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8-11 2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协助身心障碍者 > 唐氏综合症
常见疾病之预防与治疗
六侧十五岁学龄期唐氏症儿童较常会遭到的身体健康问题,以及其预防与治疗方针。
智能不足及神经系统疾病
这是唐氏症儿童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其学、入学、社交,甚至心理层面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唐氏症患者会有中度智能障碍(平均IQ约为55),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唐氏症儿童的智能发展较慢,相较于同龄的孩童,其智商有逐年相对下降的趋势,但是就如同正常人的智商是在70~130的范围内,唐氏症儿的智商也有高达80以上与常人无异,也有很少释低至25左右属动度智障者。科学家研究经年尚无法解释,为何多一个21号染色体会影响一个人的智能,拥有三个21号染色体的唐氏症患者,其大脑的发音与生长确实会受到干扰,不只大脑容积较小,而且神经细胞的数目也比常人少,其神经纤维网络结构的发展也不如一般人绵密繁复。
所幸人类的心理成熟度及运动、社交能力自出生之后仍在持续成长,一直要到十岁以后才逐渐缓和下来,而且在往后的年岁当中也还有一些成熟发展的空间;唐氏症儿也有这样的成长期,如能切实实施早期疗育,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协助,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下长大成人,唐氏症患者也能充分发挥他们自己有限的智能,而达到相当不错的结果,最终目标可望获得一定程度的独立自立能力。
心脏血管系统疾病:
唐氏症儿也较容易有「痉脔症」,也就是俗称的抽筋现象。大约有8%左右的唐氏症儿童会有痉脔症,其中将近半数在一岁之前发生。一旦发现有此情形,则应当尽快让孩子接受诊断及治疗,三、四岁以下唐氏症儿偶有夏季热或体温不稳也是跟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先天性天脏病」是唐氏症患者相当常见的器官畸形,也是导致孩子经常生病、体重不增、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内的研究报告显示大约有一半(40%~46%)的唐氏症儿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此所有的宝宝在出生后,如经诊断确定为唐氏症,不管有没有听到心杂音,均应接受心脏超音波检查,当检查证实有先天性心脏病,便必须尽快寻求小儿心脏专科医师的进一步诊断(胸部X光摄影、心电图、心导管等)与治疗,以避免心脏衰竭或产生肺动脉高血压,影响孩子的生长,也减少因先天性心脏病而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机率。
唐氏症儿合并的先天性心脏病较常见的依序有心室中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心房中隔缺损、开放性动脉导管、法洛氏四合症、以及心室中隔缺损合并开放性动脉导管等;除了部分直径小于0.5公分而且无严重自左向右分流、缺损位置有自疗可能例子之外,只需每隔三到六月定期追踪检查,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儿都需接受口服强心剂、利尿剂或开心手术的治疗,并应按医师指定期返诊接受必要的检查,或做药物的调整。随着医学的进步,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唐氏症儿,如果能适时给予适当的内科或外科治疗,则其生长情形及生活质量会有很明显的提高,存活率更有显著的改善。
重大的开心手术治疗大都在五岁之前即已执行完毕,因此六岁到十二岁的唐氏症儿童若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大多数情况都已相当稳定,有的心脏缺损甚至已自行愈合,所以只要依照医嘱定期追踪或服药便可。
有一小部分的唐氏症儿会有「心脏传导障碍」,也就是一般人所知的心律不整,则必需接受心电图检查,如有需要则应进一步做特殊的传导检测,并视病情的轻重,由小儿心脏专科医师来决定治疗方针,家长应与医师密切配合,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
呼吸系统疾病:
