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356|回复: 1

[转帖] 中国孩子需要什么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0 13: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孩子需要什么教育?
作者:新华网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48    更新时间:2006-1-15
[新华网特刊] 教育的重要性不需赘言,但对于中国的孩子而言,他们到底缺少什么?应该给什么样的教育?近来,平民教育、贵族教育、绅士教育、挫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我们听得多了。
   专家、老师、家长也许在某些思考上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当然,身处不同的领域,对孩子们进行什么教育理解不同很正常。但是,我们能不能从大家的讨论中,来看一看中国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教育呢?
现状一:中国孩子需要"贵式教育"?
"贵式教育"能培养出"未来领袖"?
  上海一家教育中心决定在暑假搞一个“未来领袖高峰会”夏令营。在那里,他们将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在高尔夫球训练场里进行练习……身份从学生一夜变成CEO、公司总裁或者高级主管。主办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竞争的社会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材,具备领袖特质,“未来领袖”夏令营应运而生。 (见6月23日《上海青年报》)

   如果把“未来领袖高峰会”当作游戏来给孩子玩,就像“过家家”,未尝不可;如果把“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在高尔夫球训练场进行练习……”当作未来领袖的“领袖特质”来培养,则是笑话。
   “领袖们”是不是不干正事,成天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玩高尔夫球?我想恐怕世界上没有这么写意的“领袖”吧?他们更多的是工作在岗位上,甚至到老也退不下来,而吃喝玩乐只不过是他们在享受自己的财富罢了,哪是什么领袖特质啊。
   领袖特质是什么?据研究领导能力的伦敦企管学院教授杰伊·康格(Jay Conger)的定义,领袖特质是一系列行为特质的集合,这些行为特质能让他人感受到一种魅力,包括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敏锐察觉追随者需求的能力、总结目标并公诸于众的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的能力,以及鼓动追随者实现领袖目标的能力。
   
   看看,“发掘潜在机遇的能力”、“洞察追随者需求能力”、“在追随者中间建立信任能力”……这些能力又岂是“出入高级宾馆、举行酒会、在高尔夫球训练场进行练习……”所培养得来的?未教孩子栽树浇水,付出努力,先让他们学会吃喝玩乐,坐享其成,如此舍本逐末的教育,甭说培养“未来领袖”,不要适得其反——把孩子培养成好吃懒做的“败家子”、“二世祖”就是万幸了。况且,三代都培养不出贵族,十天就难打造未来领袖?看来,在养他人之前,“教育者”自己应该先学点教育科学。
   对孩子教育,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富人喜欢挫折教育,如西方国家;穷人追求贵式教育,像国内的一些父母。许多小富起来的父母,倾尽所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惟恐孩子受到一丁点委屈。正是因为家长有这种需要,社会上才会“10万元打造神童”、“10天培养出未来领袖”等怪事出现。
   可惜,贵式教育常常事与愿违,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总结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为人父母者,在把孩子培养成“未来领袖”之前,还是让他们多吃点苦,而不是相反。(作者:练洪洋)
现状二:中国孩子生命安全教育知多少?
缺失生命安全教育,谁之错?
  ●这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缺失!在广播、电视、书本、课堂中,传播逃生技能的知识如此缺少,其他的传播渠道竟是如此狭窄,而传播的力度也并未形成强势,无法妇孺皆知
   ●其实,只需要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许多灾难就会消于无形。想一想那些留在教室里孩子们的手印吧,只要当年在校舍的选址上,多想到一点孩子们的生命风险,或许今天的悲剧已经避免
   水火无情!竟然无情到让我们在6月10日一天之内,在黑龙江省宁安的洪水与广东汕头华南宾馆的大火中,去直面上百条刚刚还在欢笑的生命骤然逝去的严酷,去听取那88名片刻前还在教室里念书的孩子被洪水冲走时的哀哀哭声……
   谁夺去了他们的生命?是天灾?是早已酿成的安全隐患?是灾难降临那一刻的各种偶发因素的齐集?很多悲剧的发生,或许难以阻止。因此,如何自救,更具实际意义。
   在沙兰小学,几位老师在洪水来临之际,果断击破窗玻璃,命令学生抓住门梁、窗框,于此挽救了不少学生的生命。汕头酒店祝融肆虐时,四楼的客人跳窗而逃,5人当即死亡。他们所在的每一间房,都有厚厚的窗帘、床单,假如扯布作绳,沿窗爬出,结局完全逆转。
   同一灾难,不同结局,是个体的知识、意识与意志间的差别!
