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121|回复: 0

江苏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3 09:11:24 | |阅读模式
江苏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2011-12-22 17:54:07|  分类: 政策规章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url=]订阅[/url]



来源: 民政专题  时间: 2011-12-21
  构建一支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尤其是2007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探索,认真实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全省共有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22个,试点单位20个,全国试点示范地区2个,试点示范单位3个,在全国处于前列。

  一、江苏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与成绩


  早在2003年,江苏就出台了《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考试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社会工作者水平等级考试制度。2007年以来,江苏省各级民政部门承担起了社会工作的具体推进职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格局。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民政部的指导下,江苏省逐渐形成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格局。一是逐步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领导机构。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主动作为,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江苏省民政厅抓住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机遇,将人事教育处更名为人事教育和社会工作处,承担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职责。省内各地积极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成立相关组织领导机构。大部分省辖市民政局均在组织人事处下增挂社会工作处牌子,苏州市专门成立了社会建设处,承担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具体职能。部分市、县(市、区)成立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张家港、扬中等地成立了以组织部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市民政局增设社会工作(管理)科。无锡市崇安区设立了社会工作办公室,由民政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昆山市、太仓市、泰州市海陵区民政局也成立了社会工作科。一些试点单位,如南京市救助管理站、苏州市社会福利院等,也成立了社工部。专门管理机构的建立,解决了有机构、有人办事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推动力。二是切实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社会工作人才作为六支重点建设的人才队伍之一,必须突出组织部门在队伍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抓总作用。经过江苏省民政厅积极争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列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纳入常态管理,避免了民政部门在试点工作中唱“独角戏”。2011年,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省民政厅对全省社会工作人才资源进行了统计,摸清了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三是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民政部门作为具体负责部门,主动联系沟通,加强与教育、司法、残联、人口计生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省民政厅加强与省人口计生委的沟通,鼓励计生系统从业人员报考,人口计生部门2010年约有1700人参加考试,2011年又有1400余人参加考试。随着社会工作影响力的逐步提升,在教育、卫生、司法、流动人口等相关领域也开始出现社会工作者的身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努力扩大人才规模,扎实提高人才素质。近年来,江苏省逐渐形成了政府部门与高校合作,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约24万人,社会工作人才9.86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6420人。一是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2008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开考以来,为扩大考试的吸引力,各地采取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方法。对民政系统内部人员,采取组织动员、免费培训等方式,要求积极组织中青年民政干部报考。张家港市对取得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的人员分别给予2000元和1000元奖励,并承担考试报名、教材、培训等费用。对社会人员,通过网站、报纸等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他们报考。这些措施明显提高了各类人员参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2008年以来,全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共计35245人次,参考28211人次,通过6243人,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4969人,社会工作师1274人,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前列。张家港市四年来共有1941人报名,466人通过考试,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325人,社工师141人,在全国同类市(县、区)中名列前茅。二是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工作培训。一方面,积极举办考前辅导培训班,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方法,省民政干校每年举办多期考前培训班,各地也注重加强考前培训,提高考试通过率。另一方面,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继续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2011年1月,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了社会工作中高级管理人员香港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鼓励各地重视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加强社会工作培训。泰州市2011年启动实施社会工作人才“万人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无锡市崇安区与江南大学合作,免费开办“周末社工学校”;组织了两批约60名社工人员赴香港、新加坡学习;聘请江南大学教授和香港社工为督导,定期进行实务训练和现场辅导。四年来,全省共举办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三万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切实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江苏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全省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课程,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七所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硕士(MSW)学位。各地区和单位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指导,建立实习基地,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与平台,也为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转型提供了专业指导,提升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张家港市与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共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扬中市与南京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共建实践基地,南京市救助管理站与南京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的社会工作系共建“南京高校流浪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深入挖掘社会需求,主动设置社工岗位。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设置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中关键的一环。近年来,江苏省采取公益性事业单位设置岗位、城乡社区开发岗位、公益性社会组织明确岗位等措施,主动开发社会工作岗位,不断拓宽社工人才就业渠道。一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社工岗位开发工作积极推进。江苏省民政厅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江苏省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省民政厅14个直属事业单位全面设置了社会工作岗位。各地民政部门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积极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等单位按比例设置了社会工作岗位;无锡市级民政事业单位开发了74个社会工作岗位;泰州市民政局在直属单位中开发了18个社会工作岗位,并已聘用15人。张家港市全面推进社工岗位设置工作,在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信访局、总工会、团市委等9个部门中设置了18类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二是城乡社区社工岗位设置工作全面展开。各地充分利用分布广泛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及其他社区服务机构,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从事社区社会工作。南京市2009年公开招聘1000名大学生,进入“社区公共服务站”和“社会救助协理员”岗位。无锡市先后公开招聘964名大学生充实到基层社区工作,并将“社会工作专业”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作为招聘社区干部的优先条件。无锡市崇安区建成6个社区睦邻中心和38个社工站,并建立了区级社工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引入人才和提升转化,每个社区至少有2名专职社工。三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培养工作在探索中起步。公益性社会组织是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载体,各地均采取措施扶持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鼓励社会组织为社工人才提供岗位。南京市目前已建立起7家社会组织孵化器,其中,爱德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在社区层面培育扶持了10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玄武区成立了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培训、督导等服务。张家港市社工协会开办了公益组织培育中心,为萌芽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所、设备、小额补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四)积极探索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政策支持。为保障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我省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使用、管理、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使用机制。各地注重加大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力度。无锡市崇安区重视对社工的考核激励,70%的在岗社工被区委组织部确定为后备干部人选,并明确腾出一定的事业编制岗位,让优秀社工“进编”。泰州市每年拿出一定的事业编制,由组织部门负责,选拔优秀的社会工作人员“进编”。二是探索社会工作者管理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建邺区、白下区等均出台了《社工管理办法》,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健全社工的公开招聘、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等配套制度。无锡市崇安区制定试行了社会工作者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考核评估办法等文件,扬中市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实施方案(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工作者的管理,为社会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解决社区扁平化管理工作推进中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及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且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每月享受200、300和500元不等的工作津贴。南京市玄武区从2008年以来,连续两次出台文件调整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从2010年起,白下区专职社区工作者工资补贴待遇与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挂钩;鼓楼区社区工作者平均工资达到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取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在此基础上再享受每月不等的工作津贴。


