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楼主: 您好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幸福人生从此开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学习弟子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1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3 06:28 编辑

      而當他在這個當下,他能夠去顧及到別人考不好的心情,這個時候他就不會自私;他成績好也懂得去付出,懂得去幫助別人,他就不會自私。現在企業最希望的是懂付出的人、謙卑的人、反省自己的人、會找原因的人,會向人學習他的優點、長處的人,這都是企業家覺得最需要的人格特質。  
  我們剛剛念的這些心態,什麼時候教?就在發考卷的時候教。結果在發考卷的時候都沒有這些提醒,孩子的傲慢,孩子的氣餒,自怨自艾,孩子的幸災樂禍,很多都在這點點滴滴當中發展起來。我們剛剛說的這些心境,在吃飯能不能教?可不可以?可以教。  
     剛剛說的孝心,吃飯的時候可不可以教?可以!他時時都會想著父母有沒有吃飽,很恭敬。你看以前吃飯,孩子會用餘光看看爺爺,好像飯快吃完了:爺爺,我再幫你盛一碗。好孩子!吃飯當中,孝心,時時看到別人需要的這顆仁愛心,都提起來了。  
     現在孩子吃飯是什麼樣子?這一盤自己最喜歡的,夾三分之一、夾二分之一,統統夾過來。旁邊的媽媽還說多夾點沒關係,孩子的心性就在生活點滴當中在墮落,我們都渾然不知。然後等他二十歲的時候,說我比較歹命,孩子我也很努力教就是教不好,這個時候就不能只是怪命運。  
     人生沒有偶然的事,只有智慧才能真正讓我們愈走方向愈正確。
    勤儉,吃飯的時候能不能教勤儉?他連吃飯的時候都不幫忙排排桌椅,趕快出去叫爺爺奶奶吃飯了,都不勤勞。只有做一個動作,坐下來吃完、離開,都沒有他的事,那他能勤勞嗎?節儉,我們到大學院校去,很心痛,坐在那裡吃一頓飯,沒有看到一個學生把飯吃光,都是剩菜剩飯倒下去。甚至於這些大學生的心態,都覺得吃光光很沒面子,能倒掉,好像我家有錢。而我們了解到學費很貴,那個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他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辛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我們曾經帶了一群孩子,一開始問他們,請問米飯從哪裡來的?小朋友說,從廚房來的。沒有錯。廚房的米從哪裡來的?超級市場來的。超級市場的米從哪裡來的?不知道,沒看過。生活體驗沒有,我們覺得他應該知道的事他不見得知道。
      後來帶著孩子到鄉間去看人家種田,幫人家收割,或者是去插秧,讓他們親身體驗。一群小朋友都六、七歲而已,看到農民站在水田裡面,第一個人就說,踩下去會不會死?第二個小朋友說,那個底下有水泥地鋪著。第三個說裡面會不會有螞蟥?他完全沒有體驗。後來要踏下去的時候,有的都在那裡尖叫。然後真的讓他們插秧,插、插,大顆汗、小顆汗,體驗過了,那天回來聽說睡得很好,很好睡。因為真的去幫忙,知道累了,中午飯吃得特別多。就在吃的時候老師就告訴他,你們今天插的秧,在經過幾個月之後,只能收成就像你這碗飯一樣。他以後吃那碗飯會想到什麼?我在那裡種得那麼多,才這一碗而已。他會不會糟蹋食物?
  這個我很有感受,因為我種過菜,很慚愧,因為我是屬牛的,早應該去種種田。我是從小就在高雄市長大,打從我有記憶,四歲、五歲我就在高雄市,所以這些農活都沒幹過。自己種菜,種胡蘿蔔,沒有農藥,沒有化肥,種了個把月好不容易給它收成出來。因為胡蘿蔔很甜,我就拿給朋友,說你吃吃看,好不好吃?他咬一口下去,好甜!接著就把我們一個多月的努力,他在三十秒鐘之內就把它消滅掉了。  
      我種空心菜也是種半天,因為那個時候我住在台東,我們七、八個人,十來個人一起,很大盤一起來,也是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全部被消滅掉。這個時候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吃飯當中的勤儉。  
     還有假如有客人來,我們在接待客人吃飯的時候,真不真誠?能不能時時替人著想?看他一開始很客氣,先幫他夾些菜。但是大家要知道這個禮,度很重要,節度。你不要說蔡老師說要幫人家夾菜,結果下一次吃飯的時候,幫隔壁一直夾。他已經吃不下去了,你還一直夾,都夾過來了不吃不行。結果吃完回去之後,撐得不行,他說下一次不敢來你們家吃飯,或者絕對不敢坐在你旁邊。所以夾菜也是在替人設想,一開始幫忙夾一些菜,量不要太多,盡到我們這分心意,之後就隨著每個人他的喜好去夾,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0-11-6 15: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弟子规 实修的,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的,
可以发一些短文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3 06:29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再來像謹慎的態度,夾菜的時候我們的舉止也不是很放縱,都是很文雅的,很謹慎的。有的時候吃頓飯,筷子掉下去了,湯匙掉下去,有沒有?這都是動作太粗魯,不夠謹慎。夾菜的時候要先夾前面的菜,你不要狼吞虎嚥,一站起來直接就攻城略地,到對面去了,這樣感覺上很粗魯。
      現在也很好,都是轉盤,我們假如是東道主,怕人家沒有吃好,我們懂得幫他轉,不要自己吃得都忘記招待客人。現在很多年輕人這些事都不懂,沒有待客之道,所以跟老闆一起去接待客戶,不只幫不上忙,還幫倒忙,好吃的菜都轉到自己前面來,這都是沒有觀照的能力。這些心態,吃飯的時候都可以引導。
  我們父母、老師,假如能夠真正體會到教育的核心,「長善救失」,這都是從心地下手。當這些心地、這些正確的心態,孩子都有了,你還在執著學歷有多高幹什麼?所以人都放不下,累了自己,也把孩子搞得很累。  
      但大家不要回去說,蔡老師說成績不好沒關係,我沒這麼說。這些心地有了,他成績也不可能不好,他會自愛!我們要能啟發孩子這些心地,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他那個錯誤的心、壞習慣,放心就是違背他本善的心的這些態度、習慣要把它糾正過來。這個才是學問,學歷不代表學問。從這些經典當中的提醒,我們找到了根本,找到了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德育教育,心地的啟發。
  我們剛剛一開始,跟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夫子在《論語.學而第一》,就給我們非常寶貴的教誨。裡面提到一個人追求他的道德、學問,他整個學習的重點,學習的次第,在這段話都點出來。「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所以《弟子規》的編撰,就是以夫子這段話為基礎。夫子講到了這七個,一個人德行最重要的七個重點,還是從孝悌開始紮根。 而我們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他再針對這七個綱領,然後對照整個生活、工作、處事待人的情境,把它編成了《弟子規》。所以每一句都跟生活、跟處世分不開,這個叫實學,學了馬上能受用,學了馬上能去實踐,這才是實學。

  夫妻關係當中,最容易衝突的是講話很衝,所以《弟子規》說「言語忍,忿自泯」。很多先生、太太勸對方,我是好心,他都不聽,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弟子規》說「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他就曉得原來問題出在這裡。夫妻不和,錢財的問題也是很大的因素。還有不尊重對方,不尊重對方的父母,或者家人,在言語當中揶揄,甚至輕慢、輕視,那一定沒有辦法接受。你去批評他的父母,那誰受得了?「將加人,先問己」。「恩欲報,怨欲忘」,現在都是記住他的不好,他的好忘得一乾二淨,這些心態都是關鍵。
  我們八月初要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全國的華校,華小的校長集體要跟師長、跟楊老師簽個合約,我們長期派老師去教他們《弟子規》,去教他們中華文化。他們是全國的,我們的炎黃子孫在馬來西亞這麼積極在學。我們真的,在大陸、在台灣的炎黃子孫,覺得很汗顏,很丟臉。馬來西亞兵役,他們有時候一段時間要去一個禮拜、兩個禮拜服兵役,學什麼?學《弟子規》,我們很感動。還學「認識佛教」,這些宗教的經典,這才把教育抓到根本,愛的教育,如何自愛,如何愛人。
  假如把「入則孝,出則弟」教了,父子之間的關係就轉了。企業裡面現在很頭痛,就是因為沒有孝道,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你看看現在企業說要有執行力,這些員工要積極一點,而且交代的事情應該要努力去完成。 問題來了,喊了半天改善了嗎?中國五千年來,沒有團體、企業在那裡喊企業倫理,都是近代幾十年才有這個名詞,叫企業倫理。為什麼中國沒有企業倫理,但是卻有很多朝代、很多公司可以幾百年?因為企業倫理的根本在家庭倫理,他有家庭倫理,他移孝作忠;他對兄弟友愛、恭敬,他自然對公司裡面的長輩也是恭敬的態度。 所以,有家庭倫理,自然就有企業倫理;沒有家庭倫理,他對父母都不恭敬,他怎麼可能會去恭敬別人?父母交代的事他都不做,怎麼可能老闆交代的他會馬上去做?所以所有整個社會的點滴問題,都從這本《弟子規》紮根了,就可以解決。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每次上課前,都對著我們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三鞠躬禮,一來表達我們對夫子的感激之情,更重要的能夠不忘夫子的教誨,進而能夠弘揚夫子的教誨。我記得第一次在新加坡跟師長見面的時候,師長第一句話也給我們非常深刻的一個啟發、體悟。師長是直截了當說到,「學儒就要學孔老夫子」,而我們學孔老夫子,不單是從夫子的言行來學,不是說我們念幾句子曰那就是跟夫子學習。學習最徹底的是要學夫子的存心,能體會到夫子的存心,進而以這樣的人生態度去處世做人,那一切行為自然跟夫子是相應的。所謂「慕賢當慕其心」,要從心境上去體會,不能只看到外在的行為而已。比方說做《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什麼時候這句話才是做到?絕對不是說爸爸、媽媽叫「小明」,我們說「來了!」看起來就是做到了。還是要從根本看,就是我們在做這個行為的當下,我們內心是不是真正的孝敬之心。
  有個母親,她了解到教育是上行下效,所以她也非常努力去力行《弟子規》,希望也影響孩子去做到這些規範,這些好的行為。結果做了一段時間,她覺得女兒的改變並不是很大。當下我們要有個很正確的態度,就是當我們依教奉行這些經教,可是並沒有如我們想像的結果,這個時候經教絕對沒有問題。因為經教是真理,不能檢討真理,一定是自己做得不夠徹底,這個心境要有。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14: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3 06:29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那一辈子都是颠倒。今天我们都不了解自己,那了解别人太困难了,因为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时朝夕相处都看不清楚,我们又焉能去看清楚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好好爱护我们这颗本善的心,好好把我们本善引发出来,我们又如何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如何去帮助我们的学生?所以人真正明白这一点,当要去感化他人以前,最重要的要正己,自己先做好,自己先学习。

