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593|回复: 6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2 14:03:34 |
支持…………
发表于 2009-9-12 20:56:09 |
好长~~看到我眼都花~
发表于 2009-12-4 12:41:06 |

四楼D广告。。。。。。。
发表于 2009-12-4 12:49:46 |
当代志愿者
历练的一群

荣誉--认可--支持--付出--发展--平淡

研究?烟酒?感恩,施比受更难受
发表于 2009-12-14 21:38:59 |
哇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13:01:39 | |阅读模式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
(系列文章)
《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编者按:中国的志愿服务,从来自地方率先探索的“一条热线”、“一个社团”、“一部法规”发展到如今形形色色的志愿者组织,吸纳着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着服务。2008年5·12抗震救灾志愿者和奥运志愿者的群起,是志愿者事业积淀30年的集中爆发。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谭建光教授在20多年亲历志愿服务的研究中,记叙下中国当代志愿者的群像。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一)
谭建光
群英汇聚“志智论坛”

2009
年以来,我们做了一件非常受志愿者欢迎的事情,就是举办半官方的“志智论坛”(全称是“中国华南志愿服务智库”论坛)。这个名称是学生志愿者想到的。他们将智库网页简称“志智网”,开设“志智Q群”,举办“志智论坛”。论坛大约每两月举办一期,今年已经分不同专题举办三其,参加的志愿团队特别热烈,交流的过程争相踊跃,每一个人都感觉收获很大。有一位政府部门领导说,“谭教授,我们官方经常花几万元,几十万元举办志愿服务的大型论坛,虽然场面轰轰烈烈,但是为什么效果却不如你们这种不花钱的小论坛呢?”这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想来想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志智论坛”真正提供志愿者倾情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


我还是介绍一些优秀志愿者在论坛上的演说,与其他人互动的例子吧,更有现实感。


每次论坛,我们邀请几位在一线开展服务非常出色的志愿者领袖或骨干分享经验,然后各个志愿团队的成员介绍自己的特色项目,再让志愿者之间互相提问,获得启发。

志愿者组成的手语协会

第一次论坛,我让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志愿者“手语协会”分享经验。这是高校中最早为聋哑人服务的专业志愿团队之一,协会导师曹群是一位温和的女同志。当年由于一群学生哭于到福利院服务时缺乏专业技能,自发成立“手语协会”,因为觉得曹老师人好,就邀请她担任社团导师。但是,不论她还是学生都对手语一窍不通,遇到种种困难。可贵的是这群师生迎难而上,自费到广州聋哑学校学习手语,聘请懂手语的人士前来传授,每天下课就反复练习。不久,手语协会的成员,在进入福利院、深入社区服务的时候,就发挥了作用,顺利与聋哑人沟通,成为聋哑人的朋友。特别有意思的是,近年来他们不仅面向聋哑人使用手语,而且经常应邀到各类学校、社区去表演手语节目。一方面是较会更多的普通人掌握简单手语,在生活中与聋哑人顺利沟通;另一方面是通过手语节目表演,营造聋哑人与平常人共同生活的氛围,让大家真正感觉是“一家人”。“志智论坛”现场,曹群老师分享服务经验之后,协会成员当场表演两个手语节目,那种感情投入、那种温馨亲切,让在座的人深受感动,赢得特别热烈的掌声。

亚运“志愿时”的创造

第二次论坛,聚集一批热心和关注亚运会志愿服务的人,围绕“志愿时”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黄南冰介绍了提出“志愿时”的动机与构思。南冰是特别能创造事业的人,当年在广州市少年宫当主任的时候,就带领一批热血人士将这个面临困境的机构,改变成为全国最红火、最受欢迎、最有效益的社会事业。另外,南冰利用管理少年宫的权力,大胆提供场所和设施,让“廖冰兄人文基金”的民间公益组织、志愿组织开展活动,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我曾经前往参加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周年纪念活动,虽然少年宫提供的场所简单、朴素,但是,活动内容设计的温馨情调、人性色彩让人印象深刻。南冰经常开玩笑,说自己上班的时候是志愿组织的支持者,下班后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志愿者,“赶场”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这次,南冰他们创造性提出“志愿时”的理念,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亚运志愿者(并推广到各类志愿者)服务时数的准确计量。二是树立志愿服务的时尚和理念,以“志愿时”为自豪,以“志愿时”为群体认同。三是促进社会的参与和推广,通过“志愿时”系列标识的宣传,塑造志愿服务不同类型的社会形象,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南冰给予介绍之后,许多志愿团队争相发现,发表见解,从理念提升到形象创造,丰富了“志愿时”的内涵和外延,成为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要素。

