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4634|回复: 0

人间友爱 温馨社会——广东省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研究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15:09:55 | |阅读模式
人间友爱 温馨社会——广东省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研究报告
[来源:广东志愿服务研究网  作者: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广东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录入日期:2006-4-4  阅读:2178次]
[字体:大 中 小]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或翻译为“义务工作”)是欧美国家兴起,引起其它国家和地区借鉴的事业。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从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引进志愿服务事业,与传统的慈善公益、“学雷锋、做好事”等相结合,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最近,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⑴志愿者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人、通过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活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中国大陆志愿服务团体之中富有特色、富有成绩、富有影响的社团,多年来探索了一条政府支持下的社会化、事业化发展道路。接受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委托,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学系组织专家学者对现有志愿服务状况进行初步的调查,提出初步的分析报告,供各位同仁交流。
   
    一、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阶段
    我们认为,根据各种文献资料和访问了解的情况,可以将中山市志愿服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转型适应阶段(1978年——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经历了两个大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是政治转型时期(1949——1977),即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特征。一个是经济转型时期(1978——),即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民发展和利益满足为特征。这两个时期,中国大陆没有明确提出志愿服务的概念,也没有正式的志愿者团体。但是,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志愿服务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得到大力宣传;20世纪60年代后,“学雷锋、做好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山市具备民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基础,配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开展了许多富有意义的服务活动。20世纪50年代中山市(原中山县)产生的“青年突击队”就是为社会发展进行义务性、突击性的工作,奉献热情和力量。该组织得到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同时,中山市青年继承“为人民服务”、“学雷锋、做好事”的优良传统,开展了许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活动。当然,过去受政治运动的冲击,这些服务被赋予太多的政治色彩,逐渐远离民众需求。1978年后,中山市与全国一样,经历经济改革引起的社会转型,它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⑵共青团组织适应转型的时代,尝试和探索各种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方式,为志愿服务的产生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服务阶段(1996年——199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市团组织主动了解和学习各地区的经验、了解和学习港澳做法,为青年参与服务探索新的途径。从全国的情况看,先行地区的经验引起重视。1987年,广州市产生第一条青年志愿服务咨询热线电话。1990年,深圳市产生第一个青年志愿服务社团(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1993年,共青团中央在准备团的十三大报告时,酝酿并提出“青年志愿者”的名称;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活动。⑶中山市响应团中央的号召,组织各种专业青年志愿者队伍进行服务。由于处于转型的探索、试验初期,志愿者队伍还是依托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进行“为您服务集市”活动,同时具体开展孤老寡残人士服务和学生辅导活动,逐渐产生社会影响。1996年3月,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并建立多个直属服务队伍。其中,1996年6月1日成立的“心声”咨询服务(热线服务、信箱服务)积聚了志愿者的骨干和精英,开展的服务持续性较强、社会影响扩大,逐渐成为品牌项目。党和政府对于青年志愿者行动高度重视、积极支持,提供各种资金、资源,并且在不同场合多次给予肯定、称赞。所以,中山市的志愿服务具有良好的开头,为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三)多元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
