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104|回复: 4

首届珠江公益节“对接”逾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06:44:34 | |阅读模式
首届珠江公益节“对接”逾亿元
团省委、南方日报社等联合打造的“幸福厨房”获400万资金及物资对接
省领导与大家共唱《爱的奉献》。 王辉 摄
    昨晚,首届珠江公益节的公益项目与公益资源对接会,在“珠江公益号”游船上举行。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朱明国出席活动并作讲话,副省长雷于蓝、省委副秘书长刘日知、团省委书记陈东以及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
    据统计,来自广东社会各界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公益组织代表、公益项目负责人200多人出席了对接会。其中,50多家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与公益项目及公益组织实现了对接,公益项目对接公益资金总额达6109万元,对接公益物资价值4270万元。
    对接会是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
    对于如何发展公益事业,朱明国强调,要充分培育大批公益组织,不断壮大公益人士的队伍,汇聚公益事业各方智慧,努力造就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要始终高扬利他主义的鲜明旗帜,始终植根于广东社会深厚的公益慈善文化,始终坚持服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终形成公益事业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和公信力;要充分吸纳最广泛的社会资源,依托瞄准核心需求的优质项目,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夯实组织发展的经济基础。
    此外,对社会公益组织、公益项目的发展问题,朱明国表示,要充分认识到优秀公益项目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以项目完成实现组织发展,以项目承担实现公共责任,以项目效应带动社会效应,形成最广泛资源与最优质项目有效融合、服务最广大群众的良好局面。
    朱明国期待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登上爱心之舟。他认为,本次对接会正是我省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创举,是团组织、青年社团和各界青年参与社会建设的有效探索,模式值得推广。
    面向农民工和留守儿童项目受青睐
    昨晚的对接会上,共展示了26个项目,展示主题涵盖服务青少年、大学生、农民工、留守儿童等方面,其中,面向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公益项目备受青睐。
    当晚,“圆梦100”新生代农民工骨干培养发展计划在展示对接会上受热捧,最后共84个班得到对接,争取扶持金额达3280万元。著名男歌手孙楠了解到广东“圆梦100”计划后,主动提出担任“圆梦100”公益形象大使,打算为该计划创作一首主题歌并亲自演唱。公益项目展示对接会上,捐助单位还将写有捐助金额、捐助项目和捐助单位的公益爱心牌贴在公益爱心墙上。“小孩子过马路有人管,放学回家社区有人帮,这样的计划能给青少年一份安全,给孩子们的父母一份安心,每个人都将是受益者。”在活动现场,广州青年志愿服务启智队总队长李森表示,将积极参与“稻草人”计划,探索打造标准化模式,争取推广至全省。
    筹备珠江公益节公益资金管理监督委员会
    为了打造最阳光的公益项目,在展示对接会上,首届珠江公益节组委会主席、团省委书记陈东宣布筹备珠江公益节公益资金管理监督委员会,对公益节所有收支实行直接的全程监督,诚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担任该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委员。此外,珠江公益节组委会专门成立公益评议团,切实做到公益事项公开、议事结果公开、工作成效公开,全力打造“阳光公益”,使珠江公益节拥有“玻璃做的钱袋”。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实习生 吴丹
    通讯员 叶敏亮 郑钻科



