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111|回复: 0

第一次走近少教所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2 1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 兔子的小窝 q-qzone文章     
作者:张欣
发表于:2008年7月28日 16时3分28秒来源:阅读(7)评论(0)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69118783/blog/1217232208
第一次走近少教所的孩子们
    昨天,第一次跟随“展翅计划”的小廖以及其他志愿者走入广州市少年教养管理所,那里没有高墙,没有电网,也没有四周塔台上时刻端着微冲戒备森严的武警。如果不是进门时登记处里女警的一身警服,我可能以为自己来到的不过就是一个要求较严格的寄宿制学校。(有关“展翅计划”的详情,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录http://www.liaobx.org/show_news.asp?id=224&class_code=00010001了解更多信息,这是“廖冰兄人文专项基金管委会”的官方网站,没有病毒,请放心!)
    我们到达的时间尚早,陪同我们一起来的少教所张科长怕各位志愿者耐不住室外的高温,早早就把办公室的空调打开迎接我们。我们在张科长的办公室里稍作停留,也最后调整一下状态。经过上午整整3个多小时的培训课程,大家在室外35度的高温下多多少少都感觉到一丝疲惫了。可是没有人希望在孩子们面前呈现一个萎靡的精神状态,所以大家都抓紧时间休息。
    阿柱告诉我们少教所的孩子一般下午2点钟就要起床做工了,因此我们的到来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休息,对此我稍感心安。我觉得开展志愿活动的必要前提就是不能给其他人造成负担,否则志愿者无形中就扮演了“强制者”的角色。
    调整之后我发现少教所的教官已经让参加“展翅计划”的教员们在室外树荫下布置好了一圈小凳,我们也已经能够保证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了。能够参加“展翅计划”的孩子都是经过少教所筛选的,也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所以能够参加“展翅计划”实际上已经成为少教所里的一项奖励制度。
    由于我是第一次直接和孩子们面对面,属于绝对的“菜鸟级”,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阿柱发言,他既是“廖冰兄基金会”的重量级人物,也同时是“展翅计划”的创始人。虽然阿柱的年纪不大,但做老师的他很容易就打开局面和孩子们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我身处少教所的孩子堆里,心里想着这些孩子本处于张扬青春的年纪,却因为种种原因过早的经历了原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灾难和挫折,导致他们对前途,对人生,对生活感到迷茫、无助、失落、甚至愤怒,所以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现在只能呆在少教所里为曾经的失误、错误“埋单”。
    说实话,在我真正走进少教所之前,老公没少在我面前危言耸听,说什么那些都是小混混、小流氓、社会的垃圾,跟那些人接触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之类的话!弄得我满脑子都是“蛊惑仔”的形象。但当我真的接触到他们之后我才发现,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未成年人,而且都是很机灵、可爱的小弟弟。有的孩子思想很灵活,脑子动的也很快;有的孩子比较腼腆,看上去块头很大说话的声音却很小;有的孩子很外向,当他们面对你微笑的时候会露出一排漂亮的牙齿;有的孩子不善于同陌生人交谈,眼神里也会写上警惕。虽然我们这次去的志愿者人数不多,小孩子的人数大概是我们的2倍,但他们都很乖,没有吵吵闹闹的乱成一锅。在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大组讨论后,志愿者分成了几组,各自带几个教员谈心。我和另一个志愿者嘉嘉一组,我们这一组有3个孩子,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我就暂称他们为小A、小B、小C吧。
这3个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得知我是一名律师后,纷纷向我提出了N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我要被劳教?为什么赃物不是在我身上搜出来的我也要进来?为什么少教所里可以使用“电棍+警棍”?为什么……?为什么……?诸多连珠炮般的“为什么”确实轰得我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原来少教所的孩子们对法律的需要也是这么迫切的,他们希望有人能够用法律的知识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这些疑问都是在《刑法》、《刑事诉讼法》中找不到答案的,他们希望我可以为他们解答。但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深深地明白,有些问题,已经远远的超出了法律的范畴。法言法语的解答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来说无疑是苍白的。尽管如此,我还是很认真地向他们承诺,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查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下一次见面时尽量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进入少教所的,小A抢夺,小B绑架,小C盗窃,如果不是他们亲口对我说出来,我完全不怀疑凭他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我会认为他们都是好孩子。当然,虽然他们犯过错误有过瑕疵,但我坚信他们仍然可以成为好孩子、好人。
    也许是因为法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孩子们能够敞开心扉和我谈一些沉重的话题,例如家庭。小A这么对我说“进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被家里逼的。”尽管我一直清除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但这一次我是直观认识到了失败的家庭教育和缺失家庭的温暖会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我感觉,这里的孩子是被爱的国度遗忘的人群,他们在最需要呵护最需要疼爱的年纪无法得到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他们形成今天这个局面的因素中,不和谐的家庭因素应该是主要原因。在这些孩子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这些即将为人父母和已经为人父母的人对下一代肩负的责任。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很明显的都把自己打上了印记,他们会经常在第一人称的主语前加上这样的定语“像我们这些坐过牢的”,尽管我多次打断他们并告诉他们并不是“坐过牢”的人,但显然效果甚微。他们已经在自己和其他青少年之间划出了一道心理的鸿沟,他们一方面一直在用否定自己的方式提醒自己不是正常人,一方面却又渴望以后出去的生活可以被人接受。在这样矛盾的心理折磨下无论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内心都不会平静。作为志愿者,通过这一次的接触,我触及到了孩子们心理负面消极的一面,也深知如果他们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他们就不能真正的融入社会。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确实很短暂,活动规定的时间只有2个小时,面对着3双真诚的眼睛,我觉得2个小时实在是太短太短了。我明白仅凭这一次的聊天是远远不足以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的,也无法急功近利的帮他们消除所有的负面思想。他们都只有十几岁,以后的路还很长,除了送给他们祝福之外,我还希望自己可以尽可能多的给与他们精神上的帮助,使他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不会感觉孤单。
    也希望所有看到我这篇后记的朋友们,如果你身边有曾经失足的青少年,请你装作不知道,并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悄悄地帮助他们,让他们也感受到社会上其实还有爱是属于他们的。同时,也希望朋友们如果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可以帮助到少教所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的能够给我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