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3921|回复: 0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与就业方式的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15:07:21 | |阅读模式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与就业方式的变革
[来源:广东志愿服务研究网  作者:谭建光  录入日期:2006-4-4  阅读:1335次]
[字体:大 中 小]
内容简介
    文章分析志愿服务对青年就业的影响,包括就业观念的变革、就业方式的更新、就业素质的提高。重点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地区计划对于就业行为变化和就业能力开发的影响。提出,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就业体验、就业交流和就业的社会资本积累。

    志愿服务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而且引起现代就业方式的拓展、变化。历史上,公民就业集中在政府、企业(传统农村有农业)。如今,非营利部门和志愿团体的兴起,是就业渠道增加。社会的三大部门——政府、企业、非营利部门成为容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国青年志愿者的兴起,也为青年就业创造了新的途径。

一、非营利组织发展与青年就业
    非营利组织成为社会就业的重要部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回顾欧美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与志愿团体发展时,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于就业的贡献是极为有限的。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人们对于非营利观念的变化,志愿团体对于就业的贡献逐渐增强。
    (一)全球化时代的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就业变革
    全球化时代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影响很大。正是各国相互联系的增多,以及任何一国发生事情对于其他国家公民的影响增大,导致民众联合起来,寻求团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为了推动从人权到公平贸易等特殊运动的发展,各种支撑网络设法要求政府与国际组织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而泛滥的国际非政府间组织——它们的数目从1976年的大约6222个急剧增加到1997年的40306个——几乎在每一国际政策制定与执行领域发挥作用。这种‘公民外交’的激增建构了一个初步的跨国公民社会,即公民与私人利益超越国界而合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并且使政府和正式的全球治理机构对其行为负责的政治领域。”⑴ 非营利组织的大量增加,从国内事务的参与到国际事务的参与,使得人们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著名非营利组织研究专家萨拉蒙(Lester M.Salamon)指出:“非营利部门不仅是一支比公众所认为的更重要的经济力量,而且是近年来一支富有活力的不同寻常的力量。在多数项目国家中,在增加就业方面凌驾于一般经济体系之上。”⑵他们还分析了多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就业增长情况,本文选取美国与秘鲁的材料作参考。
    表8-2-1:1995年美国的非营利部门

(资料来源: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第286页)

表8-2-2;1995年秘鲁的非营利部门
12亿美元的支出  ——占GDP的2.0%126988个支薪岗位  ——全部非农就业的2.4%  ——全部服务业就业的3.2%  ——全部公共部门就业的16.9
(资料来源: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第476页)

    从数据的比较看,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对就业的贡献较大,发展中国家非营组织对就业的贡献较小。但是,各国非营利组织对于就业的贡献率逐渐增加,是共同的趋势。我们探讨中国青年志愿者发展时,必须联系对社会就业的贡献,分析其社会价值。
    (二)志愿服务与就业观念的变革
    在世界各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初期,人们没有将志愿行动与社会就业联系起来。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初期,也没有从就业角度考虑其价值。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将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与无偿性的观念相混淆,抑制了志愿服务的应有贡献。从原初的动机看,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希望无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才能,帮助社会有需要的人。然而,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志愿服务需求的增加,以及志愿人员投入力量的增加,成本的问题就需要解决。因此,将无偿观念与非营利观念正确区分,倡导从无偿观念向非营利观念的转变就非常重要。对于一些经济生活较宽裕、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他们从事志愿服务确实是无偿的,不仅不求回报,而且在过程中自己支付成本费用。然而,对于大多数志愿机构和志愿服务人员,付出劳动的同时,必须获得保障机构及成员生存发展需要的资金。这样,提倡非营利的志愿服务观念非常重要,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追求利润,但是可以获得成本的回报和劳动的回报。那么,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回报呢?资金来源于多方面:一是政府从税收中的返还;二是企业的捐助;三是个人的资助;四是部分被服务对象的支付(确实非常困难的对象不必支付,但许多经济不困难但需要其他服务的对象适当支付);五是其它途径。
    提倡非营利的志愿服务观念,能够带来各种改善:首先,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志愿者愿意为帮助他人和社会而贡献时间、精力、才华,但是,这种贡献有一定的承受极限。如果全部无偿付出,当志愿者难以承受时,就无法继续服务。所以,社会应该提供一种保障机制,能够让志愿者持续服务、长久为社会作贡献。非营利观念的提倡,可以让志愿者提供时间、精力、才能时,获得必要的成本补偿,维持继续服务的能力。其次,增强被服务对象的责任感。志愿者的服务对象中,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一部分是困难家庭或人员,一部分是生活某方面需要帮助者,还有是精神方面需要交流和帮助者。各类人员接受志愿者的服务时,会产生复杂的心理。正确引导就能够积极发展,不正确引导则向消极发展。我们认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服务对象,在接受志愿者服务时,支付必要的成本费用,也体现对象的责任心。当然,为了不损害志愿精神的原则,服务对象的经费支付是给予志愿机构,而不是直接给予志愿者个人。志愿机构根据志愿者的付出成本给以补偿。缺乏经济能力的服务对象,可以由社会福利机构代为支付服务成本费用,但应该让服务对象知道是承担成本费用的。再次,志愿机构的大量产生,涉及志愿服务管理、协调、安排的工作,需要半志愿人士或专职人士担任,这就需要支付职业薪酬。志愿机构的成长壮大,逐渐成为社会就业的新领域、新行业。在中国就业压力增大,青年就业困难的时期,志愿机构、志愿社团的兴起,为青年就业开辟了新渠道。
