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3247|回复: 4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经验介绍(扬爱笔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9 11:46:35 |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经验介绍(扬爱笔录)

[这个贴子最后由Adamancy在 2005/03/29 11:50am 第 1 次编辑]

以下几篇为我在网络查询到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言语训练

    自闭症孩子的言语较为窄化,若孩子的沟通能力能提升,则其认知能力会相对成长,问题行为则会逐渐减少,可见言语训练的重要。其训练原则与方法如下:
  1.需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如:吃饭时、洗澡时、游戏时间时。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符合孩子的目标。
  3.制造相关语言情境。如:吃早餐时,拿着果汁和牛奶,询问他要喝哪一种
  4.语言环境中最好能有同侪或家人随时给予响应。
  5.找出孩子有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诱发语言。如:暗中将他随身携带的破毛巾拿走,让他
6.找不到,而诱发沟通的意愿。
  7.当他有沟通意愿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的程度视孩子的能力决定,搭配口语的完全提示、口语部分8.提示、嘴形提示等,例如:当小明指着门想要出去时,妈妈可以提示他:「小明想要?」然后做出「出去」的嘴形提示。
  9.配合孩子的步调,需有耐性给予孩子反应的时间,老师或家长可等待五秒 后,再做相关反应。
  10.若孩子有沟通意愿的出现,则立即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赞赏。
根据这些原则与方法,实际应用方式请参考【例一】
【例一】训练一个惯用喊叫哭闹表达需求的自闭症孩子之口语表达
1.情境:每天早餐时间,沛沛即将吃早餐时。
2.制造语言环境:桌上放着牛奶和豆浆,妈妈问孩子:「沛沛要喝什么?」
3.训练步骤:
(1)「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
(2)「沛沛要喝什么?」「喝牛奶」(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奶」小声一点)
(3)「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奶」不发出声音,只做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奶」)
(4)「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不做口型提示,要沛沛自己说出「奶」)
(5)「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小声一点,由沛沛自己说出「奶」)
(6)「沛沛要喝什么?」「喝牛…」(马上帮他大声说出来,但「牛奶」不发出声音,且只做「牛」的口型提示,由沛沛看妈妈口型,自己说出「牛奶」)
(7)「沛沛要喝什么?」「喝……」(马上帮他说出来,但是「牛奶」不发出声音,由沛沛自己说出「牛奶」)
(8)「沛沛要喝什么?」「喝……」(不发出声音,只做「喝」的口型提示,让沛沛看妈妈口型,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
(9)「沛沛要喝什么?」「……」(不发出声音,让他自己说出来「喝牛奶」)
4.孩子沟通意愿不高时,假若他平日喜欢喝牛奶,可以故意给他豆浆,诱发他的学习意愿。
5.随时给予鼓励和适当响应。
6.训练步骤是循序渐进的,可能某一步骤就需训练好几天,并不是在一天之内就可全部达成,父母需有耐心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05-3-29 11:47:31 |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经验介绍(扬爱笔录)

情绪问题处理

    情绪问题是自闭症儿童主要问题之一,虽然自闭症孩子与一般人一样,拥有生气、高兴、沮丧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但是因为其本身先天能力上的缺失,使得自闭症儿童有时候会以出乎常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如:哭闹、自伤行为。
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太懂得观察别人的脸色而明白他人的心情,常有妈妈因孩子的破坏行为气得讲不出话,但自闭症孩子却仍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克服情绪问题呢?有下面几个原则:
1.为他说明此时的情绪感觉为何
举个例子:当孩子抗拒吃饭,绕着屋子跑,大声尖叫、哭闹时,我们可以不理会他发脾气的行为,而可趁机教他讲:「我很生气!」透过这样的方式与过程,教导他这样的语言表示,正是说明这样的情绪、感觉,并告诉他:「以后若是遇到同样的感觉,就可以这样说,妈妈或老师就会明白。」
2.建立适当的发泄管道
  若孩子比较大一点,或是有基本的口语能力,可以教他用口语表达情绪,不可以丢东西、打人。但是若口语方式仍无法协助他情绪的发泄,则可以找出学校或家中可以接受的方式,如:跑操场、画图、在纸上写:「我生气!」、打球、、、等,协助自闭症孩子的情绪发泄。
                          