    经过前期的探索和实践,从政府到社会各阶层都看到青年志愿服务对于帮助困难人士、促进社会文明方面的积极作用,就越来越支持志愿者事业的发展。从团市委的角度看,更加重视对志愿服务的领导、指导、扶持,派出团市委副书记担任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吸收热心的志愿者担任副会长、理事;以团委的名义将青年志愿者的情况转呈市委、市政府领导,争取资金、资源方面的帮助,获得市政府给予协会每年50万元经费和4个人员编制的支持。这样,青年志愿者协会集中精力开拓服务领域、服务项目,力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包括:健全了热线电话服务和热线信箱服务机构,建立了青少年维权中心、志愿者爱心店、援助部(帮孤助残、扶老爱幼、帮教助学等)、艺术团(公益演出)、拯溺团(学习救人及自救技术)、环保部等,还加强了培训中心、宣传网刊中心、人力资源部的力量。对外使得志愿服务的项目越来越多,适应各种困难人员的需求;对内注重提高志愿者的素质,促进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让服务对象更加满意。至今,成立了38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200多个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00多个青年志愿者服务站,40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丰富多样的服务活动,得到广大民众的赞扬。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鼓励志愿人员探索、开发新的有益于民众的服务类型、服务项目,从而使青年志愿服务由专门领域认识知晓的事业变成社会广泛知晓、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公共事业。
    (四)社区深化阶段
    在社会广泛发动的基础上,为了促使青年志愿者行动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向社区的延伸成为需要努力的工作。中山市市长陈根楷先生在与青年志愿者座谈时指出:“要在做好现有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立足社区发展和市民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扎实推进现有志愿者服务项目,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方式,开拓志愿者工作新领域。”⑷健全市、街、社区的三级志愿服务网络,最重要的是在居委会、村委会的支持下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将吸引居民、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和多元化、多方位为居民、村民提供服务相结合,使社区的志愿事业拥有人力资源、设备资源,不断扩展服务的空间。从国外、港澳的经验看,社区志愿服务是最兴旺和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职业场所成为利益竞争的空间,生活与享受的空间转移到社区,如果社区缺乏友爱互助和温情交往,人们的心理就会扭曲、产生问题。所以,建立温馨社会、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社区的关怀与帮助。中山市各级青年志愿组织,响应政府的号召、适应民众的需求,通过在社区开展帮助弱势群体、活跃文化生活、鼓励友好交往、保护生活环境等服务,探索新的发展。
    二、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启示
    中国广东的志愿者事业,存在“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模式。虽然英文都是同一个概念“Volunteer Service”,但在不同地区就形成理念、方式、机制、项目的差异。“青年志愿者协会以青年为服务主体,希望通过声势浩大的服务活动产生强烈社会反响。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的服务主体扩大到个年龄群体,希望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得到社会欢迎。我们调查发现,两种模式的团体成员之间,既有竞争心理,也有合作心理。”⑸原来,我们调查的普遍现象是志愿服务模式的官方色彩较强、集体活动较多;义务工作模式的民间色彩较浓、创新项目较多。可是,这种区分对于中山市的青年志愿服务却不适用。因为,中山市采用的是志愿服务模式,但能够将政府支持与民间运作很好结合,将集体活动与分散服务很好结合,将优良传统与海外经验很好结合,形成独特的发展特色。概括起来,有四方面的启示。
    (一)体制创新——社会化的志愿服务
    中山市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由共青团发起和领导青年志愿者行动。不仅创办时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是在团组织领导下进行,而且第一批青年志愿者都是由团干部担任骨干力量。如果依赖体制的惯性,很容易象内地志愿者事业一样,成为共青团工作的点缀。可是,当时的团市委领导及各级团干部,非常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探索体制创新,让青年志愿者事业社会化,真正成为社会服务的新生力量。他们曾经以团干部为主体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理事会,优势是特别有活力,善于开展大型服务活动,但不足是容易将志愿服务混同于团工作,缺乏社会化、民间化色彩。他们又尝试以志愿者骨干担任会长,并组建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协会理事会,优势是积极性强,开发具体服务项目多;但困难是缺乏与党政部门的对话能力,无法争取资源支持志愿事业,同时不善于处理社会大型服务与具体实际服务的关系,难以有效配合社会文明建设。在后来,实行团委主管领导担任协会会长,但是以志愿者为主体、充实部分团干部组成理事会。这种管理体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方面,确保青年志愿服务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需要相结合、与团的工作相互补充,共同为社会文明、人类幸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确保志愿者骨干能够自主进行团体内部的管理协调,自主开发民众需要的服务项目,自主寻求志愿人员喜欢的交往方式。