该贴已经同步到 乌托邦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6:47:47 |
■贫困地区学生午餐现状调查之廉江、雷州
木高山小学:学校厨房已被废弃十年
廉江市青平镇那毛角村留守儿童余齐飞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奶奶及弟弟。 蔡华锋 摄
木高山小学被废弃的锅炉和蒸柜已闲置十年之久。蔡华锋 摄
    “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公益项目展示对接会昨晚在珠江一艘游船上举行。“幸福厨房”作为珠江公益节推荐项目之一,受到现场人士的一致肯定与踊跃支持。在更多力量支持下,“幸福厨房”项目即将在全省范围内铺开,继续以公益的方式推动社会建设,从午餐这一最切实之处给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带来点滴幸福。
    南方日报除派出记者深入全省各地进行调查选点外,继续欢迎社会各界提供需要帮助解决学生午餐问题的乡村学校信息。如有相关线索,可致电(020)87373998—3911联系本报公益记者。
    站在廉江市青平镇那毛角小学的门口,可以看见远处的长青水库,蓝天白云,绿水依依,不了解的人会以为这里是鱼米之乡,生活在这里的人却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维持生计,而他们的孩子被迫成为留守儿童,在家乡孤独面对成长的难题。
    一周5天,留守儿童们在学校度过。被废弃的学校厨房,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冰凉的午餐。
    留守儿童的成长难题
    长青水库位于廉江市西北部九洲江支流沙铲河上游,水库淹没耕地1.16万亩,移民1.13万人。青平镇那毛角村委会下辖的16个自然村,住的正是这个水库的移民。由于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年轻人都不得不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一年也难得回家一次。
    就读于那毛角小学的余齐飞的父母都在恩平打工,其家中只有80多岁的奶奶和一岁半的弟弟,每个月父母会寄回300多元作为家用。
    他下学期开学就上六年级了,但无论身高还是体重,都无法令记者相信,这个光着脚、衣裳破旧、腼腆内向的男孩,已经年满14岁。
    “一般只吃青菜,吃不起猪肉。”余齐飞告诉记者,早上因为奶奶要忙农活与照顾弟弟,做不了早饭,所以他一般都空着肚子熬到中午,中午再走路回家吃点稀饭。
    据了解,光是那毛角村就有数十户与余齐飞家的情况类似,劳动力全部在外,只剩下老人在家照顾孩子。每个月三四百元生活费,别说吃肉,买米都显得捉襟见肘。
    那毛角小学是撤并后那毛角村委会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所完全小学,现有330名学生,全部来自于16个水库移民自然村,最远的村庄距离学校8公里,因为上学路途遥远,大部分学生只能在学校吃午餐,但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只能自己带饭。
    午餐吃上一口热饭成了奢望
    同在廉江市青平镇,还有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公办完全小学——木高山小学。早在十多年前,这所学校就已经建有厨房,还有锅炉蒸柜专门给学生热饭,所以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学生们至少都能够吃上热饭菜。
    “以前学校规模比较大,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学校的经费也比较紧张,已经无法付得起后勤炊事员的工资,从2000年起,我们不得不辞退炊事员,原本炊事员的工作,多由老师代劳,直到热水锅炉和蒸柜坏掉。”木高山小学校长冯波告诉记者,锅炉坏掉以后,学校实在拿不出钱来请人修理,就这样一直闲置,一闲置就是十年。而闲置了十年的锅炉和蒸柜,里面的零件已经全部生锈,完全不能再使用了。
    远距离的学生早上5时多就要起床,不到6时就得赶路上学,家里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能吃上点快食面作早餐,家里穷的学生一般也就饿着肚子,以前有厨房的时候还能喝上开水填肚子,现在没有了厨房,就只能偷偷喝自来水充饥。
    冯波表示,由于鼓励学生带午饭回校,所以到了午饭时间就是更让人难受的时刻,带了菜的学生,还是勉强可以用原来的灶台热一下菜,只有咸菜的学生一般就只能和着冷饭吃下。