 楼主| 发表于 2005-3-29 11:48:32 |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经验介绍(扬爱笔录)

模仿能力训练

对于孩子的发展而言,模仿的能力占了重要的地位,经由模仿,许多的学习经验逐渐累积而学会了某种特定的技能,更代表孩子的注意力从我行我素的内在世界转向外在的兴趣。以自闭症儿童来说,他们也会出现模仿行为,但多是对自己有兴趣的才去模仿,对于其它方面则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影响了其它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还不懂如何去注意别人,因此,对于自闭症孩子的模仿能力训练是当务之急,和孩子的互动也尽量地活泼有
趣,才能积极地吸引他们的兴趣。依照发展阶段来说,「模仿」的发展顺序为:动作模仿、听照指令、配对、模仿玩具玩法、团体模仿学习等,所以,老师和家长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模仿能力的技巧训练:
1.找出他喜欢的活动或东西,练习「动作模仿」
2.在自然情境中,引导进行「听从命令吩咐行事」的练习
3.将「听从指令」的练习引导至「配对概念与动作」的练习【找出他喜欢的活动或游戏】
先暗中仔细的观察他喜欢的游戏或活动,之后,在他进行这件事时,中途拦截,要求他做一项其它动作后,才让他继续进行。
例如:当他在玩荡秋千时,荡到最低之际,将他挡起来,要求他跟你握手打招呼,才让他继续玩。刚开始他会抗拒、哭闹,并且不懂要做什么,这时候,我们需完整坚定的握着他的手上下摇,并且说:「握手!」帮助孩子将「握手」这一个词与动作相结合。这样的交换条件的训练方式,以「握手」换「可以继续玩荡秋千」,能让孩子愿意配合学习,并且可以作为训练他接下来可以听指令吩咐的能力基础。记得适时给予赞美鼓励。
【在自然情境中,引导进行「听从命令吩咐行事」的练习】
利用吃饭、上学、洗澡、游戏等自然情境中,使用手势或简单口语吩咐孩子简单动作。例如:吃饭时,妈妈招手并说:「坐这一张椅子!」;
上课时,老师指着黑板并说:「把黑板擦干净!」刚开始需要训练的人不停的亲自用手协助孩子动作的进行,如拉他到位子坐好、带他到黑板前擦黑板,慢慢的,可以经由手势表示,口语配合,直到他可以听到吩咐马上动作。若能遵从吩咐,就代表他已经接受或注意到训练的人,即将可以进行下一步骤的动作模仿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3-29 11:49:08 |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的经验介绍(扬爱笔录)

自我刺激、人际问题处理

    自闭症孩子因为先天上的缺陷或后天教育的不当,常常会出现自我刺激、人际等行为问题,造成老师和家长的困扰。所以,在处理自闭症孩子的行为问题时,我们应先了解的是造成此问题行为的原因,之后再利用行为改变技术或其它教育方式进行疗育。在这里先举个简单、常见的「哭闹、尖叫」例子说明,之后,在「自闭症的疗育」中再做详细解释。
【步骤一:观察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
观察孩子「哭闹、尖叫」的可能原因
1.身体不舒服
2.环境改变而感到不安
3.听到不舒服的声音而感到害怕
4.见到极喜欢或极不喜欢的人
5.东西被拿走了
6.肚子饿
7.想引起人的注意
8.太高兴或不高兴地难以克制
9.备受委屈
10.拒绝别人的要求
【步骤二:应对的处理方法】
1.安抚或带去给医生看病
2.引导他认识新环境,让他了解变化,有心理准备
3.寻求声音来源而撤离这令他不舒服的声音,或是跟他解释这个声音为何,减低敏感度
4.示范正常的打招呼方式或与人接触的方法
5.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减少他对玩具或物品的依赖程度
6.他使用他合适的方式表达
7.建立和谐正当的彼此互动模式,与沟通管道
8.示范使用语言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9.先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我们知道他受委屈了,替他把心情说出来,或协助他自己陈述,并转移他的注意力到其它活动中
10.忽略他的哭闹行为,而教他以一般社会所接受的拒绝方式,如:摇头、摇手、口说:「我不想做!」来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05-3-28 16:57:23 |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Adamancy在 2005/03/29 11:31am 第 1 次编辑]

