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楼主: 您好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幸福人生从此开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学习弟子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们去想想看,当他的邻居听到这个话一定会很感动。他已经帮大家弄好了这个门,让大楼更安全,他不只没有夸耀自己做了这个事情,还设身处地很柔软的告诉我们,可能你们还得开门多个几秒钟。当这栋楼有一个人是用柔软、这种付出的心来对待彼此的时候,我们相信整栋大楼的氛围都会因为一个人的转变,  
       而整栋楼都会转变。所以有礼则安,一个人礼敬、恭敬,身旁的人都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刚刚跟大家提到周朝八百年的历史,从它这些开国的领导者,我们可以感觉到,都是因为礼让、因为德行才能有这么大的福分。周文王的两个伯父能把天下让出来,文王其实他也是非常懂得让。  
       因为那个时候商纣王拥有的领土比他还要小,他还是非常尽心的去做他臣子的工作,他并没有要去夺天下。其实也有很多人劝他,现在商纣王无道,你应该取而代之,但是他没有那种占有的念头。他心里想他旁边还有比干,旁边还有微子、箕子这些圣贤人,他还有机会改过。  
       我们真的去了解到我们历史当中这些圣王,他们真的不是那种争,为了自己拥有更多的权势去做,不是的,他们还是出於一分利益人民的心。
  像我们知道,商汤他是讨伐夏桀,但是他是已经竭尽全力去尽他为人臣的本分。 他找了伊尹这么好、这么有德行的圣贤人,找来去辅佐夏桀,而且还不是找一次,找了五次。可能每次去,夏桀一听就打瞌睡,都不愿意听,最后没有办法,人民都已经痛苦不堪了,才无奈讨伐夏桀。而且讨伐了不是「太好了,我可以得天下,把夏桀给杀了」,不是的。  
       假如这时候我们非常尊重这些有德行、有能力的人,就可以让整个团体、企业人才聚集,这是我们给团体、企业最好的回报,我们尽到了我们一分的忠诚。假如我们在其中还傲慢对待自己的同仁,甚至嫉妒、甚至陷害,这就是不忠不义。  
  周公又说到,我深怕怠慢了这些贤人,所以我每次吃饭,吃著吃著刚好有贤德之人来,我马上把嘴里的饭吐掉,赶快先出来见他。我洗头发,以前古人一生都没剪头发,头发都很长,说我洗一次头发,可能又有这些贤德之人来,我得分好几次洗。中途来了,我赶快先出去见见他,谈完事情继续回来再洗。所以我们对於周公的德行,常常都会赞叹周公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诸位朋友们,假如我们的下属有周公这种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一个人可以当十个人挡。  
       交代他的儿子「慎无以国骄人」,你要很谨慎,不要因为你拥有了一个国家而怠慢任何一个人。懂得让,懂得尊敬,不怠慢任何一个人,这就是礼最重要的本质。所以,「曲礼」开篇就告诉我们,「曲礼曰,毋不敬」,就时时这分恭敬心要放在心里。  
  一个年轻人假如对长辈不恭敬,这个年轻人就没有前途。一个新进的员工,假如对於资历比较深的一些同仁不尊敬,那他就要吃大亏,很多好的经验,人家就不可能会传给他。他自己可能会无形当中,因为不恭敬,形成很多对立、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都有。  
       但是假如懂得尊重这些长辈、有经验的人,他就增加很多的助力。我们在教育的行列里面,最得利的就是懂得尊敬有经验的老师。我们虽然教书才教了几年,但是很幸运的,我们在还没有开始教,以至於教书的这一、两年,都得利於很多已经在教育界十年、二十年、三十多年的这些长者的经验。  
        我们很诚恳的向他们请教,因为我们自己心里想,我们愈慢懂得这些教学的正确心态、跟教学的方法,很可能我们就要误了自己的学生,可能要误好几年,这不是我们愿意见到的。因为有这分使命,主动的去跟这些长者请教,他们也欢喜,因为他们走向教育这条行列也就是为了作育英才,希望教育更多好的学生出来。  
       所以,礼在我们人与人当中,真的是非常重要。
  仁义礼智信,智代表的范围其实非常的广。人能分别是非、善恶、邪见,这是智慧,人人知道应对进退,这也是智慧。人人能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最重要的,他有这些正确的人生认知,都是智慧的表现。  
       包含在一次孔夫子跟学生的谈话当中,颜回说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有智慧的人有自知之明,有智慧的人懂得看清自己、了解自己,不会糟蹋自己,这都是智慧的表现;自暴自弃那就没有智慧了。而且有智慧的人不会欺骗别人,更重要的是不欺骗自己的良心。  
       所以夫子告诉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是求智慧很重要的一个心态。有智慧的人实事求是,面对事情他会把它了解得清楚,不会好像打马虎眼,把它敷衍过去。
  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每一句不能变成记问之学,每一句一定是要扎实放在我们的心田, 扎实的落实在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才是实学,这才是真实的智慧。因为现在很多社会价值观都比较模糊,比方说有人在谈话当中会说,不管做什么事能赚钱就好,这就是没有智慧。因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做的事情不符合道义,这一定不会长久,这就没智慧,甚至於会殃及后代,这就不是有智慧人做的事情。  
       而现在很多的说法,让我们听起来会觉得判断不清楚,比方这几十年,好像很强调女性权利要抬头,女性不够被尊重,女性要来争社会的一个权利。看起来好像是在努力的争取女性的权益,女性在社会的被尊重,但我们很冷静的来看,女性有更被尊重了吗?你们怎么这么无辜的看著我?
       诸位女同胞们,你们觉得这几十年来女性被尊重了吗?不是很努力在做吗?说实在的,什么样的人会被尊重?真正做好自己本分,会被人家尊重。我们在那里争取东、争取西,然后连自己的本分都忘记了,到头来还是自取其辱。
  不管是在家庭里面,或者是在团体里面,只会在那里耍嘴皮子,那个对事情都没有实质的帮助。我们在家庭里面,可以感觉到母亲的恩德最大,因为母亲尽了她的本分,那个尊重自自然然,孩子也好、家人也好,就流露出来了。像我母亲嫁过来的时候,我们家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困难,我母亲嫁过来,她是教书,薪水统统都是给家里用,我爸爸那时候还在念大学,根本没有收入。  因为尽心尽力爱护这个家,所以公公婆婆,还有小姑、小叔对我的母亲都很尊重。这个尊重其实不是争来的,是做得让人家感动来的。我们从经典当中来看,女性本来就很受到尊重,孔夫子讲妇女是一家之主,「亲之主也」,一个家庭里面很重要的主角。  
       这不是我说的,是孔夫子说的,我说没什么力量。夫子一直都很肯定女性对一个家族兴衰的关键。
感恩共学!



发表于 2010-12-25 12: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0: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约翰罗宾森他每天吃饭的祷告,那段话让我们很感动,他说到「愿一切生命都能得到温饱,愿一切生命都能得到康复」,你看现在大自然、万物都是在受伤的状况,「愿一切的生命都能得到爱」。当我们每天吃饭的时候都是这种心境,都是万物一体谓之仁,相信我们会很长寿,我们也会很有福分,我们的子孙也会很有福分,因为承传了这分仁爱之心。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上次谈到,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做人的常道,能把这五常五种德行把它演出来,这是真正不愧为天地人三才。 所以人是万物之灵,能把天地的仁慈、无私,透过自己进德修业把它力行出来,不枉我们当人,能够把人真正的味道把它演出来。孟夫子也说到,仁义礼智是人之四端,就好像人有四肢一样,缺了这些德行,缺了仁义礼智的德行,就不是个完整的人。  
       很可能我们缺了这些德行,我们的行为就可能慢慢朝著跟禽兽就没有两样。我们一定要坚守做人的常道,不只自己力行,还要把这些德行能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承传下去。
  我们谈到仁爱的心,其实以前读书人他在生活当中,都是时时提醒、时时反思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境。像北宋五大儒,邵庸先生他曾经写到一首诗,他说「每天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君王,但求处处田禾熟,唯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爹娘,四方宁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无妨」。我们看到这段祈愿,邵庸先生每天点一炷清香这么样祈求,最后一句话,我纵使穷困一点,能看到家庭社会安定, 我也是非常的喜乐。
       读到圣贤这些句子内心非常的惭愧,我们求学十多年的岁月,我们的心里面有没有时时想著国有贤臣安社稷?有没有时时希望处处田禾熟,每个人长寿?反而在求学的过程当中,自我愈来愈重,读了大学只想著出来能不能多赚些钱,自己好享受。  
       同样是读书,同样称为知识分子,但是比起这些圣哲人,我们心境、心态差太多了。
  今天读书人假如都为了自己,那谁为这个社会国家去付出、去奋斗?现在整个社会其实有太多事情需要做。家庭现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这些好的家风、好的家训,只要有人在社区里面去宣讲,相信很多家庭可以转苦为乐。  
       透过我们读的书,透过我们人生的历炼,要给予他人一些提醒、一些启发其实并不难,是我们愿不愿意发这分愿心、爱心而已。还是我们让岁月在不知不觉当中,一天一天东摸西摸,甚至看著无意义的电视,就这样子晃过去了。其实人只要有心愿、有爱心,能力的提升是很快的,这也是牵扯到我们要对自己有自信。  
       因为社会风气再不好好去努力,等到已经严重到无法挽回,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非常的感叹,我们不希望到那个时候才来感叹。
  我们台湾社会淳朴的人心,根基是扎得很牢的,只要大家都有这分承担,能以国家兴亡、以社会安定为自己的己任,让这些圣贤的教诲在每个社区能够开始发芽茁壮,也不枉费跟几百上千的人能够住在一起成为邻居的因缘。俗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么好的因缘,我们应该把《弟子规》、把这些圣贤祖宗的教诲,很用心的从我们做起,然后正己化人,去把经教、把这些好的家训传递开来。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就很快。所以,面对社会的情况我们不抱怨,社会愈乱我们愈应该要站出来,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
  我们念到这首诗的时候,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邵庸先生一样,有这样宽广的心胸?大家希不希望?真的吗?因为我父母一些朋友,也非常关心我,了解到我到大陆去推展传统文化,推展《弟子规》,这些亲朋好友也替我很高兴。就跟我父母讲,「你儿子做这个挺好的,挺有意义的。」我爸爸就对他们说,「很好吗?那叫你儿子也来做。」然后他们说,你儿子比较适合,我儿子不适合。因为做这个可能没什么收入,他们一想,还是你儿子做吧!
  之前我们听到一位母亲带著孩子去购买东西,在超级市场外面遇到一位朋友。这个朋友出来跟她们相见以后,看到她带著自己的三岁女儿,这位朋友就说,「小朋友,你怎么不去念书?」孩子好奇的问母亲,「妈妈,为什么要念书?」这位朋友等不及就把话接过来,「小朋友,念书可以赚大钱。」念书为了什么?我们从小是怎么引导学生?怎么引导我们的孩子?念书的目的在哪?假如念书的目的是赚大钱,那医生要赚大钱,谁遭殃?你们好像都很无奈的样子。老师要赚大钱,谁遭殃?律师要赚大钱,谁遭殃了?可能夫妻才有点冲突去找他,铁定离婚,他在旁边煽风点火,跟他拼了。这个目的根本错了,各个行业都见利忘义,不得了。
  当各个行业都见利忘义的时候,我们要去找人服务心里都很不安,都觉得他会不会是要占我的便宜。当每个人都怕别人占便宜,每个人都想去谋自己的私利,这个社会还有安全感吗?生活会快乐吗?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1: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闺阃是女子住的地方,是圣贤出来的一个源头,「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因为有了母亲的教诲,才有人才出现,有了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这个社会才能安定。当女性忽略了母教的本分,一个社会民族快速堕落。当这个时候,我们夫妻纵使有再高的地位、再多的钱财,看到一个不肖子孙,这样的人生会觉得快乐吗?会没有遗憾吗?很可能在曲终人散,夜阑人静的时候,一想到孩子没教好,内心都是隐隐作痛。  
       所以女强人,这个强是强在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最重要的事,这才是强;不是去跟人家争高下,那叫强。而这个社会最重要的事,就是教育好下一代,我们要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远见,不然真的很难想像。我们现在问说,你的家道要传几代?很可能这个问题一问,很多人心里想,下一代传不传得下去都是个问题,还传几代?我们要思考到,要想得很深远。