亲子义工队的魅力

第三次论坛,我们挑选具有特色的团队,介绍富有创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校长、亲子义工队队长郑凤姚女士介绍了创立“亲子义工队(志愿队)”四年多的历程。面对当代社会转型加速,父母与子女沟通有障碍,老师与学生交流有困难的困惑,家长、学生、教师坐到一起,献计献策。有人提出了参照香港经验,建立“亲子义工队”的做法,得到大家一致赞同。因此,一批热心的家长与老师自告奋勇担任“亲子义工队”咨询委员会委员,并且吸纳小学生参加,不断开会讨论,策划服务活动。“义工队”则以学生为主体,家长和教师给予支持、协助,不断尝试新的服务活动。在校内设立“亲子创意坊”、“亲子手工坊”、“亲子沟通屋”、“亲子领袖营”等,在社会上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益的活动。例如,每个周末有“亲子义工队”的学生与家长到“慈善爱心店”值班,一方面协助志愿者“店员”整理商品;另一方面根据爱心购物(即购物款用于捐助慈善服务对象)“顾客”的需求做手工小礼品,出售之后为慈善服务积累资金。还有,他们开展“绿色小义工”的活动,家长带孩子将家中的月饼盒、礼品盒、可回收废置品收集起来,或者卖给回收站而将资金用于志愿服务,或者改制成有用物品赠送给服务对象。一次,“亲子义工队”与外资企业志愿志愿者合作开展“晨曦行动——广西百色贫困山区助学服务”。他们利用元旦假期及周末,前往进行赠送文具、物品,进行学习交流,体验农村生活的服务。许多家长带孩子报名,由于报名者太多,不能满足每个家庭的需求,有些家长还反复打电话“走后门”。在广西百色的日子,孩子们将认真挑选的学习用品给山区小朋友,并且告诉使用方法,一起讨论教材内容,一批阅读课外读物。同时,有些孩子还跟随山区小朋友摘菜、煮饭、洗碗、喂猪等等,与小朋友彻夜交流,意犹未尽。回来之后,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到山区助学回来就懂事多了,自己收拾房间、整理书物,还帮妈妈洗碗等。问他为什么变得这么勤快,他说,‘广西的小弟弟比我还小,就什么家务都会做,我当时一点都不懂,太丢脸了,就想着回家后一定要学会。’看来,亲子志愿活动的效果太奇妙了。”还有些家长说,“晨曦行动那几天,我与儿子交谈的内容,比过去三年都多。以前说有代沟,大人说一句,孩子就顶撞一句。这次在路上不知不觉亲切交谈,发现孩子真是长大了,想的很多问题都有意义,我特别感谢活动的组织者。”郑校长是非常随和又细心的人,是非常好的“亲子义工队”领袖,她鼓励学生和家长、教师自主创新服务活动,自由交流服务体会。同时,她细心观察和思考亲子志愿服务的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既及时给予指导、推动,又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提升。这样,“亲子义工队”活动不仅仅在雍景园开展,很快就吸引全区、全市的学习借鉴,如今已经有两百多个学校建立了“亲子义工队”。郑校长的介绍赢得“志智论坛”参与者的偶兴趣,大家纷纷提问、取经。举办之后的一个多月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市县都探索“亲子义工队”的模式,不仅在中学、小学组建“亲子义工队”,而且在幼儿园也组建“亲子义工队”,还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热情参与。


“志智论坛”的参与者既有志愿服务管理者,有志愿团队领袖,也有志愿活动骨干,甚至有普通志愿者和新志愿者慕名而来。第一次论坛预计50人的规模,结果来了130多人,临时需要更换课室。第三次论坛更是出乎意料,预算70——100人的规模,结果来了160人,导致原来计划用于表演的前台空地也坐满人。后来,我们才知道,志愿者一传十、十传百,聚集越来越多,举办方也无法拒绝志愿者的热情,就总是超员。其中,有一位茂名市的志愿者,因为从东莞市志愿者那里得到消息,就希望参加论坛。但是,由于初期“志智论坛”出于交通安全与接待能力的考虑,仅仅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志愿组织,希望往返方便、安全快捷。茂名市距离广州太远,志愿者参加论坛不方便,我就劝他们不要来,答应过后将录音材料发送给他们。可是,论坛当日,茂名的志愿者不仅来了,还非常积极提问,表现出创新志愿活动的热情,给其他地区志愿者留下很好的印象。我发现,越来越多优秀的志愿者乐意来到“志智论坛”,乐意分享自己的服务经验与体会,也乐意学习、吸收他人的思考与经验。这样,论坛就成为越来越多志愿者的“精神家园”、“智慧盛宴”。我们中心作为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机构之一,也为能够发挥现实的作用而高兴、自豪。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二)
谭建光
队长与队长的相遇

2008年7月2日,我们到了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李森队长与中山南区志愿服务总队孙剑宏
副总队长相遇,他们交流沟通,非常愉快。我顺势提出一个要求:李森作为“双料奥运会志愿者”(广州奥运火炬传递志愿者、北京奥运会场馆服务志愿者),8月底从北京回来之后,“启智队”与“南区队”举办一次小型论坛,分享各自的志愿服务经验与体会。

