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969|回复: 0

民间校车:为什么澳门没有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14:48:15 | |阅读模式
民间校车:为什么澳门没有悲剧?由于校车从业者协会的参与,使校车运营者、校方、官方建立了良性互动摘要:“差佬查超载罚钱,D报章又话校车!”十几年前澳门北区一间旧茶楼,林国威等几个中年澳门男人在烟雾缭绕中为校车管理“讲数”。这样的画面甚似港片“做事”的味道。而今他们鬓上华发,在巷头与学生家长吹水话时事。
()
    南都漫画 邝飚

    1.澳门校车从业者参加协会宣誓大会。
(
    2.澳门校车从业者协会刚成立后参加公益金百万行,家属同上阵。
(
    3.校车从业者协会办公室有些政府办公室的味道,秘书处理各种交通行业政策、建言文件。

    4.校车从业者协会理事长林国威做了32年的镜平学校司机,陪了何贤、崔世安等5任校长。    本版摄影:南都记者蒋生
    “差佬查超载罚钱,D报章又话校车!”十几年前澳门北区一间旧茶楼,林国威等几个中年澳门男人在烟雾缭绕中为校车管理“讲数”。这样的画面甚似港片“做事”的味道。而今他们鬓上华发,在巷头与学生家长吹水话时事。
    12月21日,澳门黑沙环利昌工业大厦一楼,在明亮的办公室内,他们向南都记者回忆起当年组建社团为澳门校车管理“出谋划策”的点点滴滴。
    超载
    现年58岁的林国威戴着眼镜,彬彬有礼,话语含蓄,“十几年前,曾遇到过史上最大的危机。”当被问起具体时间,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是澳门回归前后哪一年。
    上世纪60年代,澳门学童渐多,开始诞生专门接送学童的校车。1979年,做了10年出租车司机的林国威,被母校镜平中学老师推荐开校车,遂自此筹钱买车承包校车服务至今。
    当年,向学校申请承包校车运营者全是街坊,且车辆仍是大巴,成人式座椅未改。彼时正值澳门一波“婴儿潮”,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校车数量不够,几个孩子挤坐一个座位。有时,孩子在车上没坐稳,一刹车时还碰到前座靠背。家长见此情景,难掩一脸怨气。
    “唉,不得了!我们简直是被前后夹击!”孙之一曾承包7台校车运营,回忆起当年情景,仍激动不已。
    家长直接向媒体报料,关于校车超载的新闻屡屡见报,而交通警察还专门候时候点在路上查校车,一罚好几百。
    这几个中年男人说起当年之事,音调一个盖过一个,“怎么说呢?‘讲数’也讲不通。”
    他们认死理,以社团名义找警方,几轮拉锯战下来,后者也有难处,称只要校车不超载得离谱、家长没有大意见、媒体不发声,大家就相安无事。
    但常年超载决非长久之计,无事可安,出事麻烦。于是,几个校车承包运营者聚集到北区旧茶楼,呷茶叹烟中“讲数”。孙之一说起话来如张飞般快人快语,“自己事情自己搞掂”。他们认为,既然学生多,何不改装座位成学生专用?以社团名义做,做得好政府也没话说。
    林国威随即请工程师设计小型专用座椅,画好图纸,还将含有详细技术参数的资料送到澳门工务局。当得到回复说,经论证属安全,林国威等人立刻将整车原装座椅全卸了,做了一套样板给局方。如此一来,一童一座不担心超载,专用座椅合身亦防止了学生磕碰。
    局方反复研究后认为可行,这样的尺寸符合规定,亦能通过校车年审。“政府就要相安无事嘛,但个人说话哪个衙门理呀,要有社团在说话,声音才会大点。”林国威说。
    创会
    他们眼中的社团,指的正是澳门校车从业员协会,“是吹水吹出来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移民潮,澳门人口剧增,承包校车运营至少有数十人。区文基、郑华山等校车从业者在学生放假时常聚在一起饮茶、吹水。行有行规,既然做这行的人也不少,何不创办一个会?1993年,他们在吹水中便酝酿出创办校车从业者协会的想法。
    提起创会之需,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学课程副教授娄胜华认为,这是生存和感情的需要。他对南都记者说:“澳门人想和政府打交道很难,因为政府机构多为葡萄牙人,语言不通,于是人们就通过建立社团来与政府接触。当年的社团实际上是一种庇护主义的组织。”
    校车从业者协会的选举也是靠吹水来进行。大家饮茶时都谈到,既然有了组织,一定要有德高望重人揸旗。区文基被一致推举为会长,热衷于为工友事务奔走的郑华山被推举为理事长。
    上世纪60年代,区文基在培正中学承包了校车运营,他是澳门首位校车从业者。如今,区文基和郑华山均已超过65岁驾龄而退休。
    当年,郑华山等人还专门找来律师,为校车从业者协会确定操作章程。他们收集会员们相关身份资料,写好申请书,带着会员签名的会议记录,到澳葡政府登记局登记。
    “每次会议记录都具有法律效应,内容包含了票选理事会、监事会人员等。”澳门邝国安律师事务所邝国安大律师告诉南都记者。
    澳门校车从业者协会还召开会员大会,让会员行使权利,理事会成员则管理日常事务,任何会议记录均要保存提交。
    感情纽带
    在区文基的记忆里,成功创会之初,协会所起的作用一般都是为了联络感情,偶尔也帮大家处理问题。