  我们很冷静来看,虽然一直在强调女权运动,可是女人真的是太不受尊重。打从有历史以来这几千年,整容手术空前的,女性被尊重了吗?假如女性被尊重,还这么多人去整容?我们走在都市的街道当中,看这么多广告牌,女人变成什么?有没有好像变成商品一样?这是被尊重吗?好像都是专注女人的色,而不是专注女人的德!当一个男人看著一个女人的色,他是尊重她吗?他可能把她当作什么!我们要很冷静,女人的地位是要靠自己的德行自然感召来的。所以有智慧的人,重实质不重形式。从有历史以来,女性受到侵害也是空前,现在女性受侵害的情况真的都是倍增在增加,这都是流露出来女性很不受尊重。  
       真正女性要受尊重,还要靠教育,两性之间懂得尊重、懂得礼敬才对。所以,智慧的人重实质不重形式。

  我们曾经看到一段格言说到,「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学问不是耍嘴皮子,真正能利国利民。「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上位者觉得口才很好就是他的政绩,就是他懂得治理,任何场面他只要用嘴巴就可以把它盖过去。而处下位的人,也觉得口才是本事,他选举的时候可以讲得让大家统统被他瞒过去,他觉得这个太厉害了。整个社会风气就变得只会说,都不做,知行都脱节开来,世道就一直下降。  
       为什么孔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面对很会说话的人大家要小心,你看我们人生当中被骗过几次,都被什么人骗了?诸位老师,投票也不能被骗,是不是?你假如看错人,那一票也会投错了。

  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不刻薄,讲话不会很夸大。所以常常讲他有多厉害的,都不是有真实本事的人。没有读经,真的这些判断力、这些智慧不容易形成。一个重视德行的人,他讲的跟做的是一致,甚至於是他讲得少,做得多。可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危险?做得多的人,讲得少的人,反而被忽略,反而被笑傻。  真正厚道的人都被叫傻,这个社会怎么会不危险?我们应该是在家庭、团体当中,看到这种苦干、实干的人,一定要常常去肯定他、鼓舞他。这样子那种厚道的社会风气,才能够再兴盛起来。

  我去大学讲课,讲完课下来,好几次大学生跑过来,第一句话我一听都觉得百感交集。 他们一过来都说:「蔡老师,你的口才真好!」我不是高兴,我们很真诚的讲了两个小时的课,这两个小时也不知道,可能也讲了几百句、几千句,一句也没有触动他的心灵。他只想著赶快来学他口才,我们看到世道日降。我们为人长辈、为人父母,一定要教导孩子要干实事,不能只耍嘴皮子。  
        日久见人心,当人家发觉我们知行不一,那一辈子人家都不会再相信我们。治国经邦,真正能利益团体、利益社会,这才是真实的学问;不然学的那些东西,根本一辈子也利益不到别人。那我们当下能不能治国经邦?可以。我们不管在哪个行业,就做这个行业的好榜样,这就是在治国经邦。  
       这些都不是口号,当下都可以做。假如我们都非常廉洁,我们都是不逃税,我们都是时时回馈社会的公益,都跑在最前线。社会对我们的关注,都觉得企业就是要这样做,社会风气就因我们开始改变了。

  还有「安危定变,谓之才」,一个人有没有才华,看到真正出现状况他能够临危不乱。 而不是拿著才华在那里炫耀,秀几手,人家说好厉害,那都不是很高的才华。真正的才华能够化解危机,能够扭转家庭、扭转社会的问题,这才是才华。还有霁月光风,这个才是真正的度量,能够心胸广大。
       「而万物一体,谓之仁」,能够爱护家人,爱护人类,甚至於能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唯有我们善待万物,地球才能和谐、才能平衡。结果我们现在对万物都是掠夺,都是杀害,都是从大自然当中,无尽的去获取大自然的资源,剥夺大自然的资源。都没有想著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活,我们也是这个世界地球的一分子,应该有爱护它的责任才对。我们这个念头,跟万物形成的是对立、冲突。

  比方说我们对这些昆虫,我们都想著要把它们杀害,它们会吃我们的植物。反而你愈杀它,它愈杀不死,它也有要求生存的意志力,你农药发明愈多,它的基因愈厉害,杀不死。 本来一种农药就能杀死,现在可能两、三种才够,说实在的,杀死了吗?害虫,不是,不能说害虫,我以前也没智慧,都说溜嘴。其实人们不了解,万物是一种和谐、平衡,当菜被虫吃得最严重的时候,就代表这个地方的土壤太贫瘠。  
       假如这个菜长得很健康,虫就不吃这里的东西,因为它们咬下去可能牙齿会断掉。所以健康的植物它不咬,不健康的植物它去咬。它告诉了农夫,告诉人类,这片土壤贫瘠,你要好好改善它,它在提醒我们,在告诉我们如何去改善,它在帮助我们的农耕。可是我们不了解这个真相,就想著要把它杀害我才有好的收获,不是和谐的思考,反而是对立,争夺的思考。杀到最后,农药给谁吃?人类自己吃。
  你本来要让它断子绝孙,后来变成什么?现在不孕症好像愈来愈多,农药吃得太多,我看伤害身体太严重,都可能不孕。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1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仁爱的心,读书人是时时在提醒自己,不可忘失替人著想,替家人以至替社会国家著想。
       我们最后读到的「四方宁静干戈息」,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心愿,其实我们常常都用这种心境来生活,相信整个地球上的磁场会愈来愈好。「我若贫时也无妨」,纵使我比较贫穷一点,但是只要能够看到家和人乐,他就很欣慰。人生真正的快乐,绝对不是来自於物质的享受、欲望的满足,而是从内心散发出为善的乐趣、行善的乐趣、行孝的乐趣,以至於是放下了自我,烦恼轻、智慧长的乐趣。
  而仁慈的心当官可以落实,相同的,经营事业也可以落实,这些学问放诸四海皆准。在商业当中,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有几个地方的商团特别有名,像山西的商人,像安徽的商人,安徽的商人称为徽商。
        他们经营事业都有一种心境,「利缘义取」,利一定是从道义当中来获得,「财自道生」,钱财一定是从仁道,为人服务,爱护他人,爱护员工,透过这样的经营,然后财富自然能够积累起来。只要违背道义、违背仁慈,这样的生意他们不赚。
  我们想起有一句经句说到,「思仁恕则树德,加严暴则树怨」,我们看到家庭的兴衰,事业的兴盛或者是衰弱下来,很多时候是一念之间。我们是树立德行,树立一个企业好的文化,还是树立了很多跟同仁、跟下属的对立,甚至是埋怨?当我们心境是想著员工好好工作替我赚钱,这个时候是利害的心,往往都是用钱,他能帮我赚多少钱,来衡量员工的价值。当员工的努力不够,财富收入少了,很可能就是一种批评,很可能就是一种指责对下属,这就是加严暴则树怨。其实都是缺乏设身处地的心,有美国的一些管理阶层的人到大陆去调查,了解他们企业经营情况。

  伦常关系往往是两边都错了,都没反省、没做对,恶性循环。父子当中,父亲有智慧、有德行,孩子一定教得好;纵使父亲没德行,儿子有真实的孝心,还是能感动父母,大舜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以至於夫妇关系、君臣关系,只要有人做对了,不互相指责,这个关系一定会愈来愈良善。  
       怕就怕每个人都不理智,都是指责他人,那就只能「各相责,天翻地覆」。一个领导者,真的时时想到孟夫子说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好,考试,下一句?诸位老师,传统文化五千年的这些经典,虽然确实背不完,但是那几句最重要的背起来,关键的时候可以用上。  
       孔子、孟子那几句很重要,尤其在五伦关系当中。比方夫子讲的,你要去管理别人很重要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要背。到时候去看望你的亲朋好友,一看你念出来,你最近不大一样,挺有学问的。
        他说原来是学传统文化,大家才会从善如流。有时候也得露两手,这些经句都一句就把理给讲透了,不需要背很多。其实我就是只背这几句而已!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当作心腹一样看,一体的,为领导、为公司效命,因为我们把他当作兄弟手足一样看待。但「君之视臣如犬马」,我们假如只是把他当作犬马一样使唤,就是帮我干活赚钱;「则臣视君如国人」,下属就把我当一般人一样,下了班可能在夜市看到我们都装作不认识,这么好的同事之缘就糟蹋掉了。「君之视臣如土芥」,我们轻慢他们,瞧不起他们,他们「则臣视君如寇雠」,他把我们当作强盗一样看、仇人一样看。  
       心念一转,我们应该好好的来照顾员工才对。因为他从七月份开始接触,到汤池去交流,到现在才经过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他九月、十月的业绩都创新高。而且他的员工的薪水,因为业绩很好都加倍,一团和气。
  他听完课以后,回到南京把主管找来,会计找来,他说帮我算一算,不要考虑我能不能有更多的利润,先员工加薪百分之十五,那幅度挺大的。因为他很多的员工都是从农村来的,这些孩子谋生不容易,而且他来了,他背后代表著他还有父母要照顾,甚至他有兄弟姊妹等著要读书。这就是仁慈心,这就是恕心,恕就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  
       我们往往付出前都深怕我都付出了,我会不会收不回来,吃亏了?其实真的《大学》讲的,「财散人聚」。真正这个钱财能够去利益到所有自己的同仁,人气聚回来,人和,和气一定生财;生财不是只有财富而已,还有人才。在这样的气氛、氛围之下,大家心灵都提升,都有这分道义提起来。道义起来了,哪有可能他的能力不跟进!
  所以叶总很欢喜说到,以前我一天不回公司,我心都不安,深怕出状况。但是我现在要出来的时候,都跟我的同仁讲,我这次要到中心去分享,要把大家的好事讲给大江南北的朋友听。  
       所以他的同仁听了都很欢喜,他们的努力也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善的风气。他们现在定位的,是我这个企业要成为全球的榜样,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员工都有这样的定位,努力学习不用人家推。他们现在员工礼拜五都会加班,主动加班,他们都希望争取礼拜六可以学习传统文化。
  之前我们曾经读过一些句子,其实这些句子对我们的生命都很有启发,但是我们都没有用上,因为这些句子只在考试的时候出现。我们的学习跟生活、跟工作脱节开来,难怪做起来没有乐趣,没有那种内在的喜悦、踏实。  
       我们曾经读过「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每个行业都应该是去服务、去帮助他人。这位母亲她看著她的朋友,接著蹲下身来告诉她的女儿,因为她的朋友说读书为了赚大钱,这个观念误导。她马上跟她女儿说,「女儿,读书是为了学本事,以后你才能去服务大众」。当一个孩子他从小的心境就是我读书就是学本事,去服务人,他会非常有动力,因为当他在服务人的时候,他会觉得他自己的生命很有价值。我们想到范仲淹先生,他那么小的年纪遇到算命先生,他问算命先生是,你看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我们感受到的是范公在读书的过程,他是想到以后要利益人民大众。 他在读这些经书的时候,不是强记下来的,是用心把它领受在心底,那个一辈子都不会忘。
  真正有爱心的人念书,跟只为了自己谋利的人念书,绝对念出来的格局、念出来的成绩会不一样。大家相不相信,我现在去念书,博士应该也是拿得下来。  
       你们怎么没有什么表示?你们今天好像被人强迫,有点无奈。真的,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人的爱心起来了,能力会不断的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像大家看我就是最好的例子,我程度这么差的人,高中月考还可以考倒数第二名,这么不简单的成绩都考出来。  
       但是就是因为透过学习自己祖宗圣贤教诲,感觉到祖宗对我们的慈爱、恩泽,我们很惭愧,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应该要承先启后。有了这分使命,有了对社会的责任,我们的私心慢慢淡了,不贪心,脾气也不大了。就是这些贪心、脾气,才把我们的智慧、能力给障碍住,慢慢的智慧、能力一点一滴在恢复当中。  
       而且这不是某个人做得到,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所以颜子、孟子告诉我们人生的真相,「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大舜是圣人,只要我们一心向学,一心为大众,我们也能达到那样的德行跟学问。