    志愿者的无偿服务与非营利服务相结合,志愿机构的非营利特征越来越明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由于非营利的观念既保证志愿人员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主要责任;也保障志愿人员能够补偿成本,可持续服务;对于倡导志愿精神、活跃志愿服务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志愿服务与就业方式的拓展
    全球化时代推动志愿服务迅速发展,志愿服务的兴旺为就业创造新的机遇。这样,各国、各地区就业的方式和途径日趋多样。当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在世界各地,志愿者的贡献往往被忽视。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志愿服务创造的经济价值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4%左右。……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自1993年底实施以来,累计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上述公式计算,中国青年志愿者应该累计创造了123亿元的社会经济价值。”⑶但是,从测算结果看,中国志愿服务每年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应该是800——1400亿美元。现在的贡献与次有较大差距,说明志愿服务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希望扩大志愿服务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就必须拓宽志愿服务领域的就业方式、就业途径。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所占比率偏低(见表8-2-3)。
表8-2-3:中国的行业结构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
单位:%
国家 年份 就业总人数(万) 农林牧鱼业 矿业、采掘业 制造业 水电煤气业 建筑业 商业、饭店业、旅店业 运输、仓储及通讯业 金融、保险及不动产 社会服务及个人服务 其他
中国美国德国印度泰国 19991999199919891999 7058613348.83640.22596.23208.2 47.452.562.825.548.51 0.940.420.444.10.16 11.4915.0423.4424.113.7 0.41.10.853.50.49 4.836.748.644.74.01 6.7320.0017.571.714.76 2.866.065.3711.73.08 0.7612.0311.075.2-- 6.0235.4129.839.715.25 7.04------0.0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劳动统计年鉴》2000年。(转引自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第11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从表8-2-3看,中国的社会安定服务及个人服务行业就业人员仅占6.02%,远远低于美国的35.41%,印度的39.7%。伴随中国社会转型的成功,民众对于社会服务与个人服务的需求必然大大增强。志愿服务提供的新的就业方式和途径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提供政府或社会机构的半薪、低薪、无薪服务岗位。随着公务员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受薪岗位逐渐减少,但是承担的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日趋加重。在这种情况,设置志愿岗位,吸收来自社会的志愿者接受岗位工作,既为社会作出贡献,也体验岗位的工作感受,扩大人生经历。二是提供社会特殊群体服务的半志愿性岗位。目前,国家全部包办特殊群体服务的模式逐渐改革,从而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但是家庭承担特殊群体服务是却不堪重负,因为拥有老弱病残成员的家庭已经在经济上陷入困境,再提供更多服务是勉为其难。志愿机构吸收半志愿性的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从事特殊群体服务。既减轻国家与家庭的负担,又保障志愿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三是组织志愿者从事社会大型项目的服务。大型社会项目,除了需要专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协调、服务人员。发动志愿者对大型项目,进行志愿性或半志愿性的参与,可以提供志愿者了解国家、地区大型项目的意义,增强参与者的自豪感。另外,志愿性的参与只需支付服务成本,降低了经费支出。如今,不仅公益性的大型项目吸收志愿者参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大型项目也努力吸收志愿者参与。四是组织志愿者前往贫困地区或其他需要的地区服务,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扶贫接力计划”和“西部计划”就是这方面的探索,取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许多国际志愿团体、民间志愿团体也招募志愿者到其他国家、地区提供服务。此外,还有许多志愿服务的项目,拓展了社会就业的途径,更新了就业的方式方法。

二、“西部计划”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就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扶贫接力计划”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推出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探索出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有效途径(以下的分析主要参考丁元竹《在社会创新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所想到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认识和思考》、曹凯《“西部计划”的政策评估》等文章)。
