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030|回复: 1

专家:无论哪种利他行为都有利己成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5 11:51:03 |
说得很对,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3:43:16 | |阅读模式
专家:无论哪种利他行为都有利己成分 (2011-03-05 19:42:31) 转载

标签: 袁荣亲汶川利他行为杂谈分类: 专题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因为动机是行为的内驱力。动机来源于需要,有某种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出现相应的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动机最可能由这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激发。这就产生了明显的逻辑矛盾。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将利他与利己完全对立,实际上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崇高道德口号。


对话心理学者:
 善行的动机通常装在黑箱里

袁荣亲 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赢未来  关于善行(也即利他行为)的动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疑是最高境界,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解释,这种动机有可能吗?

  袁荣亲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因为动机是行为的内驱力。动机来源于需要,有某种需要,才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出现相应的行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行为动机最可能由这种最高层次的需要激发。这就产生了明显的逻辑矛盾。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将利他与利己完全对立,实际上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崇高道德口号。

  赢未来  关于利他行为,有许多心理学研究。利他,究竟是本能行为,还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

  袁荣亲  利他行为不是人类独有的,许多动物也会做出利他行为。动物的利他,是一种生物的本能,有研究称之为“进化的利他行为”,这种行为对于个体及种群的发展是有利的。人类的利他行为,有的源于生物本能,也有些是在后天习得的。无论哪种利他行为,都有利己的成分。

  赢未来  如果大多数利他行为最本源的动机是利己,那是不是意味着,贴不贴上道德标签,对这些行为影响不大?

  袁荣亲  利他行为,在技术上,复杂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举手之劳式的利他行为,贴不贴道德标签差别不是很大。例如,很多人在公交车上给长者让过坐,但他们自己并没有考虑这样做的意义,也拒绝被贴上学雷锋的标签。但对于难度大的利他行为,实施者就有非常复杂的内在权衡过程:计算是否利己。有人非常在意外界对他的道德评判,这时,道德标签的牵引作用就非常明显。

  赢未来  现实中,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非常复杂。比如同样捐1000元,甲是为了获得捐款证明;乙想捐更多,但手头只有1000元;丙仅仅是参考了甲和乙的捐款数额;而丁,本来不想捐,但迫于群体压力,就跟着捐了。如何分辨行为者的动机呢?

  袁荣亲  其实,直接的行为动机,是一个黑箱,如果行为者自己不说,外人不可能真正知道。

  赢未来  陈光标,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做了大量善举,甚至被称为“中国首善”。然而,伴随赞许的,还有质疑:有人认为他作秀,太高调,他的行为是一种商业投资,甚至投机。您如何评价陈式善举的?

  袁荣亲  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善举没什么不妥,如果富人连这点权利都没有了,他们还会有动力做慈善吗?其实,部分舆论对富人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唾骂富人,在道德上谴责他们;另一方面,富人表现出利他行为后,又会紧盯着他们的动机,看看是否纯洁。陈光标实实在在拿出钱和物做了慈善,这足够了。

  赢未来  也就是说,舆论不应该引导民众去揣摩富人的善举动机?

  袁荣亲  是的,动机是很复杂、很个人的东西,只要不违法、不破坏公序良俗,任何动机促成的利他行为都值得肯定。



————————————————————————————————————————————————
  旁观者冷漠实验

  类似的场景我们见过或听过:在公交车上,几个小偷围攻一名女乘客,而全车其他乘客没有一个施以援手……经常有人据此认为中国人自私、冷漠、世风日下。其实,已有经典心理学实验揭示,这种现象与人品无关。

  1964年,在美国某州发生了一起女子谋杀案,有38人目睹案件的发生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心理学者约翰·达利和比伯·拉坦纳希望通过研究验证,当人处于群体环境中时,是否就不愿意施以援手?这两位心理学家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试验。他们告诉受试者,鉴于会谈可能涉及极其私人化的内容(诸如讨论生殖器大小之类的话题),因此每个人将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间,仅使用对讲机相互沟通。

   在会谈中,一名参与人员将假装突然病发,“噢!我的癫痫发作了”之类的话将被受试者听到。实验结果是,当受试者认为除发病者外,他们是参与讨论的唯一的人时,85%会自告奋勇地离开房间去给予帮助。当实验环境发生变化,受试者认为还有另外四个人参与讨论时,只有31%在对方发病后走出房间给予帮助。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多多益善”在这种场合下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多多益死”。由此推及,在紧急情况下,假如你是当事人身边唯一的一个人,你参与援助的动力将大大增加,你将感觉到对此事负有100%的责任。然而,当你仅是十个人中的一个时,你将只感到10%的责任。问题就在于,其他每个人也只感到10%的责任。这便给我们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