我们认为,志愿者参加服务组织、参与服务活动,不仅仅是帮助别人,而且希望自己获得充实、锻炼、成长。提供更多志愿者骨干、志愿人员自主服务与交往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在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之外得到收益。未来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发展,党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与民间化的自主、自立,两者之间必须协调发展。共青团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探索党政支持下的社会化、民间化体制创新,为未来的非营组织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借鉴,其经验值得重视。
    (二)人文创新——个性化的志愿服务
    中山市是一个注重人文情怀的中小城市,这种特色也反映在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志愿组织非常重视志愿者的个性发挥,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也注意尊重和满足对象的个性需要。创办协会的热心志愿者区丽华、吴海洋等一直为服务事业的发展率先探索、率先实践。欧女士曾经担任会长,后来担任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她是位个性非常强的志愿者,充满热情、富有创意、精力充沛;但是有些想法也许不合实际,有些想法也许与中国国情不相适宜。笔者在一次调查的交往中,对于她的热情与智慧非常钦佩,但也觉得有些太超前、不现实的因素。然而,当笔者与协会其他成员,与团委主管领导沟通时,他们都非常肯定欧女士的才华、热情,非常鼓励她在志愿服务事业上探索新路。至今,欧女士不论是在会长还是副会长位置上,都以推动志愿服务创新发展为自己的责任,作出十分重要的贡献。正是团委领导及志愿者协会领导鼓励个性化、人性化的态度,使中山市志愿服务的发展避免官僚主义化、机械化的弊端,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许多青年参加志愿活动,来到团体之中就感受到自由舒畅、互相欣赏、共同努力的氛围。青年志愿者将团体形成的温馨、和谐气氛带到服务活动之中,给孤老寡残、困难群体等带来快乐、带来希望。现实社会中,“志愿精神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延伸自己的关怀,在把自己和家人安顿好后,由亲而疏,由近而远地为他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带来更多的美丽与和谐;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的心灵也得到了滋养和成长。”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引起人们关注与追逐经济利益,但是单纯追求与获得经济利益并不是人的全部需求。人文精神的缺失,将使民众生活空虚、无奈。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在社会服务、社会活动中体现的人文创新,使传统人文情怀被重新唤起,使世界人文精神逐渐融合进来,构成了民众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
    (三)项目创新——灵活化的志愿服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行动成功的经验之一是注重项目创新、服务拓展。早在协会成立初期,笔者在中山市调查的时候,经常被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青年志愿服务怎样富有成效?”因为,当时缺乏经验,往往将志愿服务单纯等同于“学雷锋”演变过来的“为您服务集市”,即每年3月5日或其他值得纪念的日子,发动团员青年集中进行为群众的各项服务,如理发、修理、保健卫生、法律咨询等。这种形式化的志愿服务虽然非常轰动、影响广泛,但缺乏实际性、深入性。因此,协会在1996年6月1日成立“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最初是热线电话服务和热线信箱服务,义务为群众解答关于情感、婚姻、学业、工作、家庭、心理、医疗保健、政策法规、社会热点等各方面的问题。然后,依托“心声”咨询服务中心建立援助部、文艺部、环保部等服务机构,不断开拓服务项目。据中心的一份调查材料,表明特色服务项目获得较大的进展。


资料来源:欧丽华。《中山青年志愿者服务现状及未来发展初探》P1。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2001年以后,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人数、服务次数、服务对象人数有较大增加。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扫盲、维权帮教、科技服务、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对外交流、文化活动、爱心店、拯溺团等项目得到迅速发展,提供的服务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基层志愿者组织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开拓针对居民、村民家庭需要、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把方便群众生活、改善社区环境作为服务重点,产生明显的实效。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的特点,不是拘泥于传统项目,而是鼓励志愿者根据社会变化和对象需要变化,调整旧的服务类型,开发新的服务项目。这种灵活创新的机制,有助于志愿组织保持活力,发挥作用。
    (四)网络创新——国际化的志愿服务