    据了解,木高山小学现在共有学生430多人,其中约有240人都是吃剩饭咸菜,这些食物夏天容易变质变馊,冬天却又变冷变硬。午餐能吃上一口热饭热菜,成了这些学生的奢望。
    廉江乡村小学多面临学生吃午饭难
    早几年开始,廉江市确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新一轮布局调整的整体目标:普通高中逐步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初中学校向城镇集中,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只保留1所小学,具备条件的镇争取小学集中到镇所在地或片举办。
    全市规划撤并小学分教点524所,保留小学389所,其中片中心学校117所。目前,全市已撤并小学分校380所,完成撤并任务72.5%,剩下27.5%即144所小学分校点的撤并工作,将在2011年全部撤并完成。
    生源的逐年减少迫使义务教育不得不开展撤并工作,而撤并带来的新难题却困扰着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小学。记者初步调查了解到,廉江向外输出30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来自于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长年累月在外打工,他们的小孩普遍留守家中,廉江市乡镇以下的农村小学,约有六成都是留守儿童。
    东龙小学位于廉江市河唇镇坡脊圩西侧,现有600多名学生,是廉江市学生人数最多的乡村小学,约有250多名留守儿童。这间乡村小学也没有一间可供学生吃午饭的厨房。东龙小学校长黄敏聪表示,学生基本上都是自己带午饭。
    位于廉江市石岭镇的虎桥小学,有102名留守儿童,由于同样是距离远村庄分散的问题,学生也不得不带饭回学校作午餐。
    记者了解到,在小学撤并之后,廉江大部分的乡村小学都面临着学生吃午饭难的问题,但由于教育经费紧张,财政拨款连日常教学开支都难以维持,更无力顾及建设食堂的难题。
    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发自廉江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6:49:16 |
鹅感小学:学生自带厨具做午餐

    7月29日,暑假中的雷州市北和镇鹅感小学校园冷冷清清,几个小孩光着脚在长满杂草的操场上玩耍。11岁的吴宏彪正在四年级教室里与几个小伙伴斗地主,课桌上的几个大破洞,诉说着这个地方的贫穷。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学校没有厨房的情况下,他们有的每天中午回家吃饭,一天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4趟,有的则背着厨具到学校,自己在校做午餐。
    家离学校远,背着厨具上学堂
    鹅感小学,现有学生180名,有学前班至小学六年级,共7个班,学生主要来自迈炭、古路以及鹅感3个自然村。
    3个自然村中,古路村距离学校最远,约5公里。除了1公里路是硬底水泥路,剩下的基本是在丘陵山地中穿行的泥路。住在古路村的孩子,基本都是自己带米和厨具到学校自己做饭。
    “同一个村里面的几个人就一起煮饭,电饭煲是开学初就放在学校,水由村里几个哥哥帮忙到附近村民家里挑,米和菜都从家里带来,或者去村里小卖部买点榨菜之类。”李海波带着一口稚嫩的乡音说,他今年7岁,在鹅感小学读一年级,尚未完全懂事的他,便要在学校中自己照顾自己。
    为方便这些路途较远的孩子,鹅感小学将教学楼两端的楼梯间改造成两间简易的休息室,孩子们就在里面煮饭休息。
    守校的吴老师说,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老师们想改善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类似情况在离鹅感小学50多公里外的杨家镇宅湾小学同样存在。宅湾村为省贫困村的帮扶对象,位于水浸区,共有12个自然村的学生来此上学,部分学生只能带饭回学校,中午吃冷饭。
    回家吃饭,每天往返学校四趟
    如果不在学校吃饭,孩子们中午就得回家,但这一来一回的路途同样充满艰辛。
    淘汶小学位于雷州市龙门镇淘汶村,是多个自然村的学生集中点。该学校的生源来自附近的11个自然村,有300多人。最远的村庄距离学校约有7公里。由于学校没有食堂,大部分学生中午放学后,都要冒着烈日回到家中吃饭,然后再返回学校。
    7月28日下午,陈巧艳光着脚,正在太阳底下玩耍。她今年8岁,在家里排行老六,在淘汶小学读二年级。每天她都是跟着哥哥上学,中午回家吃饭,来回要走14公里的路。
