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129|回复: 1

中学生的家族口述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9 13:34:30 | |阅读模式
在普通家庭里寻找历史:战争、饥荒、老建筑……中学生的家族口述史摘要:是教科书里的定义?是电影里的情节?还是古老的城镇、宁静的乡村?
(
    一中学生在专注地看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王贵彬/CFP
(
    《誓师抗日》。(1937年8月,童小鹏摄)

    吴川骑楼年久失修。(受访者提供)

    客家围屋。(受访者提供)
    历史是什么?
    是教科书里的定义?是电影里的情节?还是古老的城镇、宁静的乡村?
    最近,一场名为“公民写史计划”的公益活动,在由《看历史》杂志创设的“公民写史基金”的资助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来自全国近200所中学的数万名“90后”参与到了这项历史探究的行动中。
    在中学生们的笔下,人们看到了婉转隽永的陈年往事,看到了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90后们别样的观察和思考。
    关于战争
    太爷爷:小人物的战争故事
    对出生于1995年的尹玥来说,战争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硝烟滚滚的年代遥远得就像发黄的纸片。高喊的国仇家恨听起来更像是某部热播电视剧的台词。
    对出生于1995年的尹玥来说,战争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硝烟滚滚的年代遥远得就像发黄的纸片。高喊的家仇国恨听起来更像是某部热播电视剧的台词。
    战争,更多地存在于外公的故事里。从尹玥记事以来,外公就一直爱说故事。从古运河畔妻离子散的别离一直讲到某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故事总是很长,尹玥也常常会把绝大多数内容忘掉。不过,唯独有一个情节,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让她最终提起了笔,记下了这段最有感触的“家史”。
    这是一个关于太爷爷的故事,也是一群小人物在战争年代的经历。
    尹玥的描写活脱脱就是一部电视剧的情节。据说,那时已有七岁的外公见证了所有的一切。据说,那些被追回去的逃兵,不是被打死了,就是被枪毙。据说,解放后,有一些被放走的逃兵还曾回来看望过太爷爷。
    那么,这是真实的历史吗?
    “真不真实有那么重要吗?”采访中,尹玥的突然反问让人意外。“我觉得,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纠结它是否真的发生过没有意义。历史对我们的最大意义就是借鉴和启迪。”
    尹玥承认,外公的讲述并没有她笔下那么精彩。很多细节加入了她的理解和想象。“刚刚结束抗日却要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不是发动战争的正义理由。我很理解那些逃兵,战争带来的是骨肉分离。他们都是被迫走向战场的。”
    更重要的是,当战争终于与自己的家族联系起来时,尹玥觉得,不是只有高大伟岸、轰轰烈烈才是英雄。那个在草丛边瑟瑟发抖的太爷爷,救人方式何其平凡,也许这是他做过的最伟大的事。正是这件事,让那个“毫无概念”的太爷爷,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正直、善良的老人。他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浮现在子孙眼前。
    现在的尹玥在扬州一所重点中学念高中,每天从早上7点直到晚上9点,她必须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尹玥说自己并不是个优秀的学生,“有时我也会想,即使成绩不那么理想,即使注定只是一个平凡人,她的身上也会有绚烂的一笔吧。就像太爷爷,每个平凡的生命都有伟大之处、都值得尊重,不是吗?”这个16岁的女孩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好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口述史()
    从未谋面的太爷爷是安徽天长榆乡的一个普通农民。1940年,他入赘到了安墩王家,从此改名王兆山。静慧寺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它坐落于南门外古运河西侧。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静慧寺成了国民党驻军之地。那一年,军队就沿着古运河四处抓壮丁。
    某个深夜,一群小兵决定选择出逃。“反正横竖都是死,倒不如赌一把,能逃出去还有活路,就算没饭吃,一家团聚也好啊!自己打自己,这仗,没打头!”
    于是,小兵们的出逃引来了一阵枪声,惊醒的太爷爷循声走到河边芦苇丛中。猛地衣服被人一拉,太爷爷打了一个寒战,一转身看见一个着军装的小兵,气喘吁吁,满脸是汗,低声说:“大哥,救救我吧,我被抓壮丁抓来当兵,我们家都靠我养呢!我要是不逃出去,我们一家就都没命了!”
    这时,让尹玥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太爷爷对小兵说:“你去那边芦苇高的地方藏好,快点!”然后,解下裤腰带装作小解。追兵追了过来,他赶紧拎起裤子,有些慌张地系裤带。
    “你有没有看见几个着军装的人,快说!”