  这位母亲蹲下身来跟女儿说到:「女儿,读书是为了学本事,以后去服务人群」不只给她正确的引导,这个母亲还很懂得机会教育。刚好跟女儿才买完馒头,她跟女儿说到,就好像刚刚我们跟这个叔叔买馒头,因为叔叔有去学习,他就有做馒头的本事。你看我们吃得这么欢喜,都不挨饿了,我们非常感谢叔叔的本事对我们的服务。我们很感谢叔叔,希望能表达我们的心意,能不能把你的玩具熊送给叔叔?小孩想一想,好像没看过叔叔玩玩具熊。对,我们不知道叔叔需要什么,我们又想表达心意,那我们就拿钱给叔叔,他就能去买他需要的东西。这样的引导让孩子觉得社会就是互相帮忙,而不是只有利益而已。  
       人与人都只有利益,相处起来可累人,一点温情都没有。
  我们提到的这颗仁慈之心,我们看到邵庸先生这段话,告诉我们,其实爱人的心,以至於感恩的心应该是时时保持。像在五四运动以前,我们整个民族只要是吃饭的时候,都一定先感谢祖宗,父母已经去世的,感谢父母。接著是感谢农夫的这些付出,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都落实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其实学如逆水行舟,当今天孩子在那里吃饭,就是最好教育他爱惜物力、要节俭的时候,这个时候不教什么时候教?这个时候不念这种感恩词,那他的感恩心是在提升,还是在退步?这要有高度敏感。  
       不然我们连自己都提升不上去,更遑论要能够去提升自己的下一代。五四运动以后,因为传统文化被毁谤、被污蔑、被破坏,这种时时感恩的存心现在慢慢的愈来愈不足。我们一位老师就提到,他从小看到自己的奶奶,不管拿到什么东西,尤其是可以吃的东西,绝对是先走到大厅面对祖宗的牌位,先供养祖宗,自己才安心吃下去。这些孙子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很感动,这是感恩的心。
  包含我们看这些读书人,一清早起来就是时时提醒自己,心要胸怀天下才是。所以「每天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君王」,这个谢当中,一来是感谢天地无私的化育,万物才得以生长。再来也是提醒自己、期许自己,能够像天地效法学习,心量也要宽广,也要用无私的心来生活、来爱护人民。而谢君王代表读书人时时都以尽忠职守自我期许,今天受领导、君王一日的俸禄,他一定尽一天的责任;今天责任没有尽,这个饭他吃不安心。  
       所以范仲淹先生在每天睡觉前,他会反思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假如今天做的事情不够尽心,他当晚就不睡觉。等到天亮了,先去再把事情做得更好,做到满意了,他才心里比较宽慰。所以,这些读书人尽忠、克己的功夫非常的好。  
  「但求处处田禾熟,唯愿人人寿命长」,其实整个天地、整个地球是个磁场,磁场好万物生长就好,这里的磁场不好,万物生长就很困难。哪些地方物产最丰富?我们假如有机会去研究,往往是人心善良的地方,风调雨顺,人心险恶的地方,灾难甚至於战争比较多。  
       所以风调雨顺莫向外求,都还是要从我们的善念去做起。当所有的人每天清晨都是发这样的心愿,那整个社会的氛围、气氛一定很祥和。诸位长辈、朋友,我们今天走到庙里、走到佛寺去,拿起香我们有没有念著,「但求处处田禾熟,唯愿人人寿命长」。还是我们在那里「但求我吃得很饱,唯愿我生命很长」,那都是想自己,枉费我们读圣贤书。而且当我们拿起这炷香,我们有没有反观自己,我每天的生活,有没有让这个家,有没有让这个学校,甚至我所工作的单位,愈来愈温馨、愈来愈芬芳?香也是提醒我们,我们有没有走到哪里,自己的风范就像德风吹出去,让人内心非常的喜乐,觉得跟我们相处如沐春风。
  我们有没有时时祈求著「国有贤臣安社稷」?其实我们当老师的人,真正用心把忠孝教给孩子,那是真正帮助社会国家举贤良之才。而且当我们教育孩子,都是时时期许他以后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国家的贤臣。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0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们读到《论语》这些句子,不能读著读著,君子、小人,一看到君子,在说我;看到小人,都讲他们。这个心态不对,其实君子、小人不在外面,我们能放下自私自利,能为人著想,当下我们是君子;我们放不下,谋自己的私利,我们可能就落入小人的行径当中。
        这个喻是明了、通达,君子之道,人生应该循道义而行,这才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而小人他在那里想著,我不能吃亏,算得很清楚。他以为他懂得谋利,其实说实在的,人算不如天算。

  在民国初年有个商人姓周,他很会算,他很有钱,到处开钱庄,用现在话讲就是开了好几间银行,非常有钱。刚好有地区发生水灾,他当地的分公司钱庄捐了五百两,那个钱庄的负责人被他臭骂一顿。你干嘛拿我的钱去捐款?我致富就是一个原则,钱只要进我口袋,想把我拿出来太难了。只入不出,他觉得那是他致富之道,看起来好像算得很清楚。
       清朝的时候开钱庄,后来转成民国,他的财富折换成现大洋三千万,那富可敌国了。他有十个子孙,分给他每个子孙三百万大洋。在短短的几十年,十个子孙全部财产都败光了,还有的已经沦为乞丐。其中有几个算德行比较好的子孙,也都飞来横祸,财产留都留不住。
       他还是秉著良心做事,可是财产还是都败光,因为「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这么有钱,看到这么多人都快要饿死,你完全视若无睹,积财伤道,伤自己仁慈之心!小人以为他很明白利益,其实他不明白。

  叶总他就说到,以前他的员工,比方员工出去办事,出了点小差错,公司损失三千多块钱。这个员工回来报告,他会骂他一顿,然后跟他说这三千多钱就从你的薪水扣。你看当下他的员工怎么样?气得牙痒痒的。
       现在,刚好前几天他的一个员工货物的标签处理错误了,也损失了一笔钱。这个员工也是战战兢兢回来跟他报告,他心境变了,不是只想著自己的利。他对著这个员工说,「你不要紧张,马上找副总过来,一起处理好这件事情,你别担心,大家会努力帮你解决。」这员工有点愣住了,怎么差这么多?那个员工愣了一下,马上给老板说,「老板,我不要明天去,我今天连夜赶去」。你看道义出来,这个员工的道义马上就流露出来,就去办这件事情。而且说实在话,这件事情不只会感动他这个员工,其他的员工了解到,一定都觉得老板、公司是我们的靠山。我们只要好好努力,不担心,我们都有著强而有力的后盾,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个团队。  
  之前他的中阶主管也曾经来跟他说,「老板,你现在住宿也要钱,吃饭只给一顿,其他顿吃也得要钱,这些员工都是离乡背景很不容易,这样增加他们一点福利,可能他们拿回家奉养父母才够。」老板对著这个主管说,「好,你的想法很好,就拿你的薪水去给他们!」他对那个主管说,「我找你干啥的?我找你来是替我想, 替我赚钱,你怎去替他想,怎么不替我想?」所以,人需要被提醒,你看本来是这样,一提醒为员工著想,现在住宿不用钱,三餐提供员工饮食,而且还是依照周泳杉老师这些健康理念去烹煮的。
  像他之前到仓库去巡视,假如看到摆得不好,他当场就骂人。 然后把管理的叫过来,跟他说「没有处罚,我看你是长不了记性,好,这个月扣你三百块」,扣钱。扣完以后再加一句,「下次不要被我抓到!」下次就真不被他抓到。假如我们都是,就像孔夫子讲的,「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我们只是用条款、只是用赏罚来要求下属的时候,结果是什么?「民免而无耻」。  
       人民、下属只是想著免於被处罚,他不是有羞耻心不愿意去做那些事,而是怕你罚他;但是只要你不在,他可能就不会这么乖。我们讲到这里,好像不只员工这样,好像学生也是这样,好像孩子也是这样,还是要用德行来教化才好。  
  叶总同样去到了仓库,看了以后开始「你这里做得很好,那里也做得很好」,这就懂得隐恶扬善。他做得好你都没看到,尽挑他的毛病,没几个人受得了。说完他的好以后,面带笑意告诉他,这个地方假如能怎么样,你就会更好,很和气的,老板就离开了。  
       员工给他发了个短讯说「叶总,您今天来仓库给我很多的肯定,我很受鼓舞;而您也给了我非常宝贵的意见,我深刻感觉您是真心希望我好,更进步。」员工已经感觉到他那分对他的提拔、栽培。这都是思仁恕,替员工著想,同理的心对待他们,甚至於是成就他们。


       之前还会骂老师,还会诅咒老师,但是说实在的,当学生骂老师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太生气,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个学生有够坦白的,凡事都有它的优点可以欣赏。你看最怕的是很阴险,记在心里,君子报仇,三年不晚,那个才恐怖;骂出来都是比较直爽的。  
       反而这个时候我们不去跟学生计较,用一片真诚的心,这个关系一定会扭转。透过我们同仁跟孩子们上课,说到老师们都很辛苦,应该要感恩老师,而且「恩欲报,怨欲忘」,不应该记恨老师,讲著讲著这些孩子头都低下来,惭愧心起来了。  
       结果下一节课科任老师来了,这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走到老师的面前给他鞠九十度躬,说「老师,对不起,我以前曾经骂过你。」孩子好教,听懂道理,他没有虚荣、面子,他马上去改过。从这些点滴当中,我们真的是觉得,人生最怕的是没有遇到好的教诲、好的因缘。  

  这次有位大学生,英国留学三年,有长辈安排他来参加四天的课。这个留学生上到第三天的时候,说到「我读了这三年的书,比不上这三天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他已经花了五十七万人民币。诸位长辈、朋友,花多钱不见得学得到东西。  
       现在都有个错觉,花多钱就会有好收获,尤其在追求真实道德、学问上,值得商榷。因为真有道德、学问的人,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个人的智慧不是我们给他的,是他本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读古书的人都觉得「在亲民」,我应该去亲爱人民,应  该去帮助人民,这是我做人应尽的本分。 他怎么可能拿著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然后去大赚特赚他的钱?他绝对不会用道德、学问谋取他太多的利润。

  所以真正好的课程,它不可能收费高得吓死人的,大家这个迷思要谨慎。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我曾经去上过三天五万块钱的课。  
       我已经这么凄惨,你们就不要重蹈我的覆辙,人有时候念头转不过来,真是走了很大的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是全世界唯一承传五千年的智慧,其他民族都没有的。这么好的智慧,一毛钱都不跟我们拿,现在这些好的经书典籍都请得到,我们反而忽略了。  
       甚至於瞧不起,还想把它毁掉,丢垃圾桶去,真的是大福在面前,当面错过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们深信人是可以教得好。而我们能在社区讲《弟子规》,我体会多少我就讲多少。我们透过像「大方广」有网站,甚至於是有很多之前的前辈有很多参考书,《弟子规易解》、《弟子规解说》, 还有我们也曾经细讲《弟子规》。这些内容再加上我们自己去力行、体会,或者是人生的一些宝贵经验,都可以用心的跟我们的这些邻居们交流。很可能他的父母懂了,他的孩子懂了,每个家慢慢的就愈来愈懂得孝顺,愈来愈和谐。  
  最后「四方宁静干戈息」,确实现在致力於和平工作的志士仁人愈来愈多。像前不久有几位大使,因为我们去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把这一年做和谐示范镇的一些成果,跟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的朋友们做交流。他们听完觉得和谐是可以实现的,他们很想来互相交流一下。  
       这次几位大使来了,我们非常感动的地方在於他们不远千里,我看有的还不止千里,有的从澳洲过来的。而且澳洲的这位朋友,他就是现任澳洲总理的哥哥,澳洲总理陆克文他的哥哥,我们称呼他比较亲切,叫他陆哥哥。他们兄弟非常有道德学问,他的弟弟那时候,因为是上个月,还没选上,他来参加。  
       他的哥哥说,我弟弟选上以后希望净空老法师,老教授,能到我们澳洲来做和谐社会。欢迎老人家去,他先来考察。
  结果他的弟弟顺利选上,而且他的弟弟会讲中文,还是在台湾学的。因为他读古书,非常有仁慈心,他选上总理以后有件大事要先办,就是要签「京都议定书」。  
       这个「京都议定书」是所有开发国家一起正视温室效应的严重性,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只有两个国家不愿意签,美国跟澳洲。现在新总理上来,他马上觉得这是我一个地球人应尽的本分,马上也要跟进。我们看到这么多世界有影响力的人都重视伦理道德,这个世界是愈来愈有希望的,所以大家笑一个!这节课先到这里,谢谢大家。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仁爱的心,读书人是时时在提醒自己,不可忘失替人著想,替家人以至替社会国家著想。  
       我们最后读到的「四方宁静干戈息」,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心愿,其实我们常常都用这种心境来生活,相信整个地球上的磁场会愈来愈好。「我若贫时也无妨」,纵使我比较贫穷一点,但是只要能够看到家和人乐,他就很欣慰。人生真正的快乐,绝对不是来自於物质的享受、欲望的满足,而是从内心散发出为善的乐趣、行善的乐趣、行孝的乐趣。
感恩共学!
  