ABA与孤独症儿童训练美国经验介绍(笔记)
郭延庆       北京大学精神病卫生研究学院

对于非专业人士,请勿独立擅用ABA法进行实践操作。

ABA的定义:
应用行为分析(ABA)治疗孤独症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正越来越成为治疗孤独症的一种主流趋势。ABA技术实际上并不神秘,大多数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父母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都能够基本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就能奏效的。掌握这种方法与技术不难,但要利用这种技术,达到让自己的孩子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需要持之以恒、每天数小时训练与矫治。
目前,美国应用的ABA分离式试验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方法,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教学中只给孩子简单明确的指令,如“给我积木”等,对孩子的要求十分清晰。每次“试验”时孩子必须作出反应,并根据反应情况给予不同的结果。这种方式很适于孤独症儿童的训练,因为他们通常对他人的语言没有反应,不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向,不能够像正常儿童那样可以通过细致讲解达到习得新技能的目的。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反复练习。
为了促使孩子对指令作出正确而及时的反应,可以使用提示(包括手把手练习、语言提示、手势和操作示范等)。
一、行为分析三大策略以及操作训练强化物的选择
三大测略:强化、刺激控制、厌恶控制,它们是改变行为的武器。还要做的是,行为的功能分析:对某种行为的功能、环境背景作分析,以提供改变它的思路。
1、强化策略:是ABA教学最有用的。它是一个人为操作的程序。利用某行为之后供应(停止维持)强化物的方法增加(降低)该行为的发生率。强化物可以是糖果饼干(量要适当,消费快,孩子还想要),也可以是关注、拥抱、鼓励等社会性的,越出其不意越好,要马上给。但是注意的是,一定是在行为之后才给,才能给他看见。否则就是贿赂孩子了-不是ABA。
看来,我们的孩子不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他不理人,不和人打招呼,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多次挫折之后,忽视了他这些行为,不再强化这些行为了。(正常的孩子和人打招呼,会得到强化 - 家长高兴奖励、人家也夸赞,孩子的这个行为就被强化了,以后见人就打招呼了)。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家长,要多多强化他建设性行为,这不是说我们要增加什么,而是我们原来做的少了,现在补给他。同样的,我们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重视,他发脾气,我们就抱他、满足他,他的脾气就越来越大。因为我们对他的平常安静、乖的行为不重视、忽视、不注意强化,相反盯住了他的问题行为。
孩子做出了努力,父母给予拥抱,一个吻,一块糖,予以鼓励。
2、刺激控制策略:
带孩子到商店,他喜欢某个东西,给奶奶说他想要,奶奶不理他;如果他撒泼打滚,不给不罢休,您就满足他(您同样有成千上万个理由这样做)。哭闹,发脾气的行为暂时终止了,可从一段时间来看,他在同样情境下的问题行为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了。
换种方式:带孩子到商店,他喜欢某个东西,给爸爸说他想要,爸爸不理他;如果他撒泼打滚,不给不罢休,爸爸依然不理,最后孩子哭了也白哭,只有罢休。可从一段时间来看,他在同样情境下的问题行为慢慢被遏制了。
3、厌恶控制策略(同2雷同)
二、行为功能分析
强化物的筛选
1、间接法
挑选你认为孩子最喜欢的10种强化物,如糖、饼干、小汽车、举高他...
让孩子在同等机会下从中挑选1个消费掉,再补充,再次来(注意交换各个位置)...10次后统计
消费了也可以不补充,从余下的9个中挑...纪录10次,统计出目前他喜欢的强化物的排序。
每几天的训练都要分析一下。
不要让孩子对你的强化物不感兴趣。
强化的目的是让孩子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在使用赞赏时,除了说“很好”、“真棒”以外,也应该明确地表明你所强化、表扬的是什么行为。比如,在对孩子进行名词的理解训练时,指令是“把玩具给我”,孩子果真把玩具拿给你了,结果可以这样说:“真好,把玩具给了妈妈。”
2、直接法
挑选你认为孩子最喜欢的10种以上的强化物,如糖、饼干、小汽车、举高他...
让孩子在同等机会下从中自由挑选1个消费掉(挠挠痒孩子,逗逗孩子)
三、行为功能分析――实验性功能分析
情景分析                    前因                           结果
游戏情况        丰富的游戏环境,任意选择游戏           NCR的社会互动
注意情景        喜欢的玩具,告诉他自己玩,老师      目标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注
在忙。                                            意:老师忙呢,先不要打扰老师。
逃避情景给予    给予一定量任务                      对依从性行为
鼓励            给予鼓励                            社会认可
                可以说不,你可以不做
四、可行性操作训练
1、定义:指导者给出指令后立即给予必要的辅导让孩子完成反应。
2、优点:
(1)减少错误,保持高水平的强化机会。
(2)减少孩子的挫败性。
(3)适用于对挫折敏感或新项目的开始。
3、缺点:降低辅助标准主观,难以把握,幅度大,增加错误概念,幅度太小,可能不理解。
4、特点:
(1)无错误学习方法
(2)辅导措施因人而异
(3)对每一种辅助等级都必须完成预先规定的试验次数,直至达降低辅助标准
e.g 不要总是对孩子说真棒,孩子开始很高兴,听惯了,却会厌倦,到最后会无动于衷的。
例如:嗯!孩子起立!--哇!真棒!起来了!--拿出一块糖,但不要放在孩子的手中。只是让他看到--想要吗?--孩子回答:想要--好!伸出手来!--孩子接下糖果--把漂亮的糖果纸剥下来吧,宝贝!--还想要吗?.......