  我记得我在念师范院校的时候,我的同学常常都会寄一些心理测验给我,寄来的时候上面就比方说二、三十题题目,你做完答案之後,它会统计分数,比方二十分到三十分,你的个性很像老虎型的,再来,另外一个分数说你很像孔雀型的。 你们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心理测验?有吧?还有,你的个性像无尾熊型的,反正就是要我们跟畜生很像就对了。现在还有很多畅销书是「你要做狼还是要做羊」。真的,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很大的师范院校去,学生超过一千人;一千多个学生,我们在上「如何落实德行教育」,跟他们分享一下,因为他们以後都要为人老师。
     结果老师问完以後,就在那里狼、羊,在比谁比较大声。所以这个社会颠倒了,好像大声就比较厉害。哪有这种事!你大声,人家口服心不服,迟早出状况。所以真正能让人家心悦诚服,唯有我们有真实的德行让人佩服。所以格言里面有一句,「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你看我们以前的认知很可能都跟真相背道而驰。穷天下之辩者,所有世间的人都不敢跟你辩论,是因为什麽?不在你的口才很好,而在刚毅木讷。这是有仁慈之心的人,才能让天下的人心悦诚服。
      这「讷」是都不讲,好好的去依教奉行,把道德仁义演出来,天下的人都佩服他。所以尧帝做到了,尧帝那时候看到犯人,他说都是我没把他教好,把他放了,把我关起来。因为有这样的心境,他的人民都羞耻不能像他一样的德行,耻不如尧舜,那真是让天下的人都佩服。所以不是大声有用,我们也不能示范错误的给学生看、给下一代看,大声就让人家怕,那是绝对错误的。
    所以诸位朋友,要做狼还是做羊?做人。我终於比较安慰一下;你们假如又说狼又说羊,我可能待不下去了。要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一回人。  

     所以俗话讲「衰後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我们到中晚年,身体不好,孩子不孝,那都是年轻的时候我们没做该做的事情。
  刚刚提到要做人,而我们读书过程当中,谁告诉我们怎麽做人?真的,我们没看到《弟子规》,没看到这些圣贤的经典,真的,活在自己的愚昧当中,还觉得自己挺不错的,别人都不回去看父母,我还会回去;别人都没拿钱给父母,我还有拿钱给父母。你看,我们的孝心不是从真心里面出来,而是从比较当中来的,还沾沾自喜。而当我们看到这些《德育故事》的时候,那真是惭愧的无地自容。人家那个孝心是时刻不敢忘父母,每天不好好的奉养父母,觉得心里不踏实。  
     宋朝的太史黄庭坚先生,那是一代大儒,他每天回家必做的工作就是帮母亲洗尿桶,而在洗的过程、在报恩的过程,那是人生最踏实、最欢喜的。

     夫子這種心境真的都是設身處地,當一個人受害了,那個人很可憐,而他的家人也很可憐。所以夫子的心願是不要再有人犯罪,一大堆人都受連累。夫子為什麼那麼強調教育?在《禮記》當中,提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些都是夫子很懇切,對我們這些弟子們的叮嚀,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學校、社會教育。  

  當有一個人的心境跟夫子一樣的時候,這個人的人生轉變了,他的人生的價值一定會提升得非常高。我們在海南這已經超過一年的歲月當中,我們派了一些老師到了海南省司法廳監獄系統,去跟他們的這些幹警、監獄的這些負責人交流,已經陸續一萬多個服刑人員都受到《弟子規》的教誨。  
     當初就是海南省司法廳副廳長,張副廳長的一念仁愛心。而這位張副廳長他有仁愛心是因,他還有個緣,緣是他的太太學習傳統文化很認真。他覺得太太做得很好,所以對傳統文化有信心,對儒道釋三教的教誨有信心。因,是有這分仁慈心;緣,是對聖賢教誨起信,因緣具足才成就這段因緣。  
  我們要好好學,我們學好了,就可以成就殊勝的因緣。哪個學校的校長看到我們的小孩:你的孩子特別乖、特別懂事,你這個媽媽是怎麼教的?我就是用《弟子規》教的。很可能一個學校就開始學《弟子規》了。今天我們在公司裡面表現得好,可能領導會注意到我們,可能整個企業都能從倫理道德來建立企業文化。 確實老祖宗所言不虛,我們真能誠意正心,真能好好修自己的身,自然而後能家齊,而後能國治。國治就是影響一個團體,進而給社會國家做出榜樣,這就是平天下,這每個人當下都可以做。
  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確實懂禮貌的人愈來愈少,我們有時候接觸大眾,很恭敬,那個老人家會問我們,  
你們不是中國人吧?你們不是炎黃子孫吧?我們聽了都很驚訝,我們是!那些老人說,那你們怎麼那麼有禮貌?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禮義之邦幾千年,現在居然被我們這一代的子孫羞辱成這個樣子,我們這一生太罪過了。不要說有功,罪都不知道怎麼算,污辱了幾千年的祖宗。  
      孩子們學了,改變很大。在河南省有個小孩四歲半,學了以後很懂禮貌。有一天坐在公車上,他坐到後座去了,看到一個老人家上車來,剛好那時候車很滿。這個小朋友一看前面都沒有座位,他就從後座站起來,他說老爺爺,您趕快往後面走,我這個位置讓給您。你看四歲多的孩子,這個話傳遍了整個巴士,結果不等這個老人往後走,當場就有四、五個年輕人自自然然就站起來。這個孩子當下的心境就在影響社會風氣。我相信這一車上所有的人,這輩子這一幕都記住了,坐公車看到老人都會想到這一幕。因為這一幕是這個孩子真誠的流露,感人!
  在深圳有一所幼兒園,這個幼兒園園長很感嘆,他說到以前這些家長們帶著學生來他們幼兒園上課、學習,對他們都不夠尊重,甚至還有點傲慢。為什麼?我來捧你的場,讓你的幼兒園辦得下去。這些家長對老師都不夠尊重,後來教了《弟子規》,這些孩子們懂事了、有孝心了,父母覺得很欣慰,現在到學校,對園長、對老師主動鞠躬。真的我們從事教育的同仁我們也要反思,為什麼學生、家長、大眾對我們老師不夠尊重?沒有別的,我們老師有沒有把我們最重要的事做了?有沒有盡本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只要把做人的道理傳下去,家長沒有不尊重我們,沒有不感謝我們。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他一接觸到這些做人的道理,他生歡喜,他自然對老師尊重,這是不用刻意的。我們把這些做人的道理教給孩子,縱使只有一個月、兩個月,甚至更短,孩子對我們都是依依不捨!
  這位幼兒園園長就說到, 當地的教育局長去他們的幼兒園檢查。去了以後,又去到教室裡巡視,走進教室裡面,這些孩子他們已經很自然,面對客人來他們就很主動「客人伯伯」打招呼鞠躬,而且很標準,全部都是九十度躬給教育局局長鞠下去。這些官員都愣住了,這樣的景象這輩子沒看過,愣了一下,就出去了。走了沒幾公尺,這個局長猛然一回頭,這些幼兒園的老師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這個局長非常莊嚴、肅穆又走回教室,對著這些幼兒園的小朋友深深的一鞠躬,回禮。人這麼恭敬,真是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個局長覺得渾身不自在,好像缺了什麼,後來自己主動回去,再給孩子們回個禮。當然局長當下沒回禮也情有可原,因為這個社會這樣的禮現在都沒人做了,所以一下子他也反應不過來。但是他高興!假如社會都是重視這樣的禮,那我們整個社會多麼祥和。後來這個局長寫了一封信給這個幼兒園,前面稱呼尊重的園長、尊重的諸位老師,你們教孩子這些禮貌、做人的道理太好了,你們全部都通過,都很符合標準。確實我們一定要用我們的德行,來洗刷我們整個民族在自己社會以至於在世界當中所受到的屈辱,所以我們要為人演說。
  剛剛提到的監獄的緣分,也是因為副廳長的仁愛心,以及他的太太好的表現。 在這一年多來,很多服刑人員轉變很大,甚至於在清明節的時候,表現好的犯人,服刑人員沒有任何警察督導,讓他們自己回去祭拜祖宗,盡點孝心,自己回來,統統都自己回來。這都是用德,不是用刑罰,以德化人,連這些犯過錯的人都能回頭,而且真的人之初性本善。  
     我們中心一位張老師,他在監獄裡面陪這些服刑人員學習幾個月的時間。前不久他的父親得了癌症,他馬上趕回去照顧他的父親。結果服刑人員問怎麼這陣子都沒見到張老師?這麼一問,才了解張老師父親的病情。這些服刑人員主動要求要盡一分心力,捐了一萬多塊的人民幣。幾百個服刑人員,有捐幾毛錢的,甚至還有捐到幾百塊錢的。我們看到那個幾塊不能用錢衡量,他們是盡他的力量要去幫助張老師。真的夫子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你真心對他們,他們馬上也真心對你。
  當我們真的真心要協助這些誤入歧途的人回頭,他們真的能夠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真的要明白一個真相,「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就告訴我們,我們都是生活在這個天地當中,我們是一體不可分,整個社會就好像一個身體一樣,要互相關懷、互相幫助。哪有說身體不同器官互相對立、互相矛盾,甚至互相攻擊、互相嫌棄,這絕不可能的,這個身體就生病了。一定是左手有傷,右手、眼睛絕對去幫忙,看了然後趕快腳幫忙去拿藥。有沒有一個人手受傷了,然後腳說,給我十塊錢我才幹,是不是?還得給腳錢,還得給眼睛錢,還得給手錢,我們現在是不是這樣?人與人的道義都不見了,要叫他做事先談條件。年輕人去應徵,不是先想著替公司做什麼,都是先談我的福利有多少?加班費多少?重利輕義,我們覺得人與人就要互相幫助。
  我們的老師們到企業去演講,演講完之後,那個老闆很驚訝,他說我們請了那麼多人來講課,他們第一件事情先跟我們談,一個小時的鐘點費是多少?你們不只沒有談, 連一個禮拜的課都上完了都還沒提多少錢。老闆說我辦企業辦了十多年,沒遇到你們這種人。你不跟他談錢,他更感動,他馬上一萬塊錢拿出來,來支持我們弘揚文化的事業。中國古聖先賢講要義在利先,要講道義!范仲淹講道義,對自己民族國家的道義,他整個家族得的利益是千年不衰!眼光要看得遠。  
     重利,我們人的義不見了,福分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了解社會是一體,今天犯罪的人他就好像我們身上的一個傷口,這時候全身應該要想辦法,好好的來讓傷口能癒合、能健康,只有這個念頭。
  我們反思現在,我們社會大眾面對犯錯關在監獄當中的人,我們是不是這樣的心境?還是我們都是嫌棄他們、排斥他們、責備他們。其實最需要幫助的就是犯罪的人,這個影響社會整個的安定是最大的。所以,我們不能再花錢去蓋監獄,要把監獄蓋成學校。這些曾經犯罪的人,傾其所有的來回報一個教他們做人的老師,我們要對古聖先賢的教誨很有信心,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整個社會都要來幫助這些曾經犯錯的人,讓這些聖賢的德化都能到這些家庭裡面去,都能到這些犯人的人生當中,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身邊有在監獄裡面工作的親朋好友,一定要把這個方法告訴他們,讓他們早一點能夠迷途知返,能夠轉惡為善。  
  而張老師的父親在醫院裡面,因為很多當地在天津一帶的朋友們都到過我們中心學習,一了解到這件事情,一個多月的時間輪班都去照顧老人,給他送吃的,然後鼓勵他、安慰他。整個醫院都感動了,這些醫護人員說,沒有見過一個人生病有這麼多人來關心。確實張老師很感嘆,我才付出那麼一點點,卻得到萬報,捨一得萬報,這麼多人來照顧我的家庭。父親看到這些情景非常感動,決定接受中醫的治療,不接受化療,出來從根本來治療。不是殺毒,愈殺可能病毒愈厲害,而是化解。出來以後吃中藥,心情很愉快,胖了好幾斤。因為這些人讓他感動,他說自己的家人都不可能照顧得這麼盡心盡力。這些犯人又替他捐款,他非常感動,他說我的病一定會好,我病好了以後第一件事,我要到海南去跟這些服刑人員跟他們交流《弟子規》,交流傳統文化。 一個老人家六十多歲,生起了這種使命感,癌細胞都慢慢變成正常的細胞,情緒好了。所以,癌細胞只要身體情況轉好,都能恢復正常。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提到,我們學夫子要從夫子的心境去契入、去效法,舉了很多《論語》當中的句子。相同的,我們學《弟子規》、學其他經典亦如是。我們在修學的過程,記得夫子講的舉一要反三,這個三不是一二三的三,中國古聖先賢三、六、九是多的意思,就是要舉一反多。  最好能舉一反一切,這是最好,一是心態,一切是所有的言語行為。我們知道恭敬的重要,一就得到了,有一分恭敬心就能對一切人恭敬,就是一切。其實修學的道路,絕對不是說學一本經典就才會一本經典,我們能從根本的心境去力行、去契入,一經通一切經都通。 為什麼?你從一經當中,所有古聖先賢的立身處世的心境,你都領納在心中。你再去翻《論語》,再去翻《孟子》,那是跟孔孟這些聖人心心相印,一看你就明白他們的意思。所以修學不要貪多,要一步要學到紮根,就好像挖井一樣,一口井要挖到底,挖到水源;一本經要能紮到心地上去。 那一口井通了,它跟所有的水源都通,這本經也是一樣,一經通了,跟五千年聖哲人的心境,神交古人,這才叫善學。
  我們往後讀《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那是什麼心境?不能只看到動作,那是不忍心父母做錯。只有一心一意協助父母改過,絕不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他才能「怡吾色,柔吾聲」,沒有這種心境,這樣的態度做不出來。大舜心中只有父母,只有如何成就父母,父母有任何過失,都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夠好。鄰居要來指責他的父母,他都去阻止,不是我父母的錯,是我自己做得不夠好。這樣的心境能達到,我們的德行能成就,甚至於是我們後代幾千年子孫的福分都能成就。
  剛剛舉了幾個句子,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夫子剛好從朝堂回來,家裡說馬廄(馬房)失火了。夫子馬上說「傷人乎」,有沒有人受傷?夫子是重義輕利,他希望他這些家裡的人不要受傷,損失一些財物沒有關係。
发表于 2010-11-9 16: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怀感念:唯有万物的支持,才有今日的自己,感谢并不造作。