   可惜,拥有这种自救能力的人,竟是少数!新浪网上的一个调查令人震惊:在答“是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题中,“会”的仅占52%。问其“灾难逃生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18%的人称“没有渠道”———对生死相关的知识,竟无知如此,岂不令人咋舌又痛心?
   这是一种社会教育的缺失!在广播、电视、书本、课堂中,传播逃生技能的知识如此缺少,其他的传播渠道竟是如此狭窄,而传播的力度也并未形成强势,无法妇孺皆知。火灾演习、地震逃生,各个城市时时举行,但一年演习的总参与者也就几十万———演练的不过是“小众”,但灾难是不会长着眼睛来择人的。所以大多数人一遇灾难,还是恐慌、不知所措,作出错误选择。
   这里,当然有宣传手段的问题,也有经费的苍白。但是,在我看来,长期以来,对生命基本尊重的教育缺失,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社会忽略,才是根本的原因。
   看一看一次次的矿难吧;看一看3岁幼女李思怡是怎样饿死在派出所警察的“遗忘”中的吧;看一看孙志刚的生命是怎么终结的;再看一看,福利院的智障女孩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善意的人”切除了作为女人最基本器官的子宫……就可以知道,如今的人们对生命根本无所谓“敬”,更无所谓“畏”。一个连生命都不敬畏的人,怎么可以想像他会有责任?
   官员问责制度,公共安全体系建立,的确是生命安全的一种保障。但是,不是只有等到这一切都完善了才能减灾防灾。事实上,许多灾难,只需要有对生命的基本尊重,就能消于无形。想一想那些留在沙兰小学教室里孩子们的令人心痛的手印吧,当年,只要在校舍的选址上,多一点想到生命的风险,或许今天的悲剧已经避免……吴焰 《华东新闻》 (2005年06月15日 第二版)

安全教育不可少
   相似的一幕不断发生:河南的农民工李学生奋不顾身冲向飞驶而来的火车,舍身救出儿童;江苏省金坛市的殷雪梅为救学生被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倒,光荣献身。在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人民日报类似的报道就有4篇,它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意外伤害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万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又以交通事故居多。事故频发与未成年人安全意识的缺乏不无关系,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没有对安全教育给予足够的认识。北京市4月12日举行“儿童安全步行”活动,帮助儿童掌握安全步行常识,预防交通伤害事故,这种安全教育方式值得提倡。孩子们不仅要知道怎样防范交通事故,也要学会落水、触电、火灾等发生后该如何应对。但愿全社会都来关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避险,不让本可避免的悲剧发生。(童舟)
生命教育不应回避死亡
   31日下午,海口市殡仪馆火化间的送尸车旁,海口景山学校高一(6)班的全体同学静听着火化工人讲解一具遗体是如何火化而成为一堆青灰的。送尸车在火化师傅的操作下左右移动,同学们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原来这是该班主题班会活动——“关爱生命、健康成长、遵纪守法、争做新‘三好’”的一部分。(4月2日南京日报、南京晨报)
   这样的生命教育不但笔者是头一次听说,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闻所未闻。所以争议自然是难免。既有家长说,学校组织学生到殡仪馆参观很容易给学生心灵上留下恐惧的阴影,对孩子以后成长不利。也有家长认为这种教育孩子的活动,很有创造性,也很有道理。
   同样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比较倾向与后者,毕竟生与死本身就是无法回避的,既然无法回避,那么让孩子知道生命的珍贵,何错之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命挫折的年代,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肯定自我生命价值及意义的人而言。他们常会觉得生活无聊、内心空虚,找不到人生的重心及希望,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高社会道德价值或经济压力时。而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生中同样存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自杀率逐年上升,其中青少年占有相当比例。有资料表明,其中高中生的自杀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生命只有一次,请青少年们珍重再珍重!”,似乎这句话对活着的人而言,永远只是乞求,那是因为青少年们并不认为死会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没有认清死亡的真相,不知道该用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最重要的人生课题,并珍惜活着的每一刻,积极学习。
   近几年来我们的教育界一直在倡导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然而要知道这样的生命教育并不是平地起高楼,更不是赵括的纸上谈兵,只有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学生才会真正珍惜生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参观殡仪馆,甚至去了解一具遗体是如何火化而成为一堆青灰的,这并不无知,也不可怕,因为这本是一件抱着“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活动。
   当笔者看着学生“屏住呼吸、瞪大眼睛,静听讲解”的神态,在看看一些家长焦急不安的神情,不禁哑然。难道说连孩子都能坦然面对死亡,而家长却做不到吗?爱因斯坦曾说过:人能感受到最美好的事物是生命的奥妙,亦即人们因确定有死亡而选择生命。我们感受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与热情,此种愉悦充实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渴望与热情之情永远是我们的良师。希望我们的生命教育真正能化茧成蝶! (作者:蒋毅)
现状三:中国孩子,经过多少挫折教育?
