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加入启智
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51|回复: 0

河源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善为善治善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17: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源市和平县位于粤东北九连山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在此平乱,希望以“和”化民,遂奏请朝廷设和平县。经数百年沉淀,阳明文化已深入人心,以“阳明”命名的建筑物、街道、物产比比皆是,如阳明镇、阳明纸、阳明伞、阳明中学、阳明大桥等等。近年来,和平县对深植本土的阳明文化加以挖掘利用,将王阳明的“十家牌法”“致良知”等理念与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坚持党建引领,以阳明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焕发阳明古郡乡村治理新风貌,2023年被省委平安广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平安鼎”。
以自治为基础变“被动管理”为“主动融入”
王阳明开展基层治理时,向各地申明“十家牌法”,要求各地推选出年高有德之人,承担巡防劝谕职责,深入基层开展教化工作。和平县通过借鉴“十家牌法”,加强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让群众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融入”。一是强化党领民治,探索自治新路径。坚持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内事务管理,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治理“主人翁”。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社区)召开村(居)民代表大会443次、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544余件,形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强化网格联治,注入自治新活力。紧抓常态化联系户这一关键点,打破“县-镇-村”的简单层级管理模式,整合农村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等人员力量设立四级网格,目前已设立17个二级综合网格、1026个三级网格、8535个四级网格。今年以来,全县网格员共排查上报事件17015件、办结16982件,办结率99.81%。同时,开展“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户户通”行动,形成“党委抓牢支部、支部带动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三级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全县党员干部累计15584人次进村入户,收集意见建议1389条,帮助解决困难1629个,将原来碎片化、粗放式管理变为系统化、精细化服务。三是强化群团共治,塑造自治新面貌。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动员全县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入党积极分子、村“两委”成员等群体实名注册志愿者,持续开展“交通劝导”“巡河护河”“垃圾分类”“植树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次,参与人数1万余人。
和平县阳明博物馆
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法治文化公园
以法治为保障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
王阳明提出“因时致治”,阐明了治理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理念。和平县坚持因时致治、因地制宜,推动客家传统的“和”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治理,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变“被动应对”为“主动作为”。一是抓矛盾调处,建强法治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中心,统筹政法、综治、信访等资源力量,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打造集矛盾纠纷、综合治理、网格服务、法律和心理咨询为一体的“综合体”,推动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900余件。二是抓队伍建设,提升法治服务。注重培育基层法治人才队伍,积极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信访干部、党员小组长为主的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协助化解矛盾。今年以来,共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36场次,全县51名村(社区)顾问律师共提供法律服务2291件次,服务群众9719人次。三是抓品牌打造,传承法治文化。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和”为核心,践行“和睦、和美、和兴、和顺”调解理念,打造“和和来”调解室,通过“四心”工作法(耐心听取诉求、同心说理释法、真心解忧止纷、恒心跟踪问效),采取以文化人、以法育人的方式,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诉前。今年以来,“和和来”调解室共受理案件1444宗,成功调解907宗,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和谐稳定,让“枫桥经验”在和平县开出“和谐”花,结出“平安”果。
和平县王阳明法治研究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和平县王阳明法治文化沙龙活动
以德治为支撑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参与”
王阳明继承儒家“德治”“仁政”思想传统,建立“申明亭”和“旌善亭”,大力宣扬道德高尚、优良正派的人物事迹,同时将丑恶的行为作为警示教育。和平县注重发挥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先导和教化作用,从树德、养德、促德三方面下功夫,实现道德实践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参与”。一是以“评”树德,树出文明新风尚。和平县始终把选树典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选树培育活动,两年来累计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35名。同时,组织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组成宣讲团,到单位、企业、学校、村(社区)宣讲先进事迹,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强化群众之间的道德认同,引导群众见贤思齐。二是以“约”养德,养出乡风新气象。以全县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德治枢纽平台,持续深挖善用客家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和规范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评议机制,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以“制”立德,立出治理新秩序。制定《和平县“以评促管、以比提治”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方案》,鼓励镇、村将参与惠民政策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人居环境整治、孝老敬亲等文明善行量化为积分,并通过积分评比、兑换等方式,强化荣誉、物质双激励,实现了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大坝镇水背村制定了《水背村乡村治理积分实施细则》,把乡村重要事务量化为积分,用于兑换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并与五星党员、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建设等挂钩,有效激发村民积极进取的内生动力,携手共建文明美丽乡村,推动该村成功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文明村”。
大坝镇水背村阳明广场
和平县城新貌
来源:河源市委社会工作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