    (一)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计划”是招收大学毕业生前往西部提供志愿服务,但是由政府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提供激励措施。这项计划的产生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大量人才的参与。从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政府认识到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中西部地区的振兴。因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措施,吸引国内外人才、国内外资金流向西部地区,特别是希望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才、资金向西部流动。然而,由于西部地区开发初期的工作、生活及学习进修条件较差,创业发展的条件也不具备,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不仅东部地区人才及海内外人才不愿意长期留在西部工作,而且依然出现西部地区人才向东部沿海流动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所以,探索一种流动性的,吸引人才阶段性为西部服务的措施就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计划,立刻受到多方面的赞成和支持。不仅西部地区热烈欢迎、热情安排,而且国家有关经济部门、财政部门、管理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西部计划”的实施,开创了大规模流动性人才服务的模式,解决了人才引进中的重大难题。当然,它与过去的“开发边疆”、“上山下乡”有本质的区别。“开发边疆”和“上山下乡”是让青年知识分子放弃自己的知识、技术优势,或者单纯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如今的“西部计划”是让大学毕业生到对口机构和部门,从事知识服务、技术服务的工作,致力于提供西部地区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其二、社会转型时期需要解决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就业问题。从20世纪90年111始,中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进入就业年龄(18岁),造成国家的就业压力。为了减缓就业压力,国家实行高等院校的“扩招”政策,即大量招收高中生、中专生、职高生进入各类高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等)。从恢复高考初期的3%录取率,到进入21世纪的60——70%录取率。近年来,一些沿海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的高考录取率达90以上,加上补录的因素,几乎百分之百进入高校。因此,高等教育从“入学难”转变为“求职难”。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城市企业转型和农村产业转型的,大量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富余人员,造成就业的新压力。据专家分析。“十五”时期正是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年均新增劳动力800多万人;总共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比“九五”时期多出近1000万人;与此同时,预计到200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2.3亿元,按照“十五”规划,在此期间将有大约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或非农产业。⑷这样,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城市,大学毕业生、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形成就业的竞争态势,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选择日趋降低,体力岗位和操作性岗位也愿意竞争;下岗工人则面临产业变化,不断进修学习、提高就业素质,希望能够竞争新的岗位;新一代进城农民也不断学习和提高,希望有机会竞争更加好的岗位。结果,大学毕业生、下岗工人、进城农民工在几个层次的职业、岗位中竞争,城市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如果鼓励大学毕业生前往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就业,付出终身努力,很难产生效果。因为,习惯城市生活的大学毕业生(即使是农村考生,进入学校后习惯城市生活,也不愿意长期回到山区农村生活),要让他们放弃城市生活方式,坚持在农村贡献,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推出大学生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即带着神圣的使命和充沛的激情,又具有一定的生活补贴和发展的激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服务一段时间,但不影响回到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机会,是容易选择的项目。
    其三、大学生了解和熟悉国情的需要。在原有的教育体制下面,青少年成长与社会现实发展产生一定的隔离。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被灌输的认识、理念与社会现实不相吻合。特别是经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课堂教育接受的是被美化和简单化的社会描述;社会实践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良好”情景。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特别是社会的差异缺乏了解。在城市高校上学时,他们习惯于以发达地区、城市社区的模式设想中国的图景,思考比较简单,得出的结论也简单偏激。涉及到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未来取向时,大学生提出许许多多富有理想色彩的方案,但是往往经不起社会实际的冲击。我们的思想教育、公民教育、素质教育,运用很多道理进行解说,但不能够真正引起大学生共鸣,收效甚微。所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提供志愿服务,与此同时,对于中国落后、贫困地区的情况进行了解和体验,对于青年一代思想的成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世界银行出版的“穷人的呼声”系列书籍,第一本是《谁倾听我们的声音》,开篇即说:“贫困是一种痛苦。穷人要承受来自食物缺乏和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承受身为附属品以及缺乏权力的屈辱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以及承受被迫作出某种取舍而带来的道义上的痛苦——例如,对于手头上一笔有限的钱,是用来挽救一个生病的家人的生命,还是用来养活孩子?”⑸大学生经常指责“中国人的劣根性”、“贫困落后者的毛病”,但是一旦真正了解和体验山区穷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之后,就不至于轻易批评,而是更多思考改善的办法。通过大学生西部地区志愿服务计划,不仅让大学生到西部地区了解情况,而且让他们有机会与西部地区的群众交往、合作,体验实际的生活状况。这样,大学生毕业生对于中国各地区复杂情况加深认识,特别是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有较为真实、深切的认识,未来的思考与决策就较为科学,避免片面性和偏激性。
    大学生西部地区志愿服务计划,每年招收6000名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前往中国西部地区(后扩大到其他省份的贫困地区)进行1——2年的服务。2003年5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财政部和人事部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项目实施一年来,近6000名全国项目志愿者已经在西部12个省(区、市)、新建生产建设兵团、湖北恩施州和湖南湘西州的191个贫困县服务。各地自行招募的4090名地方项目志愿者也已分别抵达本地区的168个贫困县开展服务。大多数志愿者较快地适应了当地环境,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许多志愿者利用自己所学,已经在教育、医疗、农技、扶贫等领域作出了一定成绩,受到用人单位和当地群众的好评。⑹