李森,“金牌志愿者”,曾经获得全国青年志愿者金奖,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众多荣誉。但是,他回忆最初参加志愿者队伍的时候,却是带有一些“私心”:1999年,李森从中等技校毕业,到广州电信上班。学历不高、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在大城市交女朋友都困难。他听说志愿者中女孩子多,也就在服务他人的热心支配下,夹着一些“私心”,报名参加了志愿组织。
多年之后,李森成为非常有名的志愿者领袖,有记者问,“你找到女朋友没有?”他说:“还是没有。”“因为以前是没有机会认识女孩子;现在是带领的志愿团队中女孩子很多,这些女志愿者个个都很好,无法选择。所以,至今也没有确定女朋友,只是专心一意带她们做好志愿服务。”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而有魅力的志愿者领袖,将一支原来只有10多人的启智服务总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1万多人的庞大志愿者队伍。下属的分队有数10支,设立的服务站点有20多个,国内外享有盛名。
孙剑宏,原来是办企业的,业余参与志愿服务,被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看中,选拔到南区担任服务总队执行队长。一年多来,将基础薄弱的南区志愿服务搞得富有特色、红红火火,这次全市调查评分中获得第一名。
我接触小孙,感觉两个特点最明显:一是富有创意。任何一项服务,他都不想做得平庸,而是千方百计赋予新意。2007年,他将各项服务设计新颖的名称,给予独特而温馨的解释,获得商会与移动公司的资助,印制精美宣传资料,不仅在群众中引起广泛反响,而且获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好评。2008年开展的“阳光少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除了正常的领导讲话、颁发证书之外,他特别安排少年儿童表演新潮节目。节目的形式稀奇古怪,但是内容健康有趣,让各级领导与专家大开眼界。二是善于吸收和整合资源。由于南区的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志愿服务的经费相对有限(政府尽最大努力支持,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各种服务活动的需要)。但是,小孙能够通过设计亮丽的服务品牌,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企业和知名人士,顺利推进项目。
大哥情怀
我曾经在深圳调查访问“中华残疾人网站”,拜访志愿者领袖郑大哥。事先帮我们联系的志愿者说,“你们去的时候,不需要给钱,也不要买水果等不实用的东西,只要提一两袋米、一两桶油就可以了。”原来,郑大哥的热情、仗义全国闻名,许多残疾人从各地赶来投奔;每餐要煮一大锅饭菜,招待十几二十人,消耗的粮油非常多。
我们提着米、油到达的时候,郑大哥开门迎接。他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症”,后来就落下残疾。前些年,利用父母留下的房子,他们提供残疾人生活与发展的空间,建立了“中华残疾人”网站,靠帮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上网传送资料的监督、删减等工作获得微薄的收入,提供残疾人免费食宿。
他们既是义工,也是志愿者。为什么有两种称呼呢?郑大哥告诉我,“在深圳,做所有义工服务都要报义工联秘书处,有时审批繁琐、缓慢。我们就将衣服双面印制标识。获得义工联批准的服务活动,我们就穿‘义工’服装;来不及获得批准的服务活动,我们就反过来穿,出现‘社区志愿者’标识,义工联就不干预我们了。反正都是做好事,灵活一点更受欢迎。”郑大哥讲的审批情况,我们在基层社区也听到反映。这表现谨慎、慎重审批与灵活多样志愿者活动的矛盾;需要建立创新的管理机制。
然而,郑大哥说的“一件衣服两面穿”的方法,却是充分体现了志愿者的创造性、灵活性。他就是靠着大胆、勇敢、热心,同时也依靠智慧和理性,把残疾人志愿者服务做的有声有色,富有影响力。

“玻璃人”的志愿热情
我们当年在深圳市罗湖区调查的时候,看到一个“玻璃人”志愿者的材料。他是天生脆骨症,睡觉盖被子厚一些也压断肋骨,翻身大力一些也压断肋骨。所以,他从小到大,无法自主行动,非常孤单。
志愿者知道情况后,就前来了解沟通,设计为“玻璃人”增加丰富生活,帮助了解社会的活动。特别是罗湖区义工联秘书处的“西河叔叔”,定期来推着“玻璃人”上街,一边观察一边交谈。志愿者也帮助他整理卫生,保持整洁。
我们研究中心的女教师,前去访问的时候,最初对于脆骨病人还心有疑虑,不知道会怎么样。但是,见到“玻璃人”的时候,女教师们心情舒展了。一是“玻璃人”非常干净整洁,交往过程有礼貌、有文明,让人感觉可亲可爱。二是“玻璃人”非常开朗乐观,教师来之前担心说话不慎引起难受,然而,一见面的交流就愉快轻松。三是“玻璃人”反复说道要做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虽然他不能行走,不便运动,但是躺在轮椅上做的手工很漂亮,就是准备送给有需要的人。他喜欢“西河叔叔”,也渴望能够像“西河叔叔”一样帮助他人。
助人自助、共享生活。我们接触志愿者越多,接触服务对象越多,就越是体验这些道理是实实在在的,是对人有用的。

“他像一团火”
回想我最初研究志愿服务,就是受深圳的志愿者感染。查阅1989年和1990年创办深圳市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的材料,两个创始人特别引人注目。一位是第一任理事长俞洪;另一位是第一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学文。
志愿者都说:“俞洪就像一团火,烧得你心里很热,很激情,总想做些好事。”俞洪是建筑设计专业大学生,到了深圳建筑设计院工作,刚好遇上创办经济特区的基建热潮,专业发展相当好。这时候,他接触了何学文等一批热心人,要筹划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为社会做贡献。在讨论、策划、实施过程中,他比别人还积极、还热烈、还冲动,结果就被选为首届义工联理事长,“一不留神成为志愿者领袖。”他们当年在一无所有的境况下,开展探访和帮助外来青工的服务,开展关心和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服务,开展针对老人和残疾人的服务,还撰写了十多份社会调研报告,引起广泛的关注。
何学文则是有理想和热情的干部。我记得在1992年底参加“特区青年工作理论研讨会”的时候,与他同车。他拿着《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决定》仔细研读,对于一些创新和突破的观点非常关注,还反复与我讨论。就是这样一个认真和细心的人,积极推动志愿事业的诞生,并且为此付出全部心血。何学文在深圳市义工联负责协调政府、社团、志愿者、户籍群众、外来人员的关系,为志愿服务开展争取资源、创造条件。
这两个人成为当时志愿组织的灵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血青年、优秀青年加入。我参加过一两次他们的讨论,被那种激扬文字、评点江山的激情所打动。也许,只有在这一群“像火一样热情”的志愿者坚持之下,志愿服务才能够获得发展壮大,成为造福民众的崇高事业。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三)
谭建光
非常儒雅的志愿者领袖