  待人以谦虚感恩的心,并珍惜身边的每一件事物,回馈之心便能

    自然涌现。

  感恩的心为灵魂创造了奇迹。

  不应等到有成就才回报,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对活下去表示感恩和回馈。

  「感恩」及「回报」,此二者是相互配合的。

  快乐来自于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知恩为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

  给你最大的痛苦的人,也是你最要感恩的人。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保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

  世间一切乃众缘和合,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当怀感恩之心。

  对于指示过失、谴责恶行、指责缺点的人,应心存感恩。

用一颗感谢的心可治好万病,这是信仰真理者的体验。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2: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3 06:18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们《弟子规》最後一句话,「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大家念到这一句,精神特别好,什麽原因?好不容易念完了。绝对不是这样,是这句话鼓励我们、鼓舞我们,让我们的信心很坚定。对,只要我努力不懈,一定可以成圣成贤。  
     而修学的路上,第一学贵立志,志向要很坚定,夫子的志向就是我们的志向。夫子的希望是「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那就是希望社会安定、祥和。真的,在我们这几年弘扬文化的过程当中,念到这几句话,心里都觉得比较踏实、比较安慰。看到夫子的圣像、夫子的牌位,比较没有那麽惭愧,我们在尽一点心力。

  我们在去年的重阳节在汤池办了个敬老晚会,来了将近三千人,整条大街统统站满了人。然後一批老人,年龄比较大的老人,被安排在最前面上座,还有服务人员拿水果、瓜子给他们吃,老人家走进来都笑呵呵的。饮水思源,家庭、社会都是老人付出的结果,「吃水果要拜树头,吃米饭要敬锄头」,这个非常重要,要知恩报恩。当我们看到老人家进来,看到我们的时候都笑呵呵说,你们把我们老人当宝。我们听了都很欣慰,我们相信孔夫子,我们相信古圣先贤也很欣慰,他们都摸摸我们的头,「好,干得好,继续做」,都感觉到了,神交古人。很多人说你们这样做会不会很孤独?我们都哈哈大笑,一点都不孤独,几千年的贤哲人冥冥当中都在庇荫着我们。

  我们现在还有办老人俱乐部,一个礼拜有唱歌、有编手工艺、还有吹葫芦丝,老人编那些艺术品,编得不亦乐乎。现在已经响应到不只老年人来,中年人都来,感觉到每天都有学习,都觉得内心很快乐。而且很多中年妇女学好了之後,编得好作品还可以帮家里添点家用,我们可以把它买过来,让她们家庭的生计能够更好。所以这些妇女能相夫教子,又能赚一些外快。这些都是师长、都是杨老师他们设计,如何真正让家庭的结构愈来愈回归到正常的状况。不要父母都不在家,小孩没人教育,到最後忙了一场,钱赚到了吗?难说!很多这些农村的人到大都市打工,没赚到什麽钱,回来的车费都花光了。而且在外面工作,德行不够,又染上很多习惯,钱都挥霍掉。本来村庄里面的人觉得,他们到大都市去,应该带回来一些能够让镇更提升的东西,好东西。结果不只没有带回来好的道德品行,反把一些坏的习性引回来。他们说都回来一些流氓,本来家里是贴的门神,他们回来是贴个摩登女郎。一边是门神,一边贴摩登女郎,整个气氛都觉得怪怪的。大都市不只没学到这些道德伦理,反而是增长一些欲望。所以真的,财者是家庭幸福枝末,不是根本,德者才是根本。

  这个老人俱乐部,我们希望全世界各地都来做,现在很多地区都开始响应,也欢迎大家到汤池文化中心去参观老人俱乐部。很多老人去了都不想走了,每天都有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没有这些学习,没有这些精神的提升,老人的晚年很有可能都是坐吃等死,这样就很不好。我们唱了很多很好的歌曲,我们说我们教了十几首,老人马上说已经十五首了!他们都如数家珍,我们都搞不清楚教几首,他们都记得很清楚。而且他们还互相帮助,有些老人上课时间不能来,所以他们学完还有会外会,还有几个人负责再去教其他不能来的,唱得不亦乐乎。这是让老有所终,而要真正让老人能安享晚年,最重要的天伦之乐,最重要的下一代子孙要懂孝道,还是教学为先。  

  有位女士那天上完课,到唐装坊,我们中心对面有位宋总,他事业做得很成功。後来因为接触到杨老师,老师跟他提到说衣冠,衣服、帽子,甚至鞋子,我们所有的穿着都是代表一个文化的涵养,甚至是影响社会风气。其实我们现在冷静到百货公司去看,看到这些年轻的女士,她们的头发、她们的衣着,大家感受到什麽?感受到文化的修养没有?感受到什麽?人都没有自信。要不很奇怪,好像都引不了人家的目光,都在那里奇装异服,鹤立鸡群,一定要裤子好像都得要破掉。有个老奶奶看到她孙女裤子都破掉,真可怜,就把它缝好,隔天听到一声尖叫,谁帮我缝回去的?还有我们走在街上看到一些现象, 这个衣服的布也够,只是位置错了。裤子拖得很长,然後肚子没有布,假如把裤子那一块剪了贴在肚皮上,也就完整了。

  有个女士很年轻,穿着高跟鞋,背是全露,在那里选鞋子。我们一位老师,长者,看了很不忍心,然後就走过去。能不能走过去说,你怎麽穿这麽少?当然不能这麽说。所以人跟人,要帮人还真不容易,跟她要先取得信任,还要讲几句她喜欢的话,这个叫「必须先美其长」。先说说她的长处,她听了高兴,心情好了,你规劝她的话她就听得下去。而且这个规劝的话都为她着想说的,你去批判她的错误,年轻人脾气大,不能接受。所以一开始说,你现在挑的鞋子很漂亮,你眼光真好。这个年轻人一看是长辈,又称赞她,她就很高兴。然後接着跟她说,你们现在年轻,要好好保护身体。你看小孩生出来,医生哪里都不盖就盖哪?就盖肚脐。所以,肚脐是很重要的穴道。到时候感风寒,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一大堆病都出来了。你现在年轻不知道,可能到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一大堆什麽感冒、什麽病都会来,你要注意,穿衣服跟我们健康也有关。  
  而且脊椎两侧都是最重要的穴道,你现在这麽穿,风吹进去了不得了,很多慢性病,都是感得风寒慢慢病变的。她一听很有道理。然後接着又跟她说,你要知道现在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根本没英雄。你穿这样很危险,会让很多人对你有不好的想法,所以你穿衣服也会影响自己的安全,而且你这样子穿很可能父母都会担心。她听一听,都是为她着想,点点头也都能够接受。
  所以穿衣服很严重,为什麽离婚率愈来愈高?为什麽夫妻之间不忠诚愈来愈多?跟穿衣服绝对有直接关系。男人都已经没定功了,每天还这麽多群莺在乱舞,哪有不兵败如山倒!像我们现在要做正人君子都不好当,眼睛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摆。夫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现在很可怜,歌曲都是靡靡之音,都要把耳朵摀起来,非礼勿听。所以诸位女士,请你们可怜我们这个想当君子的人,穿得让我们能够眼睛比较知道要摆哪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大家要相信,现在的男女已经没有定力了,不能只怪男人。要了解,连真正读过圣贤书的人,他在面对情欲、色欲的时候,他都要提起高度的警觉,他才不容易陷下去。

  这位宋总他了解到老师的理念,他非常认同,他就在我们中心对面经营了唐装坊。而且是所有赚的钱全部捐给中心办教,他一分钱都没拿走。有这分道义,他做得很成功,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好像是五年的房租还有之前所花费的全部都回来了,现在也做得很好。他在做唐装坊,有些上完课的这些学员就会去买唐装。一进去买,其中有个妇女应该是四十几岁,她在那里挑半天,还跟他们说要挑质料比较好的,我要买贵一点的。