    “往……往那边去了。”太爷爷颤抖着说,追兵闻言便向他指的方向跑去。脚步声渐远,太爷爷赶紧钻进芦苇丛,小兵早已缩成一团,浑身发抖。
    “他们走了,你快跑吧。”
    “大哥,我替我们全家谢谢你呀,我给你磕个头……”
    “别啰嗦了,快从那个方向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快走!”
    关于村落生活
    故乡的围屋
    但是,这种大团聚的日子已经被时代的巨轮碾碎了。大人们认为自己留在村里难有发展,到外面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几年下来,能再回家看看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我们家只剩下被冷落的曾祖母独自一人住在围屋里。
    ———陈淑玲
    陈淑玲和孙沛琳在东莞石龙念初三,是同班同学。祖籍梅州兴宁的陈淑玲每年寒暑假都要跟随父母回一趟老家。
    作为一名新莞人,陈淑玲更喜欢那个有大大围屋的客家乡村。她总是骄傲地说,我就是客家人。那里的乡邻朴素热情。
    陈淑玲说,自己是理解曾祖母的。“她从做童养媳的时候就住在这里,现在已经是90岁高龄的老人了。她怎么可能再去适应别的生活?”
    可是,年轻人不同,他们可以来了又走,慢慢遗忘。陈淑玲记得,围屋外面还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那曾是她召集小朋友玩“扔石子”的地方。可惜,这样美好的故乡生活再也不会上演。
    兴许是留恋围屋的热闹,现在淑玲的父母一有空就喜欢呼朋引伴到家里。在得知淑玲要写关于祖屋的故事后,父亲提供了能记住的所有素材。
    数一数,孙沛琳和陈淑玲的成稿作品洋洋洒洒竟有一万字。里面写满了两个孩子与民居有关的对话,也记录了她们对逝去生活的思考。
    “现在居住在骑楼中的人,早就适应了城市发展的快速度。曾经热热闹闹的围屋也只剩一片空荡荡。但是每个人都有曾经,难道你想要在你老了,走不动的时候,面对的,只是高楼林立的摩登时代吗?我们别无所求,只是想把这些记忆———这些有着我们欢声笑语的建筑物里的记忆,留下来。这些建筑不就是我们存在过的痕迹吗?”
    两个14岁的女生还总结出了几条可能的行动方向,比如,建一个介绍民居的网站,办一场民居展览,或者向“邻居们”募捐善款,联系相关部门对建筑物进行整修,护理,再或者走上街头去当宣传志愿者。“可惜我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小。有些行动还不能马上变成现实。但是记录,却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不是吗?”
    ■口述史
    我的家乡不算富裕,水泥路是近几年才铺好的。小时候的我不愿走那条路,总是害怕脏脏的泥巴会沾上我的新鞋。小路周围是高高低低的泥地,圈养一些猪、牛之类的令我厌恶的家畜,我总是远远地避开它们。周围也不乏杂草,任由其一枯一荣。爸爸住的围屋曾是我们这个村最大的房子。圆形的屋子,只留下一个小口作为大门,四周都被墙围住了。我一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围屋要做成这种圆形的。后来才知道,这些高高的、密不透风的围墙,可以用来抵御外来的强盗,保护族人。
    围屋的窗户和屋顶上,都有手工镂空的雕花。爸爸说,人们所用的是当时上等的木头,然后依据那间房间的结构,布置,用心雕刻出不同的花纹,虽然不是用什么高级的机器打磨,但是在边边角角上还是很光滑,看不见任何木屑飞起。
    爸爸还住在围屋的时候,屋里有几百号人。每当过节或者有喜事发生时,全村的人都会浩浩荡荡地出来庆祝,热闹非凡。印象最深的便是过年,族长在门口挂上了最大最威风的红鞭炮,我爸爸是村里的“勇士”,他划着一根火柴,点燃导火线,不一会,“噼里啪啦”的声音就传遍了全村。
    但是,这种大团聚的日子已经被时代的巨轮碾碎了。大人们认为自己留在村里难有发展,到外面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在外面干得好的,就把小孩也带出外面读书了。几年下来,能再回家看看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我们家只剩下被冷落的曾祖母独自一人住在围屋里。
    采写:南都记者周执
    关于饥荒
    泪流满面的“家史”
    “我没有经历过有关饥饿、贫穷、生死的事情,也许我觉得天快塌下来的事,对爷爷来说都不算什么。而我觉得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当年的他看来却是不可想象的。”
    ———唐悦
    “你知道饥饿的感觉吗?就像千万只蚂蚁爬过你的心头。”
