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668|回复: 0

中国侨联"侨爱心工程"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8 09:54:41 | |阅读模式
2009年07月07日   人民网

  新世纪初,中国侨联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响应“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号召,顺应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热心公益、心系教育的愿望,倡导了以捐建百所侨(爱)心小学、资助千个科教项目和万名优秀贫困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侨(爱)心工程”。活动开展八年来,共接受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赠15亿多元人民币,捐建“侨(爱)心小学”1350多所,资助科教项目60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20多万人,为“西部开发”、“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办了实事,成为侨界公益活动的知名品牌。

  一、“侨爱心工程”项目

  (一)捐建“侨爱心”学校

  中国侨联召开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至今五年来,我基金会接受“侨爱心工程”捐款1.15亿元,建校410多所,开展科教项目150多个,资助贫困学生上万名。全国各级侨联共捐建学校1215所,资助项目530个,资助学生142296人,获得捐款10亿多元人民币。

  (二)与台湾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简称“爱基会”)合作,开展“捡回珍珠计划”

  与爱基会合作开展“捡回珍珠计划”,即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家庭又特别贫困的初中毕业生(称为“珍珠”)在高中三年里,每人每年资助2500元,每个班(即珍珠班)50人,至2008年已扩及全国22个省市,有将近五千名特优又特困的学生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可以安心完成三年高中教育。与浙江平湖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合作在四川地震灾区共招收“寒梅班”6个,每班50人,每人每学年3000元助学金,共计落实捐赠金额达90万元。

  (三)对优秀的学子及贫困的学生进行资助

  每年,“侨爱心工程”利用专项基金“陈金荣文教专项基金”和“庄水金科技文教专项基金”,以及邓龙“清华之友奖学金”等资助山东、福建、广东、江西和清华大学的贫困学生。

  (四)“侨爱心工程”项目不断扩大

  “侨爱心工程”项目内涵不断延伸,除了建校、资助贫困生外,还包括学校多媒体项目、图书馆项目、水站、卫生院、校长培训班等。
  二、“侨爱心工程”积极筹款,支持灾区

  (一)行动迅速、反映及时。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侨爱心工程”面向灾区,围绕中国侨联的统一部署,在第一时间通过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侨联了解灾情,联合凤凰网、中国侨联网、基金会网,启动“心系灾区,重建家园”签名捐助活动,共有6000多侨界社团参与了签名活动,13万条网友留言;先后两次举办“心系灾区,重建家园”捐赠仪式,与南通市侨联联合举办赈灾演出,与美国华商会合作在美国筹款义卖活动;先后4次组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赴灾区慰问考察,落实灾后的“侨爱心工程”重建项目。截至10月31日,海外华侨华人通过各级侨联捐款2.1亿元,绝大部分款项已通过当地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组织捐给灾区。其中通过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表示预捐赠的意向性款物6600余万元,实际到位合计2284万余元,其中人民币1414万余元,以实物抵现金约870万元(包括价值500万元的矿泉水、价值约270多万元的2233顶帐篷、价值约72万元的6000件衣被、价值20多万元的10台净水机)。目前,870万元的实物已全部送达灾区;根据捐赠人的意向,已拨付100万元捐款通过四川省侨联用于慰问和帮助受灾的归侨侨眷和“侨爱心学校”的师生;已拨付100万通过四川省侨办用于援建受灾的学校;已拨付60万元用于广东省轻工职业学校培训108名来自汶川的学生;已拨付20万元通过成都市侨联用于建侨心学校。

  (二)凝聚大爱,积极争取和申请援建北川中学。 在地震灾害中,北川中学受灾极其严重,引起了广大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极大关注。为了顺应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援建北川中学的心愿,中国侨联积极争取和申请援建北川中学。在党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央于今年8月份把援建北川中学的任务赋予中国侨联。新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永昌镇,占地225亩,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是一所总人数为5200人的完全中学,投资总额不超过2个亿,已于5月12日开工,将于明年5月12日竣工,2010年9月1日交付使用。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四川振川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建成后的北川中学将成为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侨爱心工程”的标志性建筑。
  三、项目的意义和影响

  “侨爱心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影响广泛,已成为全国各级侨联全力打造的精品工程。

  (一)社会认可,深入人心。“侨爱心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因为关注西部开发、关注民生、关注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也已成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奉献爱心、报效桑梓的重要载体。2005年,“侨爱心工程”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2006年,“侨爱心工程”获得中华慈善奖提名奖,获得社会公益示范工程等称号和荣誉。“侨爱心工程”注重质量,依法办事,也深得侨胞和社会的信任。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四川20所“侨爱心学校”无一被毁,师生无一伤亡,地震后的第二天,学校便复课,令灾区人民十分满意。

  (二)侨爱心学校影响扩大,办学效果显著。侨爱心小学因为有爱心的参与,有各界的支持而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提升了教学水平,许多学校也因为众多人的关注和有关方面的努力不断提高办学成绩而成为当地的重点校。如:四川成都市的华龙侨心中学建成后,该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生源不断增加,综合评比连获佳绩,市领导也多次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被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准为首批“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

  (三)侨捐引导了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侨捐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侨爱心工程”项目要求所有侨爱心学校都有政府配套资金,所捐的侨爱心学校政府配套资金平均在50%以上,对政府加大教育投入起到了促进作用。“侨爱心工程”又成为“牵心工程”,不仅这所学校在捐赠人心里生了根,而且对这块自己以前从来没到过的土地产生了感情,非常自然地关心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与自己从事的行业联系,试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做更大贡献。

  (四)“侨爱心工程”红线牵引,成为捐赠人、受赠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捐建每一所侨爱心小学,实施每一个侨爱心项目,资助每一位贫困学生时,我们都把捐赠人的事迹介绍,一对一地送到受赠人手中。使他们得到的不仅是金钱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得到精神动力和高尚品德的感染。每一所侨爱心小学都立有碑记,向当地政府、人民、师生宣传捐赠人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侨爱心小学的建设过程成为侨胞捐赠一点,政府支持一点,受助人民献工献力一点的结晶。这“三个一点”,在顺应侨胞的爱国之心,实现侨界爱国之举的同时,也使受赠人与捐赠人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进一步得到升华,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共同的财富。通过“侨爱心小学”这条红线牵引,捐赠人和受赠人情意相通,志向一致,捐赠人的爱国爱乡之情,热心公益之心,贫困地区人民艰苦奋斗,顽强开拓精神互相感染着,奏响了一曲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时代凯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