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2871|回复: 0

试登杏坛悟师心——记“高州之光”暑期义教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6 10: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心故事2007征文
作者:晴冰
届号:073363
试登杏坛悟师心
——记“高州之光”暑期义教行
“高州之光”之创意
“高州之光”,朴实无华的一个偏正短语,简简单单,似乎不能引起人们的任何幻想,但却包蕴着十分丰富的意味。这得从它的创始人说起。他,名字叫阿勇,来自广东高州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从农村走向广州这个大城市,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思想。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思想比同龄人要高一个层次,因为他喜欢思考,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释发生在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正因为如此,他才构思出“高州之光”这么一个民间组织。高州,粤西一个小城市;“光”,指引、引导之意。“高州之光”的成员以高州籍的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回到家乡的农村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义教的形式和中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自己走过的路给他们指引一条路,让他们减少困惑和疑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是高州人回报家乡的一种行动。
从2006年暑假开始,“高州之光”的暑期义教活动已顺利开展了三届,在几所农村中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从高州各中学走向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们,完全以志愿的原则加入这个行列,有几位同学一连坚持了三次依然热情不减。阿勇作为总策划,每次都得花大量时间和心思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宣传、招募志愿者、审核教案、联系学校、拉赞助,等等,其间受到各种各样闲言闲语的攻击,但他从未放弃。
2007年8月初,我有幸加入这支队伍,成为第三届志愿者的一员,到高州市潭头中学参加义教。潭头中学在高州市的农村中学中条件还算不错,但在校长“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管理理念约束下,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比较艰苦,一天十二节课,几乎失去了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他们的宿舍很拥挤,二十几个学生住一间宿舍,没有风扇,一天只有晚饭时间供应自来水,开灯时间限制在自修结束后的十分钟。在如此严密的管理制度下,学生又面临严峻的中考形势,压力之大自不用言。所以,我们的目的不在于向他们传播文化知识,主要是跟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他们学会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这是一次普通但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短短的六天,不知道对于潭头中学和该中学的学生而言,他们收获了什么;然而,我个人感悟却颇多,每一次实践都让我学会了很多,不仅仅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有缘朋友来相会
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不可能完全抛掉私心。所以,虽然是义教,我们也是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来参加活动,认识新朋友就是我的一个目的。带着期待来到车站,在候车室与几位女生相遇,虽然素未谋面,但看到彼此的装束,大家马上就产生了共识。没有任何悬念,我们就这样遇见了。除了带队阿勇,其余的都是清一色的女生,有点失望,但又为女生骄傲,是不是女生比男生更有爱心呢?九位女生都很文静,平易近人。换上“高州之光”文化衫之后,一队人马就浩浩荡荡坐上了通往潭头中学的班车,从陌生走向熟悉……
来到潭头中学,学生们还没有回校,学校的书记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给我们安排宿舍,还为我们准备了被铺蚊帐之类。在学生宿舍安住下来,我们也互相认识了。虽然没有正式的自我介绍,但相互之间都能准确地叫上名字。只要用心,认识一个人并不太难。此后的几天里,我们同吃同住同乐同工作,友好相待,相处融洽。如果要评最和气宿舍的话,我们这个临时组合的宿舍一定能当选!也许我们的感情还没有深入到可以促膝相谈的程度,但相同的志趣让我们走到一块,这是一种缘分。尽管我们的相识很平淡,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些朋友。也许因为同是高州人的缘故,我感觉那么亲切,那么贴近。无论上课、游戏还是聊天,大家都表现得那么真诚。我们的组长小幸,一个细心的女孩,她总是很周到地为我们想好了一切,而且富有牺牲精神,相当勤奋,打水、开门锁门、倒垃圾,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她从第一届开始坚持到现在,连续参加了三届活动,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常规活动,阿勇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开“全体大会”,向我们灌输各种理念,重申活动要旨,引导我们如何思考问题。我打心底佩服他的思想,在考虑问题的层面上,他确实比我们想得深、想得远。会议气氛有时候会沉闷了点,我们所有女生在下面听他苦口婆心的忠言良语,听他“讲耶稣”;有时候又非常热烈,为一个问题各抒己见,甚至争执不休,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更好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受益更多。有时候闲着,我们还一起玩“杀人”游戏,在游戏中增进感情,加深了解。用阿勇的话来说,我们为人师表,就要给学生做个好榜样,不能松松散散。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集体行动,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也许我们很平常,但带着一颗热诚的爱心聚到一块,在我看来,每一位朋友都很优秀。离别在即,也许很多朋友的不舍来自学生,可是,我心中更多的不舍,是舍不得这几位朋友。可能我们以后的交点不会很多,但曾经相遇,这一丝一缕的记忆是不会轻易抹掉的。回家以后,小邹发短信跟我说她得了义教后遗症时,我再一次确证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已不再陌生,或许将来还会为同一个梦想相遇,这份友谊,我会珍藏。