    年过六旬的爷爷,这样告诉孙女唐悦。可是哪怕比喻得再生动,这个1995年出生的孩子也不可能有类似的体验。
    因为参加写史比赛,唐悦成了爷爷最忠实的听众。在长时间的叙述中,爷爷出现了很多次停顿。唐悦没有催促。“这是属于爷爷的权利。”那些不堪的、心酸的、温馨的往事,也终于被系统地记录了下来:
    爷爷的故事,不止一次让唐悦唏嘘。“在我心中,爷爷是个性格特别温和的人。小时候就是爷爷把我带大,他还会给我扎辫子。可是我从未想过一向乐呵呵的爷爷会有如此心酸的过去。”
    令唐悦感动的是,自己的爸爸和两个姑姑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表现得特别懂事。“放学回家阿姨们就帮着喂猪喂鸡,打桑喂蚕。爸爸则去田野上赶鸭子。一天傍晚下了暴雨,爷爷没有看到爸爸回来,就上山寻找,等找到时,爸爸小小的身子已经淋湿。他微微打着颤,身上满是泥污,手里仍然紧紧地握着赶鸭的木棍,轻声说,还有只鸭子,跑进树林去了。”
    据说,唐悦成稿之初,家里的大阿姨提出想要看一眼这部“家史”。没想到,看到一半,大姑姑已是泪流满面。
    应该说,唐悦是幸运的。她的家庭在饥饿和贫困面前依旧紧紧拥抱、互相扶持。心疼孩子的祖母、勤劳勇敢的爷爷、懂事听话的爸爸,身上闪耀着的是人性的光芒。“这些故事都是爸爸和姑姑们亲身经历过的,是真真切切在我脚下的土地上发生过的。现在谈起来也许轻松,但是在当时环境里,这样的故事一点也不可爱!爷爷的历史不是他一个人的历史,是与他同处一个时代,有着相同遭遇,千千万万个人的历史。”
    唐悦说,爷爷至今记得那个在派出所对他动手的人,言谈间仍流露出埋怨。但是如何评价过去,唐悦有自己的看法:“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你往往会身不由己地去做一些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比如爷爷口中的那个刘家老婆,她在爷爷一家最困苦的时候偷了他们的米,两个妹妹因而夭折,我们会痛恨、会鄙夷这样间接杀人的行为,但是,换个角度想,如果她不偷那袋米,她家中的孩子或者大人也会因此而死去,同样是生命,并无贵贱之分。这就是历史,现实而且残酷。”
    姑姑曾告诉唐悦,以前的爷爷性格暴躁,但后来老人家眉宇间舒展了许多,脾气也变得温和了。“家里人都说是因为我出生的原因。现在我觉得,更多的原因应该来自于爷爷惨痛的经历。到了如今这把年纪,他应该早就看明白了。”
    那么,历史能告诉现在什么呢?唐悦想了想,回答道:“我没有经历过有关饥饿、贫穷、生死的事情,也许我觉得天快塌下来的事,对爷爷来说都不算什么。而我觉得不值一提的东西,在当年的他看来却是不可想象的。每代人对生活都有不同的要求,珍惜所拥有的吧!”
    ■口述史
    1958年,9岁的爷爷,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早到晚响个不停的大喇叭里,依稀传出“为新中国做贡献”、“炼钢”等词句。
    后来粮食越来越紧张,领到的“大锅饭”里的米越来越少、粥越来越稀,全家七口人肚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无奈下,爷爷只能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挖野菜。爷爷的母亲则去几个镇子外的娘家借米。那一天,全家守着仅有的一点点米,一小口一小口地抿着,盼望着这香甜的气息在眼前留久一点,再久一点。可是,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这袋米却不翼而飞,后来才知道是刘家老婆偷走的,全家人急哭了。
    没过多久,爷爷最小的两个妹妹不幸夭折。再后来,爷爷年仅13岁的二妹月娥也患上了怪病,全身水肿,只能无力地躺在床上。祖母从乡下寻来偏方,用针在月娥的脚上扎一个洞,让脓水顺着洞流出来。为了救命,祖母边扎边挤,小月娥双手紧紧抓着被子,嘴唇被咬得青紫,愣是一声不吭。那时候正值“文革”,红卫兵、斗地主、除四旧,气氛异常紧张,药品极度缺乏,月娥最终还是去了。爷爷记得,临走前,她用骨瘦如柴的手握着祖母的手喃喃说道,妈,我不想死。
    1969年,爷爷和奶奶相遇并结婚了。没过多久,家里有了爸爸和两个姑姑。那时的爷爷每天十几个小时地劳作,有时连饭都没得吃,即便这样家里还经常有人催债,将一贫如洗的家砸个稀巴烂。情急之下,爷爷找人做了个假章,盖在一张化肥票上,然后揣着去了供销社。没想到却被人认出,一把揪到了公安局。担心连累家人,爷爷一直闭口不敢交代,结果被人拳打脚踢。好在最终得到村里陈书记的帮助,才逃过一劫。
    关于建筑
    记下童年里的骑楼
    “真的很心痛!我跟爸爸说,我一定要做点什么,要让别人知道骑楼是应该被保护的,它是有价值的。”孙沛琳开始查阅很多与骑楼有关的资料,她想写一封长长的呼吁信。
    童年是什么?是一块麦芽糖、一碗豆腐花、一个万花筒?是一段一去不返的时光?是一栋正在消逝的建筑?