    今天就學到這裏 阿彌陀佛! 感恩共學.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十幾年都沒有跟父母住一起,她覺得都滿我的願,人生很順利。後來她的先生聽了《弟子規》的課,聽了講座,她先生很感動,她先生的孝心起來。他覺得我已經錯過十多年的歲月,我不願意再放棄孝養父母的機會,我不願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她的先生求她,能不能把我的父母接來?這個太太其實心地也很好,先生這樣的要求她也答應了。但是一開始來,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所以她也是覺得在很多方面都生了一些煩惱。
  有一天她出差,她的先生在當地也學習很認真,有一次安排他上台分享自己學《弟子規》的一些心得。她的先生在當地上台,分享了一段話,他說他非常感激他的太太,成全他這分孝心,一起侍奉他的父母,他由衷的感激他的太太。當地的朋友聽完之後也很感動,就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太太。他太太當時候出差,聽到先生這段話,這個太太在電話那頭眼淚就掉下來。她不只感動,她深深的懺悔,她說我跟我先生相處十多年,感覺上好像夫妻還算和樂,感覺自己好像還很愛對方。她說我終於明白我不懂愛,愛的心地應該是成全對方的德行跟愛心,而不是順著我想怎麼做去走,這樣不叫愛,能為對方那才叫愛。
      她覺得她當下這個時候才是真正懂得如何去愛她的先生,愛別人。後來她出差回來,一進門,是她的婆婆來開門,她的心境已經轉變,當看到婆婆開門,她很自然就過去擁抱她的婆婆。這位老師說到,她體會到她真正的幸福人生,從擁抱婆婆那一刻開始。
  人真正的幸福是對得起良心,問心無愧,那才是做人的幸福跟痛快。所以,這次這十位老師聽完課的分享,真的台上跟台下又是哭、又是笑,很感動。而且我們可以感覺到,這不是當下感動,八百多個人接受我們老祖宗的教誨,聖賢的這些教誨,他們的善心、孝心啟發。
      這八百多個人回到他的家庭,回到他的公司、團體,我們相信會有更多感人的故事,一一在我們整個社會民族當中上演。所以這幾天我個人深深感覺,民族將興都有禎祥,好的徵兆都出來,確實可以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朋友再延伸其實平輩之間,兄弟、夫妻、朋友都真正有誠信,都真正有信義,這樣就能把家庭事業經營好。兄弟、朋友、夫妻之間都沒有信義,這個家跟企業遲早會倒。現在企業重利輕義,所以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我們拼命學的那些快速致富,如何建立一大堆制度管理好員工,那都是枝末。我們花了一堆錢去買書,甚至花了一天演講一百萬、兩百萬去請那些講師來,學到的都是枝末的學問,我們還拱一大堆錢給人。而古聖先賢從根本解決家庭、企業問題,我們不聽,沒福!所以老人家講一句話,那是真正太有道理,誰沒福?不聽老人言的人最沒福。誰是老人?五千年的智慧是老人,古聖先賢的教誨是老人。我們現在家庭為什麼受那麼多苦,我們人生為什麼忙了幾十年,到頭來好像什麼都沒得到,沒智慧的關係。所以,這個情況是我們該冷靜下來的時候,不要捨本逐末,要從根本做起。
  我們這一期八月十三日到十八日,有六天的課程,其中「如何經營企業」,第四天,也是在我們善果林,由我們周泳杉老師講企業經營。我們整個傳統文化的智慧,如何用在經營一個人的事業當中。這個課在祖國大陸講得也非常受歡迎,很多都是名列在前面的企業的主管都有來聽,也歡迎大家有空可以來參加。
  我們剛剛講的朋友信之,這都是夫子的志向,我們當弟子的承傳下來好好去做。夫妻都沒有誠信,其他人還可能有誠信嗎?夫妻都有私房錢。我媽媽一輩子沒管過錢,我媽媽都給我爸爸說,你最行,都交給你。我爸爸覺得很好,我太太都很信任我,我爸爸幹得不亦樂乎,我媽媽在那裡很清閒。然後說我不會騎車,我爸爸說,沒問題,我載你。女人現在樣樣都會,樣樣自己幹,女人不能太能幹,有些部分男人就要自尊,你就多肯定他,多鼓勵他。你樣樣都比他好,他就覺得很憋氣,說不上來你哪裡不好,但是就覺得內心不是很舒坦、舒暢。這要靠自己去體會,有些話不能講得太明白,夫妻之間要彼此有心靈的交流。
      不只有私房錢,甚至於是結婚前都要財產公證,都分得那麼清楚,還沒結婚就先想什麼?如何離婚,還沒結就要離,不離才怪。一心一意想著如何白頭偕老,遇到狀況一定解決,一定懂得忍讓。還沒結就想著離了,遇到問題馬上兵敗如山倒。夫婦憑的是那分道義、情義,才能夠走一輩子。現在先重利不重義,這都是有點本末倒置。
  我們這次課程結束之後,最後有分享,有一對夫妻已經離婚。這個先生雖然離了婚,對對方還是關心,就把《弟子規》這些光碟也寄給他太太看,還邀請他太太來參加課程。後來太太來上課了,上了四天,主動要求上台去分享。他太太上去,從頭到尾都是懺悔、反省自己的過失,對她的先生就沒有一句指責,還感謝先生把傳統文化介紹給她。上台去的時候都是先生長、先生短,都沒有用前夫,統統是先生。後來換她先生主動上去,也是一一的把自己這段過程當中對太太的不是,自己都承認出來,各自責,天清地寧就來了。
  最後他兒子也上去,十歲,他兒子在寫給老師的信,他是寫給老師,希望老師幫助他的父母能更快和好。這個孩子寫到,我已經歷盡滄桑,十歲的孩子寫的。他的文章我們的老師拿來給我看,當他上台的時候,我真的看到什麼叫歷盡滄桑。才十歲,看起來好像已經經歷不知道多少事情。而這個孩子很難得,他有孝心,他一直在牽線,勸父親、勸母親,但是他也挺苦的,所以看起來就很早熟。後來上去,鞠躬,感謝大家讓他的父母能夠和好。然後他的父母最後也鞠躬說,祝天下所有離異的夫妻都能夠破鏡重圓。我說你們這個心願很好。然後三個人下不了台,還在那裡合唱「跪羊圖」。台上在那裡盡情分享,底下也是很和樂,很歡喜看到這一幕。
      我們聽到這麼多的分享,真的覺得教學為先,透過我們老祖宗的教育,人的善心被點亮,人的人生路都走向光明的方向、大道上面來。
  少者懷之,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接受好的教育,這才是真正懷之,對他們的呵護。而我們很冷靜的來看,現在教育出來的大學生,是小學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大學的時候德行好?小學。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3 06:17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大家下午好。我们都希望教好我们的孩子,教好我们的学生,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什麽时候在教育我们的孩子们,甚至於是教育我们的员工?事实上教育是「润物细无声」,随时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於我们的一个心态,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家庭,以至於我们所处的企业团体,甚至是社会。  
     像我们刚刚在跟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礼,其实我们的孩子都在看。今天在我们的教室前面,挂着一幅孔夫子的圣像,每天上课以前,我们带着学生给夫子行三鞠躬礼。相信在每次行礼当中,我们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我们当老师的人对於夫子的那分恭敬之心,其实随时都是在教育。  
     像今天下着雨,我们可以说下雨了,今天不去上课;但是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学习不管遇到什麽样的情况、什麽样的挑战,我们都不可以放弃。虽然下雨,但是一个人启发智慧是不能等,提升德行是不能等,我们一定要去上课。可能这分好学、这分毅力,就深植在孩子的心中。

  有个太太她之前还没有学《弟子规》,学传统文化以前,她的孩子也是被宠得很严重。有爷爷奶奶,有外公外婆,父亲又有三个兄弟姊妹,母亲又有四个兄弟姊妹,这个孩子又是两边家族第一个小孩,所以是三千宠爱於一身。他的爷爷还对着大家讲,这个孩子是我的心上肉,骂他就是骂我,打他就是打我。这个孩子有爷爷当靠山,他是天不怕、地不怕,小小年纪就很骄傲,就很狂妄。母亲後来接触之後,看到情势不对,必须要赶紧处理,要当机立断,所以把孩子从爷爷身边接回去自己带。  
     这个孩子送到教《弟子规》的学校,对老师都是不敬礼,不行礼的。这个母亲在那里示范了好几次,孩子都是如如不动,母亲就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又要上班,就自己先离开幼儿园。走了一两百公尺,心里想怪怪的,今天不教,那下次什麽时候教?今天他没有学会对老师恭敬,其实他已经在退步了。我们常常说过一阵子再跟他讲,过一阵子再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教育当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当其可之谓时」,这叫及时法。孩子犯错是我们教他的时候,当其可之谓时,一般叫及时法,机会教育。我们当初在学这些教育理论,说某某教育家他发明的方法,他发现的方法,这些教育家都是这几十年,甚至这一两百年,这样的教诲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前就已经讲了。为什麽我们中国人当中没有版权所有?因为子孙们都了解,所有天地宇宙的这些真理,老祖宗都讲透了,圣贤人都讲过了。  
     所以他们绝对不敢有那种想法说这个东西是我首先发明的,这个道理是我首先发觉的,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连我们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他学问已经到至德的境界,老人家都说他「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圣先贤所教诲的这些真理传承下来。所以几千年的读书人,绝对没有人狂妄说哪些道理是他发明的。但是现在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人都比较傲慢,往往发现点道理就要争取版权,说那是他发现的,这个心态都值得我们来深思。

  而且当我们看到这些古籍的时候,对我们也是一种震动,我们整个民族在这一两百年,最严重的就是失去民族自信心,都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一个人自信心没有了,他的学问、他的事业都很难成就。我们今天经营事业,自己文化当中的这些教诲没信心,花大把大把钞票,把一些外国的专家请过来教。我们要了解,今天那些外国的专家,他所讲的道理,请问是不是真理?他有经过时间、空间的印证吗?我们花了大把的钱,可能学到的是枝末的东西。现在企业去跟外国学习,花了很多的钱,学习的风气也很盛,但是企业的寿命却是愈来愈短。我们要很冷静,努力有结果,但不一定有好结果,因为你本末没有掌握到。

  现在的父母读教育的书是愈读愈多,孩子还没生,一、二十本都买回来。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三、四十年前的父母,一本书也没读过,甚至於连字都看不懂,他生了五个孩子,五个都是孝子,八个孩子都很孝顺。不识字为什麽能把孩子教好?可是我们现在只生一个、只生两个,买了那麽多书来读,教出来的都是很逆反的孩子。这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信心丧失,然後读了一些知识,我们就觉得新的东西我们懂,这些老人家不懂。反而年轻的夫妇为人父母者太傲慢,往往孩子的德行忽略了,只注重这些知识的积累,这些都有点本末倒置。看到《弟子规》,「不力行,但学文」,现在孩子学那麽多东西,他的孝心长了没有?他的善心长了没有?「长浮华,成何人」。其实我们观看到现在的家庭,以至於企业,以至於团体的现象,感觉到很没福气。人生最大的福是能够接受智慧的教诲,所谓「福在受谏」,一个人最大的福分是能够接受圣贤人的劝诫,他人生少走很多的弯路。

  我们刚刚讲到那个孩子,这麽多人宠爱他,在《资治通监》告诉我们「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你爱护他,不用真正的伦常之道来教育他,适足以害之也。你都溺爱他、宠爱他,这个父子当中懂得尊敬、恭敬长辈他没学到,变成长辈都要侍候他,那不是颠倒了吗?我们常说西方讲的,让他自由发展,什麽叫自由发展?玉不琢,不成器,学如逆水行舟,他自由发展,他的心性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让孩子自由选择,请问他选择的标准是什麽?难道我们当父母的,三、四十年的经验、判断力,白活了吗?那根本就不用父母跟老师,让他自由发展。小孩子还没有建立理智,他一定是顺着他的好恶、欲望在选择。我们看到现在,好,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了,请问孩子变好了没有?逆反的孩子、叛逆的孩子节节攀升。   

