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 爱 而 活
作者:竹幽
小时候,喜欢坐在屋子前的小平地上望着绚丽多彩、变幻万千的晚霞,听着厨房里传来“叮铃铛啷”音乐般美妙的声音。
小时候,喜欢在谧静美丽的星空下,坐在外公的身边,看着他手中如星星之火般的卷烟在黑暗中忽明忽暗,闻着它散发出的淡淡烟草味,竖起耳朵瞪大眼睛听他忧闲地讲着惊悚又吸引人的大拇指、小红帽、狼外婆之类小故事。
小时候,喜欢在每个周末爸爸、哥哥、姐姐要回家的日子,早早地站在那棵苍老的大榕树下,眺望着那条一直伸延去远方的小路,盼望着他们出现在路的尽头处。
然后在某一天,自己就独自游走在了这个楼房高耸、车辆人流拥挤的繁华大都市里。习惯在白天里带着职业的表情忙碌在一堆工作中;习惯努力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隐藏起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微笑着有分寸地、合理地跟客户、同事打交道;习惯下班后依然留在办公室里,直到夜幕降临再独自回家,只为了要寻觅那片刻的宁静与欢乐,因为紧绷的肌肉、僵硬的笑容终于在这个灯光模糊的地方可以恢复正常;习惯一回到宿舍就顺手将门锁上,因为外界总是潜伏着太多的危险,在这个人流密集的地方,我们却都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习惯在夜深人静的午夜,慵懒地躺在床上,反复地回味着品尝着曾经敞开心扉去爱与接受被爱的幸福快乐的日子。
爱的能力,究竟是在哪一刻开始逐渐减弱?究竟是在哪一刻开始,我们学会了带着面具去生活?究竟是在哪一刻开始,我们把自己的心收藏在最深处,不给别人偷看,也不肯自己走出去?
我想,我是矛盾的;我想,我是个需要有爱才能存活的人;我想,我伪装背后那颗年少的纯真的心还是在不断地跳跃着。也许正因为年少时太多美好的爱的回忆,它们不断地呼唤着想要尘封的心在这片容易冷漠的土地上,努力地寻找着一个出口。于是,在2007年3月,我多了一种身份,那就是志愿者!
曾经,不断地质问过薄弱的自己,一周只参加那么几个小时的活动,可否真的能帮助到服务对象们。直到听到那样一句鼓励的话:“志愿者的到来,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爱与被关怀,至少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到了外界的事物和不同类型的人。我们要带给他们一个积极、乐观、有爱的光明的正面。那样,若有一天他们有机会走进社会正常地生活,然后遇到歧视的目光、嘲讽的话语、不断跌倒的瞬间时,忽然想起我们曾经带给他们的温暖与笑容,也许就能在不知不觉间溶化掉他们遭遇到的冰冷,让他们更坚强乐观地爬起,带着爱继续微笑着生活。”
因为她的话,我放弃了退缩的念头。因为志愿团队,就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点滴水珠可汇成江海,我深信那点点滴滴的爱也可凝聚成一股火热的力量,驱散走随时降临的寒冬。
被触动的瞬间,也许都是那样在不经意间就出现的。无法忘记那个给几个六七岁的聋哑孩子上课的夜晚,一个孩子在其间口渴,为了避免因为他到处走动而影响上课的情绪,所以我去倒水给他喝,而另一个志愿者继续在教他们发音。把水杯递给那个小朋友时,他并没有立即拿手去接,所以我很自然地像对自己小侄女一样,半弯着脚,微躬着腰,宠爱地、微笑着望着他,倾斜着水杯让他喝水,而就在与他清澈的眼神碰触的时候,我的心却被颤动了,因为他那双乌黑清澈的眼眼睛里,竟然写满了满足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他就那样一边喝水一边乖巧地、柔顺地、带着一点点的胆怯般望着我。那一瞬间,我也想起了自己那可爱的小侄女,家人会经常喂她喝水、吃饭,而这一切应该是太过于平常了吧?所以她的眼里从来就是那样理所当然的平静,甚至偶尔她还会任性、撒赖的不肯吃、不肯喝地惹人生气,她从来不会像现在这个孩子那样,那样的让人怜爱、疼惜与一点点的心酸。
对,这里的孩子又怎会像很多正常的孩子那样,被家里人照顾着宠爱着呢?他们很多都两、三岁就离开家,在一些类似这样的机构生活着,努力地做着康复的训练,这个服务点的很多孩子们,经常一年才会跟家里人相处两个来月,所以他们的心底一定很渴望着大人们的疼爱吧?
也许正因为有那样一次深刻眼神交流过程,所以在某一次分享会上,另一个男志愿者谈到跟一个小朋友可以通过眼神交流,而引起其他志愿者哄堂大笑的情景时。我虽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那志愿者说的话语实在让人更多地往情侣方面去想了),但心底却多了一份同感,也相信一些经常与这些孩子们一齐的志愿者们,一定也会有着同样的感受吧!
