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548|回复: 2

【关注他们】广州外来工入户难 子女不知在何处高考烦恼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0 13: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外来工二代:
在哪高考 天大烦恼


面对要回原籍高考的问题,阿聪一脸茫然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不能让儿子在广州高考,我成了亲手毁掉他梦想和未来的刽子手!”这个夏天,湖北人老丁在无奈和希望中纠结得“很痛苦”。他说,定居广州12年,在多大苦难面前都没像现在这么不知所措,“太折磨人了”。
老丁1999年来广州打拼,获得过区一级先进工作者称号,买了房子,成家立业,和本地人一样尽了所有的义务和责任。他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是广州人了。但是,当面临高考的孩子不得不回到陌生的户籍地去考试时,老丁才发现,自己和本地居民依然有“重大区别”。

  今年6月,尽管老丁想尽一切办法,儿子阿聪还是不得不回到湖北黄冈参加高考,结果只考了200分。“别说适应环境了,两边的教材都不同,怎么考啊?”老丁觉得,自己在广州十多年的奋斗,反而害了儿子。
老丁的遭遇,在广州700多万外来工中并不鲜见。这些为城市奉献了美好年华的外来工,因为异乡人的身份,在现实中不得不面对种种“额外”困境: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劳资纠纷……老丁说,像他这样的外来工,其实心愿很简单,最盼望的,莫过于为后代在城市争取多点平等的机会。这一天,他不知道,还有多远。


虽有一大堆证件,老丁没有广州户口,儿子只能回乡高考  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A
沉重的户口
12年奉献,他仍无法成为“广州人”

  “我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给了广州。”坐在自家宽敞的客厅里,刚届不惑之年的老丁这样感慨。这里是广州花都区一个恬静的住宅小区,当年南下闯荡的老丁并没想到,多年后自己会在异地他乡的广州,过上和当地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1999年,28岁的老丁只身来到广州,进入花都狮岭镇一家港资化工厂。与许许多多打工者屡屡跳槽不同,老丁在这家厂一干就是12年。尽管只有高中学历,但他比任何人都干得刻苦,很快就从工人岗位转到销售部门,成为公司业务量首屈一指的销售主管。
2003年,他的业务成绩得到单位认可,当年被企业推选,获评花都区2003年度先进工作者。从2005年开始,老丁每个月的业务量都达百万元以上,甚至一个人包揽厂里过半业务额。老丁的妻子是他的同事,比老丁晚来广州一年,也一直在现在的厂里上班。
“这些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广州人。我像个广州市民一样尽了能尽的所有义务和责任。”老丁摆弄着桌上各式各样的资料———暂住证、社保单、纳税证明、献血证、优秀外来工证书……这些是老丁夫妻俩“想努力融入这座城市”的记录。老丁至今一直细心收藏自己和妻子十年来的暂住证,期待有一天能用上。

  老丁说,自己把最好的时光留在了广州。十多年间,他缴纳了所有的税款和社保,还基本学会了粤语。虽然还要交外来人口的治安费、调配费,但老丁对这个城市有着深深的归属感,一度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广州人了。
直到两年前,老丁开始关心儿子高考的事时,才愕然发觉,尽管儿子在广州读完了小学和中学,但作为湖北人的孩子,是不被允许在广州高考的。“我已经想过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实在没辙了。”眼前的老丁,无奈、痛苦。言及儿子高考的事,他狠劲地抽着烟。

  一本沉重的户口,冷冰冰地将老丁和他的孩子拒之门外。

外来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今后还会陷入“回乡高考”的烦恼中吗?

B
纠结的高考
外来工孩子,回不回去选择太难

  老丁的儿子阿聪,是个文静懂事的孩子。17岁,正是叛逆的年纪,他却总能规规矩矩地学习、作息,理解父母对他的所有要求。这让老丁夫妇很欣慰。

  当年,老丁高考没上榜,便走上社会了。学历低,让他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花费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今年初广州公布外来工积分入户新政,高学历外来工可以加几十分,这让老丁对学历的事愈发耿耿于怀。

  在广州奋斗多年,老丁一直有个心愿:希望给孩子创造好一点的教育环境,将来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过上比自己幸福的生活。所以,宁可自己辛苦点,他也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花高昂的赞助费也要让儿子读好学校。

