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版黄福荣被称“戆居”仍觉开心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04-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谭秋明
 | 标叔在儿童公园为流浪者放露天电影。记者邱伟荣 实习生卢奕城摄 |
 | 聂婆婆就是标叔从新闻中找到的帮助对象。记者邱伟荣 实习生卢奕城摄 |
文/记者谭秋明
潘炽标,人称标叔,网名“贫穷的人”,今年52岁。他靠打散工为生,虽收入微薄,却坚持不懈地做好事——探访孤寡、帮邻里修水电、关怀流浪者……时常被身边人讥笑“戆居”。他却不以为然,总说:“帮别人,我自己开心就很好!”有网友称他为广州版黄福荣。
一场大病体验受助温暖
“我总是想去帮助别人,是因为我过去受过很多别人的帮助。”标叔说,1980年,他意外患上股骨坏死,“那时候,这种病等同绝症。”要长时间卧床治疗,很多事情都要请别人代劳,尤为痛苦的是长期卧床肠胃蠕动过缓大小二便常常解不下来。“很多人为我着急,替我想办法,后来一个工友给我买来一瓶汽水,一口气喝完,什么都解决了。”正因为这件事,他切身感受受助原来如此温暖。病愈之后,标叔便开始四处寻找助人的机会。
事实上,标叔自患病后离开了原工作单位,以打散工为生,收入微薄,他家所在的荔湾区西关大屋社区曾劝其申请低保,被他婉拒。
帮邻居修水电包工包料
“家里水电有问题,肯定先想到他,打声招呼他就来了,而且常常是出工又出料。”街坊李大姐说起标叔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过,也有街坊觉得他有股傻气,标叔曾做过装修,时常将废旧电器收回来重装翻新,谁问他要他就送给谁。
“连我老婆有时都说我‘好戆居’(好傻),也有人叫我‘戆居佬’。”标叔笑着摆摆手,“不过,不要紧的,我做这些自己开心就好了。”
新闻中寻找帮助对象
标叔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看新闻找帮助对象。昨日,冒着寒风冷雨,标叔去环翠园探望他一直帮助的聂婆婆。98岁的聂婆婆就是他从新闻中找到的帮助对象。
标叔特意带上婆婆最喜欢吃的麻蓉包、流沙包。“标叔比儿子还要好,还要贴心。”说起标叔,婆婆笑得格外开怀。婆婆指点着房里并不多的家具,说起标叔的好来。“这个暖壶是他买给我的,这张床是他带志愿者来帮我搭的,还有这个纱窗也是他帮忙安的,以前没有水喉他帮我接了一条……”婆婆尤其记得,冬天的时候,标叔怕她在房内烧开水不方便,每天中午都特意从单位打一壶热水送到她家中。
从热心助人转型服务社会
去年4月,标叔他加入了亚运志愿者团队。“我大开眼界,原来志愿服务有这么多方面的。”说起成为志愿者正规军,标叔格外兴奋,因为他感觉自己正从热心助人向服务社会转型。周六,他特意邀请记者参加他们志愿队伍的一个周末策划,在一德路与人民中交界的广州市儿童公园为流浪者放露天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