发表于 2011-1-5 12: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从小抓起!
 楼主| 发表于 2011-1-3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当我们用这种心境去待人,他一定会觉得我们对他非常用心良苦,我再不学好,真的太对不起他,太对不起父母,太对不起亲友,他慢慢的积极的就向善。但是假如我们是嫉恶如仇,感觉上就对立、批判他,他一定很不高兴,「好吧!你既然瞧不起我,算了,我就坏给你看」,虽想学好都不可能。
       这时候要授权、要信任,要能像魏徵给唐太宗劝告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能时时广纳这些雅言,我们对很多事情这些细节就能够很明白,不会做错决策。但我们只相信自己,或者只相信某一、两个人说的,而没有广泛听取宝贵的意见,可能就看不清楚一些事情,下错决策。  
       一个团体就怕决策错了,就好像一个队伍走错方向,到最后拉不回来。应该要谦卑,要信任下属,要授权,当这样的领导者。因为当我们信任的时候,下属他才有承担,他才能够去突破。所以下属的成长,我们也要有耐心去呵护,不只是教孩子要有耐心,下属也一样。  
  而且现在我们缺乏伦理道德教育,年轻人有时候也要多包容他们,你说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因为没人教他。耐性其实我们是很有的,只是我们很可能因为急功近利,希望赶快看到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我们想起,你看孩子在学走路,孩子踏出第一步不容易,可能已经跌倒好几次了,后来踏出那一步,全家欣喜若狂:孩子你真棒,终於走出第一步。那种耐性应该是愈来愈提升,这样人生才进步。请问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孩子、对亲人的耐性,跟当时当爸爸、当妈妈,孩子踏出第一步的时候的耐性一比,什么时候比较有耐性?诸位长辈、朋友,什么时候?他小时候。
       那我们这十多年不就一直在退步吗?一真一切真,耐性没有了,真诚一定也退步,恭敬一定也退步,柔软的心一定也退步;哪一个心境上去了,什么心境都上去了。所以,我们要看清楚自己到底是进还是退!
       我们成就家风、成就事业,都是从我们心地的功夫开始下手。假如我们不是先要求自己,而是先要求他人,就像下一句讲的「加严暴」,我们很严苛去要求别人,甚至还暴力相向,「则树怨」,怨就会愈积愈厚。
  我们从历史当中看得到,周朝是最有仁慈心的,他的祖宗,像最早的古公亶(亶:【dǎn】解释: 实在,诚然,信然. )父,他受到其他民族的侵略。他深怕打仗会伤害他的人民,所以他宁可不打仗,自己离开,他不愿意看到流血事件发生。反而他移到岐山以后,这些本来的人民了解到他是不忍心他们受伤,全部又跟过来,到了岐山建立周朝,等於是周朝的前身。  
       到了文王,也是一脉相承他祖宗的仁厚的存心。文王曾经走在路上,看到一些没有人埋葬的枯骨,他内心非常难受,马上把这些枯骨要把它安葬好,还要祭祀。其他的这些臣子就说,君王,那个又不是你的祖先,而且是没有人认的枯骨。  
       文王说到它在我的国土之内,这也都是我的长辈,我有义务要祭祀他们,要让他们入土为安。这样的风范传到人民的耳里,他们就想文王的仁慈可以想到枯骨,连死人他都懂得去关爱他们,更何况是活著的人。所以光是文王这个恩泽,泽及枯骨这个消息传出去,就有很多的其他诸侯都来归顺到文王的麾下。  
       所以确实「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贵之;仁之所在,天下爱之」,能得到人民的爱护、人民的拥护都从仁慈来。

  而在历史当中非常严苛,甚至是暴力相向的,那就是秦朝。秦朝的武力可谓盛极一时,但是当把赵国打败,赵国几十万军队投降,秦国却把他们全部活埋。  
       听说现在那个地方还是感觉有怨气在,一下子伤害那么多生命,纵使武力再强,他的朝代也不可能长久。那个时候要统一其他的六国,打到楚国,楚国因为非常的气愤秦国都是非常的残暴。所以楚国人说了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我楚国人纵使死到只剩三户人口,把秦朝给灭掉也是我们楚国人,  
       可见得这个仇恨积得有多深。秦国真的还是被楚国给灭了,因为项羽就是楚国人,一把火把咸阳城给烧掉了。真的我们祖宗常讲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历史给我们每个朝代很好的借镜。其实历史也给我们每个家庭借镜,我们能长养一个仁慈之心,上行下效。  
       假如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都很严苛,很可能连父子都是很对立、很冲突。所以治家的分寸要拿捏得当。
  我们想起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教圣人的教诲,让我们这个民族非常的善良、淳厚,延续了数千年。结果到了近代,三代圣人的教诲忽略了。  
       西方本来宗教教育很鼎盛,近代也慢慢的因科学很发达,结果说不能证明有耶稣基督、有神,反而对宗教的教育慢慢比较式微。其实人的肉眼所能见到的真相是很有限,人切记不能妄自尊大,看不到的就是没有,话不能这么说;你看空气时时都存在,可是我们并没有见到它。  
       这些圣哲人他们的境界,就好像站在二十层楼,我们只站在二楼、三楼,我们所能见到的范围有限,他们所能见到的宇宙人生真相比我们大太多了。这个时候假如我们不相信他们的教诲,很可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不相信有神、不相信圣哲人的话,这个地球人类堕落得非常快,这都是要让我们引以为戒的。  
  整个我们的民族四、五千年来,从来没有乱到家庭。一般乱都是朝代更替,为了谋取权益的这些互相的战争、杀戮。等这个朝代的政权底定,都懂得制礼作乐,教化人民,都能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安定时期。
       我们很冷静来看,我们整个华人世界,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这将近一百年当中,  我们人心很安定吗?尤其看到现在离婚率、犯罪率愈来愈高,其实人心是没有安定。而这些我们所担忧的事情,都必须透过祖宗圣贤这些教诲,才能找到解决的答案。现在大家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写了一篇「上谕」,召告天下臣民,说到我们这个民族,三教教化海内外已经很久了,而这三教教育的道理是「理同出於一原」。其实这个一原就是仁爱心、就是慈悲心、就是向善的心,这三教的教育应该是并行不相违背的。而近代,道家的教诲、佛家的教诲被误解了,都把它搞成宗教,很可惜。其实都能够教化我们的人心,这些教诲都能利益我们的家庭,成就我们自己的事业。  
       听说现在连儒家都变宗教,好像有华人的地区还多个儒教。这个「家」是一家之言,使能承传这些圣哲人的教诲下来,所以它是教育。
  我们走到比较古朴的寺院,标准的建筑一走进去是天王殿,看到第一个尊像弥勒菩萨。  其实这都是艺术、都是教育,提醒我们做人应该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家庭里面难免会有些摩擦的,这个时候要能包容,不然无事都变有事,小事都会变大事;能宽容,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常常要有笑脸,因为家和万事兴,和气才能生财。  
        而且这个财不单是新台币,不单是钞票,更重要的和气能生世世代代好的子孙人才。人才哪有可能在家里面夫妻吵吵闹闹,这样怎么可能出人才?一定是在家庭当中,他感受到和谐、感受到包容、感受到如何设身处地。现在家庭结构不一样了,以前都是大家庭,可能他面对事的时候,他要为兄弟著想,他要为叔叔伯伯,很多的长辈、很多的同辈著想。现在假如只生一个,父母围著他团团转,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他只为自己想,不为别人想。所以,真正大家庭有太多的好处,小家庭现在问题愈来愈多。当然小家庭的问题也是可以克服,假如我们很有心,每个礼拜带著孩子回去侍奉他的爷爷奶奶,  孝道也可以透过我们用心承传下去。
  所以,弥勒菩萨提醒我们要笑脸迎人。诸位长辈、朋友,每天一大早起来,先不要出去见人,先进浴室稍微照一照,不会把自己吓到了再出去;不然出去吓了人,很没有职业道德。自己先有点笑意,不然心里面的情绪会传染,很可能脸臭臭的走出去,孩子一看也很难受。 孩子很难受,走到路上看到一只狗,还踢它一下,这只狗也很生气,又去咬了人,一连串情绪化很糟糕的。但是假如是一分爱心这样传递出去,这个世间就会增添很多的温馨。现在看大家笑容都很灿烂。

