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嘉嘉两次了. 嘉嘉的妈妈,还有在回家途中,也听宇少提起,嘉嘉的表达方面,常常会很书面语.这让我昨天趁公司的工作不那么多时,好好的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是学过那么两年的外语,记得我们的口语老师常常就是要我们先阅读一篇文章,然后要我们用英语,用自己的表达方法把文章的大意很口语化的表达出来. 嘉嘉的事,让我想起了这种学习方法. 也许,我们每次家访前,我们可以先准备一两篇文章,新闻,故事等等,我们可以用标准的普通话或广州话很正式的读给嘉嘉听(因为嘉嘉的视力不好),然后要嘉嘉用自己的语言很口语化表达一次. 如果有不口语化的地方,我们要纠正她.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的表达可以口语化,更接近生活语言.
家访嘉嘉的第二次,我发现,我们,每个家访组的组员也许都有各自的长短处. 也许我们在将来的家访工作中,我们可以好好发挥各自的长处,互补彼此的缺点. 我们也许可以把各自的分工分得细点,各负责一部分,一起把工作做好. 同样,我们也可以互相学习嘛. 就如,我,是广州人,也许在广州话方面可以帮助到嘉嘉. 又如,红袖,她的歌唱的很好,也许,她可以在这方面和嘉嘉沟通.还有宇少,他的文章写的好,也许,他可以在这方面给嘉嘉帮助等等(以上都是我的假设).这样的安排,我想我们既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嘉嘉,还可以省得我们为了可以与嘉嘉很好的沟通而很努力的想办法去学习唱歌等等,因为有些事不是很努力就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学得很好,而且有些事还要讲天分的,就如唱歌吧!
以上是我想到的一点想法,很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谢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