阿彌陀佛! 感恩共學.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14: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这个孩子送到教《弟子规》的学校,对老师都是不敬礼,不行礼的。这个母亲在那里示范了好几次,孩子都是如如不动,母亲就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但是又要上班,就自己先离开幼儿园。走了一两百公尺,心里想怪怪的,今天不教,那下次什麽时候教?今天他没有学会对老师恭敬,其实他已经在退步了。我们常常说过一阵子再跟他讲,过一阵子再教!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带着他的太太走到他孩子的面前,那时候幼儿园老师也在,就对着幼儿园老师开始鞠躬,说老师好。孩子没什麽反应,父亲接着第二次,老师好,就这样很真诚的对着老师鞠躬,给他的孩子看,做了十几次。父亲是出自一片真诚的心,希望能教导他的孩子,孩子年龄才五岁左右,其实都很能感觉到父亲的心境。  
      所以鞠了十几个躬,一开始没什麽反应,那是因为孩子被傲慢给控制住,但是父亲这分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後来孩子就哭起来,边哭边给老师鞠了一个躬,说老师好。父亲也没有责备,然後有点欣慰才又带着太太离开。我们教孩子不要发脾气,要用真诚心,要用耐心去做。
      後来这个孩子对老师恭敬了,孝心老师也在启发。这个孩子跟同学讲,过几天就是他的生日,以前妈妈、家人都给他买什麽东西,他在那说。老师听到了,就利用那天早上上课跟小朋友讲,老师今天来上课,坐在公车上,听到一个孩子在那里给妈妈要东西,说他生日,还在那里哭闹,整个公车上都看着那个孩子。诸位同学们,这个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同学说不对。然後就问着孩子说,我们生日不应该给妈妈要东西,我们应该做什麽?老师就开始把母亲怀胎的辛劳、养育的辛劳讲给孩子听。孩子听完很感动,应该要在生日的时候想起母亲的恩德,进而要去多付出、多帮忙。  
  说着说着突然有个孩子说,「老师,他明天生日」,就指着那个同学说他明天生日。老师都是掌握机会教育,当其可之谓时,这个老师就装着一副不知道的样子,走到这个孩子面前:你明天生日,那你明天要帮妈妈做什麽?你看老师这麽引导,这个孩子慢慢的就懂得在家里去体恤母亲的辛劳。
      一個孩子其實不難教,只要孝心跟對老師、對長輩的恭敬心紮了根,這個孩子的人格發展就會很健康。我們古代很懂教育,老師教孝道,父母教師道。
  後來這個孩子有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雷電交加,他跟他的弟弟就很害怕,對著母親講:母親,今天雨下得那麼大,雷聲轟轟,我們很害怕, 您不要去上課!跟他母親講不要去上課。他母親就對著孩子講,《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你看,家裡都有共通語言就很好溝通。媽媽已經答應老師要去上課,所以不可以不去,雨下得再大也要去。孩子也點點頭,默許。
      這個母親其實心裡還是有點捨不得,孩子應該在家裡還是會有點害怕,但是問題是經一事他長一智,不然你要讓他害怕一輩子嗎?都要讓他去鍛鍊、去歷鍊。從那個禮拜以後,每次到了這一天,每個禮拜的禮拜五母親都要去上課。她的孩子都會主動的幫他母親收拾:媽,今天你要去上課,你碗好像還沒洗,我幫你洗就好了,你趕快去上課,不可以遲到,凡出言,信為先。所以,母親的堅持就讓孩子感動,進而去遵守正確的做人、做事的態度。其實什麼時候是教育?下雨天來上課也是教育,給孩子很好的榜樣。  

      請問他讀書的能力比得上三十年前的人嗎?現在的人害怕孩子以後這些電腦不會操作,請問那麼小讓他會操作,他的辦事能力有比三十年前的人強嗎?我們現在年輕人的工作能力是愈來愈弱。可是你看他那些東西都接觸得愈早,反而染上的是一些壞的習慣,家長要很冷靜的來面對現在的狀況。
      我的二姐是念國中才學英文,有輸嗎?念到博士,也都是用英文到世界各國去發表論文、演講。一個人要學好第二個語言,必然是把自己本國的語言跟文化學好。學語言,不單只是學會不會講話,那個太淺薄了,「文以載道,文以貫道」,是要學到這個語文背後的這些價值觀,這些正確的處世做人,不單只是學那個語文的知識而己。我們忽略了語文背後的文化修養,現在學歷高的人他不見得有涵養。相同的,今天我們自己本國的語文跟文化沒有學好,我們再去學其他國家的語言,學到的都是另外那個國家的比較次級的文化。  
  你看美國的冒險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學到沒有?我們連自己的文化都吸收不了,怎麼去吸收別人的文化?不可能。反而我們的下一代,學各國的語文學得很多,學到的都是他們那些次級的文化,暴力、色情的文化。  
      我们上一代的父母,三、四十年前的父母,一本书也没读过,甚至於连字都看不懂,他生了五个孩子,五个都是孝子,八个孩子都很孝顺。不识字为什麽能把孩子教好?可是我们现在只生一个、只生两个,买了那麽多书来读,教出来的都是很逆反的孩子。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你爱护他,不用真正的伦常之道来教育他,适足以害之也。你都溺爱他、宠爱他,这个父子当中懂得尊敬、恭敬长辈他没学到,变成长辈都要侍候他,那不是颠倒了吗?我们常说西方讲的,让他自由发展,什麽叫自由发展?玉不琢,不成器,学如逆水行舟,他自由发展,他的心性是在进步,还是退步?让孩子自由选择,请问他选择的标准是什麽?难道我们当父母的,三、四十年的经验、判断力,白活了吗?那根本就不用父母跟老师,让他自由发展。小孩子还没有建立理智,他一定是顺着他的好恶、欲望在选择。我们看到现在,好,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了,请问孩子变好了没有?逆反的孩子、叛逆的孩子节节攀升。现在在游戏机里面,在网吧、网咖里面,几夜不回家的孩子愈来愈多。
  所以太多的这些理论根本就不是真理,我们失去民族自信心,都拿来用,用到最後才知道不行。但是孩子有没有可能人生再来一次?所以「谨慎为保家之本」,教给孩子的道理,那是影响他一辈子,这些道理不能是错误的。听老人言最有福气,五千年的智慧,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我们整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家庭状况,为什麽在这几十年堕落得这麽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现在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刚刚提到在《礼记.学记》,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承传下来的,非常精辟的教育学问。真的,奉劝所有师范学院的老师们,一定要把这篇文章教给孩子,它是真正抓到教育的根本所在。学贵立志,一个孩子从小对家庭没有志向,对社会没有承担,他很难成大器。这篇文章就从立志开始教起,其中整个教学的方法提到这个及时法。


阿彌陀佛! 感恩共學.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5: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夫子在《論語》當中提到,「君子義以為質」,這是道義為做人的本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我們效法君子、聖賢,首先要有這種道義的氣概。義就是應該做的事情,人生有哪些事、哪些本分是我們應該的,這就是義。我們對家庭有道義,對自己的公司、團體有一分道義在,以至於對自己的社會民族都應該有道義在。
  其實我們現在念這段話,自己也覺得很慚愧,我們在整個求學十多年當中,有曾經思考過我們對家庭有什麼道義嗎?有什麼本分嗎?感覺上好像十多年的過程都是患得患失在分數上,以至於要踏出大學的校門,都是想著如何能找到薪水多的工作,又很輕鬆,都是這些思惟。那不是一種凜然的正氣,不是道義的人生,都是利害的人生。好像回過頭來想,人生也沒結交過幾個很好知心的朋友。現在大學生出來,對公司有沒有一分道義在?進了公司可能都只想著我能夠謀什麼利,都希望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橫批「作夢」!這不可能的。思惟都是利,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樣的思想觀念,一定是家庭跟團體的禍害。我們可不要培養一個孩子十多年,變成禍害!要找到教育孩子,仁、義、禮、智、信是根本。  

  我們把仁愛教給孩子沒有?之前我們聽到一個個案,小孩子六歲,一個小女孩,念著《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都哭出來了。我們也很驚訝,這個孩子為什麼流淚?了解到母親是未婚生子,父親根本不知道是誰,早就跑走了。自己的外婆,怕女兒以後嫁不出去,就對外隱瞞,根本不承認有這個外孫女。後來媽媽也去嫁人了,外婆帶著她,把她送給了自己的外甥,過沒幾個月外甥離婚了,把這個孩子又推回來。外婆又在自己住的社區裡面找了一對年輕夫妻,送給過去給他們當孩子,過了半年又離婚了,又把孩子給推回來。  

  我們現在的人有沒有辦法去感受別人的痛苦,別人的心境?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就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其中所有的長輩有感受到這個孩子的苦嗎?她的父母有感受到這個孩子的苦嗎?所以現在是利、欲,欲望障住了我們的良知、我們做人的本性。仁義禮智信叫五常,這叫正常的態度,假如人沒有了仁義禮智信,就不能算是完整的人,就淪為禽獸的行列。我們今天不把仁義禮智信教給我們的學生,那是讓學生墮落成禽獸,甚至不如,我們忍心讓我們的孩子是走這樣的人生方向嗎?
  一個女孩十多歲,對著他人講,說我這兩年來墮胎十三次。這個女孩還說,我這個紀錄可能可以是世界紀錄。你看這個孩子不知道羞恥,這個孩子不知道她殺的是十三個自己的骨肉,是活生生的生命,她完全不知道。她的心完全被自己的自私,被自己的欲望給蓋住了。今天我們都是用功利來教孩子,只重視分數,不重視孩子的品德、善心啟發,現在青少年那些敗象,我們的下一代很難倖免於難。現在是我們全社會要重視德行教育的時候,不然縱欲以後拉都拉不回來。「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一個人奢侈了,要再節儉就難了。同時不只是錢財,欲望放縱了,要再恢復到有德行,那不知道要花幾倍的力量。  
    少成若天性,德要在小時候紮根。這麼多人在離婚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孩子的未來?幸好確實是人之初性本善,很多年輕的夫婦離異,聽了課以後開始各自責,懂得反省自己,把原本破碎的家庭把它重新破鏡重圓建立起來。所以仁慈心,替人著想的心太重要了。  

