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076|回复: 4

【言传穗城分队】12月17日“发现西关”户外活动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0 13:13:30 | |阅读模式
       久违噶户外活动终于开展咯~ 趁着圣诞和元旦前夕,和学生哥噶考试前,我哋分队组织咗一次“发现西关”定向活动,喺放松之余又可以更深入了解西关文化哦~

       全部成员分成7队,每队2-3人,抽取唔同噶题目进行。唔使话你唔係广州人会唔识,就算你係广州人都未必识得呢啲地方呢啲嘢啊~ 例如你知道濑粉係咩嚟噶?你知道荔湾涌所在噶路名叫咩啊?你知道敬善里点样去?你知道锦纶会馆、八和会馆同西关民俗馆喺边度吗?你知道伍湛记有咩驰名美食啊?…… 参加定向活动就能稳到答案哦

       7队人马拎住题目准备出发啦,题目有4组,如其中一组路线为黄宝坚石屋-八和会馆-嘉乐蛋挞王-荔湾文塔-荔湾湖公园-荔湾博物馆。要求喺1个半小时内到上述地方按题目要求影相、分享美食等,之后再返嚟出发点荔湾湖公园,完成附加题先叫全部做完哦,时间最快答对题目最多噶三组可以获奖哦~

       来,沿着大家噶足迹,let's go!


足迹.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3:13:39 |
本帖最后由 言传穗城分队 于 2011-12-20 13:50 编辑

       西关最出名噶係咩啊?除咗西关大屋、西关小姐,最吸引噶当然係西关噶传统美食啦

---------> 肠粉 <---------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拉粉、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
  关于肠粉的起源,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


---------> 牛三星 <---------

  牛三星,广州传统小吃。牛三星汤里面一般有牛心、牛肚、牛腰,事先用酒、姜汁等调料腌制过。部分还有牛百叶,牛双胘,也就是牛肚边上最厚的部分。牛双胘要事先剥去黑色表皮,那层表皮很韧的,然后除去油脂,切的时候还要顺着它本身的纹路,这样做出来的牛三星才会爽口。牛三星汤也是吃的时候才把牛三星灼熟,然后加入汤底,放上咸酸和韭菜。这个过程越快越好,不会让内脏的香味流失。

2.jpg


---------> 煎饼 <---------

  咸煎饼,广州传统小吃。提到品尝咸煎饼,许多老广州便会联想到德昌咸煎饼。它不仅美味,说起来其中又有一段“古”。德昌咸煎饼的创制人谭藻师傅,早在30年代就在龙津路的德昌茶楼干点心制作,很想创出一款美点,可是苦思无良策。后来在饮茶中,碰到卖南乳肉的盲公德,谈及用南乳炒花生肉之事,使谭藻大受启发。
  德昌咸煎饼的制作之所以与众不同,第一是原料加入南乳,以增加香味。但使用的南乳,要较为陈旧而又够香味的。过去,谭师傅将买回来的南乳放在天台半阴半晒的地方,太阳出来时,南乳受热,太阳过后,热能渐散,经过一热一冷过程的处理,南乳的香味更好。
  其二,它用糖的配方不同。一般咸煎饼,以面粉搭配白糖,而谭师傅是使用白糖、红糖各半,份量又比一般的增大一倍,其作用在于:白糖使其脆皮,红糖达到心软。再加上用中火炸,糖量多,咬油大,故成品皮脆心软,特别松香。


---------> 濑粉 <---------

  濑粉,一种以用稻米打磨之后的粘米粉拌和热水后而制成的长粉条。酹粉,亦叫濑粉(「酹」字粤语文读为「睐」,白读为lai6,音「濑」)始於1850年代,原创地是中山。为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常见的食品。过去以冷饭晒乾后,磨粉特制而成。现以粘米为主要原料,加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成细长而有韧性的圆条状透明粉条。广州传统濑粉与香港、澳门做法完全不同。
  濑粉从选料到制作,工序颇为复杂,而且必须合数户人之力始能制作。用米粉团放入架在沸水大锅上的濑粉木槽中挤压;这样,木孔中就“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故名为“濑粉”了。


3.jpg


睇下大家食得几滋味,满足噶笑容绽放喺大家噶脸上~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3:13:45 |
本帖最后由 言传穗城分队 于 2011-12-20 14:01 编辑

  一边食都要一边留意西关特色建筑哦~

---------> 仁威祖庙 <---------


  仁威祖庙是一座供奉真武帝(又称北帝)的道教庙宇。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年),经过明清历代维修扩建,广三路深五进,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是当年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古庙,名声远播海内外。庙宇建筑庄严古朴、富有鲜明的岭南传统工艺的特色,极具欣赏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83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陈家祠 <---------


  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该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五座三进、九堂六院,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以大门、聚贤堂和后座为中轴线,通过青云巷、廊、庑、庭院,由大小19座建筑组成建筑群体,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既独立又互相联系。陈家祠的建筑以装饰精巧、堂皇富丽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洞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