高考谎言暴露学生挫折教育之失
   近日网上盛传两个消息。一是《成都晚报》报道的:一位中年男人在高考前10天遇车祸身亡,为了不影响其正在备考的女儿的情绪,女孩的母亲、亲友、老师、同学和邻居,共同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把消息足足瞒了13天。另一个消息是6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家住重庆沙坪坝的一对夫妇,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自立意识,竟然委屈地装穷十七载,在因在高考前夕向女儿许下重金承诺,才无意中曝光了这场持续17年的爱心“骗局”。
   两个新闻看起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应该说为了学生以及孩子,都倾注了无限爱心,从这个层面来说,可谓用心良苦。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等好品质,竟需要家长装穷17年?同样,为了孩子把高考考好,竟要隐瞒孩子13天?这两个事件,无疑暴露了孩子们在挫折面前脆弱的承受能力。
   一直以来,社会都希望孩子们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除了学习要好,还必须还身体好、情商高,在挫折面前能够坚强面对。但是,现实却是,高考占据了孩子的几乎全部空间,在家长的眼中,只要孩子学习好,家务可以不做,生活起居家长全部代劳;在学校,在教师的眼中,只要学生学习好,校园的卫生可以不让学生搞,体育课可以少上甚至不上,学生全然成为学习机器。如此一来,学生都成了温室中的鲜花,看起来光鲜迷人,但却离不了温室,经不得风霜。试想,这是我们期望的新一代年轻人吗?没有足够的挫折教育,经不起挫折和失败,这样的学生将来出身社会,又如何让家长放心?又如何让教师放心?
   所以,高考谎言,集中暴露了当前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当中,挫折教育的缺失与不足。学生们亟须补上这一课,否则,就算冲过了高考,还有将来的就业、参加社会、成家等更多的困难在等着呢。(陆颖)
现状四:中国孩子,绅士教育有无必要?
[新闻事件]
   (记者 王荟)  昨天(3日)上午,汇佳学校小学部三年级的邢文瀚挥动高尔夫球杆,开始了自己在学校的第一节高尔夫球课。今后,该校将在校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2000多名学生中开设高尔夫球课,全面普及高尔夫球。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对此表示“不反对”,同时认为此举不宜推行。
   3日上午,中国高尔夫球协会与北京私立汇佳学校举行了我国第一所“高尔夫球普及试点校”揭牌仪式。今后,该校的中小学生每周将有两个课时用来学习高尔夫球。对此,高二年级的赵禹表示很喜欢,因为“这是一项很绅士的运动”。
   校长王家骏认为,高尔夫球在培养学生礼仪、衣着品味、修养等各方面都非常有益,开设这门课就是要普及“高雅”。
   3日下午,市教委体美处负责人表示,学校开设高尔夫球课,鼓励学生玩好,不应该反对。但是,以北京中小学目前的条件,这项运动“不易推广”,也“不宜提倡”。
现状五:中国孩子,平民教育亟待加强?
你有没有对孩子进行“平民教育”?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只希望子女长大后成为社会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希望做平民,这是很危险的。
   第一,如果没有平民情感,又如何能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历数那些伟人、专家、学者等有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无一不是立足平民,在为平民服务的事业上做出成就的。然而,现在很多人由于自己已经脱离了平民身份,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从不想到培养孩子的平民感情。看不起平民百姓,尤其看不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平民,如农民、清洁工、企业工人、修鞋补锅的、捡垃圾的等等。动不动就威胁性地提示孩子说:“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像他们(农民、清洁工、企业工人、修鞋补锅的、捡垃圾的等人)一样。使孩子从小就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瞧不起,在感情上格格不入。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对平民没有感情,从大学的门槛上一步跨到了党政机关干部,或者社会的其他什么重要岗位上,连尊重平民的基本情感都没有,又怎么能够为平民服务,又怎么可能做好工作,成为什么家什么伟人呢?