    成立协会当天,经常在一起吹水的30多位校车从业者聚集一起,吃了一顿有体面的饭菜,还召开成立宣誓大会。所花费用均是大伙凑份聚集,几乎用不上刻意招募会员。“拍肩膀的社会,每天开车会碰到,打个招呼就会有人加入协会。”林国威说。
    创会伊始,协会便组织会员赴广州交流参观驾驶行业,一起出外旅游。校车的座椅改装问题,成为创会后协会解决的首例民生大事。
    协会成立后,每月都会有固定的会员聚会,在沟通感情的同时,还给大家增添自豪感。年近花甲的黄瑞芳现仍清晰记得,会员聚会上大家经常分享的那些开心故事。在典型的人情社会中,校车司机们小心翼翼地做着这份需要保证安全、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家长、学生们也对校车司机再熟悉不过,小朋友把黄瑞芳当做亲人。连续数次,小朋友们的生日PA R T Y都邀请芳姨(黄瑞芳)参加。她在聚会时与他人分享起此事,感动得流出了泪花。
    澳门社会讲求乡民情感,这样的小故事口口相传,还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澳门电台记者专门采访了芳姨。在芳姨看来,在媒体上传播人情大爱,这不仅体现人们对校车从业者的认可,还增加了学校主人的感觉。
    老板
    校车从业者不仅是主人,而且还是老板。
    实际上,澳门校车从业者协会的会员们大多都是“老板”。他们个人一般都和学校方管理者熟络,当学校需要找人承包校车业务时,一般会向身边熟悉的街坊打招呼。这些“老板”自个花几十万买车,以学校产权的名义登记,挂上校牌,自个找家长们收钱。
    这种在内地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的承包运作方式,约占八成澳门校车业务。其余两成是近年来一些学校自购车辆。校方与校车运营承包者保持着微妙的人情化关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当年当校长时,有需要他时,他也签字、出面。”林国威在镜平中学承包了32年校车运营业务,经历了何贤(前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之父)、崔世安等5任校长。他解释,学校唯一的要求是安全,服务对得起学校声誉。
    在协会宣誓大会等场合,还会邀请各大名校校长出面;在实际校车运营过程中,学校从不用劳费人力、物力,仅在年审、登记等手续上给予技术协助。而校车运营承包者们也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学校声誉,毕竟这是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
    其实,校车“老板”和学校都谙知,家长才是他们真正的老板。只要家长满意,大家就放下心,但若稍有安全隐患就有可能遭投诉。
    上世纪90年代创会后,会员们便提出要有“自主权”,不必“求”学校。即将校车产权登记到承包者私人名下,这样年审、出售等不必再麻烦学校。
    为此,澳门校车从业者协会去信澳葡政府政务司司长黎祖治,区文基等人申请面谈还获接待,但终未果。澳门回归后,崔世安任社会文化司司长,林国威作为校车从业者协会会长就曾为此拜访他。崔世安研究后答复称,这和澳门相关法律有冲突。“车辆产权属于学校,才算是法律名义上的校车,假如修改相关法律,需要政府起草,还得立法会通过。”林国威为申请“破产”解释。
    在争取校车产权归属上“落败”,澳门校车从业者积极参与选举澳门议员,还当起交通政策制定咨询者。
    博弈
    澳门回归后,校车从业者协会人数已近百人。该协会不仅成为有资格选举间接议员的法人,还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交通咨询委员会纳为一分子。
    在利昌工业大厦一楼数百平方米空间内,有近百个各类带工会性质的社团被纳入此地办公。其中包括校车从业者协会、澳门的士司机互助会、澳门货车运输业互助会等交通行业18个协会,并被纳入澳门交通运输业总工会(下称“总会”)。而该总工会又成为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下称“工联”)的一分子。
    如今,校车从业者协会制定出每年协会活动计划后,一并递交给总会、工联,会获取一些经费支持。而工联作为澳门传统最大四大社团(中华总商会、街坊总会、工联、妇联),则多由政府资助其社会服务费用。(
    于是,当年在旧茶楼里激愤争言的人们,而今已能在宽敞办公室接受各界人士来访,还有总会的秘书旁听记录。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政策时,亦邀请各个协会方参与座谈。校车从业者协会上月还给某司长建议,学校门口及大部分地区的上下客区及停车位均不足,执法太严会影响学童上学和放学。
    澳门交通事务局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说,局方开通电话热线接听公众建议,还会不定期主动深入小区拜访不同社团/机构、与业界举行交流会,以及通过传媒报道等多种渠道了解相关情况。“校车从业者亦会向我们反映,包括行业在运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局均会充分考虑并跟进处理。”
    校车从业者协会则每年都提意见,“一般十个能满足一两个,这已经很不错了。”林国威说,交通咨询委员会开会时数十个领域中的协会都会争取各自权益,政府会尽量平衡,做不到的也一一解释。