充能是免疫能的的发展迟缓,可能是肌肉张力差、排痰功能不良,也可能是有先天性心脏病导致肺血管郁血、循环不良、婴幼儿时期的唐氏症儿罹患「呼吸道感染症」如咽喉炎、扁桃腺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的机会较一般孩子为高,不过由于现代医疗方法的进展及有效抗生素的研发,呼吸导感染症的治愈率相当高,已不再是造成唐氏症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了。学龄期的唐氏症儿童与其它孩子相较、呼吸道感染的频率与病情的严重程序两者并无明显的差异。
「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是相当常见的另一个呼吸系统毛病,其成因乃是因为唐氏症脸部正中部分的结构发育不良使得鼻腔与咽喉较狭窄,又常合并低肌肉张力及喉头软化症,舌头也比较大,妨害了呼吸的通畅,以致会形成打鼾、换气不顺的情况,而在睡眠时特别会有周期性的呼吸暂停现象。经常感冒导致分泌物增多、扁桃腺肥大、以及肥胖的睡姿不良(尤其是脖子过度后张)等因素也会加重呼吸暂停的情形。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存在或发生次数太多容易造成脑部缺氧,行为与生长发育会受影响,也会逐渐形成肺动脉高血压症而引发心肺功能失常。因此当发现孩子有这种现象时,应尽快寻医求治,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并安排睡眠时的特殊生理检查,如果发现有扁桃腺及腺样体过度增生,则应施行摘除术,若有其它的异常状况,亦应遵照医师的指导,接受必要的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
大约有8%~12%的唐氏症儿会并发「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其较常见者有气管食道间屡管、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脏、巨结肠症及无肛症等,这些先天性异常牙显必需在新生儿时期尽早诊断,并立即施予外科手术矫治及供给充足的营养、水份和电解质,随着小儿外科手术方法的改进,以及新生儿科学的发展,有消化系统畸形的唐氏症宝宝如果能得到及时具业的照顾,其存活率相当高。
当然个别案例的病情各有不同,宜与孩子的主治医师充分沟通、讨论,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让孩子有接段现代医疗矫治的机会。当孩子的肠胃畸形获得完全矫正之后,其消化吸收情形通常与正常孩子无异。只有在巨结肠症或无肛症患儿,于关闭人工肛门(又称大肠造口术)并将直肠直接拉出打通的肛门口之后,会有不少比率的孩子会有漏便或其它排便的问题,需要家长协助解决,也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施以训练,使其能够尽量自行排泄;当然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学会之前,只有依赖家长的关照了,也不要忘了与学校老师沟通,以获得老师与校方的谅解与配合,让孩子能在学校立足,不致因特殊的卫生问题被排斥。
「肥胖」是学龄唐氏症儿童应该及早注意预防的事情。婴幼儿时期的唐氏症儿由于必须应付许多先天性缺陷所造成的体能负荷,以及为了符合快速成长期所需的热量,医师会建议家长给孩子较多的营养摄取。年纪较长,大概自三岁左右开始,有一部分的唐氏症儿童会开始发胖,到成年之后情形愈加严重,造成不少的并发症。究其原因,主要是饮食毫无节度,摄取过多高热量的零嘴及食物,又因先天条件的限制,无法自我克制,而且动作不灵活,运动量不够,长期入多于出当然会发胖。也有的医师认为引状腺功能不足、先天性心脏病妨碍了孩子的活动量等因素也都会造成唐氏症儿的易于肥胖。总而言之,从幼儿期起,家长即应开始注意孩子的营养及体重增加的情形,视孩子的需求给予均衡、适量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热量、高卡路里的垃圾食品;定期的健康检查并记录孩子的成长情形,规律、适量的运动,以及咨询医师、营养师有关的知识,也有助于孩子较为健康的成长。
内分泌系统疾病:
由医学文献报告看来,唐氏症者可能产生的内分泌疾病包罗万象,几乎所有种类的病症都被报告过,不过其中以甲状腺、生殖腺功能异常,以及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最为常见。
