会有至少3次供应饮料服务。很多乘客每次都要求拿一个全新的杯子,其造成的资源消耗和成本提升也不必多说。”据相关人士透露,机场里半数以上的垃圾都来自于没有动过的飞机餐或剩食。早在2006年,首都机场处理航空垃圾的资金投入就超过千万元。
除了浪费造成的直接损失外,传统机上餐食经过整个生产过程,到装上飞机,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成品后的餐食要在一定的低温下保存一定时间,使用大量的包装和餐具,餐食重量更要消耗总量惊人的飞机燃油。航班过量配餐及过量使用一次性餐具造成的浪费及资源消耗远远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想象。
航空公司的矛盾?
当然,航空公司也有满腹无奈。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保持竞争力,各大民航品牌不得不在服务和附加值上下更多功夫,飞机餐也是其中一个体现形式。
“按座位供餐,浪费确实严重;但少准备一点呢,万一有客人吃不上餐食,对品牌影响实在太大,谁敢冒这个险?”一位航空公司人员表示,“竞争力”与“环保”,已成为了现代航空业难以调和的矛盾。
然而对此,上海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却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国内航空公司之所以不能在环保方面做得更“绿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传统观念束缚,没有看到世界航空业及其经营理念近二三十年来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飞机完全是有钱人的交通工具,是豪华享受。但现在它已变成了大众交通工具,就像火车、轮渡一样。”
面对不同层次的出行消费需求,传统航空业的很多附加值是否仍然必要;它能否只提供一个基本的内容,把基本内容以外的都剥离———这些都是春秋航空成立以来,王正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长,他认为,低成本航空的出现,或能为民航业走向真正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剥离附加值,航班更“绿色”
什么是低成本航空?乘坐过亚洲航空或澳洲维珍航空等的乘客应该很熟悉它们的运作特色:票价比一般航空公司便宜,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各种不同力度的折扣,最低甚至可以达到0元。但你最好不要指望能有太多附加值和享受:机位比全服务航空公司密集、客座率总是爆满、食物和饮料都得自己掏钱购买甚至不对号入座……
全球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出现在1978年,是由赫伯特·凯勒尔创立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它标志着一个廉价航空模式的诞生。将航空与低成本联系起来的举动,当初受到了无数人的嘲笑,但现在低成本航空模式已经席卷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成为全球航空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最开始,低成本航空对附加值的剥离只是为了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寻找产业发展蓝海。但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渐渐发现这种只提供基本交通功能的廉价航空模式更符合节省资源、减少能耗等可持续发展原则。
“首先是客座率。全服务航空公司强调保持70%~75%的客座率,而低成本航空则追求满座,哪怕要卖1元的特价机票。飞机一起飞,每个空位都是资源浪费,把座位坐满,就有利于保护资源。”王正华说,“其次是飞机餐。我明明不需要吃饭,你非要给我提供。我不吃,既造成浪费,又白掏腰包。这不符合绿色环保,是强买强卖。”
你愿为环保“买单”吗?
“因为要自掏腰包,所以在亚航的飞机上,购餐的人不多,但一旦买了,基本都会吃完。”2012年春节乘坐亚洲航空往返广州与新加坡的何小姐对此十分欣赏。
显然,越来越多消费者认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有偿飞机餐”有不少好处。这或能给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尚没有顾及机上餐食服务变化趋势的国内航空公司一个启示:随着国内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全服务航空公司是否也可以考虑“绿色”有偿餐饮的可能性?
事实上,在全球航空公司竞争加剧、收益大幅下降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不少国际航空公司羞答答地推出了有偿餐饮。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各航空公司的辅助性收入约226亿美元(约合1499亿元人民币),其中机上餐食售卖收入是主要部分。另据A m adeus的一份报告显示,机上餐食是辅助收入的下一个新领域,这一趋势正向全球范围蔓延。
“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一些成功经验正在被全服务航空公司所借鉴。比如一开始,春秋航空因为客座率达到90%,被国内其他航空公司围攻、痛斥。但后来,他们也开始提升自己的客座率。现在有些航空公司的客座率已达到80%以上。”王正华认为,这样的借鉴有利于社会资源节约,以及全行业向“绿色”方向发展。
当然,要实现全行业的“绿色”餐饮构想,航空公司的努力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没有低票价的诱惑,习惯了免费午餐的乘客是否能接受以绿色环保为名义,在全服务航空公司的飞机上为餐饮“买单”?或许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倡导,公民在行动
“从传统航班向真正的‘绿色航班’发展,必然是一个航空公司与消费者观念共同成长的过程,不应一味地批评航空公司。”张伯驹表示。所以在致东方航空的信中,他提出的更多是在现在配餐模式基础上的温和改进措施。比如在一次性纸杯上印制“请重复使用”字样,及由空乘人员倡导乘客自带或重复使用杯子等。
但令他有点失望的是,意见卡寄出后,一直没有得到航空公司的反馈。2012年1月14日,他将文章重新誊写了一遍,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这一次,效果明显好很多,微博发布后立即引起了航空公司从业人员、环保人士和众多普通网友的热烈讨论。“现在,我希望采用微博等影响力更大的工具,争取社会更广泛的关注,甚至发起一些小范围的公民行动,比如自带水杯乘坐航班等,从‘善小’做起,为倡导‘绿色航班’尽一分力。”张伯驹说。
■建议
绿色航班大家说
Ada(白领):
我愿意为绿色环保“买单”,但是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餐饮售卖管理很不到位,飞机上叫卖之声不绝,一片混乱,令人很不愉快。要推行有偿餐饮,可以考虑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购买餐票,使场面不至于太混乱,也方便控制配餐数量。
张伯驹(环保人士):
空乘人员为乘客倒饮料时,可以先问一句“您有自带杯子吗?”或“请您重复使用刚才那个纸杯好吗?”用一种积极的态度鼓励乘客少用一次性口杯。
小鱼(网友):
飞机每飞行一小时,其负载的每公斤物品就需要消耗约0.2公斤燃油,人体的膀胱能容纳大约420毫升的尿液,如果机上有150人在登机前排空,就相当于飞机减负63千克。乘客登机前先上洗手间,也能为实现“绿色航班”尽一分力。
Michelle(海外华人):
可以参考墨西哥“绿色航班”的做法,放弃使用“vita膜”塑料和铝盖,使用新型轻量餐盒,区分有机和无机垃圾,在机上使用生物降解袋和洗手皂。)
小米(空姐):
当头等舱和高端经济舱闲置时,如果参照国外航空公司的做法,为部分经济舱乘客进行体验式升级,并将空余的经济舱折价促销,能够大幅提高客座率,减少碳排放率。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甄静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