   第二,如果没有平民志向,长大后又做了平民怎么办?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固然不错,但更要有当平民的准备。在全社会来看,无论什么时候,做平民的永远是绝大多数。出类拔萃的人才,永远都是极少数的人。如果孩子从小就背负起一心要做出类拔萃的人才的沉重包袱,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近年来不时地发生一些优秀的高中生跳楼自杀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孩子成不了人才,又不会做平民,岂不就误了孩子一生?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平民志向,才能经受起挫折和磨难,也才有成材的可能。俗话说:“俊俏媳妇就要上得厅堂,进得厨房。”在农村就还有些老人要求子女,要能够过富日子,也能够过穷日子;能够当“皇帝”,也能做平民。
   第三,如果没有平民素质,岂不要成为社会“渣滓”?就是因为很多人忽略对孩子的平民素质教育,认为孩子读书少或者不读书就自然沦为平民了,认为平民是可以随便做的,认为平民是社会竞争中淘汰下来的人,所以我们的国民素质在整体上始终难以提高,甚至一些青少年一旦成“龙”无望,就“破罐子破摔”,“以烂为烂”了,这也是目前社会上的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平民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的,迫切需要提高孩子的平民素质。尤其要加强“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为孩子奠定一生做人的坚实基础。
   俗话说:“只有永远的百姓,没有永远的官。”更何况做好平民是做好官员的唯一根本。平民情感、平民志向、平民素质是一生为人的基础,更是成为出类拔萃人才的必要条件。“万丈高楼平地起”。伟人、专家、学者都是从平民开始做起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远大的理想教育时,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平民教育。(黄草坪)
现状六:中国孩子,网络道德教育有无缺失?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须加强
   网络的开放性、无约束性及信息的隐蔽性往往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护能力,教会学生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自辨能力,教会学生自己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其目的是引
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育者的权威和作用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引导其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此同时,高校德育工作也要拓展新的天地。无论网络文化带来了哪些社会思潮和思想文化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都要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善于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的领域,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高校应把网络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建设计划,多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或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要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教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正确的网络意识、精湛的网络技术水平、敏捷的反映能力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
   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化陶冶作用。校园文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对其进行审美熏陶和技能培养。而网络文化的规范性较为薄弱。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而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充满着各种矛盾,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校园文化具有有限的开放性,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而网络文化是全开放的,容易导致信息洪水泛滥,使学生良莠难辨。校园文化的这些教育优势,能够抑制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给予学生较完整的道德观念,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对网络文化有所选择。
   为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目前,不少校园网络信息内容太少,信息更新太慢,网上关于专业及科研方面的信息缺乏。针对这些,应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FTP站点,并多安装一些最新的软件以供下载和学习;将学校的宣传版制成网页;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可在校园网中多设一些权威性的专业学术站点的镜像,设立一些有实在内容的专业学术主页。其次,多组织一些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或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来提高学生使用网络的水平。另外,在注意传授网络应用知识的同时,还应加强网络素质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再次,应加大对学生的上网引导与教育,组织有关专家,开设一些上网引导课,让大学生懂得在互联网这个知识宝库中如何挖掘宝藏。多开辟积极向上的网站,组织具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信息上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现代化、信息化,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最后,还应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活动。比如可以开展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网络创意大赛”等,加深学子们对网络的理解,从而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引导聪明、勤奋的新一代大学生,真切感受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网络世界,充分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和创造性,走积极、健康的网络之路。 (李景友)
观点一:学校:师德是孩子的为人成长的启蒙榜样
师德不存,怪事不绝
    浙江临安金盾职业高中的校规规定,每学期每个学生的道德总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若学生有违规行为,学校就按《学生综合加扣分细则》扣分。如果不够60分,学生可以花钱买分,价格是每1分20元钱。(5月12日青年时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自然要有校规。然而如果校规自已就失规逾矩,又怎么去规矩学生?分不够,花钱买,已是匪夷所思,而该校校长居然称花钱买分是为了使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更快地改正,岂不更是荒唐?所谓出发点是好的之类的辩解,休说欺人,恐怕连自欺也难--难道这个校长真的会认为他们收钱卖分是为了学生好?
   有议论抨击这种收钱卖分是将道德货币化。道德当然不能货币化,职业高中的校长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之所以明知这样的买卖做不得却还是要做,原因无非是财迷心窍。一心想从学生身上弄钱,思维有了定势,具体到一个校规的制订,也要雁过拔毛。
   这些年来,校园里已经成了发生怪事的温床。怪事之多,堪称络绎不绝;怪事之怪,可谓推陈出新。比如临安金盾职高的道德作价、卖分收钱,就又是怪事一桩。学校本该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却频发不该发生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师德不存。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耳濡目染桩桩件件的怪事,我们的孩子将会怎样?我们的未来又将会怎样?从这个角度看,师德不存,遗患无穷。(奚旭初)
观点一:家长,教育不该自私或浅薄
不是宝马车就不是真情?