一本正经登杏坛
既然是义教,总得体会下做老师的感觉。实际上,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十分有限,一天只有三节自习课可以在课堂上跟他们交流;而且,他们的课余时间极少,一天的作息都被学校限定了。所以,跟他们交流得争分夺秒。
第一天,书记安排我们接待刚升入中学的新生。跟着班主任一起,看着由家长送来的学生们,一脸稚嫩的样子,突然间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第一次被那么多人看作老师,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叫我们老师,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学生们的行李很简单,一个木箱、一张席子加上一个水桶就差不多了。我们把他们带到宿舍,他们把行李放下就乖乖地回到教室了。和新生们的第一次接触,感觉他们都很腼腆,还是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就要和这些小孩子相处,原来的紧张渐渐地消失了。他们都是乖孩子……
后来才知道,我们要面对的是初二学生,不是新生。我们每天跟着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日程。志愿者上课的时候,我们去听课;课后,我们就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他们解答。我主要采取回信的方式来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不行,不是很习惯跟别人面对面的交流。尽管手写比较辛苦,但我还是很认真地写好每一个字,不会敷衍任何一个问题,即使很多同学的提问让我很无奈:诸如“怎样学好英语”、“怎样写好作文”之类,我也没有置之不理,一点也不马虎。在每一封信中,我都尽力地发掘他们的优点,肯定他们的长处,勉励他们,给他们信心。给学生回信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很久没有如此用心地去给别人写信了,也很久没有如此认真地写字了。学生收到我们的回信很兴奋,有的还很有礼貌地跟我们道谢。
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写信上了,但最难忘的还是自己上的几节课。刚开始,曾有过放弃上课的念头。我害怕上讲台,担心讲不好,担心声音太小,学生听不到。但最终,还是鼓起了勇气走上讲台。我讲的主题是“珍惜、感恩、作文”,希望通过自己的感悟来引发学生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并从身边收集题材,提高写作水平。这是一节语文课,也是思想课,以分享为主。我讲课的内容跟学生生活比较接近,他们听得很认真,课堂气氛很好,让我感受到了上课的激情和愉悦。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这么多话,而且表现得十分自然,我自己也感到意外。看着学生们如饥似渴的求知的眼神,看着那么多孩子聚精会神地倾听自己闲侃,教室里还时不时传出阵阵笑声,我感到了成功的喜悦。原来,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其实,参加活动的每一位朋友都很认真地备课了,有的还准备了好几个教案,只是时间有限,没能一一讲完。有的朋友读的是师范专业,讲起课来有声有色,很有老师的风范。我们上课的时候,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学生们积极配合。一个星期下来,我们很明显地感到,他们踊跃了不少。其实,他们都很聪明,而且有的同学知识面很广,这是由于性格内向,很少表现自己。我们不断地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这还是有收获的。
临走的前一个晚上,我们跟学生道别。说不舍,有点。我尤其喜欢潭头中学的夜晚,满天繁星,还能很清晰地看到北斗星和银河,在操场上仰头看天空的感觉很美妙。乡镇里的美丽山水、清新的空气和神秘的夜空是在大城市享受不到的。尽管条件有点艰苦,我还是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学生们很可爱,我不能说对他们没有感情。站在教室外面等待学生留言的那一刻,我们就像明星一样,有点众星捧月的感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忐忑不安,甚至想逃离现场。如果一个留言都没收到的话,我会觉得我很失败;可是,我又害怕收到留言,那会是一份沉重的力量。我更渴望的是静静的来,静静的走。不管怎样,最后还是收到了不少留言。学生们很真诚,大部分都提出了我声音小的缺点,有一个同学的留言只有一句话,就是希望我说话大声点。我很感谢他。每位志愿者都收到了来自学生们的留言和祝福,这是我们几天辛勤劳动换来的。学生们很纯朴,也很容易动情。他们喜欢我们,因为我们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几节课,而且像朋友一样跟他们近距离接触,他们会毫无顾忌地跟我们说心里话。有一个学生主动找小梅聊天,她们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可是,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也会渐渐地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过客。我不希望在他们心中留下太长久的记忆,只希望他们快乐成长,顺利地走过中考、高考等道道大关。
一个星期过得很快。离开潭头中学后,依然收到个别学生的问候和祝福,他们已经把我们当作朋友了。
归来之后多反思
在某次全体大会上,有人问阿勇:“第三届结束后,还会有下一次吗?”阿勇不假思索:“会,当然会。”我问某朋友:“下次还来吗?”答曰:“感觉挺好的,只要有时间,我还是想来锻炼下。”现在,“高州之光”已经开始第四届志愿者的招募工作了。作为志愿者,我很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正因为这样,“高州之光”才得以发扬光大。阿勇大学即将毕业,他有信心和毅力继续点燃把“高州之光”的火炬,他也希望能有人把这一火炬传承下去。作为一个不受任何保护的民间组织,它唯一依靠的就是志愿者的力量。它的成功来之不易,它的延续更不简单。
作为高州人,我们希望有机会致力于报效家乡的活动,我们也期待家乡的孩子们都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我们的力量是渺小而微弱的。在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下,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较量中,在城市与农村悬殊力量的对比下,我们不知道,我们能扮演怎样的一个角色,应该做什么,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们知道,一次简单的义教活动不可能改变什么,但我们相信,聚沙成塔,只要坚持不懈,我们的队伍会不断成长壮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