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655|回复: 0

广州政策太优惠:用血报销是福利还是漏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0 15:41:38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爱心屋aw25 于 2009-7-20 15:45 编辑

2009-07-20   金羊网

广州“用血偿还”政策非常优惠,近年偿还血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供血不堪重负
绝大多数献血者献血的初衷是为了献爱心 本报记者 陈秋明 通讯员 张学元 摄 

       一次献血,终生免费用血;一人献血600毫升,直系亲属终生免费用血———广州的用血偿还政策是全国各城市中最优惠之一,不过从2004年实施至今,偿还金额从一年几十万元,呈几何倍数增长,到去年已高达1000多万元,如果加上偿还的互助金甚至超过2000万元,而同期献血人次仅以每年13%左右的速度增长。去年,偿还血量已占到全年无偿献血量的1/10,达到了当年制定该政策时预测的最大偿还率。有人士担心,照现在的趋势,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迟早让广州供血不堪重负!
       该政策被指存在漏洞,有医生专门教病人钻空子;但在一些血液病人及医生看来,它确实是救命的稻草,并希望其能作为一项体现广州城市人情味的福利予以保留。
      羊城晚报记者获悉,有关方面拟修改有关献血偿还政策,但如何修改还不得而知。

  个案: 妻子适时献血 他享“用血偿还”
广州花都人、装修工人张林(化名)是第二次因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住院了。他住的这家三甲医院在广州名气不算最大,但血液科的实力在行内有口皆碑。
       张林第一次发病是一年前,做完一个疗程的化疗病情控制住了,他就出院了,花了3万多元,其中用血的费用就有1万多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知道自己的这个病容易复发,为支付未来的费用,他一出院就拼命工作,仍是做装修,虽明知很可能这个职业就是他得病的祸根。 九个月后他果真复发了,生命危殆。带着刚刚攒的1.5万元,他又住进了广州这家医院。
      1.5万元肯定不够一个疗程化疗的费用,他的主治医生木医生(化名)还是将他收了进来,并帮他办理中期结算,这样张林的妻子就能拿着清单,将前半个疗程中所用的1万多元血液费用去血液中心报销,然后他们又有钱支付下半个疗程的费用了。
       原来,就在张林第一次发病后,他瘦小的妻子就到广州血液中心一次性献血400毫升,半年后又献血400毫升,这才使张林有资格享受“用血偿还”政策,可以说没有这一政策,他根本没有第二次治疗的机会。
  第二次化疗后,张林的病情再度得到控制。

  政策: 偿还门槛最低 偿还幅度最高

      根据2004年实施的《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献血者无偿献血200毫升以上,本人用血时可以免交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运输等费用;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上者,献血者本人的配偶和直系亲属用血时可以免交上述费用。”简单地说,就是“一次献血终生免费用血,一人献血600毫升直系亲属终生免费用血”,和其他城市比,偿还门槛最低,但偿还幅度是最高的,可以说是“最优惠”的。
      广州血液中心副主任汪传喜介绍,《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在当时制定时对用血偿还方面的考虑,除了有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因素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市民无偿献血的热情。由于医疗资源集中,广州的临床用血量一直很高,人口只占广东十分之一的广州,临床用血量却占全省的35%,血小板的用量占全省的60%,广州的无偿献血压力一直很大。
       “许多人害怕献血,高回报的用血偿还,不排除会吸引一些‘功利心’的献血者,一次献血后他可能发现献血根本不可怕,以后很可能就转变为了真正的‘爱心’无偿献血者”,汪传喜说。