    孙沛琳和陈淑玲真的有想过这个问题。当她们需要拿起笔时,她们记录的是自己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孙沛琳是土生土长的石龙人。五岁时,爸爸把家里的骑楼卖了,搬进了附近的商品房。“当要提笔写自己家历史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骑楼。”孙沛琳把想法告诉了爸爸,获得了全家支持。“当年把老楼卖掉,爸爸也是后悔的。”有许多次,孙沛琳路过老屋门口,便朝里面张望。门窗紧闭,地上、墙上早已长满苔藓。那副落败情景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真的很心痛!我跟爸爸说,我一定要做点什么,要让别人知道骑楼是应该被保护的,它是有价值的。”孙沛琳开始查阅很多与骑楼有关的资料,她想写一封长长的呼吁信。
    “固步自封当然不对,可是,我们为何不能尝试在城市升级建设的同时,保留这些珍贵的建筑呢?我们没有理由肆意毁坏文物来实现城市现代化吧。在未来的城市里,历史与现实并存才是温情的结局啊!”
    ■口述史
    我家这一带的骑楼最鲜明的特点是窗户———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从路边望上去,经阳光折射,就像是夏日里盛开的花海。
    骑楼一般只有两三层楼高。我妈妈和爸爸那个时候就在楼下开了一家剪裁店,专门帮客人裁衣服的。那个时候,我们最喜欢在一楼往楼上喊人名字了。只要是闲着,我和哥哥就开始斗谁喊得最大声。
    我记得小时候住在骑楼里,特别喜欢看夕阳。那时候我的家在沿江路那一带,每天夕阳西下时,我就会耷拉着我的两条小辫子,努力地挪动着那张厚重小凳子,发出“吱”的声音,一直挪到满头大汗,就是把凳子挪到到靠江的窗边,才心满意足地站上去,用两只手托着脑袋眺望着远方天空上的“咸蛋黄”,心想:啊,真美,蓝蓝的天空被染成金黄色,在我看来,粉粉嫩嫩的,就像是妈妈给我裁的裙子。这时,楼下就会传来妈妈的喊声:“琳琳,吃饭了,下来吧”,然后我就会兴奋地跑下楼去。
    ■专家观点
    中学生写史能培养公民意识
    “中学生写历史”应该属于口述史的范畴。在国外,这是很常见教学手段。最近几年,这种方法也开始在我国流行起来,并且在中学生中渗透。比如,在东莞,有历史老师会组织学生写历史电影的影评,在深圳,有老师会号召同学写写自己的家谱。
    写历史到底有什么意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关注自己的事,家庭的事乃至国家社会的事。这就是同心圆扩大法。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价值观的教育。目前国内的历史教育依然是从意识形态的高度,灌输国家的概念。但是如果能让学生去写自己的历史,那么历史就会从教科书里走进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对提高孩子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会很有帮助。
    我看到有很多学生会去记录父辈当知青的故事,甚至挖掘出了不少厚重的历史素材。这是好事。我希望孩子们能从父辈真真切切的历史经历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历史教师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中学生写史是一种自我教育
    记得有一个学生写的是自己母亲“雁南飞”的故事。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母亲从哈尔滨到了珠海打工再回到长江流域定居。这期间,他们经历过文化的不适应,有过痛苦,也发现了生活的美好。这是一个家庭漂泊的记忆,也是属于一个国家变迁的记忆。
    如果学生们自己去写这样的故事,那么他们便会发现,历史不只是与教科书有关,而是与每个人有关。照片、日记、回忆,历史在每个人身上都留下了痕迹,它是鲜活的、真实的、深刻存在着的。
    对于一个参与写史的同学来说,记录也能塑造自我独立的人格。书写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值得关心的。故事往往能拉近家庭成员的距离,能让不同代际的人加深理解。也许他们会花心思去听老人念叨,也许他们会发现长辈不一样的一面。
    ———王雄(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历史学科首批专家,全国历史教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发表于 2011-12-20 18:36:35 |
中国是由无数个中国人组成的,同样中国历史也是由每个中国人的个人或共同经历组成的。历史有时不一定是惊心动魄的,更多地只是平凡的衣食住行,当然也是由于这太普遍,才以致于无人去了解。但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也是历史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自身的价值和权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