那天,我一早5点半起床,从天津赶回北京,如约拜会美新路基金的叶祖禹主席。我是几年前认识这位美籍华人的志愿者,他曾经担任通用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退休之后就将自己的积蓄与友人合作,办起公益基金,专门支持老人服务和青少年成长服务。来到中国,叶先生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建立了美新路基金北京办事处,招募志愿者开展活动。最初,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我见到叶先生,才知道他年纪很大,约70岁左右,但是心态很年轻,为人很温和,那种体贴和关心人的情怀让人难忘。

到了美新路基金的办公室,我第一印象是非常雅致,具有人文氛围。在叶主席的办公室,书、书法、中式简约而讲究的家具,构成让人舒适的环境。叶主席讲话不快,平心静气,但是很体贴、很关心人,他的话尽量让各种人都能够理解。他说,前段时间跟随一位在四川进行服务的志愿者,到了汶川灾区,看到群众仍然生活在帐篷中,也看到老人和小孩活动场所有限。因此,叶主席希望一方面帮助当地的志愿组织,提高服务灾区群众的素质,更好地针对需求提供帮助。因为,美新路多年招募、培训、扶持志愿者,取得较多的经验,愿意与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分享;另一方面,他希望在简易板房的建设时,对其中几间给予改造,成为老人与小孩的活动室,提供活动设施与书籍。

叶先生创办美新路基金,以关怀山区孩子,关心城乡老人为服务重点。他本人也带领团队作为志愿者,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提供帮助。其中,北京、广州、成都是他关注的重点,希望能够探索实际有效的助人途径。


我多年来,与叶主席有过多次交流,他也支持过我们的一些志愿服务研究项目。但是,这是第一次专门拜访美新路基金,感受办公室的人文氛围。我的感觉中,叶主席是一位儒雅的长者,也是儒雅的志愿者领袖,吸引了众多的中青年跟随服务,传播爱的声音,传播爱的行为。


那次拜访之后,过了几个月,我与叶先生又约会交流。由于当时叶先生正在为“大笔友”项目的志愿者做培训,我到了以后就拿椅子座在后面观摩。叶先生讲课的语调平和,但是非常有磁性,非常有感染力。他引导大家静静听完一个女孩描述帮助山区孩子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启发说,“她讲得比较长,我为什么没有打断她,而是希望你们一起聆听。因为,她叙述中透露的关怀与爱心,让人感动。我们就是捧着一颗爱世界、爱他人的心来做服务,默默前行,不求回报。”培训结束后,我与叶先生伉俪到旁边的小餐厅交流。叶先生知道我兼任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就建议开展“亚运志愿者与亚洲新文明”、“亚运志愿者与亚洲凝聚力”的课题研究,并且提供机会让亚洲不同国家的志愿者在亚运会期间合作。同时,叶先生告诉我,他和太太要到印度沟通协商,建立美新路基金马德里办事处,为印度的贫困儿童服务。他说前一段时期在印度考察,住在首都马德里,看到高楼大厦、豪华饭店外面,就有不少衣衫褴褛、面色饥黄的流浪儿童,心里非常难受。经过思考,叶先生感觉北京办事处的服务项目已经正常运行,就安排专职人员与志愿者跟踪,自己前往印度开拓建立新的服务机构、开设新的服务项目。我祝愿叶主席的印度之行顺利,希望美新路的资源能够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我也被叶先生的真情和执着所感动,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推进志愿事业,造福普通人群。

为退休之后安排的有益生活

在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交流之后,我就赶去《中国青年报》,约见“青春热线”创始人、“加成长计划”创始人陆小娅老师。这时候,天还在下雨,但是雨势已经小了,我赶到报社时晚了一点点。

见到陆老师,她还是那么精瘦,但是精力充沛。她说,“你终于来了,稍微等一下,我回复四川一个急需的邮件。”一会儿,陆老师与我交流,我是因为从网络看到陆老师他们的“加成长计划”,有关心地震灾区服务的志愿者项目,主动联系的。陆老师说,做了多年的志愿者热线服务和志愿者团队服务,有了较好的基础。再过几个月,她就要从中国青年报退休了,想建立一个公益机构继续服务。原来是想将“青春热线”独立注册,但是难度太大,要协调太多机构。因此,就转为申请注册“加(家)成长计划”,含义是为成长加力、加速。她说,“有几家公司约我退休后去工作,报酬不低。但是我说,如果退休后还要那么辛苦工作的话,我宁愿选择做公益事业、公益机构,因为这是我真心愿意奉献的。”我说,“那陆老师你会很辛苦,因为创办一个机构是最难的。从人员到经费到项目和宣传,什么都要重头来,等到品牌打响以后就好办了。”