大约有10%~20%的唐氏症儿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现象,绝大数都是以「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呈现,其发生率较之正常婴儿高出将近三十倍之多。此种疾病必须即早诊断出来,并尽快开始服用甲状腺素治疗,如果延误了诊治的黄金时间(一般是出生后三个月内),孩子的智能、成长发育、消化功能等会受到严重影响,对唐氏症儿而言不啻雪上加霜,所幸现在由政府全面推行的新生儿筛选计划,已将先天性甲状腺低能症列为五项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因此绝大多数的此症患儿都可以在出生一、二个月内得到正确的诊断,并且接受甲状腺素治疗,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然而唐氏症儿在长大的过程中,仍然有不小的机会产生甲状腺的各种疾病,导致甲状腺功能不良,到了成年之后这种状况将更形严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甲状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炎等,视其严重程度需进一步接受检验和治疗。这些病例当中,约有40%其血液里面可以测得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或抗微粒体抗体。建议学龄期的唐氏症儿童最好每年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基本的检查项目为甲状腺促进激素(TSH)及甲状腺素T4、T3三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做必需的治疗。
有关唐氏症者生殖腺功能的研究指出,青春期之前的唐氏症孩子其黄体激素(LH)与滤泡促进激素(FSH)的分泌量与同龄的正常孩子相比,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到了成人之后则会有所改变。唐氏症男孩的睪丸一般而言较正常人略小,至成人期则差别会更大,而且其精子数稀少,细精管也都呈现透明质变性,使得医学界普遍认为唐氏症男孩均有不育症;不过最新的医学报告则显示,男性唐氏症患者只是性能力较差而已,并非绝对都是不育的,因此从学龄甚至更早便应开使输他们正确的性生理知识,进入青春期之后更要注意防护,以免横生波折。对于女性唐氏症患者,这方面的关心与注意更是应当加倍,乃因进入青春期之后,大属的唐氏症女性都会有生育能力,其生理卫生问题是家长应该关心,并预作准备的。根据国外文献的报导,唐氏症者青春期的开始与结束年龄与常人无异,所以学龄期的唐氏症孩子在十一、二岁就应开始接受两性的健康教育。
「成长问题」也是唐氏症者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唐氏症者的身材大都比较矮小(见图4),自幼年时期起便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究其原因当然与染色体数目不平衡有关,多出来的一个21号染色体会干扰基因的正常运作,不过真正的致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有的研究报告显示,唐氏儿童的生长激素(GF)分泌功能与常人一样,不过其血液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I)的浓度在幼儿期较同龄儿童为高,然而逐渐长大之后则IGFI的浓度便低于正常值了,同时IGFI接受器的量反倒增加,这样的情况会造成骨骼的生长不良,很可能就是唐氏症者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生长激素疗法对于促IGFI的制造及分泌有显著的作用,也因而能刺激唐氏症儿的生长速度;不过更深入的研究仍是必要的,在现阶段,是否应给唐氏症儿生长激素治疗,还是有一些争议性,健保局也尚未批准这样的治疗方法。
唐氏症者是否较易得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目前尚无结论,不过当唐氏症者被证实罹患了自体免疫系统疾病时,除了首要注意其甲状腺功能有变化之外,糖尿病的相关检查也十分必要。
感染性疾病:
唐氏症儿确实较一般的孩子容易感染疾病,特别是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若他们得到B型肝炎,也有较大的机会变成慢性带原者。不过这些疾病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搭配其它的药物和物理治疗,以及政府全面施行B型肝炎疫苗注射之后,情况大有改观。
唐氏症儿易于罹患感染性疾病的原据研究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 免疫能力缺损:唐氏症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功能均略差于常人,又较容易有自体免疫能力,更是会伤害到免疫系统的功能。
§ 不正常的身体构造:唐氏症者的脸部中央部位发育不良,鼻窦及中耳的构造异常,耳洞管的功能不良,再加上肌肉张力不足、呼吸、排痰功能不太好,也是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 生甘于复杂、不卫生的环境:唐氏症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不完全,卫生习惯自小即需旁人督促与协助,如果又处于团体生活中,尤其是拥挤又卫生条件不佳的教养院、收容所,其易于罹患感染性疾病,亦不足怪哉,因此让唐氏症孩子都能被家庭接纳,受到家长良好的照顾,则患病的机会将大为减少