  我们除了弥勒菩萨以外,又看到四大天王,这对人生都是非常高度的艺术智慧的提醒。  东方持国天王,手上拿著一支琵琶,这个琵琶不是说他喜欢弹琵琶。我们看到持国就要了解到,我们传统的文化,小跟大是很圆融的,小到个人,大到平天下,所应该奉行的这些做人的原则是一脉相承,统统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看到持国,其实他的精神也能用在持家,甚至於用在经营团体、企业。  
       我们今天要持好家,就想到《大学》的那段教诲,「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我们身修了才能家齐,才能国治。先问问自己,我的德行好不好?不可以先要求儿子,假如先要求儿子,自己没做到,孩子一定不服。爸,你不是说要孝顺吗?你都不孝顺爷爷奶奶。  
爸,你不是说做人要厚道吗?怎么你跟朋友聊完了,朋友一离开你就批评他一大堆。孩子看到眼里,内心对我们就不会有很深的尊重跟信任。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跟信任,不能怪孩子,愈怪冲突愈大,「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才能解决问题。  
  现在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这个经要能读得通、读得受益,除非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先反省自己。假如没有人反省,把孔夫子找来也没用,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我看没有人反省,到最后连这个清官都被卷进去。所以我们又想起来,必须各自责,才能天清地宁,各相责,只会天翻地覆。  
       听说现在有家庭问题还要预约一些精神科医师来问诊,说实在的,精神科医师那些理论,还没有经过时空的印证。而我们这些圣贤的教诲,屹立天地之间四、五千年,这么好的真理宝贝我们不用,太可惜了。而且今天一个医师来了,你首先要了解他自己的家有没有治理好?假如他家都没有治理好,然后来跟你谈一堆理论, 那全部都是纸上谈兵。现在研究学问多,但实践於学问太少了。
  我的师长告诉我们,我们是学儒,不是儒学,我们是学圣贤人的存心,圣贤人的风范、言行。我们绝对不是拿著这些经典,只是能背几句,但是自己没有去力行。  
       所以,「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这些圣贤的教诲都是找到根本处下手,我们今天讲的道理,自己先做自然感动人,自己不做就变成耍耍嘴皮。说实在的,只要一个人研究学问,不力行而耍嘴皮,只会让人家看了很不舒服。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3 15: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1-1-4 07:39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甚至於因为他的关系,否定这些经教没有用,圣教没有用,我们就以身污辱了这些古圣先贤。而立业,建立事业,假如不好好积累自己的德行,纵使有再大的基业,福分现前没有德行,这些欲望一来,很快就倒下来,就如过眼云烟。  
       所以凡事要从根本下手。
  我们提到,真的家庭能够有反省的态度出来,所有的人惭愧的心就能唤醒。我们提到的持国,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在修身上面,而立身处世就像琵琶的弦,太紧了它会断。现在父母管孩子管得太严苛,让他感觉没有一丝毫的那种亲情的爱,这个时候很可能孩子会变成什么?「好,你既然这么对我,那我就做让你们后悔的事情。」现在很多孩子思想偏激,有爱、有温暖的人他不会走极端。所以当孩子行为很偏激的时候,我们要反思,我们的父子关系、亲情关系是不是太紧绷?有时候说实在的,我们可能为了自己的面子,把孩子逼得太紧。
       人生有数十寒暑,何必急於一时达到你要的,一定要孩子达到那个目标,把他逼得喘不过气来?我们看到很多家庭,孩子行为已经太偏颇,几乎都已经要悬崖勒马了,那个父母说我不管,他先把高中念完,他先把什么念完,其他我管不了。其实当他真的跌下去,那时候学历又有什么用处?还是先救孩子的德行,刻不容缓。就像琵琶,不能太紧会断,不能太松,你太松了,孩子就很放纵,他就变成不肖子孙,就弹不出曲来,人生一塌糊涂了。所以应该是不松不紧,弹出来就很和谐,其实这就是儒家讲的中庸之道,佛家讲的中道的精神。  
  南方是增长天王,增长天王手上拿了一把剑,代表我们治理家庭、治理团体要有智慧。慧剑可以断烦恼,慧剑还可以斩欲望,不然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儒家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我们为人父母,我们经营一个家庭,每天晚上要思考,我们家的德行有没有进步?我们的事业有没有进步?我们处世待人的修养有没有进步?有这样的心境,自然能感动孩子来效法。
  西方是广目天王,北方是多闻天王,这就告诉我们多看多听,但没叫我们多嘴,有时候多嘴了,本来没事搞一大堆事情出来。所以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我们言语的心境,是对他人有益处的,我们才讲。要讲「利益语」、要讲「软慰语」,让人家很舒服,让人家能很欣慰、很安慰的话;要讲「诚实语」,都应该有这样的言语的态度。所以,广目天王手上拿著一个龙珠跟一条龙,其实他提醒我们,我们虽然看了那么多世间的形形色色,可不能看得眼花撩乱。  
       确实这个世界是不断在变化的,有句话说,人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会变。大家听懂没有?对!随时在变。但是假如一直在变,你的心就被它搞得慌慌张张的,那就麻烦了。
  整个传统文化,最古老的一本经典叫《易经》,易就告诉我们会变。  
      《易经》有三个含义,第一个叫「变易」,而我们却要从这种种不断变化的现象,去找到它不变的原理原则。《易经》另一个很重要的叫「不易」,纵使它再怎么变,但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常关系不能变,一变天下大乱。  现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就很麻烦,人就没有好日子过了。所以要把不变的原则抓到,就像西方广目天王手上那颗龙珠,那就是不易,不变的原则。掌握不变原则的时候,又要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简单,不要很复杂,掌握了这些原理原则,「简易」。  
       我们看《四库全书》有多大?《四库全书》可能要卡车来载,好几次才载得完,分量非常大。听说一个人从出生就看得了字,看到八十岁还没看完,因为这是几千年文化的积累。但是在圣贤人的教诲当中,可能一句话就把所有这些做人正确的态度完全掌握住,这就是简易。  
  孔夫子在《论语》当中说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到我们立身处世七个做人的纲领,很简单,可是《四库全书》所有的教诲,都不会超出这七个纲领。而《弟子规》就是依据这七个纲领,结合生活的很多细节,把它编出来的。  
       当我们把《弟子规》学扎实了,我们再读《论语》,再读四书五经,绝对都能有所领会,都能很快的契入那些学问,因为我们纲领已经掌握好了。像我们常常接触现在的一些学问,有时候一看,谈一个观念,那个书很厚,一开始看还有点概念,看到最后怎么样?都有点搞糊涂了,里面还一大堆专有名词。 而祖宗的教诲,崇尚的是一种心性的领会,悟处,而且掌握纲领。
  管理学的书这么多,其实在《中庸》里面一段话就全部都把它包括。在《中庸》里提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九条最简易的纲领,这九个纲领你能掌握,纲举目彰,天下可以治好。
       诸位长辈、朋友,天下都治得好,怎么会家庭治不好!哪九个纲领?「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这些纲领没有掌握,很多时候我们读那些管理的书,都记住那些管理的细条枝末上面去,反而纲领、精神没有掌握好,用出来可能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所有的方法都要从我们的真心做出来才好。「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候也。」这九个纲领能掌握得好,天下能治好。
  修身,我们自己德行提升了,有德此有人,你自然能够感来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九个纲领不能颠倒,今天我身不修了,我先尊贤,把很有学问的人请来,有没有用?没用。自己德行不好,到时候这些有德行的人劝我们,我们还是不遵守,那他们一定走。有贤德的人不是钱请得来的,是你要做的事对社会很有意义,才留得住他。而我们要做很有意义的事,一定是我们有德行才会这么做。所以第一层修身根基要好。  
  再来遵贤,「修身则道立」,你整个仁慈、仁道建立起来,尊贤就不会迷惑。一个企业最怕的是政策下错,方向抓错了全盘皆输,政策都是要高度智慧去判断,所以遵贤则不迷惑。
  亲亲,对待自己的家庭要和谐,假如自己的家乱七八糟的,很可能我们在工作当中也很难安定下身心;身心不安定,这个事业迟早会垮下来的,撑不了多久。所以要安内,对外才能有好的成就,而真的要安内,一定要夫妻和睦,兄弟相处得融洽才好。
  再来敬大臣,对待这些重要的干部,我们要尊重他们,我们要礼敬他们。现在问题来了,老板他心里想,我给你们薪水,这么想,恭敬心就不见了。 有个企业它是已经传了到第三代,爷爷披荆斩棘,创业维艰,这个企业经营得不错。他的第二代儿子送到美国念书,念博士回来,念到博士。可是这个儿子接了以后,企业经营稍微有点下降。因为他的老员工一想到他的老板,都觉得老板把我们当兄弟、家人一样爱护,虽然这个老板学历不高。  
       传到他的孙子,孙子也是博士毕业回来了,大家想想会发生什么事?这个孙子回来以后,召集干部说:「我跟你们说,我不是来跟你们交朋友的,不是来跟你们称兄道弟的,我会严格用制度要求大家。」结果这个企业开始衰败下来。  
      你看还是我们刚刚讲的思仁恕,仁爱、宽恕才会兴盛;来了就是严格、就是暴,这个严苛,那败相已露。所以要敬大臣,要体群臣,体恤每个人民的需要,每个员工的需要。
  所以,他爷爷很语重心长的告诉他的儿子、告诉他的孙子说,你们再怎么争,你也只能争到员工一个月的薪水。但是当员工要跟你争的时候,他可是跟你争分分秒秒,都要跟你计较。听不听得进去?诸位长辈、朋友,听不听的进去?怕就怕在学历高了,傲慢,「你不懂!我可是得管理博士」,那就糟糕了。这个九经可能管理博士都没读过,很可惜。  
       所以人生最大的福气,是能够闻到圣贤人讲的真理。
  子庶民,我们感觉得到一个治理团体的人,把底下这些人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这个子庶民,我们听到一个企业家,她跟她的先生创业,主要是她先生在做。结果她的先生得了癌症,那时候她先生也开始学《弟子规》了。  她就很心慌,她先生说,你看那么多员工要生活,我现在身体不行了,你来操大盘。他太太有点紧张,她先生说你别担心,你只要抓住一个原则,让员工都学《弟子规》。然后你就打算一年亏一千万,可以让你亏三年,但是你要记住,一定要让员工学到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她的先生自己生命都有安危,但是他明白到这些学问对下属的重要性,他宁可损失金钱他也要做这件事,这是真正的仁义之心。后来他的太太去了以后,真的这么做,结果公司经营愈来愈好。他太太说到,现在她五点就可以下班了,反而是那些重要主管都在那里很努力,说老板娘,你先回去!你还有孩子,还有公公婆婆要奉养。所以,真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推展以后,大家懂得做人了,还有员工跑来跟她说,老板,我以前工作都有给人家拿这个。这个是什么大家知不知道?看大家都没什么经验,这个就是拿回扣。「可是奇怪,我到了公司以后,这个念头起不来,看大家都学这个,觉得应该要好好做人」。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17: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她的员工主动跟她讲。还有员工曾经已经拿过的,又拿回来还她,说我良心不安,希望老板娘你不要责怪我。结果老板娘跟他说,「这个钱我早就没放在心上,你拿回去孝顺你的父母!」就是这分存心,难怪她的下属这么样拥护她。而且看到一个妇女,突然间接了这么大的一个工作,又能这么坚强,其实那分态度也感动了她的员工。
  她有一次回山东看她的父亲,也给她父亲送了一些钱,她父亲说,「你别给我那么多钱,我不需要这么多钱,你把这些钱拿去奉养你员工的父母。」我们听到这里都肃然起敬。她能有这么好的爱心是结果,原因在哪里?原因是她的父亲很有爱心。她也听她父亲的话,在一些年节的时候都给员工发红包,还指定要他们拿回去给父母。过几天接到员工家长打来的电话,员工的爸爸说,老板娘,我还有几个儿子,你要几个?我帮你送过去。  
这个子庶民!

  来百工,就是让各行各业都很兴盛。其实经营一个企业,就是你能够都设身处地去为所有合作的厂商著想。不能只有你赚钱,他们都亏钱,大家都能够共存共荣,这就欣欣向荣。所以来百工。

   所以我们接触这些企业家很有爱心,他们会带著员工到海边去捡垃圾,维护整个环境。他们会带著员工到偏远的山区,去关怀那些很贫穷的村民,给他们送些吃的,关怀他们。整个企业都是一片祥和之气,哪有不兴盛的道理!而且这些部属都会觉得跟著这样的领导,生命很有意义。  

  怀诸候,诸候以前是一些小国,用在现在就叫分公司。不能在总公司的我们特别偏爱,反而应该对分公司的也要更加的爱护才好。其实人心上都感觉,离领导人愈近,好像近水楼台怎么样?先得月。离得比较远,深怕会不会人家讲我的坏话,我就失宠了。  
       反而离得愈远的,他心里上会比较有挂碍,会比较担忧。所以人能体恤到这里,今天我们在团体里面,我们是在总公司,可不能总公司有好东西,全部都把它瓜分掉,这不近人情。因为分公司,它可能都在第一线,他们更辛苦。这时候假如总公司里面这些主要的干部通情达理,懂得说这些先给分公司,我相信整个企业的士气会非常好:我们在这么远,他们都时时想到我们。说实在的,就在领导的身边,已经是比较有福分的,干嘛还去抢这些东西?

