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511|回复: 3

我与童心园的“小天使”有个约会(2010年度爱心故事优秀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8 14:37:24 | |阅读模式
我与童心园的“小天使”有个约会
作者:王玮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迄今未能根治的,以严重孤僻、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重复刻板动作及对环境做出奇特反应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作为正常人的我们,该如何跟自闭症患者相处呢?他们又会怎样处理跟周围人的关系呢?带着种种疑问,我在4月的某个下午,走进了启智的固定服务点之一:童心园自闭症培训中心。我第一次走近患儿时,他们纷纷在老师的引导下向我大声问好,根本没有一些资料中所说的对外界的敌意,让我忐忑的心很快放松下来。
首先上的是语文课,由老师教患儿们识读拼音字母。临床发现,自闭症儿童往往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音调及音量等与人交往和表达情绪感受,说话时发音不正,怪腔怪调,或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这方面,男孩小D表现得非常明显。他说话娇滴滴的,许多字词的发音会粘在一块,让人听得很费劲。因此,为使患儿们拥有正常人的音准,老师会耐心地教他们做各字母的口形,然后逐个大声清晰地念出,并要他们在本子上抄写多遍,以加深记忆。而我的工作,就是留心观听,及时指正。
总的来看,患儿们都比较配合。于是,老师允许他们在各自计分簿的该项目上打满分,并好好表扬了他们。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既能通过分数高低和老师表扬与否来激发患儿接受治疗的意愿,又能在患儿间悄悄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其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克服其离群索居的症状。
接下来是体育课,老师要求患儿们依次做完跳大绳、翻跟头、跨障碍及拍皮球四样运动,一轮完后接一轮,中间不准停。而我的任务,就是和另一名志愿者合作甩大绳,让患儿们跳过。这时的患儿纷纷展露出平日难见的笑容,高兴之极还发出趣稚的笑声,跟正常孩子没啥两样。我想,这应该就是许多资料中提到的“感觉统合训练”疗法。
虽然患儿们玩得很开心,但还是发生了一起小事故:小C在某轮运动中没有拍皮球,被老师要求退回去重拍时,跟迎面冲来的小D狠狠地撞上了。小D疼得不停揉额头,而小C竟没感觉似的,先愣一下,又很快爬起来,继续跑去拍皮球。这其实反映出自闭症儿童的两个病征:对身边的人视若无睹,只顾干自己想干的事;感知障碍,对疼痛、冷热等反应迟钝。为矫治该症状,老师专门在小黑板上画出小C和小D相撞的全过程,详细分析成因,提醒患儿们走路时要看人和主动避让来者。同时,老师还亲自示范被撞后捂住痛处的动作,告诉患儿们“被撞”是件“很痛”的事,要留心察看自己是否受伤,时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这时我发现,小C终于有意识地去抚摸被撞的脸蛋了,我真替她高兴。而由于发生“撞车”事件,小C和小D在该项目上均被扣掉10分,我能从他俩的表情上看出几分失落与不甘。
第四个训练项目是算术。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直接用数字表示的二项式加减法,如9+4=,通常为15道题;第二部分是以图形表示的多项式加减法,如△=4,●=5,§=7,◎=9,△++§-=,通常为11道题。像小A这种年纪稍大的患儿,其自控和理解力都较强,不用别人督促就能自觉完成。而像小C这种低龄患儿,则一定要有人从旁指导和激励。因此,我可没少费功夫!当小C做完第一部分的前三道题就开始心不在焉时,我连忙鼓励她:“小C,你看!你已经做完一行的题了,好棒哦!我们继续往下做吧!”当小C完成第一部分一半的题,又开始停笔时,我再次鼓励她:“小C真聪明,这么快就做到一半了!大家的速度都差不多,我们可不能输给别人哟,来,赶紧做!”而当小C做完12道题,发现剩下的题中有些是前面做过的,列出分解式后就不愿继续往下算时,我又鼓励她:“小C快看!你还剩三题就做完啦!哥哥们还没你快呢!你做完后就是第一名啦,老师会有奖励哦!加油加油!”经我再三鼓励,小C终于拿到了第一部分做题的第一名。