  仁義,我們剛剛講的這分道義,人現在看到家庭的需要,看到朋友的需要,看到學校的需要,看到單位的需要,是提起承擔,還是趕快躲在一旁,在那裡乘涼、在那裡偷懶?這都可以看出我們到底講不講道義。我們今天能去承擔,那是積累自己的福分,而在做事的過程當中,一定又會提升自己的經驗跟智慧,  
所以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情。人現在都貪圖蠅頭小利,其實做個比喻,那都是刀頭舐蜜,就想嘗點甜頭,把舌頭都給割掉。想嘗點甜頭,把自己的社會信用都給毀掉了。現在孩子那麼會花錢,信用卡辦了五張、十張都有,還沒出社會,信用就破產。這不是刀頭舐蜜嗎?
  有個大學的老師他到我們一個幼兒園,專門重視孩子的德行教育。當初有個家長來幼兒園,就問說你們這個學校教學有什麼特色?可能這個家長心裡在想,特色就是教跳舞、教英文,教一大堆這些新穎的東西。我們老師跟他說我們的特色是教做人。這個家長講了一句話,做人誰不會教?然後就走了。有沒有福氣都在一念之間。另外一個家長是自己找來,跟老師講到,我要找個幼兒園是最重視孩子做人。縱使這個學校的環境、設備並不是很好,我都覺得那是次要的。所以,家長他覺得輕重緩急,不一樣。
  這個大學的老師來了以後,就對著我們的老師講,他說你們教這些安分守己、知足常樂很好。安分守己,知足常樂好,但是也應該教孩子要懂得進取,懂得競爭,這樣他才能夠提升。諸位老師們,進取、進步跟安分守己、知足常樂有沒有衝突?很多觀念要想清楚。知足常樂就不積極?我們也很知足常樂,但是我們也很積極。世間人都誤會了,他們覺得什麼叫積極?拼命賺錢才叫積極,每天忙盲茫這樣才叫積極;要忙得有意義才好。老師聽出來這個家長可能覺得我們不夠上進,不夠有競爭力,現在都講競爭力。接著就跟這位大學老師交流,比方你遇到兩個保母,來照顧你們家的家庭、孩子。這兩個保母一個很安分守己,每天把他的工作做得很好,把小孩照顧得很好,歡歡喜喜的做他的工作。出去買菜的時候,笑嘻嘻的對著你的這些鄰居,對著他遇到的這些人群,這是一種保母。  
  還是另外一種保母,她在那裡想,我以後一定要有大發展,當你的保母我太委屈了,在那裡炒菜炒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在炒的時候她還在那裡抱怨,那個意念會不會把這些菜統統都變得有毒?會不會?會。大家應該看過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不好的意念,水都變得很差。水會變,菜會不會變?所以和諧的家庭要從廚房做起,炒菜的人要心平氣和,不然家裡的人每天三餐服毒。所以,太太不能得罪,你讓太太心情愉快,那炒出來的都是營養豐富。所以諸位男士,要對太太好一點。她在那裡每天不安於她的本分,只是想著如何能有更好的發展。請問當你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你要介紹給哪一個保母?你會推薦哪個保母?
  這個大學老師沒有回答,我們講得再有道理,他想說你一定是挖個洞要給我跳。有時候人學歷愈高,愈不容易接受這些真理的東西,反而懷疑心特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0: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而事實上,現在真的家庭也好、社會民族也好,都需要我們去盡這分本分。孩子需要教好,整個社會風氣需要改善,整個民族的文化需要承傳,這個時候要見義勇為才是。曾經也跟大家提到過,有位女士她的先生成就挺高的,挺會經營企業的。她就感覺自己的先生不夠尊重她,她的認知是覺得可能我沒有賺很多錢,她自己就想著要出去賺錢,找更好的工作,要跟先生比能力。其實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情況,我們自己的推斷並不是正確的。男人絕對不會想說要跟自己的另外一半比看看誰賺的錢多,男人他希望事業、家庭沒有後顧之憂,最重要的是他的太太可以跟他做很好的搭配,把家庭照顧好,能夠相夫教子。他的內心對家庭都沒有任何憂慮,他才能全心全意在他的事業當中去提升、去發展。
  但近代好像兩性之間也有一種競爭,就要比誰的本事大,女眾都要做女強人。我們有個老師提到什麼是女強人?是掛在牆上的女人。為什麼這麼說?掛在牆上的畫是好看的,其實只是比好看、比威風,那都是虛榮。其實女強人背後可能有很多辛酸,可能夫妻關係處不好,孩子沒教好。你縱使有地位、有財富,只要一想到孩子不知道要幹出什麼事了,這樣的人生能安穩嗎?能幸福嗎?而且真正的強是要能做最難的事情,是要能做世間最重要的事情,這叫強。什麼是世間最難做的事?和諧家庭,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你看一個企業家叱吒風雲,他連孩子都教不好。所以最難的是教育好下一代,又把婆媳關係處得很好,這是真正的本事,而不是跟先生爭賺錢。強的定義搞錯了,是做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
這個世間的安定決定在女人的手中,是有賢母、賢妻才有賢人出現,世間有了賢人,家庭社會才有可能安定。
  我們因為在這幾十年來,母親都出去工作賺錢的多了,孩子的教育忽略掉了,所以我們整個民族的素質在短短幾十年當中,好像重力加速度跌落下來。從一個擁有全世界最悠久文化的民族,居然短短的時間變成最短視的民族,短視到可以為了幾千塊錢把自己的父母都殺了。這些案例在我們近來的社會頻頻出現。所以我們都要了解,我們對家庭的天職,對家庭的道義。我們在整個經典當中、歷史當中、文化當中,有句話講得非常好,「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閨閫是指女人住的地方。諸位朋友們,我們再讀一遍這句話,深深去體會,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聖賢、天下太平,請問能跟收入放在同一個秤上面嗎?能不能?我們現在人連這麼簡單的事情的思考能力可能都不足。
    聖賢、天下太平,那絕對不是幾萬塊錢收入能夠相秤的。一個醫生的價值難道可以用收入來秤嗎?一個老師的價值也可以用收入來秤嗎?甚至於各行各業的服務難道都用錢來秤嗎?
  當我們從事這些行業,這些都是神聖服務人的行業,而我們拿錢來秤的時候是自取其辱,也沒有人會再來尊重我們。為什麼現在人不尊重教師?因為教師先談鐘點費,用錢來衡量教師,誰會尊重我們?醫生是救死扶傷,救人命,假如這個時候都是用一個月幾十萬來看,那一般的大眾會尊重醫生嗎?真正能讓人信服的,到底是這分價值、這分尊重,還是擺在銀行裡面用不到的那些錢?這都是很值得我們思考。

    人生價值絕對不是說收入多少,而是你利益了這個世間多少人。所以以前的老師、以前的醫生安貧樂道,贏得社會大眾的尊重,他們保留了他們人生的價值。家庭主婦這個行業,世間第一尊貴,培養聖賢,維護天下太平,這個絕對不是收入能夠比擬。
  在護士界,大家都聽過南丁格爾,南丁格爾是英國人,當時候護士這個行業是很讓人瞧不起的,她堅持要當護士,能夠讓這些病人脫離病苦。她們家很有錢,她的父親一再阻止她去做這件事情,但是拗不過她的堅持,後來還是讓她去念了書。
    她念了護理以後,剛好英國發生戰爭,跟土耳其有戰爭,她到前線去幫助這些士兵。本來死亡率差不多是五成,百分之五十左右,那時候因為缺乏照顧,很多不該死的士兵都死掉。她去了以後幾個月的時間下來,死亡率從百分之五十降到百分之二,你看她這個價值絕對不是錢可以比擬。
  她不只用心照顧士兵,她也能感受得到,家人的關心對士兵的存亡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她主動寫一萬多封信給受傷士兵的家屬,家屬知道自己家人的情況,寫信回來關懷,變成這些受傷人支持的動力。我們可以想像到,她的工作是多麼的繁忙,可是她居然寫了一萬多封信,我們算算一天寫一封就好,她要寫幾十年不間斷。我們常說我們每天都很忙,給父母寫一封信拖了兩三個月都有。她對於自己同胞這分愛心、這分道義堅持了幾十年,還寫了一百多本有關醫療的書籍。人真正有心、有使命感,雖然只有二十四小時,都會產生無窮的價值。
     就因為南丁格爾在她護士的角色上這麼無我的付出,英國從那時候起對護士從此都是非常的崇敬、尊重,她就是把一個行業的價值給活出來,而不是價格。
  我們接觸到這位新疆的女士,她後來出去賺錢也做得不錯,算是白領階級,管理階層。但是晚上接到她父親的一通電話,在電話那頭還聽到孩子在那裡大哭,她父親告訴她,你的孩子從九點多要看電視,跟我哭鬧到現在半夜,他都還停不下來,還在那裡鬧。父親語重心長告訴她,我現在不管你一個月縱使賺十萬,我也不管,但你現在假如不回來好好照顧你的孩子,你己經毀了你的孩子。
     這位女士放下電話,沒有任何猶豫,對孩子這分天性的母愛喚醒了,隔天辭職,就回來帶孩子。人的這一分善念不只讓自己的家庭改善,還利益整個烏魯木齊一帶的文化承傳,甚至於很多家長一起來學習《弟子規》,學習傳統文化。
     她回去之後,剛好這分善心就跟我們這些學習《弟子規》的因緣就接上了,也來聽過我們的課。回去以後,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都轉得很好,這段我就不說了,請看前面講過的。因為她這分對家的道義,也利益了自己的故鄉,我們現在每次辦課,他們烏魯木齊都會派好幾個人持續過來,己經持續一年左右的時間。
  真的,我們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分這種願心、善心。而我們面對社會當中所發生的事情,面對我們生命當中所遇到的事情,假如是我們的錯,我們要趕快改過。假如不是我們的錯,但是這些不好的事發生了,我們要提起的是一種責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1: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的师公曾经讲过一段教诲,让我的印象也很深,这一段是讲到,「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当我们跟人相处,在公司里面、在学校里面服务的单位,人家表现得好,我们就酸溜溜的,还批评、还嫉妒,旁边的同仁看到,更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的心量太小。所以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赞叹。
  「见人有恶」,见到人家有不对的地方,有缺点,「不批评」,要规劝,你看很厚道!因为《弟子规》教诲我们,「善相劝,德皆见;过不规,道两亏」。面对同学、面对同仁,他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只是私底下还说他的坏话,都没有去规劝他,我们为人同事的道,这分道义没有尽到,这损了自己做人的分寸,折了自己的福。「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这守默就是不讲,他为什麽不讲?因为对方对我们的信任还不够。所以孔夫子讲「君子信而後谏」,信任以後才规劝他。很多人很热心,常常会规劝他人,但是人家都很难接受,他都觉得你看我那麽有爱心,大家都不体谅我。那很可能是别人对他信任不够,他太早规劝。「未信」,对方还没有信任我们,他会觉得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则以为谤己也」,就觉得你是在毁谤他。
  所以规劝他人有一个前提,就是建立信任。


      比方说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都是农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来的。所以当人有这样的想法,他对衣服会爱惜,这都是人家付出的。他对食物会珍惜,以至於他会延伸到对农夫、对各行各业都有恭敬心,所以当他不管去买什麽东西,他买完:谢谢你们。那一念感恩的心,这个孩子有没有在培福?我们不要受科学的影响,看不到的就没有。那个心田在变化,他的人生都在变化。所以一念为众人着想,一念感恩众人,这个福田会紮得很深。待会我们在讲到悲田,替大众着想,种无量的福分。