  今天假如是贴心的女儿、贴心的儿子,父母有什么好东西可不要抢走了,应该怎么样?给大嫂拿一些去,给婶婶拿去,都是先想到没有住在一起的家人,这个家会更团结。所以,人和应该懂得严内宽外。大家抄好了没有?怕大家没抄好,回去睡不著觉,因为大家都很好学。
       常常很多同胞对我们很支持,会给我们一些生活的用品,当下比较在身旁的这些同事,他们也是很体谅,我们在山东、在海口、在北京很多各地的同仁都离我们比较远,他们都是先考虑,这些东西先发出去给他们。常常最近的人发到最后怎么样?没拿到。他们也很高兴,因为没拿到就代表领导很信任我们,是一体的,不要去计较这些东西。

  但这点假如没有体会到,有时候家人之间心理上都会有怨。我们曾经听一个女士,中年妇女她就讲到,她说她两个哥哥结婚,妈妈办了很多的礼物,也办得很隆重。后来到她结婚的时候,办得不是很隆重,好像还让她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所以她这个怨一直都压著。后来她学了《弟子规》,懂得替母亲著想,这口怨气终於释放出来。自己想想,居然埋怨母亲这么久,很不孝,自己跪在母亲的跟前给母亲道歉。  
       而当她在那里流泪的时候,她的母亲告诉她,她说女儿,人家说女儿就像母亲的小棉袄一样,那个棉袄是贴身的,时时都能让母亲感到温暖。女儿在母亲的心里那是一家的人,而媳妇她是刚要到我们家里来,今天假如我不尽力帮她们办,她们很可能会埋怨我一辈子。  
       可是你是我的亲生女儿,家里又不是很宽裕,妈妈都觉得你是能体谅我的。所以真的,当我们得的少,那是父母、那是我们的亲人对我们的信任,反而要以大局为重,不应该去计较才好。

  柔远人,时时能想到在远方的这些同仁,替他们设想,关怀他们的需要。能把这九点掌握好,相信天下团队、企业都能经营得好。

  我们刚刚讲的四大天王,西方广目就是掌握不变的原理原则。北方多闻,听了,有时候这些话不一定对,不能乱听话,要懂得判断。而且多闻天王是拿一个伞,这把伞就告诉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不然太多世间的这些讯息,很可能会误导、污染我们的心灵。  
       这个伞不只是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於是要保护自己的员工,保护他们的道德修养,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不能让他们去听。今天要在自己的团体里面办课程,也一定要先了解他讲得对不对?不然被误导就麻烦。  
       这节课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我们刚刚提到的,从历史当中我们得到借镜,仁爱的周朝八百多年的国祚。而秦朝它非常严苛、暴戾,最后它的国祚只有十五年的时间。国家如此,朝代如此,企业团体亦如是,都是以仁义得到民心,都是严格、暴戾失了人心。所以要有仁慈,要有道义,这个义在经典当中「义者宜也」,宜就是人生该做的事情。  
       我们人生该做哪些事?孝顺父母,我们该做的;教育好孩子,我们该做的;恩义、情义、道义,都是我们该做的。这个义在家庭关系上,以至於在君臣、在所有朋友,甚至於是不认识的人,都应该有这分道义在。我们今天在路上看到有出车祸的情况,我们应该赶快打电话通知救援的救护车、警车来,这也是做人的道义。假如今天我们看到了,并没有去帮忙,可能我们良心会不安。做了道义的事情,我们人生是浩然之气;没有去尽这分道义,可能慢慢的我们的良心就会觉得提不起来,慢慢的就会比较麻木、比较冷漠。

  而真正人生依照道义去立身处世,其实就没有患得患失的心。

       人生为什么患得患失?是想到利,想到自己的私利,没有获得钱,没有获得升官的机会,所以很难受。但是假如只想著我当官就是能利益人民,这个时候纵使被贬官,他也没有抱怨,因为纵使我被贬官,我还是一样在利益人民。当范仲淹先生他那个时候几次被贬官,其中有一次被贬官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虽然他坐著船可能要漂三千里远,可是同样的我到的那个地方,它有几十万人民需要我去照顾,所以他并没有被贬官的痛苦。其实说实在的,尽道义的人生时时内心很充实,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他非常坦荡,君子坦荡荡。  
       我们人生当中的痛苦往往都是求不得苦,道义的人生不为自己求,只是尽自己的本分。往往尽了本分,该是我们的福分,跑都跑不掉的。可是假如不树立这种道义的人生,可能患得患失是难免的事情。

  当初我要离开小学,这么稳定的收入,你怎么把它舍掉了?收入是利。但为什么要离开?因为我们自己在教学的第一线,看到孩子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一届不如一届。外在的污染多了,家庭里面对教育的敏感度少了,内外都缺乏,难怪孩子下堕得快。这看在我们眼里,我们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只想到我自己的薪水而已?老师的道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面对这么多学生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知道创立事业德行是大根大本,他怎么去创业?解惑,他人生有太多的冲突、太多的迷惑、太多的烦恼,我们有帮他们解除吗?这是我们当老师的义。而自己的能力又很有限,所以决定到澳洲去学习传统文化。也非常幸运,那时候就遇到杨淑芬老师,杨老师讲《德育故事》,我们听了是感动莫名。听著七百多个圣哲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故事,我们流著忏悔的泪,以前做错太多事;流著惭愧的泪,比起圣贤人差远了;流著痛快的泪,觉得做人这样才有真正的味道。
       我们在各行各业当中,都要遵行服务他人的这分道义。被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有没有真正得利益?我们今天当医生,医生是救死扶伤,假如我们今天治病人,我们所了解的方法治疗病人以后,只是拖延他的生命,也很难把他治愈。   比方说一些慢性病,我们今天当医师的有没有去思考,我还应该去进修,能不能找到食疗的方法,找到从根本解决他慢性病的方法,这是一个医生道义。我们的医学提升了,但是生病的人并没有下降,而医学最重要的正道在哪?在预防重於治疗,医生应该是希望今天都没人来看病。  
       我们有位老师,他也是学医的,他的父亲也是学医的,他记忆很深刻,在他们家的门口两行字,「但愿世间常无病,哪怕柜上药生尘」。哪怕我的药柜上面都已经厚厚的一层尘埃,药都没有卖出去,他也高兴,这是一个医生的仁慈、道义。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7 13: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礼旭老师讲弟子规《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她开始回想过去,后来想到原来就是结婚那个时候,盖章下去,你们是夫妻了,从我能为对方做什么变成什么?他应该替我做什么。
       绝对不是说章盖下去,好!终於到手了,这个心态就不对了。从欣赏对方的优点,情人眼里出西施,变成挑剔对方的缺点。所以痛苦跟快乐、天堂跟地狱在哪里?在我们心里。她还有个反思,我觉得很有意思。她提到说,奇怪,先生婚前婚后他的优点没有变,还是很有责任心,还是很孝顺父母,还有很多优点,都一样!可是有一点不大一样,就是结婚以后,他没有像婚前对我这么痴情。人不能太贪心,有贪心就有烦恼。都结婚了,还要照顾双边的父母,还要扛起家庭的重担,还要教育好下一代,哪有每天在那里小鸟依人跟著你的?是这样互相体恤、互相看到对方的付出。
  夫妻的关系一好,这个家里一定和乐,夫妻好了,父子关系就好,孩子依我们为榜样,兄弟姊妹在这种氛围,兄友弟恭。我在记忆当中,从来没有听我父母讲过说,你是姊姊,要对弟弟好;你是弟弟,要听姊姊的话。打从我五、六岁长记性以来,我没听过父母讲这样的话。  
       可是,兄弟姊妹很和好,因为上行下效。父母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吵过架,当然不在我们面前也没吵过架,我可以保证,因为知父母莫若子。因为彼此懂得退让、懂得忍让,冲突就不会发生。
  她反思完以后,心境不一样了,开始调整心态,继续看先生的好。 结果她就发现,一、两个礼拜以后,她先生的笑容变多了。所以诸位朋友们,另一半的笑容变少了,谁是凶手?你们笑什么?真的愈亲的人互相影响愈大。她本来想著要求对方,现在想著我能付出什么,我能多关怀对方什么。她的先生本来走进家门,因为她先生有脚气病,以前先生一回来,把鞋子脱下来, 她马上捏著鼻子「臭死了」,就走了。学了以后要做,她不只没有逃走,马上跑过来帮先生拿拖鞋,然后去把热水打好端过来帮他洗脚。而且都买那些透气的鞋垫,还有纯棉的袜子,让先生的脚更好受。每天给它洗得干干净净的,不要再感染,她的先生现在脚气病已经好了,所以太太的爱心能治先生很多病。  
       她在那边洗,而且洗得很仔细,一只脚指一只脚指这样洗。她就想,孩子已经熟睡了,先生被我服务得这么欢喜,她觉得她很幸福。想到先生为这个家这么多的付出,她自己也觉得很欣慰。
  当然走在人生的旅途当中,很多境界会来,可是只要我们能彼此体谅,只要我们能够存这分道义的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她的考试来了,大家不要想人生都会一帆风顺,所以考试不是在考卷里面,考试在我们人生很多境界当中。她先生迷上了麻将,连著好多夜都出去打,都凌晨三、四点才回来。有一天她先生又要出去,她叫她的儿子去把先生拉住,儿子说,爸,你别赌了!拉得满头大汗,还没拉回来。  
       这个时候太太情绪憋不住了:打麻将打得六亲不认,谁都管不了你,不管了!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这个火上来,烽火会怎么样?连三月。先生马上不甘示弱:最好不管!就出去了。那天整夜没回来,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在那里愤愤不平,我都为你好,你竟然这么不受教!愈想愈气。  
  突然想到一句话,所以不学经典不行,往往在这些情况之下,理智能发挥作用。想到哪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首先还是先反省自己。她就想到自己工作比较忙,比较少时间待在家里陪她的孩子、陪她的先生。当人关怀不够的时候,他会有孤独感,孤独感就喜欢去找乐子,就很可能染上一些欲望.不可自拔。她心里想这是因为我做得不好,才把先生推出去,迷上了这些坏习惯,应该从我开始调整。从那天以后,每天先生出去打麻将,她就打电话:先生,累不累?要不要回家休息一下?都打电话给他关怀,就这样连续了半个多月,她也不生气。  
       只是每天打电话关心他,请他早一点回来:你回来,我给你煮个热面吃!而且在这半个多月,先生凌晨回来的时候,她不只没有生气,还从床上起来,说你打麻将一定很累,来,我帮你洗脚放松放松。她先生很不好意思,说不用了!人都有良心的。
  有一天特别晚,四点多才回来,当下她也是起来给她先生泡脚、洗脚,结果看她先生真的是累得昏过去了。她就很心疼,你看真的是有一体的感受,感受到先生的无奈、疲惫,就突然哭起来。然后说到「都是我把家里经营得不够温暖,害你累成这个样子,是我的错」,边掉泪边在那里洗。 她先生当下从床上就弹起来,很诚恳的在他太太的面前说:太太,我一定改,但是给我一段时间。真的,染上赌博有时候跟染上毒瘾差不多,要有一段扶持他、鼓励他、协助他的过程。透过太太的这分诚心,现在先生麻将也戒掉了。  
       所以真的,要帮助我们身边的亲人,没有耐性不行,因为欲速则不达,要用诚心、要用耐心。现在有时候她回家,先生在,先生会端出热水帮她洗脚,还会帮她按摩。先生力气比较大,一按下去,痛死了,所以她先生问她舒不舒服?她会说舒服,因为她要成就先生的这分心意,所以要忍住痛苦。你看这样的气氛,我相信她的孩子也会有很好的成长。