  2001年,老丁从湖北老家接儿子到广州念书。2004年,老丁在花都区买了房。按照花都的鼓励购房政策,阿聪在义务教育期间享受和本地孩子几乎无异的待遇。他也习惯了和身边的广州孩子一起念书、生活。

  直到2008年,老丁开始感觉到事情起了变化。那一年,他花了3万多元帮阿聪择了一家省一级中学念高中。第二年,老师提醒他:要考虑孩子高考的事了。按规定,阿聪只能回原籍高考。尽管孩子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回去,但老师善意地提醒老丁:为了更好地适应湖北的教育,最好提前一年回去。

  回,还是不回?老丁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之中。不回去?就必须拿到广州户籍,否则不能参加高考。回去?阿聪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在广州读书,习惯了这边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对湖北老家已经很陌生,如何能适应?更让人担心的是,湖北考区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异地考试,阿聪很难竞争得过别人”。

  于是老丁做了两手准备———一边四处打听有没有尽快入户的办法,一边通过亲朋好友从湖北借来整套教材、试题等,托人帮儿子在老家联系好了学校。不过,广东、湖北两地的教材不一样,这个消息又愈发让老丁举棋不定。

  高考的事,老丁夫妇几乎不在阿聪面前谈起,怕影响他心绪。但随着高考的临近,阿聪也知道了自己的处境,最后一学期必须与学友们道别,这个现实还是影响了他的心情。阿聪对这个城市的看法也悄然改变:“原来觉得自己属于这个地方,现在才觉得自己一家其实还是湖北人,这里只是一直是把我们当客人看待而已。”

  纠结的高考,让这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年渐渐困惑:我的大学之路在哪里?

  今年6月,最终未能想出办法的老丁,无可奈何地带着儿子回到湖北高考。一如所料,儿子只考了200多分。“这跟他在广东的学习成绩差远了,按平时的情况,他最少也能考将近500分”,言语间,老丁带着失望与焦虑。

  如今,阿聪回到了广州,老丁想让孩子复读一年,“起码要考上大学”。

C
重燃的希望
积分入户,成败决定了这个家的未来

  2011年初,广州市启动外来工积分入户新政,这让老丁看到了希望。

  最近这半年来,老丁一直忙乎着两件事:儿子高考和自己积分入户。

  儿子阿聪能不能参加明年的广东高考,就要看他能不能在年底前顺利入户广州了。想起这个,老丁就紧张得心中打鼓。
老丁说,命途多舛,自己曾和入户的机会擦肩而过。2003年,花都区还有购房入户政策。2004年,他买房子的时候,政策刚好叫停。

  老丁非常清楚,自己仅仅是高中学历,无法达到专才入户的门槛,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想办理入户的事。他本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户口会越来越不重要。然而没想到的是,“户口没卡住我,倒把孩子给卡住了。”老丁所在的公司在花都算是纳税大户,他指望能借此获得入户指标。老丁说,为了保住他这个业务骨干,公司自董事长以下的领导确实都帮他去咨询过很多部门和关系户,但都没有结果。

  2009年,公司打算再次推荐他当花都区先进工作者,好协调入户的事。结果,当年花都区工商部门没有举办相关评比,老丁的愿望再次落空。

  万般无奈,老丁把眼光投向还有购房入户政策的从化和清远,但房价自2009年开始飞涨,这让他望而却步。老丁说,去年在从化购买8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有两个入户指标,100平方米以上有3个,但买一间稍好点的房子要花七八十万元。老丁属于二次购房,首付要一次性交几十万元。“不卖房子,我哪拿得出这笔钱?”