问题: 有人钻政策缝 偿还金额激增
      广州市血液中心没有对外透露过用血偿还的准确金额,不过这个数字一直在快速递增,从2004年的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再到数百万元,到去年也就是四年之后,就已增加到了1000多万元,如果加上偿还的互助金甚至高达2000万元,单笔偿还金额超过10万元,这个增幅是呈几何倍数的增加。汪传喜副主任说,现在每天早晨要他签字的用血报销单,每张金额近乎都在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广州的无偿献血人次每年以10%-13%的速度在增加,去年有30多万人次献血,总量7000万毫升,而用于偿还的血量已占总量的1/10,已达到当初制定该规定时预测的最大偿还率。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付涌水说,按照现在的增长趋势,以后这个比例肯定会越来越高,用血压力肯定越来越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用血偿还金额的激增?
       汪传喜分析说,这里面有累积的因素,也有人在钻这个政策的空子,有的人明知自己的家人生病,需要大量用血,就主动来献血,如果献够600毫升,需要有半年的间隔,时间上来不及,这些人就献血小板(一次机采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血),献血后不久就拿着111来报销。 据广州血液中心掌握的情况,有个别医院的医生专门教唆病人这么操作,甚至成了他们的固定程序。 汪说,不过这个空子钻得合法,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血液中心: 广州血液病人 成最大受益者

      什么人是去年这1000万元血液偿还的受益者?
      汪传喜说,血液病人的用血量很大,有的病人一个治疗期就要用到几十份血小板,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血液病人的主要死因有三个:出血、感染、器官衰竭。现在已很少有人因为出血而死亡了。 据了解,大多数血液疾病都需要长期输血,如白血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以广东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为例,严重的从出生起每一至两周要输200毫升红细胞,直至成年。
       以白血病病人为例,在化疗的两至三周内由于“癌细胞”被杀死的同时,“好细胞”也被杀死了,患者自身血液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需要隔一天输一次血小板和红细胞,骨髓移植后,新植入的新造血干在3到4周后才能完全长起来,这期间仍需要靠输血为生。
      有些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需要输40-50次血。这个费用可不菲,根据广东省卫生厅、物价局的【2006】160号文规定,每袋200毫升全血220元,机采血小板每治疗量1400元。而根据《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广州市实行用血互助制度,用血者本人或家属没有献过血的,需缴纳用血互助金,用血互助金按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运输等费用的三倍计算。这就是说一袋全血要660元,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要4200元。
       木医生粗略统计下,在他们那里治疗的血液病人,用血的费用要占到病人化疗期费用的1/3-1/2,骨髓移植的费用,如果顺利的话,约需要20万元-25万元,其中输血就可能占到4万元-5万元。

医生: 漏洞歪打正着 帮了许多穷人
       木医生说,有些病人家庭经济好,一开始用血愿意交互助金,但用的多了很少有人能吃得消,家人也便选择去血液中心献一次机采血小板,用血费用随即也可以报销了。
      这是在钻政策的“空子”?木医生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国家在医疗上的投入那么少,让那么多人看不起病,这个政策实施起来,可能与它最初设立的初衷有违,但它歪打正着算是帮许多穷人一个忙,要不这些人只能白白等死。
       用血不花钱会否造成用血的浪费,比如会出现输“营养血”?木医生说,绝对不可能。目前的临床用血相当紧张,比如说今晚有10个病人申请输血小板,明天可能只来了6份,医生还要从中权衡,哪个病情最紧急,最危重,先给谁输,完全是供不应求,不可能有滥用。
      木说,知道自己所在医院上了血液中心的“黑名单”,不过作为医生,他肯定会主动告诉病人这一用血政策,他们科室的病人至少有50%都正在享受该政策。没有享受的,有的是用血量不多,有的是不符合条件。他还很诧异地发现,有些医院并不告诉病人有这一政策,查看许多从其他广州大医院血液科转过来的病人的病历,有的病人用过一袋血便再也不敢用,根本用不起,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可以用血偿还。       对于“教唆病人”的指责,木医生很动情地说,对于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面对的只是份工作,只是招募献血者方面的压力;作为医生,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看着他们为活命连房子都卖了,家人流着泪四处筹钱,你怎么不帮帮他们。

