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733|回复: 0

志愿者风采系列报道之十六:燃烧青春 情系山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5 15:48:35 | |阅读模式
志愿者风采系列报道之十六:燃烧青春 情系山乡
--——记四川省大学生志愿者汪永财  
  中青网3月5日 题 燃烧青春 情系山乡——记四川省大学生志愿者汪永财
  告别了南方都市的繁华,放弃了沿海高薪的工作,怀揣对祖国西部的向往和人生价值实现的希望,年轻的汪永财毅然加入了西部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来到了祖国的西南“竹乡”――沐川。初到沐川,他便被这里秀丽的山水所深深吸引,被这里淳朴热情的人民和党政府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深深感动。“家”的温暖、“亲人”的关怀让一颗年轻而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此时的他想的最多的便是“要怎样实现自己来时的承诺,要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回报山乡质朴的人民。”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是一名共产党员,愿与你们打成一片。”担任建和乡助理的汪永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他走遍了全乡村、组、学校,走遍了全乡每一户贫困户,帮助山乡群众修公路、建水塘、捐物资、写春联……“爬山路、走田坎、吃农家饭、喝山泉水”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可在困难面前,他从没退缩过,也从没放弃过,如何开导群众转变观念?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却是他没有停止思考的。为帮助手残体弱的特困农民杨怀富和供两个孩子读大学的特困户刘平均,他来回奔波,费心心思,争取政府的贴息贷款和畜牧扶持资金帮助他们发展种兔、种羊项目。如今,种兔种羊已顺利进笼进圈。凤凰村五组,祖祖辈辈的村民每天都靠肩挑背扛走过一条陡峭的“三百步”石径小路,步步艰辛,生产生活极为不便。汪永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他多方协调下,公路终于开工建设了,按理讲他的工作应该可以告一段落了,可以从未拿锄头的他却毅然加入到了建设的群众中,亲自参加劳动,打石挖泥、推车铺路,手起了血泡他仍在坚持,衣服脏了他没有在意。在他的带领下,长达3公里的公路按期保质保量完工。他的精神给了当地的群众很大的鼓励,凤凰村的群众都说:“汪永财真的是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干部”。
  “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山区的人民要走致富路,没有知识的头脑是行不通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是进步还是落后,这是个问题。这是汪永财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真正让他触动最深的便是在官田村七组童明财学生的家中。童明财的母亲年老体弱多病,父亲在矿上打工,腿受了伤,不易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一年下来一家人种的粮食完全不够吃。白天帮人打工,夜晚便在微弱的灯光下学习。可最终贫苦的生活还是让小童辍学了。童明财的遭遇让汪永财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学生家长临别前全景式的送行场面真正坚定了他投身西部、为西部奉献的决心。为了全面地了解建和乡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便利用周末的休息日进行家访。山区不象在城市交通方便可以坐车,在这里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成了“纸老虎”——使不出劲,只能走山路。山路往往一走便是一两个小时,且有寒风做伴。为了早一点赶到,常常是早上天不见亮就起床,穿上解放鞋、挎上工作包就开始出发。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他先后深入到桃花、石围等6个村小为学生送去钢笔等学习用具,并为他们作了题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报告,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他还掏出了自己有限的生活费帮助周显英等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
  “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本职工作。”汪永财在担任建和乡乡长助理期间,给乡镇机关干部开设了电脑培训班,使乡公务员对五笔输入、WORD操作、党政网的签收发送、上网冲浪等等电脑操作运用变得更加容易;搞好分管的计划生育工作,让群众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全乡计划生育率全面达标;搞好分管畜牧业工作,使农民的种羊、种兔顺利进圈进笼,三个月来,他每隔一天便深入农户家,指导检查畜牧业工作,在他的努力支持下,全乡的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文化氛围。他主动将书写标语、海报、村务公开栏的工作揽上身,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向群众宣传农村实用技术,传送东部先进的农村经济管理理念。筹备联系母校向贫困地区捐送衣服、书籍、电脑。
  “共同建设沐川”。做为一名普通的西部志愿者,他主持精心编写了沐川县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杂志<<青春之歌>>、建设了<<爱在沐川――西部志愿者>>网站,撰写了大量的稿件,给广大的西部志愿者提供了交流工作、生活、沟通思想的平台,帮助其它的志愿者们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持……
  三个月虽然短暂,但汪永财的心却已经常常扎根在了沐川。因为这里有他为之牵挂的山乡群众、有和他们同甘共苦的基层干部、有让他为之奉献的西部大学生志愿者事业……
  志愿者讲的是奉献,是付出,是给他人带去帮助。然而正是在奉献、付出的过程中,他却得到了很多。这些得到不是指物质的、金钱的,而是思想的、精神的。在他服务地的农民曾联名给他写表扬信,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他的事迹曾被一些报社、网站刊登。由于组织的安排,他被调到沐川团县委,负责全县志愿者的开展工作。就这样,他依依不舍地告别朝夕相处快半年的同事,各别了曾与同甘共苦的乡亲们。但他没有忘记需要帮助的贫困组妹,渴望上学的辍学孩子们,没有忘记寒风中她们为他端来的炭火,没有忘记风雨之后她们为他递上的热毛巾,没有忘记她们献给他的饱含深情的洁白哈达,更没有忘记她们看到将要脱贫后她们脸上露出的无比幸福。春节期间,走村串户,他利用自己的生活费给贫困农民送去年货、衣服等慰问品,给贫困农户书写近1000幅对联,给贫困孩子送去笔、作文本等学习用品。凤凰村五队的农民都说:“今年的冬天很冷,但我们感觉到很暖和,因为咱村来个浙江大学生志愿者”,有的农民将他的名字写在对联上,以表示对他的感谢。
  在新的一年里,他依旧在积极地筹划志愿者工作,为打造沐川县志愿者品牌出谋划策。对他来说,在沐川的工作不过是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有很长。
                          

摘自:中青网??责任编辑:钟志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