    孙之一曾在美国居住过,回澳门后就提及校车应享有像美国校车一样的特权。“但实际上这不太可能,澳门太小了,每种车辆都要专门停车位上下人,这很难满足,道路窄就别提校车优先。”孙之一感叹政府对校车重视不够,但又颇能理解。
    一位澳门交通官员则告诉南都记者,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只能尽量听取各方意见,但交通行业涉及民生,问题很多,完全无法做到一一平衡,“好在是人情社会,业内都有根自己的线。”
    的确,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并无专门制定校车管理规章,所依靠的就是业内的“线”。例如车速2 0 - 30公里慢行、阿姨随车接送、10年校车司机从业经验等行规,即是校车从业者协会不成文的行规。
    告状
    据澳门交通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关于校车等重型车辆的管理,局方在审批时会咨询其所属监督部门意见,应其申请用途进行技术检测,经判定合格后发出牌照;新车检测时,则考虑到用途、车辆总承载量、车身长度、车厢座位数等进行安全设备的检验,并检查上落车门、紧急逃生门、灭火筒等数量;每年定期年审,局方还有日常的稽查工作。
    而这些检测,诸多要求则是校车从业者协会等业界自行提出来的。再过几年,林国威和孙之一也要退休了,他们曾想到内地投资发展校车,但又担心营运证、监管以及税费等问题。
    “澳门校车从业者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从事这行的都是老司机。”孙之一叹气道。双职工家庭增多后,不少家长送孩子去补习社,补习社自行派车接送。林国威与孙之一等人经常抱怨补习社车辆使用不正规,使用车辆并非校车,还时常超载,为此他们多次到政府有关部门“告状”。
    但正如当初校车兴起一样,微小的新行业出现后,也许政府需要做的是,同等监管方能相安无事。
    适龄学童数量不如以前,再加上补习社等冲击,相比博彩业相关行业高薪水,校车司机虽工作轻松,但普通月薪仅约8000澳门元,公交车司机的薪水已达13000澳门元。于是校车运营承包者忙不过来时,也只好请旅游巴士等老司机帮手。
    而今,林国威不必为超载烦心,让他烦心的是后继人手不足,年轻一代参与校车从业者协会的热心也不大。
    据娄胜华博士调查数据显示,回归后澳门市民参与社团活动的频率在下降。“回归之后,你有很多的途径可以接触到政府,通过议员或媒体,直接找政府也可以,渠道太多了,社团的中介作用在下降。”娄博士告诉南都记者。
    如此情况下,如何利用各行各业社团作用,达到有效率管治与服务,已成为摆在特区政府案头的议题。
    ■社团是澳门的“第三部门”
    “政府给钱,社团办事。”这几乎成为澳门的习惯,政府在监管、判决时,最大的着眼点即是公共利益。立法会议员林香生则评价社团为澳门的“第三部门”。
    林香生表示,澳门进入24小时运作的社会,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需要更多、更广泛的社会服务支持。他认为,特区政府应思考如何开发“第三部门”,由非营利团体负责相关服务。
    “部门以直津或资助津贴让第三部门负责提供相关社会服务,部门与社会服务机构有联系但没有从属关系,缩小本身公务员架构,做法精明。”林香生说,而政府应协调好各方面资源。亦有议员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能光资助而不动脑子,要替社团长远规划,并让社团能留住人力资源。
    林香生说,不能挽留人才,且对社会服务团体资助不足,却要求服务“平、靓、正”,令民间机构成了政府的“培训基地”。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蒋生发自澳门
    ■背景
    澳门城小社团作用大
    据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澳门注册的社团数量至少有4500个。另一种说法是社团登记数累计已超过5000个。
    除少数政治性社团外,多为界别社团,在文、体、经济等各行业从事非盈利性活动。其从事志愿服务的范围、对象和服务方式无统一模式,完全由各社会团体自行决定。
    社团的设立程序是:在政府公报或当地报纸上刊登社团章程和组织架构,连同有关该社团组织和规则的资料交政府登记备案,取得收据就标志着取得法人资格。
    立法会的间接选举分为雇主界、劳工界、专业界、慈善界、文化界、教育体育界,从各界别中组织法人选民的选举。超过两年的法人社团可登记为法人选民。特首由特首选委选出,选委则从各界别法定团体中选出。
    不仅有校车从业者协会这样为行业咨询谋权益,进行业内自律的社团。诸多社团还完成承担起管理以及服务功能。
    澳门现行制度下,许多社会性、公益性的事务,都是由相应的民间团体或组织举办,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等。政府也有主办服务,但多是资助社团让社团承办。
    界别社团是公共机关和居民之间的中介者、协调者,亦是服务者。
    □南都记者蒋生发自澳门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