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448|回复: 0

【分享】[健康饮食]春季养生 少吃虾蟹等海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02:36:52 | |阅读模式

  “湿症”是什么病?
  山东省中医院陶凯教授表示,“‘湿’是一种致病因素,中医称为湿邪,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是一组病症的总称。
  “从大暑到白露期间雨水较多,气候闷热潮湿,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中医称这一时期为长夏,湿是这时期的气候特征。”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张健新表示,“中医讲的‘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受湿气侵袭而生病称外湿症;若饮食不节,过食甘甜油腻厚味食品,使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减退,湿从内生,称为内湿症。”
  “胖人多痰湿”
  “有些人多气虚、多痰湿,往往就形成内痰,郁于胸中就容易引发疾病。”陶凯教授表示,“湿症的产生,与体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肺气主管人体毛孔的开合,气虚就会引起毛孔不固,当外界湿气重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凉感冒;脾气虚则会引发腹胀腹泻等。”
  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意即肥胖的人多属痰湿体质,易患湿症。陶凯教授认为,痰湿的成因,主要是人体平时摄入的大量精微物质,如肉、蛋等,本应为人体所用,转化为人体活动的能量。但当摄入量过大,人体消化不了时,就会转化形成“痰湿”。
  陶凯教授还说,喜吃甜食、生冷、饮酒、肥甘厚腻等食物,也都容易产生湿症。
  “小儿易受湿”
  陶凯教授表示,“持续的高温与阴雨天,是各种霉菌、螨虫等微生物繁殖最为猖獗的时期,一些体质气虚多痰的人就更容易引发疾病哮喘。”
  陶凯教授认为,夏天湿气加重,是儿童患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发病的病种大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腹痛、吐泻等。这在中医上称为“外有非时之感,内有臃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
  张健新也认为,随着夏季大量生冷瓜果及冷饮上市,儿童不节制食用水果,吃了容易霉变的食物或不讲究合理营养搭配,这些都是导致儿童“湿症”病的主要原因。
  中医“祛风除湿”对于湿症,中医有很多预防和治疗方法。
  要少吃冷甜食
  张健新副主任提醒说,预防湿症要从生活习惯的改变开始,在饮食上,我们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饮酒,少吃油腻食品,多吃温热的食物,减少湿病之源;在做菜的时候,可以适当放些姜片,姜是温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适当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红小豆类食物,对预防湿症有很大帮助。
  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
  脾胃湿则容易引起过敏,湿困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虾、蟹等湿滞的海鲜,此时应适当少吃,况且这些高蛋白食物难消化,过多进食也会增加脾胃负担。
  要少吹空调
  陶凯教授表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少吹空调。因为天气炎热的时候,身上的汗毛孔是开着的,吹空调很容易给体内带来寒气。此外,居住在环境潮湿的地方,要注意开窗通风,勤晒被褥;还要注意锻炼身体,生活要有规律,使机体阳气充足,有利预防湿症的发生。
  要注意饮食卫生
  张健新副主任表示,潮湿闷热的天气容易滋生细菌,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卫生,不要生吃海鲜,不吃霉变食物;水果要洗净、消毒后食用,对于杨梅、桃子等时令鲜果要适量取食,不要暴食。
  要加强体育锻炼
  陶凯教授建议,祛湿最根本的防治办法还是要经常锻炼,增强体质。可以参加些有氧运动,加强功能锻炼,比如活动活动肩颈、腰腿、肘臂等。
  考虑“贴敷”疗法
  陶凯教授表示,在中医中,有一种“贴敷”的疗法对治疗湿症很有效。“贴敷”就是将温热性的中草药制剂,贴于胸部、背部穴位,将体内的湿气外排,并调节自身的免疫,有祛寒外出,使痰湿得化的功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