    如今,建构了全国项目、省市项目、地方项目三级服务网络和支持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服务的拓展,“西部计划”的政策将不断完善、资助将不断丰富,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及其他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
    (二)“西部计划”与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开发
    实践证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不仅对“西部开发”和解决就业问题有帮助,而且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新和能力建设、能力开发有帮助。我们认为,志愿服务项目要持续发展,除了对于社会、他人有帮助之外,还必须对于志愿者自身的成长有价值,包括视野的开拓、精神的充实、素质的提升、能力的开发等。从大学生“西部计划”的实施过程看,对于志愿者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来。
    首先,激励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由于扩招之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加上毕业后求职遇到的挫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日趋降低,自信心与自豪感都受到影响。通过吸引大学毕业生参与志愿服务西部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将才能发挥出来,并很快看到产生的社会效果。对于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树立成长的信心,具有积极作用。这里的区别在于:沿海城市是人才济济,西部山区是人才匮乏。大学生带着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前往西部,只要勤恳踏实的服务,其表现的特长很快受到当地人的重视,具有“用武之地”。
    其次,激励大学生充分发挥潜能,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参与志愿服务西部地区的过程,大学生志愿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想尽办法来解决问题。由于交通条件差异、信息发展差异、工作设施差异、生活习惯差异,大学生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技巧,才能够赢得当地人的共鸣。因此,从注意文化差异到注重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观念转变,同时在推动西部地区民众的观念更新。
    再次,丰富大学生的能力建设,不断增添新的因素。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知识水平的提高,但是进入社会工作与生活,需要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因此,当大学生刚刚毕业,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很多的,能力转化是其中的关键。“西部计划”提供机会让大学生在国家的支持下面对社会、主动实践、提高能力。一方面,大学生必须自主协调与西部地区的当地政府、企业、民众的关系,创造自己开展服务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发生观念冲突时,大学生要学习协调、妥协的方法,努力使事态朝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大学生要掌握细致的技巧,使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真正遇到困难时,党政部门和志愿机构可以提供帮助,进行协调和沟通,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所以,“西部计划”是提供大学生能力开发的机会,又提供必要的帮助、保护措施,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当然,“西部计划”的启动、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初期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服务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面临能力的考验。怎样减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时的风险,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志愿服务与青年的就业准备
    从本质上说,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特别是大学生在校参与志愿服务或毕业初期参与志愿服务,都只能说是准就业、半就业方式。因为,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或者没有经济补贴,或者有经济补贴也远远低于正式职业收入,一方面是仅仅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是弘扬奉献精神。所以,我们认为志愿服务是青年就业准备的状态。
    (一)全球化时代对青年就业的挑战
    全球化时代,就业问题也受到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人口变化的影响。中国加入WTO以后,许多传统产业受到外国的冲击。具体而言,冲击来自两方面:第一、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优势,大量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对中国的产业形成强烈的竞争态势。第二、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陆续开放,他们以更加低廉的土地价格、劳力价格吸引欧美投资者,从而造成产业转移、企业转移,对于中国造成另一种竞争态势。这种情况下,中国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达到212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万名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中国既面临市场经济国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面临转轨过程中体制摩擦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高校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只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二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中国则面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在就业“三碰头”的局面,从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负面影响。⑺因此,过去那种国家全部保障就业、毕业生立即拥有就业岗位的状况无法持续;形成就业准备期的概念,以准就业的方式解决问题,是青年应该选择的一种方式。