   大连一学校门口,很多家长开车来接孩子放学回家,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一学生对其父没开宝马,只开了辆“破车”来接他很是不满,赌气不上车。“质问”父亲为什么没开宝马来,还嚷嚷着让父亲回家把宝马车开来。父亲苦口婆心的劝说,费了好一番劲才将他劝上了车。(5月21日 东北新闻网 大连晚报)
   看完新闻,一阵无语,怎么说好呢?新垮掉的一代?纨绔子弟?这个时代能开得起宝马的毕竟是少数,宝马成为那孩子在同学面前炫耀其家族权势和金钱的资本,当然不足为奇。
   前不久看《孔雀》,一个细节记忆犹新:下雨了,胖而傻的哥哥给在学校上课的弟弟送伞,弟弟不但不要,还对别人说那不是他哥哥;事后还找了个英俊挺拔的伙伴扮成警察“哥哥”来给自己送伞。
   孩子大约多少总是爱慕虚荣的,贫和富、出身高低都是这样。成年人尚不能免俗,何况是不经事的孩子?
   笔者读初中的时候,上学的土路大约有15里左右,还没铺柏油,晴天还好,有点雨雪就泥泞不堪,很是难走。我和学校里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每周步行至少一个来回。冬夏寒暑、雨雪刮风,三年不变。我这里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这根本不算什么炫耀的资本。像我那时候一样境况的孩子现在全国还有很多。
   记得一年冬天周末下雪很大,伯父来学校给我送伞和雨靴,他同时也给村里另外几个孩子的雨具一并带去,惟独没有三子的,因为三子家没人在。伯父一路照顾三子回家,但三子还是很气愤,怪伯父没想到他;进而埋怨他父母,说他们不疼自己不知道照顾自己……几年后下雪的一天碰到他,他依旧向我提起这件事,言语中似乎对他父母的埋怨还没有消解完。
   也许当年三子父母是因为忙其它的事,忘记了托伯父带伞给他;或许是粗心。三子在这件事上未免“小气”,当年的一个细节,居然成了他几年、可能也是一辈子也解不开的心结。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暴发户,更是造就了一部分人的暴发户心理(这里“暴发户”和“暴发户心理”都是中性词)。这样的心理不仅表现在他们身上,更是“遗传”和影响了下一代。因为他们缺乏相应有体系的知识素养,时代也没有积淀成足够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更是让人忧虑:溺爱,放纵;不理不睬,毫不关心……。因为所谓的忙,他们与孩子缺乏根本、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认为孩子只要在物质上丰富了,什么都好了。用他们一代物质上经历的苦来化解、弥补并试图以此来代替、掩盖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是自私的,更是浅薄的。
   真情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也许千万的好,孩子都忘记了;一点点的差,孩子总要计较、铭记并且放大。溺爱不是爱,放纵更不是。宝马接你放学是真情,“破车”不是吗?摩托车、自行车也可以的。
   当然,真情口说无凭,它需要父母做出来;表达真情形式也不同,黄金宴、总统套房是;萝卜炖鸡肉、芭蕉扇摇起的清风也是,孩子更要理解。(李记)
观点三:社会,宽容引起的震动更强烈
“权力教育”的苦果谁来品尝?
  11岁的成都光华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勇(化名)递给老师一张纸条:“我要杀了你!”并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包。这一切,皆因他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老师当场命令他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4月3日《成都晚报》)
   将地上的废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这样的“屈辱”不是谁都可以忍受;“我要杀了你”这样超越常规的想法出现在一个孩子的头脑里,实在让人感到震惊。当11岁的幼小心灵,面对朝夕相处的老师萌生这种残暴的“报复”心理时,我们已经开始尝到了“教育侵略”结下的苦果。
   当前,有的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依然被传统的陈腐的教育思想禁锢着,还没有冲破教育中权力(原文为利)主义的羁绊,对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进行无端的“教育侵略”。处于老师或父母粗暴教育之下的孩子,因为屡屡遭受否定和挖苦、讽刺,而扭曲心灵,使孩子们心中对平等自由的强烈渴望被扼杀了,偏激的叛逆导致学业的荒废,并让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
   对未成年人来说,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因此,师生关系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社会组织诸多关系中的基本关系。那么,学生喜欢和讨厌什么的教师呢?正反两种调查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都把宽容与尊重人列在首位。由此可见,人格平等是师生关系的第一准则。尤其是对待渴望自立的中学生,没有人格平等做前提,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可是,在我们的学校和教师中,还有很多“粗暴教育”的痕迹可循,比如不准留长发、不准上厕所、让学生互打耳光等等。这种粗暴,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居高临下、发号施令上,体现在对孩子的人格、尊严的野蛮“侵略”上。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我们国家喊了好多年,虽然我们一再呼吁要让学生呼吸更多的平等自由的空气,但要真正杜绝“教育侵略”的现象,恐怕还是任重而道远。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成年人都需要时常得到认可,被人赞美,何况是小孩?当我们已经品尝到“教育侵略”的苦果时,难道不应该从中深刻反思吗?美国式的赏识教育倡导自尊、信誉、宽容、诚实,喊出了“享受学习”的口号,让孩子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教师或父母以一种朋友式的教育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快乐地成长,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为什么呢?宽容并非是对错误的否认,而是意味着对人的理解,信任与期望,其效应是唤起犯错误者的自觉,调动起他本身的力量去战胜错误,这不是棋高一着吗? 对于教师而言,面对这些未谙世事、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不该多一些宽容、理解、信任和鼓励吗?! (作者:娄国标)
观点四:环境,中国孩子教育需要公平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教育公平?