  一买一卖交易繁琐,加上远离工作地点,老丁对在从化置业又犹豫了。近来产业调整,花都部分企业正转去清远,老丁也开始频繁地去清远看房子。但即便在清远入户,阿聪还必须有当地的3年学籍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这3年,是重读?还是在家赋闲?费煞思量。

  2010年初,《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中“五年入学,七年入户”的条款甫一公布便引发热议。那时,老丁四处打听消息,咨询相关部门,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政策还没有最后落实。”

  一年过去,期盼的政策转机没来,儿子阿聪也在回湖北的高考中“折戟”。老丁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放弃在广州辛苦打拼下来的事业,陪儿子回老家读书考大学。

  2011年3月底,广州市公布积分制入户指标,年内3000名外来工将入户成为广州人。目前,首批1000个入户名额中,已经有2904人进入复核阶段。7月底首批积分入户的结果将公布。对能否拿到首批入户机会,老丁既担心又紧张,但这也让他对儿子能在广州参加高考重燃希望:“这决定了这个家和儿子的未来。”

D
共同的城市
710万外来人员,何日能享“市民待遇”

  “按照积分入户的评分标准,大专学历或有技师资格的申请者可以加60分。”老丁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自己只有高中学历,在争取积分入户时他发现,低学历让他一下子丢掉了决定一家人未来的几十分。

  在广州,像老丁这样的外来工,目前登记在册的就有710万人。而在2008年,广州的流动人员数量才只是580万。广州市“民革”的一份调研显示,目前广州流动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1.3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8.19%,本科文化程度的仅占1.65%。流动人员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是广州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该调研称,随着广州市流动人员数量急剧增长,如何服务与管理好外来工群体,成了推进幸福广州的关键。建议以居住证为载体,引导流动人员主动办证,在入户、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与广州市居民同等的优惠待遇。

  稍早之前,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0年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认为,外来人员融入等问题仍将是今年社会发展的热点。报告主要执笔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博士梁柠欣认为,广州的城市化、国际化过程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也会带来思想文化、行为习性的剧烈碰撞,并由此引发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利益群体表达渠道如何更畅通、利益调解机制如何更有效?备受社会关注。

  日前,教育部官员透露,父母在城市工作并坚持纳税,随迁子女在城里完成了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习的,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不过目前这一政策还没有时间表。尽管是个惊喜,但老丁觉得,儿子怕是等不及这样的政策利好了。

“我不想成为毁掉儿子梦想的刽子手”
一位广东外来工的艰难“入户”路

  来广州工作12年,虽然我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打工仔,尽管每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但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户籍改革、教育改革、高考制度变化方面的新闻,我非常渴望有一天可以取得广州户口,让我在这个生活了12年的城市生根发芽。我非常渴望高考制度改革,让我那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儿子“陈粤生”将来可以在这个他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一天的城市参加高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子“陈粤生”从小就特别懂事,学习非常刻苦,多次获得广州市优秀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孩子从小的梦想就是要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而他这个梦想,却让我这个做父亲的感到不安:如果我不能取得让他在广州参加高考的资格,那我岂不成了亲手毁掉他梦想的刽子手?

  直到2010年12月最后一天,我还是没看到关于户籍改革的任何举措,也许渴望户籍制度改革只是很多外来务工者的一种意淫,因为这么多年来,户籍改革总是只闻雷声响,不见春雨来。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我大胆预测这次会议肯定会对全国高考制度进行改革,打破高考的户籍限制,结果却只字未提……

  2010年10月,广州市政府适时推出了“广州市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这仿佛在沉寂多年的户口制度改革方面扔下一枚重磅炸弹。上百万渴望入户广州的外来工,都在为入户广州而奔忙。

  我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户口迁移大军,开始了积分入户的长途跋涉。为了打胜这场户口迁移战,我辞去了工作,开始往返于川粤两地,穿梭于人才市场、社保局、计生办、居委会、公安局……准备各种证明材料。

  不怕大家笑话,为了增加自己的积分,我瞒着老婆和小孩,偷偷去献了800CC的血,还在家头晕了两天,结果收资料的人竟然告诉我说,要有献血证才能算数,于是我又去献了400CC血……

  在乘了四次南航的飞机,坐了319次深圳公交车、打了102次出租车之后,我终于把资料备齐了。所有证明材料的积分加起来,我一共积了98分(我读书16年,还从没考过98分呢),终于高高兴兴把资料递交上去了,回家喝了一瓶雪碧,竟然美美地睡过去了,还梦见了广州市人事局开给我的入户调令……

  (摘自天涯网友zhqacc网帖,羊晚作删减)
发表于 2013-6-10 23: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发表于 2013-6-11 07: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