五、四合一教学法
基础摸底:呈现至少三个项目(其中饱含至少一个学习项目)
随机轮换项目的位置以及指令:
1、集中实验法:
例子.摆出球,杯,鞋让孩子识别,随机抽出其中一样看孩子能否认出。
只记录其中一样的正确率。
2、单一呈现法:只叫摸球(不摸其他)几天后再来。(高->低)
杯子从远处的角落靠近小球,让孩子去摸小球。
3、随机轮换法:摸球(换位)摸球(换位)摸杯...(低->高)
4、扩展试验法:引入2个以上的物体。
5、维持阶段:到操场让孩子指出球在哪。

六、自然环境下教学
七、模仿言语孩子的沟通训练
1、创造沟通机会。
刺激->等待->强化。
刻意创造沟通机会。(孩子未能轻易得到,就会与你做沟通)
a、在孩子面前吃孩子最喜欢的食物,但不要给他,等几秒钟,如果孩子没有反应做出想吃的举动,给予提示。再问孩子想要些什么?如果孩子说想要,再问要什么?给予食物,吸引他上前,伸手或说出来。
b、激活玩具的玩法,终止后把玩具递给孩子。
当孩子的面,打开玩具的开关,然后关了玩具,把玩具递给孩子,看看孩子是否会打开玩具开关。
c、当着孩子把4块积木放进盒子里,突然间把一个小动物放进盒子里面。
看看孩子的注意力。
d、和孩子一起看书。
e、打开泡泡盒,当着孩子面吹泡泡,然后关闭并拧紧盒子,让孩子尝试打开。
f、熟悉一个游戏,直到孩子表现很开心的样子,停止玩游戏,等待。游戏可以是蹦蹦床、老鹰抓小鸡。
g、吹胀气球,然后使气球泄气,把另一个干净的气球放在孩子面前,期待反应。
h、给孩子他不喜欢的玩具,教会孩子不只是通过发脾气,表现厌恶的神情,学会说:不喜欢。
教会孩子拒绝的方法,say no。不能只是通过发脾气。

    :em105:  :em105:  :em10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