   近来,围绕着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教育公平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新华网评3月11日刊出了徐学江先生的《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3月12日还推出了《谨防“改革”损害教育公平》的特别评论报道(特刊)。不过,当我们热议教育公平时,什么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做到教育公平,也许还值得我们更冷静地做更深入的条分缕析。对于教育不公,网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全国各地录取线上的不公,对此,可以用徐学江先生在他的《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一文中的话来看说:“实行多年的高考录取线不同的政策,就是一项荒唐的、充满歧视的‘霸王条款’。”除此之外,徐先生还谈到一种教育不公,就是教育投入地区分配的不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严重失衡”、“明显地重城市,轻农村。”
   本文不谈徐先生所谈的后一种不公即教育投入分配的不公,因为这种不公可以由有关部门对教育投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重新分配,相应说来更容易解决,本文单说徐先生所说的第一种不公,也是社会大众关注最多的不公。这种不公该如何看待如何解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期待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公平?如何达到这样的公平?
   说起来,比如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学生,其成绩拿到北京来可能可以上北大清华,但在当地,可能只能上个一般学校。这种状况在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广泛存在,尤其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上学本就不易,学生通过努力好不容易获得如此成绩,却仅仅因为地区的原因而上不了大学,这实际上是对他们努力的否认,是一种典型的不公,对国人而言实在是一种情感上的伤害。
   不过,如何改革这种现状?真的如有的网友所言,要在全国各地采用相同的录取线吗?这种办法就能带来我们需要的公平吗?或者说,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做法本身所体现的公平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确实看到,全国各地存在如上文所言的现象,相对北京而言,外地学生的成绩可能上不了大学,相同的分数在北京却可能上北大清华。但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拿着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各地采用相同的录取线后,就可以上北大清华了呢?很大一部分人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初政策有意见也是这么想的。其实,这还得揭开录取线差距这一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现行的高校招生办法是,由于有自己的招生指标,通过规划,确定其在某些省区市的招生数额,在这些省区市的报名考生中,再通过成绩从上往下录取。所以,北京和外地存在录取线的差异,外地之间也同样存在录取线的差异。之所以会出现北京的录取线比外地的低好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北京的生源与外省区市的生源绝对数相差很大,而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给各省区市的招生名额却比北京少得多(大体上言之),这样,北京学生被录取的比率增高,这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现状。
   从历史看来,这种做法在各省区市教育水平发展不均等的现实条件下平衡区域考生以及平衡区域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历史作用。这一点不容否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流动和就业灵活越来越明显,为地区培养人才的观念越来越弱化,这才突显出如今的教育不公问题。所以,要改变这种现实,废除前面所说的成绩在外地上不了大学在北京却可能上北大的怪现象,看起来直接的做法是在全国各地采用相同的录取线,背后的根子却在于废除招生指标的区域差异。如果仅仅说要在全国采用相同的录取线,而不取消招生指标问题,平等仍然实现不了。
   举例说来,如果北大在湖北有2名指标,但10名考生报考,这三人中第一名成绩为650分,第二名的成绩为600分,第三名成绩为580分,后面的考生成绩更低。按现在的做法,北大在湖北的录取线为600分,580分的人上不了北大。北大给北京的指标为2人,但只有3名考生报考北大,前两名的成绩分别为650分和400分。这样,这两人都能上北大,北大在北京的录取线为400分。这样,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北京400分就可以上北大,湖北580还上不了北大这一不公平的现象。如果按网友们所说的采取相同的录取线,是怎么一个相同法?是都用400还是都用600?这显然不现实。网友可能会说,把北京考生在湖北考生排在一起,从高到低排,再从招生人数从下往下走,这样做可以,但如果北大在湖北招2人在北京招2人的指标不改,湖北580分的考生虽然恰好在总排队中居第4,他就仍上不了北大,居总队第4这样的成绩排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谈采取相同的录取线,实际仍绕不开的问题是高校在地区之间不同的招生指标差异。