陆老师说,“好在我长期做热线服务的组织时,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们能够帮助我,还有一些企业能够支持我。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够做成什么样的机构,是大型的服务机构呢,还是小型的服务支持机构。”我建议他们建成小型的服务支持机构,这样更有特色,更受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欢迎。

说起陆老师,我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回忆。那年,参加非营利组织领袖培训班,邀请美国资深团队授课。其中一个环节是分组之后,要我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陆老师分享聆听的经验时,短短几十秒能够听出周围的十几种声音,让我们惊讶。她的经验是“心中无杂念、关怀世间事”,据说是长期从事志愿者心理热线电话锻炼出来的特殊能力。陆老师说,当接听求助者电话的时候,必须全心全意了解、理解对方的意愿、需求,不能分心,也不能主观武断,要真心实意理解和体谅求助者,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帮助对方走出困境。这次经历,让我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及研究时,减少了浮躁心态,更加注意培养亲和心态。
蔡大姐“我为你提供例证”
北京青年志愿者协会协会参加交流的人员中,有一位满头白发的大姐。听课时很认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点头示意。下课后,她过来交流。原来是蔡大姐,解放军总参工作的,退休之后来参加志愿服务。最初想报名参加奥运会志愿者,来到协会秘书处,被友好亲热的氛围所吸引,就成为了秘书处的志愿者。

蔡大姐说,“我可以给你提供两个例证。你刚才说志愿者不仅要关注一时的轰动服务,更要善于在日常的服务中享受快乐、获得成长。我如果只是冲着奥运会,可能就是一时的,但是在这里帮忙,天天都获得愉快。辛华他们安排我每日只服务半天,但是我违反了规定,现在都是天天都全天服务,帮助整理资料,进行归类,因为我原来在总参就是做档案工作的。虽然中午没有休息,但是很开心,与这些志愿者在一起相互关心,十分愉快。”
她又说,“我还提供另一个例证。你说设计志愿者的奖励要非常有特色、有人情味。真的,我前几个月在志愿者协会获得的一个奖项,就让我特别高兴,特别在意。他们用了我的相片,作出很特别、样式精美的镜框,摆在家里,谁来了看到都夸奖。其实,我在部队几十年来,获得的奖状、证书特别多,对于一般化的奖状没有什么印象。可是,协会的奖励很用心,我特别珍惜。”

我其实一开始就注意到蔡大姐,刚刚进来秘书处的时候就纳闷,怎么有一位年纪这么大的同志。我最初还以为是来办事的群众,但是看到她进入座位,认真工作,就知道一定是志愿者了。那天,中国社会出版社为我出版的《爱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灾后服务亲历故事》和《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国志愿服务的“广东经验”》刚刚发行,带了一部分给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的志愿者争相取阅,蔡大姐也不甘落后,乐颠颠地拿了书,边看边听课,认真的眼神,比小学生还认真。我特别敬佩蔡大姐,也感受到协会秘书处的友好亲和氛围。一位资历深远的老干部,退下来以后也被志愿者的事业吸引,并且在秘书处越干越起劲,狠不得将全身心的智慧和力气都使出来,发挥三倍的作用。初初看来,蔡大姐就像普通的志愿者,整理材料,建立文档;但是交流的时候发挥,她还发挥独特的优势,帮助年轻的志愿者解决难题、调节情绪,成为秘书处的“开心老太太”。直到我临走前,蔡大姐仍抓紧时间,向我询问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些问题,也介绍她在秘书处几个月服务的经验和感受,看得出是特别爱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的志愿者,真是值得年轻人敬重和学习的榜样。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四)
谭建光
“我没有想到会成为领袖”

深圳市有一位获得两个第一称号的志愿者——李泓霖。“第一个扶贫支教志愿者”前往贵州进行一年的助学服务;“第一个援外志愿者”前往老挝进行服务。


泓霖是其貌不扬,但充满活力的小个子。我在多年前的一次志愿者会议上遇到他,当他主动前来打招呼时,我开玩笑说,“你就是李泓霖呀,大名鼎鼎,真没看出来。”然而,他只要跟你搭上话,就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一定会感染你。


据说,90年代中期,深圳市作为第一批承担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任务,招聘志愿者到贵州农村“扶贫支教”时,李泓霖还不是最初设想的人选,而是陪朋友前去报名的。但是,他看到现场的宣传材料,被贵州贫困山区孩子渴望学习的神情感动,被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使命感动,现场决定报名应聘。并且,他的面试回答充满热情,充满机智,征服了招聘人员,轻易就脱颖而出,成为第一批志愿者。


在一年的贫困山区支教服务中,泓霖不仅勤奋努力、任劳任怨,优异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想尽办法让山区的孩子了解外面世界、认识社会百态。鼓励农民的孩子敢于走出大山,求学求知、成长成才,掌握更多的本领,改变山区的贫困面貌。他任教的学校,部分学生转变很大,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勇敢、智慧,对未来生活树立信心。