但进入第二部分做题时,小C的逻辑思维劣势就逐渐表现出来了。只要同一算式中有两个较大的数字,如98,她就得想很久才能列出分解式并算出结果,且结果未必正确。一旦怎么也想不出,她便会喊在课室角落看报纸的叔公。每当发现这种倾向,我就会立即制止,并抓住她的右手,手把手地教她列分解式和计算结果。可这也让小C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只要我一放手,她就不再做题,或很不高兴地抓住我的手,重新放在她的右手上,非让我带她做不可。课后,我向老师反映该情况,老师告诫我,小C是一个依赖心很强的患儿,以后再遇此情况,要坚决不理睬,转而设法引导其自主做题。这种看似冷漠的做法,正是与难以理解行为含义的自闭症儿童相处的一大技巧。
最后一个训练项目是手工,任务是制作简易的纸质小灯笼。这方面,C展露出与众不同的天赋。当别的患儿还在边看成品图边琢磨时,她已开始准备纸灯笼的所有部件。当别的患儿正小心翼翼地裁剪所需部件时,她已直接用手把部件从手工纸上撕下来,且撕得蛮平整的。而当别的患儿正忙于拼粘时,她已做成美观的纸灯笼,提着到处炫耀了。需要声明的是,我仅仅提示她怎样弄会更好看,绝没代劳,甚至连想帮她粘双面胶,也因笨手笨脚而被她一把夺过胶布,自己粘去了——她用起双面胶居然比我还在行,真让我汗颜。
所有培训结束后,老师会开一个小结会。第一项内容是评分,患儿们把自己的各项得分相加,凡总分在30以上的,可得一根巧克力棒。A已经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算总分自不成问题,而另三个患儿则要他人协助。我负责帮C算,她总共得了64分,也有奖品拿。第二项内容,是抄下带回家做的作业。我发现,患儿们写的字都很大,根本无法在一页纸上抄下全部内容。但当老师责令把字写小、重抄时,他们大都会照做。唯独小D固执地认为自己无法做到,又哭又闹,让来接班的志愿者哄了好一阵,才安静下来。而最后,老师还是抓着他的手,耐心地教他把字写小了。
我觉得,小D的行为不仅是想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更是想让大家“尊重”他的做法。但很显然,他的做法逃避了问题,对他的成长没有一点益处。所以,如前所述,恰到好处的不理睬、责备与强制,将能有效矫治小D这类患儿的偏执行为。但如何把握当中的“度”,让他们既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改正,又不伤害他们与外界接触的意愿,则是一门精妙的艺术,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向护理老师学呀!
小结会完后,当天下午的培训也全部结束了。跟小A父子俩一起下楼时,无知的A竟喊到:“我要跟叔叔回家!”吓得我不知所措。这正好反映了自闭症儿童的另一症状: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父母无依恋感,有时跟随陌生人和跟随他们父母一样。而他爸爸则平静地笑着说:“A真是个傻孩子,你的东西都在爸爸家,应该跟爸爸回家才对嘛!”这时,A才恍然大悟似的点点头,默默地跟他爸爸走了。
看着他父子俩远去的身影,我不禁唏嘘万分。自闭症儿童长期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也不懂处理纷繁复杂的外部关系,自然没了常人不得不面对的许多烦恼。但这也使他们无法理解,从而无法融入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当父母老去后,他们又该如何生活?会活得跟现在一样好吗?我想,这应该是他们父母最大的担忧。而通过与自闭症儿童相处的短短三小时,我也终于明白,留心观察、细心揣摩及耐心辅助,是跟自闭症患者相处的最好方法。只有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多给予正面引导,他们才会与你建立良性互动,才会逐渐走出自己狭小的“密室”,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所以,只要今后有时间,我都会继续参与童心园的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患儿们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发表于 2014-4-22 21:49:33 |
自闭症的小朋友需要的是志愿者的耐心与坚持,加油
发表于 2014-5-27 14:14:25 |
{:soso_e17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