  所以我们讲到仁、讲到义、讲到礼,仁义礼智信。礼其实不是谁规定的,是人他的本善里面本有的态度。我们在办课程的过程,很多朋友一进来我们会给他行礼,刚到的时候都是九十度躬。  他们都很不习惯,一跟他鞠躬,他马上那个眼神就是怀疑,这些人怎对我这么恭敬?有个朋友很有意思,一个中年人五十来岁,他一进来看到大家都这么恭敬,马上把他的皮包按好,这些人不知道要干什么?他就开始看逃生门在哪里,假如有状况,我知道赶快跑掉。
       第一天刚好是我先讲,他说这个人好好观察一下。因为我们的能力很不足,我就跟大家讲到我是个没有才华的人,没参加过什么比赛。有跟大家讲过我曾经参加过几次比赛吧?你看我曾经参加过八百公尺接力,在台南师范学院得了第三名,拿了个铜牌,因为只有三队参加。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拿著这个铜牌,不知道是要高兴,还是要难过?所以没什么才华。
  这个朋友很有意思,他一听我说我没什么才华,这个人不大会骗人,因为骗人的人都装著很厉害的样子,他这个心就比较放松。第一节课讲「家和万事兴」,一个大男人听完三个小时,哭著进餐厅吃饭,他说我五十年白活了,都活错了。其实他的难过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他们那个年纪都经过文化大革命,斗父母、斗自己最亲的人,他们的内心很痛苦。现在听到祖宗的这些伦常的道理,他们很感动,这个先生写了一、二十页的感受,我看了也觉得很感动。  
       来参加的朋友都说,第一天怀疑,第二天比较能接受,看到我们鞠躬,他们开始三十度、点点头,也开始了,那个气氛把人感染了。第三天就鞠得很标准,第四天不想回去了。其实人都好善好德,都希望有这么和睦的人群关系。
  《论语》里面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乡里里面都是互相关怀,守望相助,这样的社会很美。我们选择住的地方,不选择在有仁德之处,我们自己怎么能增长德行、智慧?其实我们读到这一段就想到孟母三迁,现在很多青少年行为比较偏颇,有个女孩到我们那里去,她是住在外面,我们刚好每天有开课。  
       她要杀她父亲,她妈妈一看情况太严重,终於把工作辞掉,舍掉了薪水,再下去这个家就完了。带著女儿在汤池镇找房子住下来,每天陪著女儿去上课,这女儿每天听课心平和多了。而且我们还有编织的课,这孩子就开始绣,心就定下来了,还有学书法。  
       因为每个月有孩子生日,我们会安排他们感谢父母,父母在的还会跪拜父母。这个孩子看到这些情景,开始善根启发了,改变了,打电话给她爸爸。她爸爸很惊讶这个孩子变那么多,爸爸也放下工作,经营家庭重要,爸爸也赶过来一起跟著她学习。 现在他们夫妻也是我们的义工,都非常的热忱。
  选择一个好的地区,教育我们自己、教育孩子,事实上影响力是很大的。说实在的,当我们现在在读到里仁为美,其实美丽的家园也不在外面,仁爱的社区氛围从我自己做起。  
       当我们仁爱心真的能提起来,相信这颗爱心能唤醒街坊邻居的爱心。所以,里仁不用找,从我心做起、从我家做起。我们每个学习的人都有这样的存心,相信整个社会的风气转变就不遥远。
  刚好上个月有很多爱好和平的各国大使,这些长辈们他们一起到庐江跟我们交流。  
其中,昨天跟大家讲到,澳洲总理的哥哥来了,他很有意思,他一上台去很自然的就鞠躬,也没有人告诉他要鞠躬,他就鞠了。鞠完以后他就说,我假如回到澳洲去鞠躬,很可能他们会以为我的钱掉了,他很幽默。然后澳洲的联合国大使上去了,很自然的就鞠躬。  
当他讲到很感人处,我们就鼓掌,他一听到掌声,也马上又站在一旁,又给一个鞠躬。所以,礼也是人自然而然会流露的态度。

  仁、义、礼、智、信都是人本有的,智,人生的智慧很重要。在我们祖宗的教诲当中很强调,「正德、利用、厚生」。  这个教诲我们曾经都读过,其实这个次第顺序非常重要。正德,这个德也是仁厚之心,服务人之心;利用翻成现在的话叫科技;厚生翻现在的话叫做经世济用,这叫经济,不是有收入就叫经济,要站在厚生的角度,真正对人的生活有帮助。  
       所以,我们选择行业一定是选择厚生的行业,利益人的行业;这行业会让社会风气堕落,这样的工作不做。我们看利用透过科技,我们看节目曾经有个广告词说「科技始终来自於人性」,大家听过吧?这句话很关键,就是利用的道理。  
       可是现在很多科技用在什么?用在习性、用在欲望,这样就不好。
  我们了解到,有些养猪养的方法不妥,因为他想要有多一点瘦肉,就让猪吃瘦肉精。科技才发展得出瘦肉精,几千年来没看过瘦肉精。而瘦肉精吃下去以后,猪就不睡觉,每天跳迪斯可,因为它每天跳,然后那个肉就是瘦肉, 没有肥肉。每天吃,这些药物就积存在身体里面,结果我们的孩子们每天吃猪肉,那个瘦肉精到谁身上去了?年轻人身上,所以他们半夜也不睡觉,跑去跳啊跳。科技假如没有顺著人性,而是欲望,而是为了自己的利而已,这反而造成社会的损害。  
       我们看到以前设计酒杯,设计这些生活用品,都是考虑利用、厚生。我们看以前的酒杯,酒杯中间有两根金属,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喝酒,你喝得太大口,那两支金属就把你的眼睛给戳瞎了。所以边喝边告诉你,别喝太多,眼睛会瞎,因为酒喝多了真的眼睛会瞎掉。  
       所以,设计当中还想著为人著想,我们的衣冠文物都很有利人的底蕴在其中。
  这节课就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明年我再把「信」跟大家好好交流一下。明年我们也会主要讲历代这些圣哲人的风范,包含孔夫子、包含孟夫子。 还有我们孔庙里面这些圣哲人的风范,颜子、子路,甚至於近代的林则徐先生,宋朝的范仲淹先生,他们的德行,我们再好好来交流一下。谢谢大家。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8: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的天气比较冷,所以大家注意保暖,可能刚坐下来不觉得冷,但是坐久了,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受冻,假如有带衣服来可以先穿上去。

       但是在这样的天气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环境确实可以历炼人,我们都很难想像古代住在蒙古地方,天气都可能降到零下三十度、四十度,这么样恶劣的环境,他们居然能够生存下来。
       显然他们人格当中的毅力,那种坚忍都从环境当中练出来。而假如我们自己,以至於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都没有这些环境的锻炼,他那种忍耐力、忍受挫折力就会相对减低。所以我们都想著给孩子过好日子,很可能让孩子养尊处优。  
       所以孔夫子说「爱之,能无劳乎」,我们爱护我们的孩子、晚辈,能不让他们多多劳动、多多锻炼,培养出独立生活的能力吗?所以真正爱护他们,应该让他们养成勤俭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什么统统我们包了,他在家里面好像什么责任都不用尽。  
       一个连自己房间都不会打扫的人,以后可以当主管吗?以后可以干大事吗?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点。

    在上个礼拜有机会到了内蒙鄂尔多斯市,当地有一位侯董经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我们去参加的参观成吉思汗的陵区,成吉思汗他去世已经八百年左右了。可是祭祀他的香火从来没有熄灭过,延续了八百年左右,我们一听很感动,他的后代子孙这么样的慎终追远, 祭祀著他们的一代领导者。后来才了解到祭祀的并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而是成吉思汗身边大将的后代,这个让我们更感动。他大将的忠诚居然还传给了他的后代,他的后代居然禀承他祖宗的这分忠诚,祭祀了八百年。当我们到了陵区,见到这一位大将第三十九代后代。  
       突然想起《了凡四训》有句经文说到,「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我们看到他第三十九代的后代,那个相貌堂堂,一看就是非常有福分、有福报的人。而且非常的和善,因为每天都念著祈祷的文,都是身心平和,都是充满著对自己一代领导人的崇敬之心。  
       所以确实我们的后代要有福,一定是忠於父母、忠於家庭、忠於社会国家,有这分使命感。
  他今天能忠於十个人对他的信任,他可能是个小企业的领导者;他能忠於一百个人对他的信任,他是个中型企业;以至於他能得到上千人、上万人的信任,他是个大企业的领导者。  
       他假如能够得到整个县,对他人格的信任跟尊重,那他会是一个县的县长。大家可能说,现在也不见得县长就一定赢得所有县民的信任,因为现在是投票。今天他的德行不好,他得到了这个爵位、得到了这个禄位,但是保持不久。  
       这个日久见人心,我们也不要觉得说,他用了很多的权术,用了很多开的空头支票语言,获得了这个权位,其实我们也不用生气。他命中的福分,本来比当这个官还要大,而他用不法的手段得到,已经折了他人生大半的福分去了。  
       这个情况其实是很冤枉的!但是这个时间都是很短暂的,可是不去争这个官位,都是用功在修身、齐家,用功在做人民需要的事情去付出,他会水到渠成,得到他应有的富贵。
  大舜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他没有跟任何人争,他只是做好他一个儿子的本分,做好他一个为人君的本分。分配给他什么工作,他尽心尽力去做,没有任何的权谋,只有真诚的去面对他的职责。所以孔老夫子在《中庸》当中说到,「舜其大孝也与」,他的孝心达到极点。「德为圣人,尊为天子」,他的德行很高,他也做了天子,福分现前。  
       我们人生要会看,不要被眼前一时的现象,让我们好像对真理失去信心,弄权一时只会凄凉万古。我们处在民主时代很重要一点,我们的选举都影响著我们国家社会的未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慧眼能够判断,什么样的人能真正为这个国家挑起大梁。  
       我相信关心於整个社会、国家情况的人,对我们现在的社会都非常的焦急。我们下一代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德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假如我们政治人物,只想著我这一任的四年,我能够再获得选票的话,其他的事情我看不到,这样怎么把教育办好?
  教育是百年树人,我们的经济再有好的表现,假如完全忽略掉了德行的教育,那我们经济所赚下来的财富,禁得起接下来没有伦理道德教育的子孙,去花吗?所以我们要选的,一定是能够看得很深远,能够为我们下一代,甚至后世子孙著想,有这样见地的人才能成为政治家。  
       而这样的人他一定有好的家,忠臣出於孝子之门。我们要挑选一个领导者,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是不是孝悌传家?他邻里乡党是不是都佩服他们家的处世待人,以至於去了解,他整个从政的过程当中的一些表现,言语是不是正直?是不是廉洁?所以古代选举地方官员,都是举孝廉。  
       现在好像很少听到选举官员是举孝廉,好像有一种是似而非的说法,谁口才好,谁能够把死的讲成活的,他可能就能够得到。这个氛围、风气,需要我们透过这些伦理道德了解,把这个风气要能够扭转回来,言语都要诚於中形於外。  
  我们上一次提到承先启后,要承传的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做人的常道,做人的大道。而这个五常就是做人的大道,仁慈、道义,对人懂得礼敬,要有智慧,以至於要讲诚信,这样的人生观。上一次我们讲到的是信的部分,我们可以理解得到孔夫子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假如不讲信用,实在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今天我们处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有很多的角色要扮演,而这些角色能够扮演得好,很重要的一点要有诚信与坦然。今天我们当父母,假如子女都不信任我们,那我们怎么可能把这个家治好。今天我们当领导、我们当校长,我们的下属、同仁都不信任我们,那我们也很难把这个学校的事情办好。  
  我们为人父母,是不是去求孩子信任我们?我们为人校长、领导,是不是求老师来信任我们?求员工来信任我们?这个信任不是求来的,这个信任是透过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自己的德行,让人自然生起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崇敬。  
       所以在古书当中有提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刚刚写这一段话的时候,好像有点秀逗,但是这个时候对自己有信心,把心稍微静下来突然又会想到。所以吏不畏吾严,不是说你很严厉他就服气了;而畏吾廉,你做事情非常的廉洁,以身作则,你的下属、你的孩子对你肃然起敬。人民不服你好像很有能力,而是服气你非常公平对待他们。而你廉洁了,你的下属就不敢欺骗你;你公平了,人民对你很尊重,不会对你傲慢,不会轻慢你。所以公平,一个人天下为公,对事情都很公正无私,他看很多事情非常清晰明白。  
       往往我们有私心、有偏颇,看什么事愈偏愈严重。而廉生威,廉洁真正能让人打从心里的敬畏,他有这分敬畏的心,一定会跟你携手共进,来成就教育的事业,成就企业的目标。
  我们曾经跟很多教育界的同仁,就有说到今天假如这个校长自己都不做好,他在台上讲什么大道理,底下都在那里给他漏气, 都在那里给他取笑。但是假如这个校长确实廉洁有守,他所讲的每句话,老师们都很专注的听在心里。今天孩子也好、下属也好,不信任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也看到一些报导,孩子现在在心里面最难受的事情,就是父母常常失信於他们。  
       我们要冷静来看,我们伴随著孩子的成长,他的人格当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对他父母完全的信任,这是天性。你看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深怕没有在父母的身边,只要父母在,他就完全的安心,没有恐惧。甚至於我们处罚他,在孩子的内心里面,都会坚信父母打他都是为他好,所以愈打他,他愈往我们的怀里钻。  我们要让这分至爱终身保持,不要伤了这个天性。
  但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假如所讲的话自己并没有做到,言行不一致的时候,会让孩子感觉内心非常的冲突、非常的迷惑,他最尊敬的父母怎么会说一套做一套。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孩子叛逆,孩子逆反,那个都是已经长期对父母的言行不一致, 产生的疑惑,到最后变成不信任,这个时候父母的言语,就很难对孩子产生力量。我们都觉得成长过程当中,非常敬畏自己的父亲,父亲的言语并不多,但只要父亲对我们的劝告,我们都会再三的考虑,因为我们感觉父亲的德行远远在我们之上。  