骨骼系统疾病:
学龄的唐氏症儿会有不少的骨科疾病,较常见的有第一、第二颈椎的不稳定现象、膝盖骨脱位、臀关节脱臼或发育不良、脚部异常及脊柱侧弯等情形。骨骼异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呈现或加重,因此家长必需仔细观察孩子的步履、资势及活动力,定期的身体检查也应列入骨骼系统的评估。第一及第二颈椎的不稳定有可能造成严重的脊髓伤害,故而应藉由定期的检查,佐以必要的放射线摄影,早期发现与治疗。
血液与肿瘤疾病:
唐氏症儿得到白血病的机率约为正常儿童的十五倍,也就是每一百唐氏症儿就有一个可能会罹患白血病,得病的年龄绝大多数均在四岁以前。最近由日本及加拿大发表的研究论文指出,唐氏症儿罹患的白血病主要有两型:一为罕见的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AMKL),大都发生在四岁前,一为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ALL),则大都发生在较大的唐氏症患者,尤以三岁至九岁间为最多。白血病的临床症状有贫血、不明热、肝脾肿大、不正常出血、食欲不振、体力变差、体重减轻等非特异现象,父母必需仔细观察,若有异状即应寻医求治。目前癌症的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唐氏症孩子纵使不报罹患白血症,其治愈率已大为高。有一些唐氏症儿在新生儿期曾有过暂时性白血病(transient leukemia)或类似白血病反应,虽然是一种良性的症病,大多数会自行痊愈。不过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复发真正白血病的机率很大,因此暂时白血病应被视为白血病前期,需夕加注意,并做定期追踪检查。
唐氏症患者的造血能力不正常,新生儿时期常有红血球增生症,血小板器也较正常值稍低。长大后其骨髓细胞的数量与功能亦不太正常,血液中颗粒球先期细胞的数目也远低于常人,这可能会减低抗抗细菌感染的能力。台大医院曾报告过0.8%的唐氏症儿罹患有慢性特发性血小板缺乏性紫斑(chronic ITP)。
眼睛疾病:
约3%的唐氏症新生儿会有白内障,如为严重型,则出生后不久即应予以手术治疗,以免有失明之虞,手术后的视力矫正则需辅以眼镜或其它光学训练。唐氏症儿童会有屈光的问题,约30%有近视、远视或散光,其它较常见的尚有斜视、眼球震颤、弱视、眼睑发炎、图锥形角膜等情况,都需要会诊小儿眼科医师详加检查,并予以视力矫正或治疗,长期的追踪检查必不可少。
牙齿与口腔疾病:
有关唐氏症儿的牙齿与口腔异常状况相当多,简要列举如下:
1. 缺牙、乳牙或成人牙少了几颗的机率很高
2. 巨如且如面充满沟槽
3. 唾液分泌较少
4. 萌牙时间较慢
5. 上颔彦面中央部分发育不良
6. 短而高拱的上颚
7. 乳牙与成人牙的牙型异常
8. 较常有阻生牙或乳牙太晚脱落
9. 珐琅质缺陷
10. 较早掉成人牙
11. 罹击牙周病的比率较高
12. 常会夜间磨牙
13. 舌头的活动不灵光
14. 戽斗或咬哈不良的比率稍高
针对前述的种种问题,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至少每年一次的定期牙科检查实属必要。牙齿涂氟、蛀牙或牙周病治疗、齿列矫正等,视情况应遵医嘱予以安排。
听力问题:
研究发现高达65%~80%的唐氏症儿会有程度不等的听力缺陷,所幸大多数属轻度到中度的听障,严重者并不属见。唐氏症者的听力缺陷主要导因为其外耳道与中耳较小、耳咖管功六不正常、反复性中耳积水等情形。听力上的缺损会妨碍孩子的语言学习与心智发展,不能等闲视之,定期的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听力的异常并加以矫正是相当重要的事。另外月中耳炎,中耳积水等会影响听力的疾病,亦应寻求小儿科或耳鼻喉科医师的治疗。
行为方面:
唐氏症孩子的人格特征是友善、重感情、社交能力远超过认知能力、通常较外向、也十分固执,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大约5%左右的唐氏症儿有自闭症的倾向,使得学习倍增困难。男性的唐氏症患者较易有行为异常,不过其产生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疾病等精神病的机会并不会比正常人高;学龄儿童在这方面的问题通常较单纯,若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早请教专家,给予适当的咨询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