  市民: 保留优惠政策 体现广州人情   
    木医生希望这个政策可以保留,算作给市民或病人的一项福利吧。现在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装修材料的不安全以及杀虫剂的使用越来越多,血液病(特别是儿童血液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加之广州是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区,这个“不幸”可能会落在每个家庭,血液病的治疗费用动辄几十万元,许多家庭会因病致贫。 已经献血超过1000毫升的李女士说,她献血多年,还只对血液偿还一知半解,政府机构应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这个“最优惠”应予以保留,正可以体现广州的人性化和人情味,是广州作为宜居城市的一部分。
      记者从广州血液中心获悉,由于广州地处华南的中心城市,医疗资源丰富,许多华南地区,甚至港澳台的病人都来广州就医,因此临床用血量巨大,年用血量处于北京、上海两地之后在全国居第三位。付涌水说:“绝大多数献血者献血的初衷不是为了用血偿还,而是为了献爱心。《献血法》实施十余年来,广州的无偿献血者中有许多感人的事迹,许多人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全家人一齐到广州血液中心献血,因此当献血者有困难,如需要偿还用血的费用时,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我们的服务。”


本报2004年8月17日要闻版的报道 

■链接
用血报销标准 京津沪设上限 

       用血偿还(有的地方叫做“用血报销”)政策各地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各自为政”,主要是由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各地政府根据各自承受能力确定的补偿办法。 以北京、上海为例,其偿还的标准是“本市无偿献血的公民自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5倍的血液;5年后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自公民献血之日起5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 天津的用血标准是“本市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相当原献血量一至五倍的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家庭成员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与献血者献血量等量的免费用血。”  
     河北省的规定是“献血公民本人献血量达一千毫升的,终身享受免费用血;献血公民的配偶及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按献血量等量免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福建省的规定是“献血者累计献血800毫升以下的,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献血者累计献血800毫升以上的,可以终生免费临床用血。” 无偿献血基础非常好、和广州毗邻的深圳市规定“无偿献血的公民,其血液经检验合格后,在特区可终生无限量免费、优先用血,其配偶、子女、父母可在特区免费使用其无偿捐献的等量血液,血液经检验不合格的公民,本人可在特区免费使用其无偿捐献的等量血液”。

  会否造成血荒 本报率先关注 广州血液中心相信“良性循环”
      早在2004年,《广州献血管理规定》刚刚公布时,本报就率先报道《新政策会造成新血荒吗?》,对用血偿还政策提出担忧。 文章说,新实施的《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将大大降低偿还用血的门槛,有人士担心“一次献血终生免费用血”会导致新的供用血矛盾。2004年1月1日至记者发稿前,广州市无偿献血偿还用血量激增,无偿献血者或其配偶、直系亲属共343人次得到31.2万多毫升血液免费偿还,偿还金额达到34.3万多元,其偿还人次、偿还血总量、总金额相当于过去5年总和的50%、55%和47%。
      当时,广州市血液中心时任主任江朝富在对媒体担心新政低门槛会否造成血库“入不敷出”的提问时,他说,献血人数的持续增长不会造成偿还率急剧提高,这是因为献血对健康状况有较高要求,即使因疾病或者意外而需用血,绝大部分献血者的终生用血量仍十分有限,更不可能频繁出现集中用血高峰。
        他还说,国内曾对城市偿还用血人数占献血人数的比例进行测算,发现在人口结构较为年轻的城市,偿还率约为0.3%-0.6%。江朝富指出,广州老年人口占18.6%,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考虑到老年人发病多、用血量大。因此,广州用血偿还率的最大值约为10%,但这一比例并不足以威胁血液存储量的安全。
        江朝富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2004年)头九个月的偿还金额为45万元,而同期献血者达到9万人次,所捐献的血液价值扣除成本费用和偿还金额,还有500万元结余,足以应付今后的偿还所需。另外,偿还用血正呈现良性循环的势头,即献血的人越多,可供偿还的血液越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