       夫子在教学当中,有一次跟学生对话,子贡问夫子:夫子,有没有一个字能够让我们终身奉行?有没有哪个字、哪个态度可以终身奉行?夫子说「其恕乎」,就是这个恕字。其实恕字是仁爱的前方便,我们能够宽恕别人,这个恕从文字当中我们了解到「如其心」,这叫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你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这个时候你要仁爱就不难了,我们为什麽不能爱护别人?因为根本不了解别人的心、别人的痛苦在哪里。为什麽我们不能了解别人的心?因为我们自私,都只顾自己的感受,根本不了解别人的痛苦。我们在发脾气的时候都逞自己的意气,其实对方已经痛苦万分,我们都感觉不到。
       所以人一定要降伏自己的坏习性,才有可能去爱别人。我们常把爱字挂口上,那是骗人,能放下自私自利的人他才有真爱可言
  所以夫子说恕道,而恕道不只是感受到对方,甚至於是感受到这个人的一生,甚至这个人他所有的家人,他都能感受到。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那也是父母他们在家庭生活当中,他们所说与所做,产生对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所以这一个孩子对父母的信心,这一点其实最重要的它并不复杂,就是我们真正依照仁义礼智信,依照《弟子规》这些经典,给孩子演出来,成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第一个精神导师。  
  很多父母都很担心说我能教得好吗?我的知识有限,我的学问有限。其实当我们在内心里面,真正决定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下了决心的那一刻,我们很多的潜能都会激发出来。而并不是说我们的才华要有多高,而是我们那分知行合一的态度,那分以身作则的心境,那才是成就孩子健康人格, 最重要的支柱。而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这并不是要多高的学历,我们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我爷爷奶奶他们那时候,他们哪有什么高学历,但是他们非常厚道、纯朴,他们知道讲话要算话、要替人著想,他虽没有文凭,却把好的家道传下来了。  
  那一天我们听一位老师说到,他的老奶奶常常就在他们家的巷子口,坐在那里等她的孙子回来。当孙子比较晚回来,她都在那里耐心的等待,等孙子看到奶奶就很不好意思:迟到了,还让老奶奶等。这个老奶奶没有指责,把手伸出来对著孙子说,来,把奶奶拉起来,我们回家去。  
       老奶奶连自己起身的力量都已经不够了,但是却这么样去呵护自己的孙子。把老奶奶一拉起来,祖孙两人就这样缓缓走回家。而这些孙子们都感觉到不能让老奶奶操心,不能让老奶奶在那里等待,之后都是准时回家。他的老奶奶常常都会煮开水,煮好以后就放在路旁,供赶路的行人口渴可以喝。  
       尤其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那个感情非常的好,回想小时候很多情景,吃饭时间都是我欢欢喜喜去请爷爷回来吃饭。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常常会种些草药,当邻居发生一些情况,好像有化脓,有哪些身体不适,我爷爷就会透过他自己的经验,去摘这些草药来协助他们。  
       后来治好了,他们也常常会来给爷爷致谢,甚至於会拿点水果来。这个对我小的时候影响很大,我们都会感觉到做个善人很好,很有意义。只要我们父母长辈有这样的心境,就是给孩子当好榜样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懂得要求自己。
       孝子时时都想著父母的需要,感受父母的需要,只觉得自己做得还差很远。往往孝子你跟他说你很孝顺!他说这都应该做的,而且我还做得很不够。在温州有个二十岁的女孩,她在咖啡厅里服务,捡到了一个客户留下来的皮包,打开来一看里面有一千四百万,包含现款、存摺,一千四百万。
       大家的眼睛怎么那么亮?富贵不能淫,这么多钱摆在现前,她连想都没想,马上就拿去赶快连络失主来拿。这个失主满头大汗,失而复得,马上皮包里一拿一万块钱人民币,说谢谢你。拿不拿?这个很关键!这一万块拿起来,以后她的后代都说,要注意看看有没有皮包可以捡,听说捡了皮包还可以拿一万块钱的回馈。
       但是假如她以后的子孙听到的是,我的父母捡到一千四百万,马上就还给人,连一万块钱回馈都不拿,都觉得那是我做人应该做的道义。这个家族要兴盛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不能只看眼前的利,一个家道绵延长久,积的是德跟义
  大家有没有看过很尽忠的下属,他说著「我的老板能用到我,真是他烧好香烧很久了」?这个绝对不是忠臣。忠臣就像孔明一样,时时记住刘备对他的信任,对他的知遇之恩,时时想著我假如没有把事做好,可能后人会笑刘备,你用错人了!他不愿意因为自己而污辱了自己的君上,这个忠可贵。
       而尧舜,尧帝这样的圣王,他时时想著我有照顾人民的义务。所以当人民没饭吃,他会想是我让他们饥饿的,是我没德行,感来很多的天灾让收获不足,都是这种道义之心。
  真正有道义的夫妻,这个先生会不会说「我太太能嫁给我,那是她十辈子的福」?我们一看这个先生我看也不是什么好先生。 这个太太说「我先生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娶到我」,这个太太可能也不是真正道义的太太。真正道义的夫妻,谈话会让人感觉很舒服、很感动。这个先生可能人家在称赞你的家庭很好、你的孩子很好,先生马上说,都是我太太的功劳,都是她相夫教子,我的家才这么安定。
       太太怎么说?没有,没有,都是我先生的功劳,我孩子的优点都跟我先生学的,我做得还不够。这是真正道义夫妻。真讲道义的人绝对不会邀功,我付出的比你多,不可能!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5: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尤其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那个感情非常的好,回想小时候很多情景,吃饭时间都是我欢欢喜喜去请爷爷回来吃饭。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常常会种些草药,当邻居发生一些情况,好像有化脓,有哪些身体不适,我爷爷就会透过他自己的经验,去摘这些草药来协助他们。  
       后来治好了,他们也常常会来给爷爷致谢,甚至於会拿点水果来。这个对我小的时候影响很大,我们都会感觉到做个善人很好,很有意义。只要我们父母长辈有这样的心境,就是给孩子当好榜样子,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懂得要求自己。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信,是我们的行为能赢得他人的信任,而这个信也有个重点,是我们对自己一定要有信心。我们确实就像《大学》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个经典绝对不会骗我们,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代表每个人都有明德、都有智慧、都有潜力、都有德能。  
       只要我们肯提起责任,对治自己坏的习惯,慢慢的这些习惯去除了,就好像拨云见日,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就能够彰显起来,成为孩子、成为身边人的好榜样。而且我们可以深刻感觉到,父母的榜样、父母的行为,都将成为孩子一生他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怎么说?父母的好学会印在孩子的心中,而那分好学绝对不是口头上告诉孩子:「孩子,读书很好,你要多看点书。」结果说完以后自己跑去看电视,这就没有效果。我们今天教育孩子要很冷静的一点,不是用嘴说,是用心做,不是说明德行给孩子听,而是让孩子感觉到什么是榜样。我们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好学跟快乐了吗?
  有一位女士她是韩国前首相的女儿,她自己回想到受父亲影响,是父亲手不释卷。从来看父亲只要有时间就是好学,就是读书,她自然而然感觉到读书的乐趣。后来她自己结婚带了三个孩子,而这三个孩子都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她是韩国人,这三个孩子是中国人。  
       我们想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好像都有点障碍,更何况这三个孩子都已经八岁、十岁左右,交到她的手上,挑战更高了。但虽没有血缘关系,她就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把三个孩子教育得非常好,都是哈佛、耶鲁的毕业生,而且在各个行业都是做得非常好。  
       她的好学是感觉到父亲的好学,学来的。我们自己的脑海里,一定能浮现父母是怎么样孝顺爷爷奶奶、孝顺公公婆婆,这样的影像,就将成为他自己往后为人子、为人媳妇之后,那一个参考标准的里程碑。当她面对挫折的时候忽然回想,「我母亲那时候这么勤劳,这么节俭,母亲都扛过来了,我怎么可以退缩?」那个榜样的力量就让她咬紧牙关,  
突破很多人生的挑战。
  我自己就回想到,父亲在五十岁左右,因为工作的需要,必须去考一个试,代表公司去考。那个时候还有很多三十几岁的同仁,跟他一起去考,而这个考试对公司的发展很重要,必须有人考上。那个时候看到父亲还跑到补习班去,那一段时间常常都在那里复习、温习。  
       其实那时候我念大学,看到父亲上了年纪,面对学习还这么样的认真,那个印象很深刻。后来考试结果,其他的同仁都没考上,就是父亲考上,所以这个结果,都让我们当孩子的对父亲是肃然起敬。
  我们在汤池有办好婆婆、好媳媳、好爸爸、好妈妈的这些表扬,那个时候我们采访这些长者,其中有个好婆婆。我们在采访的过程,发现一点让我们也挺受启发的,每个好婆婆她必然是个好媳妇,因为她能当好的媳妇,她才能设身处地为自己的媳妇著想。而一个好的父亲,必然也是个好的儿子,他自己是个孝子,他才能够把孝传给他的儿子,成为一个好爸爸。  
       一个好的领导者,必然也是个好的员工,因为他在员工的时候尽忠职守,主动付出,他才能够有好的成就!才能当上那个职位,才能够引导他的下属也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假如他是好高骛远,直接就跳上去了,他也很难做到一个好的管理者。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想著一进企业、一进单位,就能够平步青云,说实在的并不是好事。要带领下属,那不是口头说说的,我们都要有真实的经验,还有设身处地的态度,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跟支持。
  这一个好婆婆她对待她的公婆,以至於家里的长辈亲人,非常的爱护。她的孩子在家里,我们访问了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就回想到自己小时候的一幕,就是有一次全家聚会过节,家里是十口人,可是只有九颗鸡蛋,诸位朋友们,请问谁没吃?你们都没经验吗?太好命了,现在十口人都煮三十颗吃到噎著。
       所以有时候物质的匮乏,对我们并不是坏事,《朱子治家格言》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一个家庭虽然经济不是很充裕,可是彼此之间非常和乐,互相照顾。吃一颗鸡蛋,三个兄弟一人咬一口,当然不能咬太大口,不然会打架。这个哥哥都小咬一口,弟弟很感动又咬得很小,都舍不得吃。而当兄弟姊妹长大,都会回想到一起吃鸡蛋,一起吃冰棒的情景,让他们终身都觉得温暖。这不是钱买得到!
  所以当母亲欢欢喜喜的都挟给大家吃,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在一旁,就很舍不得太太,省吃俭用都是为大家著想。现在连过节了,连个蛋都吃不了,先生马上很疼惜太太,就把蛋挟到太太的碗里面去,太太马上又把蛋挟回先生的碗里,就这样战了数十回合,突然那个鸡蛋掉地上去了,两个夫妻有点惋惜赶快把蛋捡起来。她的孩子讲到小时候的情境,一个大男人眼泪都掉下来。  
       我们感觉到他父母演出的夫妻情义,居然感动他自己孩子的内心如此深刻。教好一个孩子并不难,只要以身作则。后来他的三个儿子,两个已经结婚,都非常的孝敬她,媳妇也是很和睦。她的媳妇都对著婆婆说,「公公婆婆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您们学习。
感恩共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