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056|回复: 0

亚运志愿服务实现馆校无缝对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4 23:29:16 | |阅读模式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9月4日报道 亚运会期间,广州市内各大高校与所有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及功能服务区将以“一馆一校”的对接原则,采取无缝对接的形式,为场馆运行工作提供稳定的志愿者人力保障。9月4日,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方旋,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皮钧等出席了会议,广州亚组委副秘书长叶细权主持会议。
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现场
方旋在讲话中表示,做好亚运会志愿者工作是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的有力保障,也是推进广州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他强调,组建一支规模宏大、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服务水平高的志愿者队伍,为亚运会提供“国际化、有特色、高水平、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是本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主要任务。亚组委志愿者部将分别在打造高水平的管理体系、创新思维的服务品牌、富有岭南特色的服务文化等多个领域上下功夫,努力把志愿者工作打造成为本届亚运会的特色亮点。
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协调小组组长方旋讲话
许瑞生指出,要继续发挥好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组织工作的特色,针对各个筹办领域,有计划地做好志愿者工作;要结合不同群体,做好志愿者工作;要着眼长远,促进整个城市志愿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副市长许瑞生讲话
皮钧表示,团中央将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动员优势,广泛组织各地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亚运志愿服务,大力支持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的各项筹备工作。
比赛期间实现亚运志愿服务馆校无缝对接
亚运会举办期间,各大高校将与市内及各个分赛区的所有比赛场馆、训练场馆及功能服务区采取无缝对接的模式,届时将有近40所高校的学生志愿者分赴72个场馆及13个功能服务区开展志愿服务。按照计划,全省21个地级市将组织志愿者代表共同服务和奉献本次体育盛会。
广州亚组委将按照就近和学校意愿的原则,建立起亚运志愿服务馆校对接模式,将以“一馆一校”的对接原则,采用主责高校及参与高校共同负责的模式,确保每个场馆实现与一个主责高校的工作对接,为场馆运行工作提供稳定的志愿者人力保障,同时也为在穗及各分赛区所在地的大学生参加亚运赛时志愿服务创造条件和服务机遇。参与对接的场馆主要包括广州地区的亚运会、亚残运会竞赛(训练)场馆、非竞赛场馆、赛时总部等。
高校大学生将成亚运志愿者主力军
广州亚组委下一步将围绕“建立完善高校亚运会志愿者工作体系”、“组织动员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亚运志愿者”、“切实保障学生赛会志愿者参加赛时服务”、“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亚运城市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与省属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并以此充分发挥省属有关部门的组织动员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与协调互动,促使全省各大高校大学生踊跃参与亚运志愿服务,进一步形成推进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强大合力。
广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将以目前在穗及各分赛区高校学生为主体,把市内及各分赛区的高校及其团组织纳入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组织体系,从而营造全省青年学生关心亚运、支持亚运、迎接亚运的浓厚社会氛围。
已组织近2万志愿者进行城市志愿服务演练
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部长、团市委书记王焕清在协调会上介绍了亚运会志愿者工作总体情况,他表示,截至8月31日晚12时,通过网络和报名站点报名的人数为16.8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超过60%以上,不乏大学教授、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各领域专业人士等各行各业精英人士参与。下一步,亚组委志愿者部将积极推进在全市各商业网点、旅游景点、重点交通枢纽等场所增设招募点工作,并广泛开展招募进高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和定向招募单位的集体报名工作。
同时,广州亚组委还将进一步推进全市12个区(市)的亚运志愿者申请人的维系互动工作。从5月开始至今,在每月举行一次的全市志愿服务统一行动日活动中,已有2万名志愿者进行亚运城市志愿服务演练,先后参与苏迪曼杯羽毛球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横渡珠江等重大活动的服务工作。
协调会上还审议通过了《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协调小组工作规程》。《工作规程》明确了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以及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建立起完善的亚运志愿者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该协调小组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对本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和力量,从而有效地保障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顺利推进。
日前成立的第16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省教育厅、团省委、各分赛区、广州地区有关高校及广州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协调小组成立后,将通过广州地区高校亚运会志愿者、广州区(市)亚运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项目、亚运会志愿者中代表性群体、分赛区城市亚运会志愿者及省内城市(不含广州、佛山、汕尾、东莞)亚运会志愿者等六项工作体系,以及会议、文件签发、督办报告、通报表彰等四项工作制度的逐步落实,进一步加强对本届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地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和力量,从而有效地保障亚运会志愿者工作的顺利推进。
广州市各区(市)分管领导,广州亚组委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分赛区城市分管领导,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有关高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