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 “郭美美”、“卢美美”、“尚德捐赠门”等事件的发生,让中国的慈善事业遭遇寒流,中国的企业慈善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寒流袭击。
在2011年6月份-8月份的这三个月,恰好也是“郭美美”风头正劲,“卢美美”粉墨登台,“尚德”捐赠真相之门也徐徐打开的这段时间,中国国内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额骤减九成。根据 《公益时报》进行的调查,中国几乎所有公募基金会都在傍大款,其70%的善款来源于企业捐赠。由此可推算,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这股寒流中选择作壁上观,任凭这股寒流逍遥。
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三个月过后,中国的慈善领域便开始触底反弹,社会组织的慈善捐赠收入逐渐攀升。这意味着,在经历了短暂的徘徊后,企业的慈善捐赠开始步入正常轨道。不仅如此,三个月的等待,亦是三个月的淬炼,企业也开始反思,乃至抛弃过去传统的慈善方式,开始在现代慈善的道路上愈走愈勇。
这样说是有依据的。首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形式,更加专业地来做慈善。根据第三届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所公布的数字,2011年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已达1279家,首次超过1179家的公募基金会。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或者企业家,开始以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形式来做慈善。
注册于民政部,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河仁慈善基金会,于2011年5月5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河仁基金会由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发起成立。该基金会是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也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
跨国企业也不落后,同样是在5月份,由安利中国公司总投资1亿元的安利公益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该基金会是国内首家由民政部直管的跨国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
而且,企业越来越重视动员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打造企业的慈善文化,让慈善与企业的每位员工都紧密连结。2011年,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廖恳对企业的志愿服务行动曾给予高度评价:青年志愿服务对社会贡献很大,而企业的白领精英更是一股不可低估的主力军。比如IBM.2011年6月份是IBM百岁生日,IBM的员工,甚至包括退休员工、客户和商业合作伙伴在内,选择用捐赠他们的时间和专业技能提供志愿服务的方式,来为IBM庆祝百岁生日。
另外,企业更加重视所捐赠公益项目的品质,注重捐赠效果。“希望工程”、“母亲水窖”、“春蕾计划”等品牌公益项目,成为企业合作和进行捐赠时的首要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动员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慈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