支教活动结束时,泓霖获得各种荣誉,刚刚回到深圳市工作,就得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援外志愿服务的消息。这次是他自己主动报名,坚决要求参加。由于他有“扶贫支教”志愿服务的经历,又符合受援国家提出的专业要求,就顺利入选,成为第一批“援外志愿者”。在刚刚结束战乱,百废待兴的老挝,泓霖克服种种困难,优异完成任务。从处于繁华特区的深圳市到了偏僻落后的老挝山区,他重新习惯使用手电筒,学会将树枝、树叶、干草、石头都派上用场。泓霖在教老挝的孩子学汉语时,融合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融入中华民族善待友邻的传统故事,吸引孩子们了解中国,喜爱中国,乐意与中国人交朋友。援外服务结束的时候,老挝当地的群众依依不舍,盛情欢送泓霖。至今,他还说难以忘却友情相待、真情送别的情景。
再次回到深圳市,泓霖成为志愿组织的骨干,成为志愿组织的领袖,也成为教育工作的领导者。一方面,担任园岭小学的业务副校长,在推进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工作中表现出色。另一方面,他先是担任深圳市义工联(志愿者协会)的副理事长,换届之后担任理事长,带领全市数十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我经常见到他都是匆匆忙忙的样子,打招呼交流几句,他就急忙赶去另外的地方安排志愿者服务。最近,我利用在深圳进行志愿服务调查的机会,约泓霖详细沟通。他答应了,就在学校见面。可是,我与他交谈的时候,或者是有电话讨论志愿组织问题,或者是有教师问询教学问题,总之我发现就一个字概括他:“忙”。泓霖也抱歉地笑一笑说,“没有办法,志愿者很热情,各总队组织服务活动多,希望我帮助决策,给予支持的也多,经常是电、短信不断。谭老师,这个义工联理事长角色,工作也太多了。”他又说,“我原来没有想到当领袖的,就是喜欢做志愿者,就是喜欢帮助人。但是,做着做着就被推上理事长的位置,就成为领袖了。其实,做了理事才发现,领袖原来是为志愿者服务的,哪个总队、哪个分会,有什么困难都找你解决,有什么活动都找你捧场,我就是‘白加黑,五加二’也应付不过来。”我听泓霖讲着,虽然有些怨言,其实更多是快乐、满足,他感觉自己被志愿组织所需要、被志愿者所需要,非常幸福。

小个子李泓霖,小个子志愿者领袖,他的身上蕴涵极大的活力,既有极强的号召力,所以深受志愿者爱戴,带领大家将义工联的服务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我看着泓霖,想到人们经常说的“领袖来源于群众”。这样一位普普通通、踏踏实实的志愿者,一步一个脚印赢得大家信任,成为数十万志愿者的领袖,真正让人钦佩。

“拯救青春这10年”

赵广军,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在全国引起轰动、在广东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长年累月从事“生命热线”服务而获得中宣部、团中央等表彰,被树立为新时期青年的表率和典范。


但是,我看广军就是从志愿者的角度,即因为他长期是在志愿者协会的支持下开展挽救、教育边缘青少年的服务;也因为他的成长就是普通青少年成为志愿者,在成为优秀志愿者的过程。


多年前,在一次志愿者论坛上,赵广军讲述他由“古惑仔”(边缘青年)转变为志愿者的经历。他曾经是让家长、教师非常“头疼”的“坏男孩”,十几岁就跟着“大哥”出来混世界,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眼看一生就这样混沌。一次,“大哥”意外在斗殴中死亡,惊醒了广军。他认识到,自己沿着越轨的道路走下去,最终结局必定如此。所以,他开始回头,强迫自己不再与不良团伙的“哥们”交往,强迫自己回归正常生活。然而,仅仅平淡、平静的日常生活难以填补他的心灵空虚,总觉得人生不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感觉乏味、无趣。广军找到了自己的有用之处、“用武之地”,就是规劝边缘青少年回头,阻止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放弃轻生的意念。他公布自己的电话号码,24小时不关机,接听求助者的电话,最长的一个电话交谈几个小时,目的就是劝对方放弃自杀想法。他为了应家长的要求,前去劝说边缘青少年改变想法,连续几天奔波,路途中磨损多双鞋子。他为了从不良团伙中争夺受助青少年,争取一个服务对象回到正常生活,曾经半夜跟到酒吧、夜总会据理力争,排场不良团伙的诱惑,赢得服务对象的回来。广军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作为志愿服务研究专家在旁边,也深受感动。论坛结束之后,我与广军等人同一部车,他也向我倾诉了心中的苦恼,思想的困惑。如,做好事不被人理解;面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无能为力;组织志愿队伍面临协调困难等等。交流中,我感觉广军是充满热情、为人仗义、责任感强、容易冲动的志愿者,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这次论坛之后,我们的交往逐渐多了,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也更多了。


近年来,宣传部门、共青团组织要将赵广军树立为青年典范、道德表率、志愿者代表。当时,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人员陪着广军来学校找我,征询如何策划宣传,以及如何应对成名之后的环境。我根据广军的事迹,提了一个建议,印制宣传画册就命名为《拯救青春这10年》,因为十年来广军自觉不自觉以挽救自杀青少年、帮助边缘青少年为自己的使命,成为自己生活的价值和目的。与此同时,我也对广军说,“一旦宣传推广之后,你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怎样保持普通人、普通志愿者的心态,不骄傲自大、不争名夺利,一如既往做好服务、过好生活。”他答应听我的劝告,保持常人心态。现在,广军的志愿服务事业越做越大,许多高校社会工作、心理咨询专业的教师、学生前往帮助开展服务,但是每次见到他,还是非常憨厚、非常朴实的笑容。这说明,在荣誉的考验中,广军应对过来了,保持了志愿者的本色,这是最让我感到欣慰的。