   所以,我们期待的,实质并不是要高校在全国各地实行等同的录取线这一表面现象,而是录取线背后高校所设定的地区招生指标差异。这才是教育不公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在这一问题上的教育公平。
   北京高考录取线比外地低很多,很容易让人得出北京教育不发达这个表面判断,事实上,我们又会说,一般经济文化极其发达的地区,教育也当很发达,北京作为经济文化很发达的地区,其教育不应该不发达。以上两个矛盾的结论,其实也是可以透过高校给北京的招生指标与北京生源相比的录取率来说明白。明白了这点,就可得到一个更为客观些的判断,那就是当前北京的录取线虽然不高,并不表明其教育水平不高。
   如何实现这样美好的公平?如前分析所述,仅仅从分数上规定高校在全国各地采用相同的分数线,而不废除招生指标,没有意义;如果让高校在全国各地的招生指标不存在差别,平均分配招生指标,由于考生数量存在太大差别,不同录取线的表面现象也仍将存在;让全国的考生来个大排队,取消地区上的招生指标差异,这看起来确实比较彻底,但有一个现实却是,一些省区市比如北京和上海,早些年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地方实行自己的高考试卷,培养模式也朝自己的个性发展,如果让这些重新回到统一的路子上来,唯一套高考大纲是瞻,当前走自己省市的高考路子是不是就是一种逆转?高考会否产生新的畸变?以前基于全国各省区市教育水平发展不均等,为平衡区域考生以及平衡区域人才培养所进行的指标考虑,是否已经完全不再需要?这些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因为,它们背后同样关涉着教育不发达地区广大考生的前途和命运,以及国家总体发展和地方发展规划。  
   这需要广大网民和国家有关部门一起思考。(李代祥)
教育公平絮语:假如我晚生十年

   今年“两会”,教育公平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总理说几年后农村要全部免费教育,10位大学校长说大学收费状况短时间不会改变,更有会前有关机构统计,近几年名牌大学农村生源急剧下降。
   因托考试的福,终于在城市里混了一席,但假如我晚生十年,我能顺利地读完大学么?因为我四兄妹中,两个本科、一个大专一个中专,如果都晚生10年,我老爸老妈再省吃俭用、含辛茹苦不可能将我们都供出来。
   于是,我想把我16年读书的花费简单算算,给关注这个问题的理论家、政治家们提供一点“细节”。
   1977年9月,我小学一年级,学杂费2元5角,这些费用包括语文数学课本、三本写字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其他学习资料家庭自备,哥哥用破的书包妈妈补了两针给了我。当时公社食品站猪肉7毛6一斤。五年级由于课本增多,学费涨到4块钱。
   那时候还不是盛世,正是拨乱反正、百废待兴,80年代初实行包产到户后,本乡农民才解决了吃饭问题。校舍是生产大队自己烧砖、自己施工盖起来的。老师都是高中毕业回乡的民办教师,有多高的水平很难说,他们的报酬就是大队给他记工分,但态度都极其认真。
   还要说明一点,那时候农产品相对工业产业,价格还是蛮高的。包产到户前几年,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年年丰收,除了交够征购粮、统购粮后,卖一担余粮,差不多可以供两个读小学的孩子一年的学费。
   我的初中在乡中学上的,1982年至1985年,这段时间是我们那里农民的“黄金时期”。初中一年级学费8元,初三涨到12元。我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是本村的,当时刚从民办转为公办,老婆孩子还在农村。农忙时回家,“跟牛屁股”班上学生常常自动组织起来,农忙时一天就帮老师收完稻子,令老师很感动,我对文字的热爱始于此时,老师给我开小灶,看他订阅的《小说月报》、《人民文学》、《芙蓉》。
   高中在县中学读的,1985年至1988年,学费开始涨起来了,高一好像是30元。那时候乡政府、县政府开始膨胀,农民的负担开始加重。用我乡农民的话来说:“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让我们安生。”寄宿在学校,自己背米在学校时堂搭伙,一月交2元钱的煤火费。我的哥哥当时已军校毕业,姐姐卫校毕业,有了工作,得到他俩的赞助,父母不觉得很吃力。
   88年高考因为贪玩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复读那一年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最大。复读时每学期得多交50元。
   1989年考上大学,那一年是1949年建国以来大学第一次交费。但那时候还是象征性的每学期200元,其中包括60元的住宿费。记得第一次去大学报到带了700元,便觉得是笔巨款,家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那时奖学金发放的比例大约占1/4,我四年得了两次奖学金,一次二等200元,一次三等150元。当时我班32名学生,农村学生约占60%,本宿舍4名兄弟全部是农村来的。说明一下,敝校从50年代开始一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后来大学的学费越来越贵了,《义务教育法》是出台的教育类第一部正式法律。我不幸,开蒙读书时还没有这部据说“惠及千万孩子”的法律。我又很幸运,当时没有这部法律时所交的学杂费远不及立法后义务教育阶段所交的学杂费。
   我老婆也是89年考上大学的,她家三个女孩她最小,都是大学毕业。现在和老丈人喝酒闲谈时,这个退休工人也感叹,幸亏孩子生得早,要是后来交那么多钱,把我卖了也供不了三个孩子读大学。