  刚刚讲到的,假如我们从小灌输孩子的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各行各业的付出,这个孩子的心理很健康。但是假如我们引导他有钱就什麽事都可以做,有钱谁都得替我服务,不然他们都没钱赚。假如这样引导孩子,那他对各行业不尊重,而且很傲慢,好像有钱就是很伟大。
     到餐厅去吃饭,很傲慢,对服务人员使唤来使唤去的,这样的孩子以後会不会有福分?铁定没福分。而且,很可能他太傲慢了,那服务人员很生气,可能在厨房还帮他加一些佐料,有没有?是!对人不恭敬,铁定人家也会不恭敬我们。你愈感恩人家、愈恭敬人家,人家对你的服务愈欢喜。「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这个心态很重要。
  有位妈妈带着她女儿,她的女儿差不多三、四岁左右。带到超级市场买东西,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她母亲的一个朋友,这位阿姨就跟孩子说:小朋友,你怎麽没去读书?这小女孩就问妈妈说:妈妈,为什麽要读书?问她母亲。这个阿姨马上就接过去了:小朋友,读书可以赚大钱。「读书可以赚大钱」,诸位朋友们,这句话对不对?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假如读医生是为了赚大钱,那就麻烦了,他就有可能会干出什麽事来?假如教书是为了赚大钱,那请问他会教出什麽结果来?很多老师补习,我们在一些地区听到,老师补习,不去的学生都差别待遇,这个老师唯利是图,无视於孩子内心的痛苦。说实在的,当老师用不公平的心教孩子,全部的孩子都被他害了,因为他没有给学生感受到老师那分平等无私的爱,反而是唯利是图。所以各行各业假如都只为了赚钱,那这个流弊会很大,问题会很大。
      诸位老师,假如一个人读律师是为了赚大钱,会怎麽样?他坐在办公室里说:今天为什麽没人来离婚?是!所以各行各业一定要回到一个最根本的精神。请问我们孩子到去念大学,不管他念哪一个科系,我们有没有把任何一个领域最重要的精神传递给我们的小孩?社会、国家是以服务为目的。
     「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你们怎麽都没有反应?这句话我们以前都背过了,难道考完试大家都忘记了吗?「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你要对得起子孙,你要对得起往後的人类,这是做人的态度。我们现在是我们能享多少福就享多少福,造成多少污染不管他,是不是?我们现在破坏大自然那麽严重,算一算,反正不会用到我,不会害到我,他这个心境都不对。
  所以法国路易十五,他当君王,他很奢侈,他很跋扈,很多臣子劝诫他要修正一些态度和政策,这个路易十五说:我管不了那麽多,我哪管我死後洪水滔天,我不管。路易十五完全不会想到後代子孙,路易十六的结果是什麽?上了断头台。当我们无後的想法,後代会变成什麽样子?我们不会为後代着想,我们不会想到後代应有什麽正确的道德伦理,那我们可能下一代跟下下一代会活的连禽兽都不如的生活,都有可能。
      所以这个服务他人,仁爱的心要深植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我们孩子去念大学,首先要建立这服务社会的态度才对。
  有时候我们也发觉到,像我是念师资班的,考上正式老师,长辈遇到我们很高兴,问的第一句话,大家猜猜看是哪一句话?你一个月赚多少钱?怎麽没有告诉我们:几十个孩子在你的手上,几十个家庭是否能安心、放心?是否能有好的未来?都攸关於你要把做人的道理教给他。当我们的长辈是这样子告诫晚辈,他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心境不一样。
  这位母亲听到这位阿姨跟她孩子讲:读书就是要为赚大钱。马上对着这个阿姨使一下眼神:你别说了。然後蹲下来跟她女儿讲:女儿,读书是要学本事,学了本事以後,可以服务社会人群。就好像我们刚刚在超级市场里面买馒头,那个叔叔他学了本事,他就能做馒头,他就能让人家可以吃馒头,可以不挨饿。所以又要学本事服务他人。我们也很感谢这个叔叔,他帮我们做馒头,我们很感谢他。可是你感谢他,能不能把你的玩具熊送给叔叔?孩子说不行,因为叔叔可能不要玩。你不能把玩具熊送给叔叔,因为他可能不需要,所以我们把钱拿给叔叔,感谢他,让他也拿着钱去买他需要的东西,互相帮助。
      这是正确的态度。我们冷静看看,我们有没有这样在引导孩子?这是恩田,这也是对一切行业的恭敬,敬田。反而整个功利主义,让人都用钱在看事情,自己有钱了,对人就是比较傲慢。甚至於那些行业赚的钱少,我们就瞧不起人,这个态度很不正确。
  我们那时候早上比较早去上班,在路上看到,马路上都非常的一尘不染,扫得很乾净,我们就很愉快。我们就感知到在这麽乾净的环境背後,那是有多少这些环保人员,他四点起床,很早起床来打扫。我们到了学校就跟同学们问:你们父母载你们来的时候,为什麽路上那麽乾净?学生马上就感觉到,都是一些阿姨、叔叔他们很早就起来打扫,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些阿姨、叔叔。诸位朋友,有可能在学生当中,就有父母是做这个环保工作,有没有可能?有。当我们老师是尊重每个行业,那是给这些学生他的信心,他也会尊重自己父母。
      假如老师的态度就是有钱是老大,那个传递给孩子,孩子甚至於会瞧不起父母,会以父母从事的行业都不敢跟人家说。所以整个社会的和谐,都要来自於我们彼此的尊重、彼此的感恩。
  这是我们讲到恩田,还有敬田,对一切物品要尊敬,不可以糟蹋食物。我们现在看,尤其我在大学里面,看到他们在餐厅,那真的吃不到一半倒下去,我们看了实在也很心疼。所以暴殄天物,糟蹋食物,这都是在折损福分。所以节俭的态度要从小紮起。从小,我父亲母亲还有爷爷奶奶都很不挑食,很节俭,我们也耳濡目染,吃食物也很恭敬。有时候「锄禾日当午」,念着念着,孩子懂不懂?那念着念着只是口头上念,他没有真实的体会。所以可以让孩子真正去插过秧,去参与农村的生活。真有心的家长会做。
  我们曾经有一次带着一群孩子,幼儿园的孩子,真的去找秧去插秧,跟农家讲好了,这农家很惊讶。我们还去收玉米,那收起来很累人!学生收回去之後,隔天吃饭都不一样,知道饭菜得来不易。说好去插秧,一群孩子站在农田,水田旁边,第一个孩子就讲:老师,这站下去会不会死?他们都没经验。第二个孩子说:那个身下去会有很多水蛭把我们的血吸光。他想像力多丰富。第三个孩子说:你们不用怕,那个下面有水泥铺在底下。旁边的老师听了都啼笑皆非,他们都没有那种经历。後来就真的让他们插秧,在烈日之下插秧,就很仔细在那里插,汗流浃背。回来之後,老师跟他们讲:小朋友,你们今天插的秧就是这一碗饭。插这麽辛苦才这一碗饭。他自己插过秧,知道那个辛苦之後,请问他再吃食物感觉一不一样?感受就截然不同。所以有时候带孩子出去一些生活的体验,给与他生命的一些启发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对食物恭敬。
  对事情恭敬,交代他的事就要从头至尾把它做好,不能敷衍,这是对事情的恭敬态度。我们都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里,特别帮忙家里做家事的孩子,他做事情就是有始有终。在家里不常帮忙的,一接到事情就比较不用心,比较是应付应付。所以我们要很谨慎,当你交代孩子做一件事,他应付,那就要赶快导正,为什麽?因为他现在应付了,也代表他以後工作的时候,这个心态很可能还是会形成。我们要了解到孩子的心态不对了,那都是误了他的一生。所以对做的事要恭敬。

感恩共學.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4: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真的,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分这种愿心、善心。而我们面对社会当中所发生的事情,面对我们生命当中所遇到的事情,假如是我们的错,我们要赶快改过。假如不是我们的错,但是这些不好的事发生了,我们要提起的是一种责任。
     我们今天看到社会风气不好,我们有责任,我们要赶快把这些伦理道德推展出去,我不能袖手旁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我们从事教育的,任何社会的问题绝对跟我们的工作脱离不了关系。这些不好的行为出现,都是因为思想错误,思想错误是因为教育偏颇了。假如這些做人的道理都有教,這些行為不會產生。所以為什麼說「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老師、老師!是一個孩子命運的關鍵人物。諸位家長,不要聽完之後說都是老師的責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這個觀念我們都要懂。而且「三歲看八十,七歲定終生」,往往孩子最重要的人格特質都是在家庭裡面形成,老師是家庭教育的延續,根本還是在家庭。所以,父母、老師的思想觀念,直接影響一個孩子的命運。同樣的,師哉,師哉,民族之命也,一個民族社會能不能綿延長久,老師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社會現象,我們不只不會批判、不會指責,只是想著當下我能盡哪一分力量,我們就趕快去做。楊淑芬老師她本身並不是師範出身的,老師也沒有到過這些國民中小學去教過書。老師是因為這分義,成就了她教學的經驗跟智慧,我們都是她的學生。
     因為老師在念初中的時候她就會想一個問題,今天我的父母他們一輩子要很快樂,除了我們當孩子的要很優秀,很讓他欣慰之外,一定要連他的孫子輩都要是人才、都要善良,那父母這輩子才會高枕無憂。老師是最小的女兒,最大的外甥女跟老師還差不到幾歲,老師想到的是連孫子都要教得好。體會到了這點,直下去承擔,所以從中學時代,老師就開始教她這些甥姪輩,加起來十八個人,家族很龐大,號稱楊家將。
  我後來也加入楊家將,我排在第二十一名,後來老師又收了幾個,其中第十九位,現在還在校《大藏經》,也是學校的一個主管;第二十名,現在在新加坡也是在教《弟子規》。  
  君子義以為質,你看當初林則徐先生假如沒有堅持對民族的這分道義,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現在還在不在都打個大問號。「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家這句話沒聽過,我以前也沒聽過,我是去林則徐紀念館的時候看到的,很震撼,頭皮發麻。 這種浩然正氣,「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死都不用怕。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當時候林公假如沒有禁鴉片,我們可能整個民族就被鴉片給毀掉,所以是民族英雄。這分精神深深的印在他後代子孫的心中,表現非常優秀,而且在單位裡面都是盡最大的努力跟責任。 這些風範都在期許我們,都在砥礪著我們。
  我們民族從最高度的智慧,現在下一代變成這麼短視,也是我們民族的危機,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有林公的精神,豈因禍福避趨之,沒這麼嚴重!諸位朋友,這個時候要不要你的命?不用!林公跨出來的時候,幾十萬人要他的命,為什麼?要賺錢,賺國難財,真是國難財。現在我們所經營的事業,經營的行業,假如會讓青少年、讓社會的人心墮落,這種錢不能賺。是在增長孩子無窮的欲望,這樣的生意不能做,這是賺國難財。當時候很多的人笑林則徐先生,你只要禁煙禁百分之九十九,留個一不要禁,你的子孫就能多賺多少錢。  
      你看那三個家族就是因為賣鴉片,現在那麼有錢,你們家連飯都吃不飽。林公不為所動,奉公守法。結果這三家沒過幾十年,本來是富可敵國,全部化為烏有,子孫淪為乞丐都有。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依循道義那是真有智慧,這分福分、榜樣庇蔭他的後代,很興旺 。