“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出彼此内心真正的需求、想法”。多么美妙、珍贵的一种感觉。因为和孩子们相处时,我们都是坦诚的、赤裸的、敞开心扉的,在那一群纯真的孩子面前,我们终于可以同样笑得很甜很真实,因为那一刻的我们,是无需带着面具、穿着战衣的;因为那一刻的我们,不用担心着自己真心会被利用,不用担忧真诚的付出带来的只是伤痛。
我是个好胜好强的人,在工作上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事情,只为了寻找一种成就感。但大家可曾知道,在志愿活动中,你也可以寻找到一种属于成就感的满足和快乐的。
那是一个新开的服务点――桥东康复中心,那天我们一群早已相熟的志愿者就按时陆续到达,我们服务的对象依然是脑瘫和正在康复的聋哑孩子们。
那天自己带的那个小孩子,他四岁不到,很怕生,老师说平时也常有一些大学生来,但是他也躲到一边不跟他们玩的,后来那些大学生也不愿和他玩了。而我主要也是因为老师的这些话,才决心一定要带他的,因为喜欢挑战,因为他虽然怕生,但内心应该也是渴求与人一齐玩的。于是接下来的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逗他,吸引他,紧跟着他,而他呢?则遮住自己的眼睛,拼命地躲,最后还怕得哭起来了,他哭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恐惧、害怕,因为他哭的时候是根本不敢发出声音来的,是压抑着自己安静地哭的,他的哭其实比起那些一直大声地号哭而眼中却没有眼泪,或者一边跺着手脚拼命地大吵大闹大哭的孩子更让人心疼的,因为他是属于想要躲起来,然后一个人默默地痛哭的人。
当然到了最后,那个小孩子最后真的接纳了我,因为在他和同学们、志愿者一齐听着音乐跳舞时,他开始在游戏过程中慢慢地打开了心结。最后的游戏,是大家围成一个圈,老师让每个孩子出去介绍自己,回答一些问题时,他在很多熟悉的朋友中,胆子就变大了。轮到他的时候,他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之后,然后老师让他拥抱完各个他熟悉的人之后,我开始暗示老师,让他去找我看看。于是老师就传他命令:“去拥抱一下姐姐”。老天,当天突然大笑着飞扑过来抱着我的时候,我可真的激动呢,因为当时我想他至少会有点胆怯不敢过来的,结果给他撞得我都一下子坐不稳往后倒了一下,最搞笑的就是他还拼命地往我脸上亲了好几下呢?呵呵--可乐死我了,不过那天的脸可受欢迎了,因为给那里的好多可爱的小孩子亲过哦,幸好他们亲人方法都非常得当,要不然我脸上可会是满满的口水了。接下来带那个小孩子就很容易了,因为他一旦跟你熟悉之后,你要引导他,教他说话就容易啦。
那天活动结束后,就有一些志愿者朋友笑着问我:“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这样的孩子都给你搞掂了。”哈哈,不过说真的,真的很有成就感哦,看着他们和自己玩得这么好,可开心死了。
顺便在这里透露一下“内部”消息,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不会再这么怕生了,很多志愿者即使是第一次带他,他虽然不大会跟你说话,但却不会再这么容易被吓得哭了。
再透露,有好几个志愿者都对这个服务点是“一见钟情”的,而且还日久深情了。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嘻嘻……。原因?当然有啦!
第一、那里是一个完全属于孩童世界的地方,墙上的贴纸、摆放的玩具、挂的图画等等,都有太多属于孩子们的五彩缤纷、天真烂漫,让踏进那地方的人也不由自主就年轻、童真起来。
第二、纯粹为了挣钱而工作的人与因为兴趣与爱而工作的人,表现出来的那股热情与欢乐是截然不同的,感染力度就更有差距了。而这里的老师们,她们是专业的、带着爱的,从她们的笑容里、从孩子们对她们又敬又爱的眼神里、从她们和孩子们一齐跳舞、唱歌时的融洽与欢乐中,你就不难看出这里的老师是多么的可爱呀?
第三、这里的孩子们,都衣着得很整齐,干干净净的,眼神里都闪烁着聪明、活泼、可爱,有些孩子还会扎着漂亮的马尾巴,是用很美丽的花朵、饰物绑在一块的,那样费时与精心的打扮,让人忍不住就想到了属于妈妈的一双手,只有在小的时候,很爱自己的妈妈、姐姐才会这样用心地把自己打扮得这么漂亮的。
第四、一定会有很多人不相信的吧?!那就是我们做完了一个半小时的语训之后,就会有半小时与孩子们一齐去楼下的平地上游戏的,那时候一群人,大大小小在那里闹得乐呵呵的,也会惊动附近一些居民,她们有些就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出来看我们游戏,她们的眼神里是带着快乐与羡慕的。特别是遇到一些大节日,我们除了表演节目,还会做一些比赛让志愿者和孩子们共同参加,有些志愿者这时就会打扮成笨笨的大熊猫、慈祥笑容满面的圣诞老人等等可爱的形象,然后派礼物给孩子们,与他们拍照,这时领居的一些小孩子就会羡慕得蠢蠢欲动的,大人们也笑得更乐。至于我们这些活动参与者,很多人都会玩得疯了起来,平时那些严肃拘谨的形象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所以,始终那样固执地认为着,只要有爱的地方,它就会是充满快乐和幸福,值得人去不断地回味的。
在网上,了解到不少外界的人,都会觉得志愿者是个伟大的、充满爱心的或者是吃饭没事干的人。只能说,志愿者是不是被太美化或丑化了呢?我相信很多资深的志愿者,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多么伟大的、充满爱心的,或是吃饱没事干的无聊人。
大家可曾知道,在那里,我们寻回了真实的自己;在那里,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快乐;在那里,我们找到了另一种成就感;在那里,我们找到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在那里,我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另一种价值;在那里,我们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身边是充满了爱的;在那里,我们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真诚相待的朋友们;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比自己生活得更悲惨的人们,但他们还是那样坚强地生活着,因此,我们学会了不再自怜,我们学会了要更坚强地生活,我们学会了用平常的心态去面对一切的得失,我们学会了……
所以,真的很感谢,感谢志愿活动给予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