  (五)开展专业社工服务,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江苏各地依托社区、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强社工与志愿者的联动,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创新服务形式,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水平。无锡市崇安区在38个社区建立民非注册登记的社工站,由具有社工师资格的人员组成,实行“一人多岗、一站受理、一网协同”的扁平化管理服务模式,利用社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特长,把社区管理要求延伸到助人自助服务理念中去。建成8个社工服务基地(中心、站),为社工服务提供平台,并安排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进驻到服务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新市民社工服务中心主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住房和子女入学入托等服务,使他们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蓝丝带工作室针对肢残、智残、精神残疾人员的特点,主动登门进行“点对点”服务。张家港市春晓社会服务社配备30名专业社会工作者、7名精神科医生和8名心理咨询师,招募1000多名爱心人士组成社区矫正义工队伍,以23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为服务对象,实行“三级小组工作”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增强了服务对象的生活信心,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二是开展社工服务项目化运作。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提供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方式是社会工作实务开展的主要形式。我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项目运作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的探索。2010年,南京市建邺区举办首届社会工作方案有奖征集大赛,并对获奖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无锡市崇安区在戒毒康复、社区矫治和外来人口管理服务领域尝试购买服务,把公共服务交给社工服务机构完成,并逐步完善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征集、招标、评估、督导、验收“五步法”工作流程,使服务更具专业化、精细化。张家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社会工作项目申报,择优对青少年事务、老年人服务、社区矫正、医疗卫生、儿童与妇女等5个社工领域的26个社会工作项目给予资助。三是推动社工义工联动机制。在推进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江苏省还注意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发挥志愿者的协助、参与作用。目前,全省社区建设、社会福利、青少年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都已建立起相关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南京市建邺区成立了区志愿者服务中心,各街道成立“志愿者服务站”,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建档、培训、表彰、激励机制,构建社工、义工联动发展的机制。无锡市崇安区组织筹划了20余场主题鲜明的系列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活动,更大范围内吸引了义工的广泛参与,扩大了社工的影响力。针对老龄化程度高的现状,组织社工和义工为空巢老人结对,把关爱服务从机构延伸到家庭,有效提升了社工专业服务水平。