感恩共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您好 于 2010-11-19 13:20 编辑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我們為什麼尊崇孔夫子為至聖先師,因為夫子在我們民族的文化承傳,他是最舉足輕重的一位聖者。因為夫子祖述堯舜,夫子把堯舜禹湯這些聖王的功業、德行、風範,他把它承傳下來。再啟發了往後兩千五百多年之後的子孫,夫子是真正的做到承先啟後。
    對我們來講,我們也將承先啟後,我們也將承五千年的文化,也將啟發後世子孫。所以後代這兩千多年來對夫子非常的尊崇,讀書人有提到「先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明,後孔子而聖者,非孔子無以法」。在夫子前的這些聖王、聖哲人,因為有孔子的承傳,我們現在才知道黃帝堯舜他們的事蹟,這是承先。  
    而後孔子而聖,從周朝以後的這些聖賢人,比夫子晚出世的人,都是因為有夫子的教誨,他們才能珍惜這一生,把自己的德行契入聖賢的境界。所以,夫子對整個五千年的文明他是最關鍵的貢獻。我們也期許我們往後的子孫,也因為我們承傳了文化,他們才能成為聖賢。  
  假如我們不去承傳,我記得有一次,一個母親帶著孩子走在街道當中,看到了孔老夫子的聖像,這個孩子對著母親說,「媽媽,這裡有個聖誕老公公」。我們這個時代的炎黃子孫,連孔夫子都不認識,還認成聖誕老公公,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不能把文化斷在我們的手上。  
    我們可能感受不到、體會不到文化對一個時代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很冷靜的去觀察的話,比方我們到了東南亞去,赤道地區都是屬於比較落後的國家。因為他們四季都是夏季,天氣很炎熱,人在那個環境當中就比較安逸,工作兩天就休息兩天,比較沒有什麼遠大的志向。但是在赤道地區比較發達的國家,像馬來西亞、新加坡,為什麼他們能夠突破環境的限制?因為他們有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承傳過去。因為他們的孝悌,他們的勤儉,所以突破了這大環境的限制,發展得很好,也很受到世界各國的推崇。所以我們就感覺到文化的力量。
  再以我們自己的這一生來看,尤其上了年紀的長者,六、七十歲,他們看到的是一個社會在這三十年左右的時間,本來是很淳樸、很厚道,一下子墮到現在人與人相處都是比較自私自利,只想自己不想別人。  
    你看就因為文化沒有承傳,可以讓一個社會這麼短暫就墮落下來。現在有沒有繼續在墮落?大家每天都過太平日子?有沒有在墮落?我們打開報紙來看,現在社會風氣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在下降。這是夫子講「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們整個社會民族在下墮,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怎麼辦?從自己做起。從自己把傳統文化當中最重要的精神把它演出來,把它傳出來。所以這個時代要承傳文化,不是口頭上講一大堆理論而已,要為人演說,要做得到。
  我們曾經遇到很多中文系畢業的朋友,幾乎沒有人去從事中國文化的承傳。奇怪他們大學念得最多,怎麼念愈多愈不來幹這個事情?顯然當他們在大學上課的時候,這些大學的老師有沒有讓他們感受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沒有讓他感覺到文化的價值,跟弘揚自己傳統文化的使命?真正傳遞到這分重要性跟精神,自然他們就會去承擔。  
    結果沒有,反而讀中文系的人不走弘揚文化的路。我們是很幸運,我遇到我的老師釋淨空老教授,那個時候老人家談了一席話,我們馬上就非常慚愧,非常反思,不能再糟蹋自己的文化。老人家講到全世界只有一個民族綿延五千年不衰,你找不到第二家。  
    這個絕對不是偶然的,這是必然的,它必然的原因在哪裡?我們在經典當中了解到,「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一個民族五千多年,有的都傳了將近一百多代,現在還沒有斷掉,還繼續綿延下去,那都是祖宗有這樣高的德行才做得到。  
    不然我們來做個問卷,有沒有人是秦檜的後代?這都是事實。但是我假如現在問,有沒有人是大舜的後代,一定有很多;文王的後代也會有很多。諸位朋友們,我們今天還坐在這裡,還沒在這個地球上消失,明白了沒有?提起來的是感恩。  
    《易經》告訴我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就是祖宗的陰德庇蔭我們,福分庇蔭我們,我們這個民族才沒有斷。下一句是「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也很提醒我們,我們受到祖宗庇蔭,我們也是人家的祖宗,假如我們不做善,可能後代子孫開始快要消失了。  
    子孫在那裡吶喊:祖宗,你要做好事,不然我們快消失掉了。很可能就是你今天貪贓枉法,子孫就不見了,就絕後了!所以我們跟後代子孫是一體不可分的,人有這樣的明白,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會非常謹慎,慎重。我們剛剛提到,我們面對現階段社會的狀況,我們應該去從自己做起,做好的榜樣來影響家庭,影響他人。
  整個文化的精神,「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孔孟之道,仁義而已矣」。因為夫子他的整個智慧也都是承傳堯舜的智慧,祖述堯舜,是從這些聖王當中把文化承傳過來的。所以夫子說他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這些真理把它承接下來,他絕對沒有說這都是我發明的,都是我知道的。所以夫子非常謙虛,而且也告訴我們,整個人生的真相,這些古聖先賢都講清楚了。現在人常常都我創新,我的智慧比孔子還高,比佛陀還高,光是聽到這個就知道他絕對是邪師。因為真有智慧的人都很謙虛,我們要懂得去判斷。  
    當我們去力行孝悌仁義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利益這個社會,因為孝悌仁義是每個人本善的心當中本有的,透過我們去力行之後,會把他們的善心給喚醒。這個社會會沉淪最關鍵的一個原因,是沒有榜樣的力量。大家都愛錢,又不是只有我;大家都不守法,又不是只有我,所以風氣一下子就拉不起來。所以不能怪別人,要怪我們自己,我們現在有沒有演孝道出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父母想我的孩子真的懂事了,他非常安心,你再去好好的賺錢行孝。這都是要從父母的心當中去考慮事情。
  當然我們也知道《弟子規》說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對父母很好、很盡心,結果兄弟不和樂,這還是不孝。
      因為父母最歡喜見到的,就是我們兄弟姊妹很團結,甚至於是下一代都很團結,這是最欣慰的事情。所以楊老師她能想到,不只我們要好,還有我們的下一代都要好,這樣我們父母一輩子都欣慰。楊老師有十八個甥姪輩,每個都被老師教過,這分孝延伸到對下一代、後代的孝心,這是很值得我們去效法的。
  尊敬的諸位朋友,下午好。我們剛剛提到孝悌對家庭的重要性,夫子也非常重視孝悌的教學,所以夫子對於古聖先王,以至於學生盡的孝心都非常的推崇。 在《中庸》當中夫子講,「舜其大孝也與」,舜的孝達到了極處,因為這分孝心,他的德行成就了,他的德能、福分也現前。「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這句話對我們人生很有啟發。夫子在《孝經》當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孝開了,德行就能成就,本立而道生。
      所以,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我們在學習古聖先賢的經典要有一種承擔,他們可以做到,我們也可以做到。孟夫子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舜可以成為聖人,我們只要肯努力也可以成為聖人,大家相不相信?你們聲音好像不大肯定,我聽到孟夫子在掉眼淚,他講了大實話,大家不相信。
  信心是成就一個人道德學問,或者是成就家業、事業最重要的基礎,沒有信心,什麼事情都做不來。所以首先要有自信,也要對孩子、對另一半、對員工,對所有的人也要相信他是人之初,性本善。在自信跟信他當中的基礎上,事業、家業才能夠有成就,當我們有這分自信,這些經典我們都可以做得到。
      只想著如何做到,就不會想自己做不到,就不會消極,不會打退堂鼓。所以,孝達到極處了,德行成就,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他的福分達到頂點。而且不只是他當下有福,他的德還能庇蔭到後代,宗廟饗之,子孫可以保他這個德行、福分。

  在魏徵寫給唐太宗的這篇文章,「諫太宗十思疏」,第一段話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大樹要長得好,最重要的根要紮牢,「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你要河流能淵遠流長,最重要的是它的源頭活水要清澈,這個都有含義!我們今天當人家的父母,當人家祖宗,沒有做好榜樣,那個源頭就污染了,怎麼可能後面會清澈?因為上行下效。從這些經句當中,我們都深刻體會到,祖宗時時把進德修業放在心上,時時以天地萬物為師,看到樹木想到紮根重要,看到河流想到源頭重要。
      所以最後「思國之安者」,國家、家庭要安定,「必積其德義」,你的德行、你的道義要做好的榜樣,你這個家才能淵遠流長,這個國家才會安定,必積其德、義。大舜他德義做到,所以他後代子孫,子孫保之最重要的是以他為榜樣,來效法他。這是夫子讚歎的聖人。還有他自己的學生像閔子騫,夫子說閔子騫孝悌的精神做得很好,所有的人都不能夠去離間他的家庭。
      因為他們家人之間信任非常的深,任何人都不能拆散,不能講他們家的壞話。我們聽到這裡,反省一下,我們家有沒有人可以講壞話,有沒有給我們講幾句,我們氣媳婦就氣得半死,或者氣兒子氣得半死,氣先生氣得半死?
  閔子騫,為什麼夫子這麼稱讚他?我們看《二十四孝》當中,閔子騫的後母虐待他,但是閔子騫都沒有放在心上,時時只想著如何讓這個家和樂。冬天到了,他的後母用蘆花幫他做衣服,看起來是很大件,但是不保暖。父親讓他駕車,因為駕車的時候冷風颼颼,他受不了發抖。父親心裡想你穿那麼厚了,還發抖,到時候給鄰居看到,這個孩子穿得那麼冷,一定被後母虐待。你的後母面子保不住,可能就被他人給誤會,就是羞辱了你的後母,這樣不行。所以就拿起鞭子打了閔子騫,說你不可以這個樣子。但是打下去之後,衣服破了,蘆花飛出來。這個時候父親才知道原來是孩子被虐待,就氣沖沖的就回到家裡,當下就要把他的後母給休掉。
      我們來效法聖賢人,假如那時候你是閔子騫,你會怎麼做?會不會在旁邊:你也會有今天,終於讓我等到了!怨不能夠放下,這個怨遲早發生事情,一個家裡只要有怨,就已經埋下災禍的種子。
  閔子騫不只沒有怨恨他的後母,他只想著父親、想著家人,他給父親當下就跪下來,他說父親,你絕對不能叫母親走。因為他的後母又生了兩個弟弟,他們家三兄弟,閔子騫講: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親在的時候只有我一個人寒冷,母親走了連我兩個弟弟都要寒冷。都是孝心,他也想到後母走了,爸爸也沒人照顧,他也捨不得後母變成這個樣子,又時時想著我的弟弟要好好的照顧,才能長大成人。
      所以孝悌達到極處,當場父親感動,後母也感動了。後母看到這麼小的孩子都時時為她、為她的小孩著想,她還繼續這樣子欺負一個孩子,那真的是天地不容。一個至誠的孝悌之心,把一個家的命運轉了。所以不能跟父母生氣、埋怨,假如閔子騫那個時候是站在旁邊敲鑼打鼓:好!把她趕出去。
      你看閔子騫還有沒有後代?嚴不嚴重?你們也要配合一下,嚴不嚴重?嚴重。你這個時候是包容還是記恨?那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完全不一樣。
  所以夫子說「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個人忍不住自己的壞脾氣,自己的人生,甚至後代都毀掉了。要謹慎,「謹慎為保家之本」,在自己的脾氣當中要謹慎。閔子騫的後代都有到中心去一起跟我們交流,我們看了都很歡喜,而且都非常有家教。最近連魏徵的後代,還有魏徵後代的媳婦,都到中心來一起加入,我們以前不是唱「同胞們起來」。 這次還有一位長者,七十幾歲,曾子的後代,曾子的後代也在我們隊伍當中。還有林則徐的後代,很多,就不說了,反正不是堯舜禹湯,就是文武周公的後代。
  夫子對孝、悌的教育很重視,而且他自己也表演得非常好,夫子「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為什麼母親把他帶到曲阜去?就是希望他不要靠家裡面本有的財富,要靠自己的決心、毅力、本事去成就自己。而且母親又找了這麼文風鼎盛的地方,這麼好的境教來栽培他。雖然夫子的母親比較早過世,夫子十幾歲母親就過世了,但是雖然母親離去了,夫子是「事死者,如事生」,母親對他的期許他不敢須臾離也, 所以夫子有這樣的成就。包含孟夫子,孟夫子也是從小父親就不在,也是孟母這麼辛勞的把他拉拔大。他們也都是很有成就,以自己的道德來供養、來回報養育他們的父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