   我生长的那个村,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800余人的行政村,考上大专以上的累计一百多人,现在回村的那条马路前两年重修时,还让我们这些考出来的人集资。最辉煌的一次是1982年,本村的一位16岁少年成为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物理系录取,现在美国。他家的四个孩子,全部本科以上学历。这几年回村后,发觉乡亲们送孩子读书的劲头远不如以前。他们的理由很现实:现在学费这样贵,就算大学读出来没有门路,工作也不好找,还不如读个高中,就去广东打工。(十年砍柴)
观点五:孩子,我为啥想当教育部高官
16岁女生为啥想当教育部高官
   “她总幻想着自己是国家教育部的官员,经常在家里模拟教训老师的场面,这让我太担心了。”近日,大连一位母亲带着16岁的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做心理咨询时如是说。(据3月28日《海峡都市报》)
   这名叫小欣(化名)的女生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进入初中后,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就成了家常便饭,班里的同学也经常嘲笑她,小欣渐渐对学校和老师都产生了愤怒情绪。当地的心理咨询专家认为:小欣是因为童年的生长环境过分安逸,父母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她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专家此番分析,笔者难以认同。不错,现在确实有不少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但这与孩子在学校“总会出错”,并因此受到指责和嘲笑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何况,小欣长时间身处老师和同学冷漠与歧视的环境中,产生这种情绪是难免的。因此,专家的“心理剖析”,不仅无法对症下药,而且可能产生误导。
   由此看来,这名初中学生想当教育部高官的初衷,就是想报复那些动辄指责她的老师和对她极不友好的同学。这个想法虽说极为幼稚,但其中却透出一种天真而鲜明的反叛精神:“你们凭啥这样对待我?有朝一日我成了教育部的大官,看我怎么收拾你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这个想法是被逼出来的。
   现在,老师虽然不敢体罚学生,但对“总会出错”的学生进行“精神惩罚”时却毫不留情,如当众进行羞辱、发动同学对其实行“全面孤立政策”等等,这在孩子心灵上留下的创伤其实一点也不亚于体罚。因此,我们可以说,“16岁女孩想当教育部高官”是教育的悲哀,真正需要“做心理咨询”的,不是不谙世事、“总会出错”的孩子,而是那些屡屡贬损学生人格的教师。(作者:徐林林)
观点六:国外,教育不为应付考试
中国教育靠什么“玩转”美国高考
 4月26日《新闻晨报》报道,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念高中的中国女孩安娜,为了备战“美国高考”(SAT),竟专程回到中国,在上海一家学校上了20多天的SAT暑假强化班。如此“恶补”果然大见成效,安娜SAT考试取得了满分1600分的全球最高分,一举拿到了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看来,以中国的应试教育来对付美国的高考,的确不在话下。然而,这却让人感到了一丝讽刺意味。笔者这么说,是因为中国教育“玩转”美国高考,除了表明接受了中国式教育的学生,其“死记硬背”的能力比较强,死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多,并且掌握着较为高超的答题技巧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弊病之一,如果说有能力的培养,那也只是培养了学生很强的应付考试的能力。而实际上,应试能力即使算一种能力,那也只是在考试中有用,并不能让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才。中国教育不仅能“玩转”美国高考,我们的中学生也可以“玩转”国际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可为什么至今我们无人站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中国教育“玩转”美国高考,并不表明我们的教育水平比美国高,更不表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超过美国。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把主要精力和兴趣用在了如何应付考试上,才使得我们的教育水平、人才培养质量远不及美国。应试能力胜人一筹,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差距巨大,如此中国教育“玩转”美国高考,不是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吗?但愿我们能从这种讽刺中,体味到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浦江潮)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13: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中国孩子需要什么教育?

呵呵,文章比较长。
其实,思维和方式,因人而异。
但我会把这篇文章当成一面镜子,从中分析自己的心态。虽然我们不是父母,但面对福利院小朋友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出现以上心态.从某个方面来看,这些心态,在我们义工群里面,是存在共性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