  二、社会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进展、有成效,但社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稳定、普遍的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准确理解,社会工作认同度有待增强。目前,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普遍知晓不多,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准确、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上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社会工作”的概念容易被泛化,与传统的社区工作、福利工作等混为一谈。这一方面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方式仍相对稳固,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尚未充分体现,人们还没有形成感性化的具体认知。


  (二)缺乏系统政策,社会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进。从我省近年来的实践来看,各地虽在政策层面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这些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还受到其他部门现行政策的约束,更依赖于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各地的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受此影响,社会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人才管理体系不健全和职业评价体系不系统。民政部门虽然被确定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负责部门,但协调工作难度较大;社会工作的行业自治组织发展仍然缓慢;社会工作人才管理的各项制度仍不健全;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仍不完善,这对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积极性影响较大。


  (三)缺乏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素质有待提升。从全省社会工作人才现状来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仍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现有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偏老化;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社会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更低;人才分布不平均,不同系统、不同地域以及城乡之间的社会工作人才分布差别较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实务型的专业社工人才更为缺乏,实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瓶颈之一。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偏重于理论,实务经验不足;而实际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更多地依靠经验,缺乏专业的提升,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四)缺乏社工岗位,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涉及到诸多领域,但从目前的状况看,社会工作岗位的开发仍远远不够。一方面,社区以及各系统内部的社工岗位开发才刚刚起步;另一方面,民办社工机构、公益性社会组织数量较少,能够提供的社工岗位也有限。即使在已经设立的社工岗位,社会工作者往往扮演着双重甚至多重角色,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无法集中精力开展社会工作,造成严重的角色冲突。社工岗位的不足,一方面导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有“用武之地”,再加上薪酬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了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工作服务落脚点不足,难以持续有效地进行。


  (五)缺乏经费支持,社会工作推动力度有待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人才的培养、调查研究、岗位开发、购买服务等都需要经费的支撑。目前社会工作的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财政经费支持不足,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力,难以吸纳并留住优秀人才。经费的不足导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力不足,影响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2012年工作思路与计划


  2012年是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之年,我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政策研究,完善制度保障,做好中央文件的贯彻落实工作。2011年,中组部、民政部等18个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下一年,我们将根据我省实际,做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抓好《意见》的学习宣传工作。学习宣传好《意见》,是做好贯彻落实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将按照民政部要求,指导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率先学习领会,认真吃透《意见》精神;采取培训班、研讨班、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使相关部门了解、认识《意见》的主要精神和意义,掌握《意见》的政策要求。围绕《意见》的内容和各地实际,利用多种传媒渠道,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传层次,深化宣传内涵,不断加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2011年5-6月,省民政厅进行了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在细致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研究报告,并草拟了我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此次《意见》的出台,为下一阶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根据《意见》精神,加强社会工作政策理论研究,加强与组织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研究出台我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为扎实推进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依据。目前,南通、镇江、泰州等市正在酝酿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我们将紧抓《意见》出台的机遇,加强对各地社会工作政策创制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专业素质。以人才培养和转化为基础,以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重点,加快构建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实务为导向,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理念和专业化水平;建立一批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逐步建立社会工作者督导制度,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组织领导架构,形成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社会工作职业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登记注册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职业晋升流动机制、激励保障机制,落实社会工作者薪酬待遇。


  (三)制定标准体系,开发社工岗位,努力打造人才使用多元平台。加强调查研究,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对象设岗位、以需求定数量的原则,在涉及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公益性社会组织中研究设定社会工作岗位,逐步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资格聘任制度,打造社会工作人才使用多元平台。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服务机构,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就业渠道和专业提升的载体。采取提升转换现有存量人员和引进专业人才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实现社工岗位专业化。


  (四)开发社工项目,加强评估管理,逐步建立社会化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以招标投标、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分层次、分领域开发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完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财政支持机制,使公共财政成为社会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坚持社会化运作模式,逐步推进社会工作服务和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发展社会工作行业自治组织,加强各级社会工作协会建设。探索成立社会工作评估机构,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运用专业手段,对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及项目绩效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专业性、科学性。


  (五)探索三社联动,强化两工联动,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充分整合资源,积极搭建“三社联动”平台。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全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尤其是基层社会组织,不断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积极搭建“三社联动”平台,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以项目为抓手,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以社区为依托,在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采用专业的方法,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也使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整体水平。鼓励社区居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提高群众参与度,发挥社工专业优势,形成“社工引领、义工协助”的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