“谭老师,我还在灾区”

几年前,我应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邀请,在武汉大学为全省志愿者作演讲。中间休息的时候,上来咨询的志愿者中,有一位大学生志愿者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他名字叫管雷,不仅参与志愿服务,而且积极思考和分析,提出的一些见解很有道理。后来,他主动通过电子邮件与我联系,发来一些关于志愿服务的文章,写得很认真,也很有潜力。


毕业之后,他分配到四川省团校工作,仍然热心志愿服务,并且选择这一领域作为研究方向。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之后,我陪同广东大学生志愿者心理服务队在5月20日前往提供帮助。临去四川之前,我多次打管雷的电话,都无法联系上。后来,我一边安排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的服务,另一方面深入青川、北川、彭州、都江堰、江油(汶川县当时路不通,未能进去)等调查灾后服务情况。到我临近回广州的时候,才接到管雷的电话,“谭老师,我从地震之后就到了绵阳市九州体育馆的安置区,为灾区群众服务,电话信号不好,一直没有接到您的电话。”我匆匆忙忙与他交流了灾区服务的情况,就登上飞机返回广州。


七月份,我再次带志愿者去北川、汶川看望群众的时候,在映秀镇见到管雷,他是作为协助四川省政府推进灾后服务的志愿者,深入重灾区开展工作。管雷陪同我们看了映秀的中学遗址,掩埋遇难者的山坡,看了映秀群众在板房中的生活。当时,我的感觉是“群众的生活逐渐恢复,志愿者的生活仍然艰难。”政府和志愿者的信念是“首先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需求。”不论是水的问题、食物的问题、帐篷或板房的问题,只要有资源,第一时间提供给群众。所以,政府干部、志愿者经常处于缺水、缺电、缺乏食物的状况。然而,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管雷等志愿者深入群众了解疾苦、了解需求,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与问题,赢得灾区群众的好评。


今年,我抽空打电话给管雷,他说,“谭老师,我还在灾区,帮助开展灾后建设的服务。我会认真服务的,也会记录服务的体验,希望将来为志愿事业研究留下资料。”我非常欣赏管雷的服务热情和奉献精神,这样的年轻志愿者就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五)
谭建光
从农村到北京的特殊志愿者

最近,我抽空读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舒翠兰——折翼天使的美丽转身》,情节让我感动、让我震撼。讲述了一个湖南农村女孩,由于拒绝“早恋”被泼硫酸毁容,十多年来从辗转奔波求医救治到成为志愿者,开始美丽而幸福人生的故事。


我被深深感动的另一层原因,是我见过这位女孩,而且交谈了几次。但是由于我从不轻易打探别人的隐私,就一直不知道她曲折艰难的人生经历。


我先后几次到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包括带广州体育志愿者去取经,包括给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志愿者授课,包括洽谈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与亚运志愿服务合作事宜,每次都见到一位高个子女孩,非常特别的是戴着大大的墨镜,将大半个脸遮掩住,隐隐约约流露出有伤痕的迹象。我最初有一点点诧异,但是很快理解和平静,只是感觉奥运会志愿者部和北京志愿者协会非常有亲和力,为身体残疾的志愿者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


我拜会协会郭新保秘书长、王立华副秘书长,与研究培训部辛华部长交流工作的时候,偶尔遇到翠兰,交谈几句。她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文静,但是蕴涵热情。记得她提到读了我的一些志愿服务书籍,也提出了一些怎样更好做志愿者的问题。我一边回答,一边思考,心想这女孩一定有什么特殊的遭遇、一定心里有秘密。但是,为了尊重和理解别人,我仅仅是回答问题,没有询问她的情况。过后,我回忆在北京志愿者协会那种温馨、友爱的“家园”氛围,还联想这位戴大墨镜的女孩,感觉她是好学、勤奋、友善、亲切的志愿者。


如今,从书的描写中知道,翠兰原来是在农村初中快毕业时,准备报考航空学校,并且被预录的,如果不发生人生意外,就是令人羡慕的空姐。但是,罪恶和伤害改变了这一切。被硫酸严重毁容和烧伤之后,翠兰连年奔波在各个医院之间,反复抢救、医治、整容;父母四处筹集资金,寻求医疗费用;亲戚朋友的生活被打乱了,帮助他家照顾小孩,照顾老人等等。但是,她也遇到许许多多的好人,从县医院、长沙医院、北京医院的医生、护士,不仅减免医疗费用,提供精心治疗,而且交流沟通,鼓励她树立信心、面对生活。在四处求治的过程中,列车员、乘客、警察纷纷伸出援手,力所能及解决困难。特别是辗转到了北京治疗,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志愿者协会募集社会捐助款,成立“舒翠兰重返社会基金”,既支持治疗创伤,又支持她走入社会、重新生活。