    情况类似的是地处雷州嘉山岭地区西南部的潭边村,距离龙门镇约20公里,是省里挂名帮扶的贫困村,下辖潭边村、后溪村、调星上村、调星下村、金佰湖村以及南包村6条自然村。当地村民介绍,6条自然村中,距学校最远的有差不多6公里,最近的也有3公里。
    “每天早上6点多就得去学校,一般都是骑单车,要30分钟左右。中午要是碰到下雨就留在学校,到附近同学家里吃饭或者到小卖部随便买点东西吃。”家住调星上村的杨明浪说。他今年12岁,在潭边小学读五年级。
    “早晚加上中午,学生们每天来回4趟,每次最快也要30分钟,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2个小时。最好是恢复村里的教学点,让低龄孩子在村里上学,这样避免了学生的路途奔波。”家长们认为,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也是不错的选择。
    南方日报记者 郭小戈 发自雷州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6:49:50 |
爱心对接榜
对接会上,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 王辉 摄
    ◎“幸福厨房”广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援建计划,获400万元资金及物资对接。
    ◎“圆梦100”新生代农民工骨干培养发展计划的84个班获3280万元资金对接。
    ◎“幸福广东·健康同行”项目获4500万元资金及物资对接。
    ◎希望工程“南粤会亲”项目获260万元资金对接。
    ◎“稻草人”广东青年志愿者社区少年儿童守护计划获70万元资金对接。
    ◎“小鸟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希望家园”建设计划获500万元资金资助。
    ◎“中国移动·优学地带”广东青工学堂获598万元资金对接。
    ◎“美满玫瑰”百对新生代农民工夫妇圆梦周活动获32万元资金对接。
    ◎“七彩梦·飞起来”广东留守少年儿童夏令营获244万元资金对接。
    ◎“朝阳行动”广东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获405万元资金对接。
    ◎广东省新生代农民工作家“双百”工程获65万元资金对接。
    ◎“身心飞翔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获5万元资金对接。
    ◎“幸福广东·留守天空”项目获5万元资金对接。
    ◎“大爱救心”慈善助医项目获5万元资金对接。
    ◎“一人一书桌捐赠行动”获5万元资金对接。
    ◎“关爱脑瘫·快乐成长”获5万元资金对接。
    雷雨 吴丹 叶敏亮 郑钻科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06:50:24 |
“幸福厨房” 认捐“如潮”
受惠“幸福厨房"的清远贫困山区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王辉 摄
    昨晚,想起今年四五月份去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香港幸福小学探访的经历,“幸福厨房”活动的志愿者、南方日报记者赵新星,仍然记忆犹新。“孩子们中午吃饭的情况真的很糟糕,很令人揪心。”
    赵新星边比划边说,“孩子们小心地倒一点点盐到饭勺里,手抖一抖洒一点点到白米饭上,倒开水拌匀;或者直接吃从家里带的冷番薯和冷玉米糊。当时,幸福小学的冯校长说,哪怕有个简易厨房,都能让孩子们吃上热饭了。”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热饭,社会爱心人士们为幸福小学建了一间简易的厨房,这就是“幸福厨房”最早的雏形。以前,只能吃玉米糊和油盐拌饭的孩子们,现在终于能吃上一口热饭热菜。
    在现场,幸福小学的学生陈梅花调皮地对主持人说:“自从叔叔阿姨给我们建了一间‘幸福厨房’,大家都很开心,抢着种菜、淘米、做饭、炒菜,还有洗锅、刷碗。有的时候还可以烤玉米、番薯,可好吃了。”
    据了解,团省委、南方日报社等单位联合打造了“幸福厨房”标准化模式,并准备在全省复制推广。同时,美的集团决定为首期300间“幸福厨房”配备电蒸锅、微波炉、冰柜等全套的厨房电器。
    “如果‘幸福厨房’被建到更多地方,更多的小朋友能像我们一样,中午吃上热饭就好了。”陈梅花期待着。
    就在现场,小梅花的期待随即得到更多好心人的响应:美的集团向“幸福厨房”计划捐赠价值150万元的厨房电器,广东红领巾基金捐款200万元,伊利集团捐款50万元,中国联通广东公司开展“短信一元捐”支持“幸福厨房”建设。
    雷雨 吴丹 叶敏亮 郑钻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