---------> 伍湛记 <---------


  西关地区的“及第粥”以伍湛记较为出名,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历史,始创者为顺德人伍湛,相传有位秀才上京赴考,其妻怕他路途遥远挨饿,专门把肉丸猪肝等饱肚的材料放在一起煲粥,秀才十分感动,最终摘得状元桂冠衣锦还乡,把这种粥命名为“及第粥”,由于里面有肉丸、猪肚、猪肝等,又称为“三元及第粥”。后人纷纷效尤,现在在西关地区逐渐演变为,学生在高考前一晚吃及第粥,以求“状元及第”的好意头。


4.jpg


---------> 荔湾文塔 <---------


  荔湾文塔位于广州市龙津西路泮溪酒家对面"云津苑"内,为明清建筑风格。

  文塔高13米,为六角形金字尖顶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2.5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门首有"南轴"石匾,二楼窗顶上方嵌有"云津阁"石匾。塔基座为石砌,塔身为东莞大青砖所砌,塔尖顶部有陶瓷葫芦,高达2米。在文塔周围,本是河涌遍布,荔枝树丛生,花艇游弋,如今变成十里通衢的花街,文塔静立其间。文塔建于何年待考,不过附近的老居民都说建于明末清初,据说与仁威庙同样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塔不高,建筑也算不得精美,比起仁威庙的华丽雕刻,实在不起眼,可是却让人越看越觉得古味盎然,简朴中透露着灵气……
  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在旧时代,一个人要成就功名伟业,有两种较为理想的途径,即"文人走笔安天下,武士上马定乾坤"。因此佑助"文人走笔"的文塔也极似"功名塔",是荣誉和梦想的象征,是书香门第和深阁雅斋执卷拈笔之人的福贵塔。


---------> 锦纶会馆 <---------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锦纶会馆,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1920年,当时国民政府要将会馆收入公产,孙中山先生获悉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永远保留”。2001年,广州修建南北主干道康王路,锦纶会馆却成了工程的“拦路虎”。几经论证,广州创造性地进行了国际首例连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动面积达668平方米,重2000吨。会馆坐北朝南,该馆现存主体面积700平方米,座北朝南,结构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其石刻、木雕及陶塑、灰塑,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灵动和秀丽,馆内还存有22块碑记,记录着会馆的历史。


---------> 黄宝坚石屋 <---------


  广州西关文昌路敬善里的黄宝坚寓所是一座典型的石室建筑,虽历经近百年,但总体建筑仍保存完整,2003年被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宝坚石屋始建于1912年,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长方体麻石垒砌成的大楼巍然挺立,为广州市硕果仅存的三间石屋之一(另二间是石室天主教堂和广州海关大楼)。它在建筑艺术和风格上很有特色,整幢三层楼外墙均用长方形麻石精工砌筑,石面是旦点和不规则的斑纹,古雅别致。
  该寓所在民国元年建成,由黄宝坚之兄从美国带回设计图纸,美国建筑风格比较重,修建时又融入了岭南民居的特点,著名艺术大师梅兰芳也曾造访过石屋,还亲自签名赠扇给黄宝坚。


5.jpg



---------> 西关民俗馆<---------


  西关民俗馆,是广州文化的缩影;而西关大屋,又是西关建筑文化的精髓。西关民俗馆,正是由一间典型的西关大屋改建而成,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不仅道尽了西关大屋的精妙之处,更浓缩了广州风情。

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0 13:13:49 |
本帖最后由 言传穗城分队 于 2011-12-20 14:24 编辑

  灵儿根据大家的成绩评奖哦~

DSC02226.JPG


  一等奖,当仁不让“西关小姐”静姨&超高级学员小唐、小陈。距哋除咗係最快题目全对噶一组,仲喺唯一一队按时返嚟出发点噶哦

DSC02234.JPG


  二等奖,沙加&德隆!美味噶三色泮塘马蹄糕係距哋手上哦~

DSC02236.JPG


  三等奖,Bravo带领2位学员赢得!

DSC02238.JPG


  输咗都唔紧要噶,大家都可以食另一样传统美食——钵仔糕,係咪好好味呢?

DSC02243.JPG


  结束前,大家合照留影一张吧,今次活动玩得真开心啊~

DSC02249.JPG

  感谢参与本次活动的助教和学员!
  学员:落凡,诱导契合假说,佳佳,德隆,小唐,小陈,天高云淡,邓飞,小明,丽琳
  请假:樱淡若然,晓辉,YY
  助教:统帅,静姨,沙加,dean,大卫,bravo,意马,晴晴,kitty猫,婷婷,小尘,灵儿,小敏




发表于 2011-12-21 21:02:04 |
户外好好玩哈

点评

干脆改成系户外讲课算啦!  发表于 2011-12-22 08: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