她鼓起勇气,进入京海研修学院,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疼痛、不适等困难,完成专科、本科的学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得到志愿者关怀和帮助的同时,她萌生了当志愿者的愿望,就进入北京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从普普通通的资料整理、接听电话,到参与组织“微笑与歌声”艺术团为迎接奥运服务,再到参与照顾和帮助四川灾区来的孩子们。翠兰辛勤服务、快乐服务,感动他人的同时,也感动自己,获得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我在考察和了解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接触了许多可爱的志愿者。翠兰是非常非常特别的一位,她不会轻易流露悲伤往事,甚至不流露忧郁的神情;你在她配戴大墨镜的眼神中,看到的只有友善和快乐,她在鼓励自己,也在鼓励别人,做志愿服务的时候“付出和奉献”就是幸福的。

很用心的继红秘书长

陈继红,天津开发区社会志愿服务协会的专职管理人员,她约了王勘、林婉渝等志愿者来与我交流。听她介绍协会的情况,介绍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介绍志愿者之间的联谊沟通,就像是家长里短,都融会于心中。


天津开发区社会志愿者协会是2004年成立的,现有会员1045人,其中涉外志愿者72人。我认识继红秘书长是在几次论坛、培训班。有一次的论坛,跟她交换了名片,听她介绍协会的服务,感觉非常用心,一点一滴做好联系会员、服务会员的事情。

今天,她谈到会长张辉林女士,谈到协会的骨干,谈到许多志愿者,尤其是伴随协会成长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学生志愿者。张女士的孩子在美国读书,他们一家都十分热衷关心和帮助人。开发区也有许多中学生希望参加志愿服务后能获得证明,对将来留学或升学时有所帮助。继红秘书长就托张会长的孩子参考外国的版式,设计了学生志愿服务的证明,简约而大方,非常好看,受到欢迎。

协会每天都有志愿者分别在社区、医院、图书馆等服务,还组织了捐助山区孩子上学、捐助贫困人士等。他们秉承认真做事、踏实服务的原则,每一件事情都细心考虑,既帮助服务对象,又获得志愿者的满意。

如果问我对继红秘书长的印象,最初看时像是时尚的少妇,衣着和打扮都比较新潮。一旦谈起志愿服务的事情,她就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当初在民政部的培训班,下课交流的时候,我就是被她快速流利的介绍所吸引,从而产生对天津开发区志愿组织的兴趣。这次,看到她与志愿者的交往,就像是家里的大姐,带着弟弟、妹妹做好事,平等沟通、互相补充,既大胆争执又欣然欢笑,同心协力策划服务活动。其实,中国大多数志愿组织,就是缺乏这样有热心、有主见、善联系、善激励的领袖,继红的成功经验值得大家借鉴和学习。
有艺术爱好的爱心店长
中山市慈善爱心店是政府提供物业,社会各界支持装修,企业捐赠与代销的方式提供商品,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体、困难人士提供物质帮助。虽然门面不是很大,但是非常温馨、有特色、吸引人。门口和窗口都贴有浅黄色、橙色、红色等暖色调的图案和话语,里面的商品摆设比较宽松,各种爱心小卡片、爱心照片、爱心祝福语穿插在四周的墙壁,让人心理舒服。

现任店长李坚是个爱好艺术的女孩,原来是志愿者总队艺术团团长,后来被聘为专职店长,同时兼任志愿服务总队副队长及秘书长等职务。她说最熟悉的是将爱心店妆扮得富有爱意、温馨亲切,最不擅长的是进货出货、经营计算。有时,一些货架的商品少了,急需进货;一些商品受欢迎,急需采购;对于拥有艺术头脑的她来说,确实难度极大;好在她爱学习,逐渐熟悉,其他志愿者店员积极支持,承担了很多事情,她才能够操持得较好。

我看了商品摆设,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将临近门口的两个小货架调整:一个作为“爱心店书架”,定期由志愿者选购新颖、生动、有趣、有益的书,捐助在这个架上,供爱心市民(特别是小孩)购买;另一个作为“爱心店时尚廊”,定期由志愿者购买新奇有趣、使用有益的小商品、小礼品,捐助在这一架上,供爱心市民购买。这样,改变“爱心店”商品“都是大路货,不吸引人”的印象,增加对广大市民的吸引力。李坚店长感觉有创意、可操作,不久就会采用。

我在几年前就见过李坚,那时她还没有负责慈善爱心店的工作,主要是带领志愿者艺术团开展文艺服务。在座谈会上,她讲起自己的服务设想就兴高采烈,但是提到协调志愿者关系就陷入困惑。当时,她接连提出几个关系引导志愿者心态、协调志愿组织成员关系、化解志愿者矛盾等方面的问题,让我一时也难以解答。回想起来,她是自我表现要求很高的志愿者,不仅仅完成志愿组织交付的任务,还希望真正做到关心志愿者,活跃志愿组织,服务社会需求。这次看到她为慈善爱心店思考和安排的一切,再次体现了优秀志愿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我答应李坚,下次来的时候会买一些好书、新书,为“爱心店”增添亮丽、增添魅力。(写完这篇记叙不久,得到消息,李坚没有兼任慈善爱心店店长,而是被任命为更加重要的职务:中山市志愿者协会直属服务总队队长,需要策划和推动各分队的服务活动。她来电话,希望我抽空到中山,与直属总队的志愿者骨干进行交流,辅导他们提高志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能力。我答应李坚,尽快抽时间去。)
联系地址:
510507
,广州市沙太南路66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研究所  谭建光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