    (二)志愿服务与青年的就业体验
    参与志愿服务是进入社会的青年体验就业的途径之一。它与正式就业的区别在于经济收入的差异,但是工作的付出及感受是相同的,当然增加奉献和服务精神体现的感受。曹凯先生分析“西部计划”时,提出“西部计划”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激发了创业精神。“大学生以往的就业方式主要是‘毕业—就业’简单的两点一线式,而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则在两点之间加入了‘志愿服务’,使之成为‘毕业—志愿服务—就业(深造)’三点一线。”⑻这种做法与国外的公民服务相类似。公民服务是指公共行动和公共受益,代表了一种值得研究的志愿服务。据全球服务研究所对57个国家210个公民服务项目的调查研究,得出具有借鉴价值的结论,从提高自信心到提高就业能力,都是志愿者进行服务的目标(见表8-2-4)。
表8-2-4:项目目标以及项目形式分布对照表(N=210)
项目目标 跨国项目(共21个)百分比 国际项目(共103个)百分比 本国项目(共73个)百分比 地方项目(共13个)百分比
提高作为志愿者的内在激励机制 81 82 81 77
提高服务者的技能 76 67 88 85
增加服务者的社会活动能力 86 63 73 54
增加服务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81 59 63 46
影响服务者的职业选择 62 46 49 15
提高服务者的就业率 38 24 47 8
    资料来源:全球服务研究所。转引自丁元竹《在社会创新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志愿服务论坛》2003年第2期)
    从就业准备的角度看,尚未正式就业的青年人,包括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人员,通过志愿服务的途径,进入准就业状态。首先是稳定生活情绪。从学校毕业或者从家庭出来,寻找不到工作,造成青年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过去的生活可以依赖父母,如今的生活无可依赖。没有就业就没有生活能力,缺乏经济收入、住宿场所、工作群体,青年的心态会逐渐扭曲。提供志愿服务的准就业机会,让青年感受到被社会接纳、有生活能力,心理情绪可以稳定和健康发展。其次是学习就业情景。虽然没有完全市场化就业,但是青年志愿者在提供服务时面临的问题需要努力解决,如满足服务地区、团体、对象的需求,缩小志愿者与对象的观念、行为差距等。处于半模拟状态的志愿者,不知不觉已经体验并学习就业情景,有利于未来正式面对就业竞争。再次是培养就业特长。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青少年掌握的主要是知识,而就业谋生重要的是技能、经验。没有特长和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或者求职遭受挫折,或者就业后面临困境。参与志愿服务,青年就可以在比较轻松自如的情景下学习技能、积累经验,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三)志愿服务与青年就业的社会资本
    作为准就业状态的青年志愿服务,同时起到积累社会资本的作用。当代社会中的青年发展,不仅需要知识、技能、经济的支持,而且需要社会资本的支持。专家分析,“社会资本代表了行为者通过在社会网络或者其他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来确保收益的能力。”⑼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建构社会网络,积累社会资本,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其一、参与志愿服务提升了自我的形象。目前,在青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对于求职者特别是大学生求职者的形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纯是外在形象,更重要是内在素质体现出来的形象因素。因为,数百万的大中专生、数百万的流动青年,造成就业市场的人才济济、良莠不分。这样,青年或者在读书其间参与校园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或者刚毕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都是属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赞扬与尊重。参加过志愿服务的青年,给予社会一种可信、可爱的形象,起经历对于求职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二、参与志愿服务扩大了交往的网络。中国作为重视关系的社会,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社团成员交往、志愿社团与地方机构交往、志愿社团与服务对象交往的过程,建构起自己的关系网络。在校期间,学生的交往网络主要与学习、活动有关;校外志愿服务的过程,交往网络与党政部门、社会机构、企业发生联系。因为青年志愿者不是直接的经济行动者,其行为更多赋予社会意义。因此,各类企业和服务对象愿意接受志愿者,在交往过程才发现志愿者的其它才能、特长,就逐渐让其他们正式就业。
    其三、参与志愿服务提高了分析的能力。青年志愿者不是被动地进行服务,而且是边服务、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叙。随着社会视野的扩大,社会监视不断丰富,志愿着在交往与合作中的分析、判断能力越来越高,受到人们的重视。社会综合分析能力是个人的社会资本因素之一,它不仅有利于个人选择发展机遇,而且有利为机构、团体、他人提供建议和意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志愿者的思维优势、知识优势与实践认知、实际见识相结合,产生思想的飞跃。
    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就业渠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⑴[英]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A]。陈家刚编译。俞可平主编。全球化:全球治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9。
⑵[美]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3。
⑶安国启。志愿行动在中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3。
⑷丁元竹。在社会创新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由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所想倒的[A]。志愿服务论坛,2003,(3):11。
⑸纳拉扬等。谁倾听我们的声音[M]。付岩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
⑹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认识和思考[A]。志愿服务论坛[C],2004,(1):2。
⑺莫荣。就业形势和SARS事件对就业的影响[A]。汝信等。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5—96。
⑻曹凯。“西部计划”的政策评估[A]。提交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资料。
⑼[美]亚历山德罗·波茨。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学中的缘起和应用[A]。杨雪冬译。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