    中国具有慈善互助、“学雷锋、做好事”的传统,但改革开放兴起的志愿服务则是新兴的事业。因此,中山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特别注重扩大与港澳台、外国志愿服务团体的联系,获取新的观念、新的经验,指导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他们借助中山市作为侨乡的优势,一方面在海外侨胞的支持下建立志愿服务的国际联系,另一方面在市青年联合会的支持下开展对外联系。特别是中山市青年联合会,长期以来注重加强与海外、港澳青年人才、青年社团的交流合作,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青年志愿者协会得到境外许多志愿人士、青年社团的帮助。协会成立初期,主动寻求与香港、澳门的志愿服务机构的联系,首先得到香港、澳门的中山同乡团体帮助,介绍参观和体验港澳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山、香港两地志愿者举办“热线诉心声”电话辅导义工交流日活动;中山青年志愿者拜访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和突破性能中心;中山青年志愿者对澳门义务工作者协会进行访问;与香港大埔区公民教育运动委员会交流;邀请澳门浩洋青商代表参加“慈善万人行”活动;邀请香港手力急救总会前来进行辅导等。大量的港澳志愿团体交流活动,使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对服务理念、服务心态、服务行为、服务评估等有较多的了解。后来,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台湾慈济义工组织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吸收慈济义工人员与中山市志愿者共同服务、相互学习。同时,邀请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刘墉等前往义务演讲和进行义卖,既带给中山市青少年精神文化的享受,也在青少年中传播了志愿精神。近年来,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注重与亚洲国家、欧美国家的志愿机构、志愿人员建立联系、加强交流,随时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服务观念。正市因为保持与港澳、外国的密切交往,中山市志愿服务的观念、行为不断更新,与世界趋势逐渐吻合。“对世界人民来说,活跃的非营利组织部门的存在越来越成为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非营机构可以表达公民所关注的事情,保证政府履行责任,倡导社区发展,提出未满足的需求,以便普遍提高生活质量。”⑺非营利组织和志愿服务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成为对民众生活发生深刻影响的趋势。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动扩大国际联系,与港澳台及外国志愿团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论对于提升青年志愿者的素质还是丰富对广大民众的服务,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的特色项目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和拓展服务领域,注重发掘对民众生活有益、对社会文明有益的项目,形成了系列品牌。
    (一)心声咨询服务
    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是志愿者协会成立后最先创办的团体会员,1996年6月1日正式运行,初期是热线电话服务和热线信箱服务,后来成立了社工部,设有环保组、文艺组和援助组,全方位为市民提供服务。其中,热线电话和热线信箱的服务一直是“心声”的品牌项目。多年来,义务接听电话10000多个,回复信件1000多封;不仅解答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疑难问题,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人员进行追踪服务。心声咨询服务中心还策划林清玄、刘墉等著名人士义务演讲报告,组织特殊案例研究、举办志愿服务论坛等。我们发现,心声咨询服务中心的的特点:一是凝聚了青年志愿者的精英人士、骨干力量。由于电话咨询、回复信件工作的复杂性,要求志愿者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比较高。因此,许多教师、医生、干部等优秀青年加入咨询中心;他们在做好各项具体服务的同时,也思考、策划咨询中心的发展,还思考、策划志愿者协会的发展。因此,许多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领域,都是由咨询中心开拓探索,逐渐成熟之后成为独立服务类别。二是集中了社会服务需求的信息。因为求助电话、求助信件中反映出民众遇到的普遍问题和特殊困难,能够引起志愿者协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引起党政部门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咨询中心的志愿者,定期分析和归纳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通过团市委反映到市委、市政府,争取在领导的支持下解决民众提出的迫切问题。由于几位富有热情爱心、专心致志服务、不断提升素质的志愿者领袖聚集在心声咨询服务中心,长期努力、无私奉献,将“心声”建设成为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服务品牌。
    (二)助老助残服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对于传统项目助老助残服务非常重视,在协会成立初期就围绕孤老寡残人士的需要开展了许多具体的服务。首先,志愿者继承“学雷锋、做好事”的优良传统,对于原来“学雷锋小组”负责服务的特殊对象,热情认真地给予帮助。逐渐让服务对象将“学雷锋”与“志愿者”相联系,对于青年志愿组织和志愿人员产生良好印象。仅从助残工作看,1996年帮助的对象为567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为363人;2001年帮助的对象为986人,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为3558人。可以看到,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增长非常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为各种困难人士提供服务。从2002年到2004年,青年志愿者助老助残服务的覆盖面迅速扩大,不仅在市属服务总队开展服务,而且镇街、社区的志愿机构也将对孤老寡残的长期服务作为重点,体现社会的关心、帮助。青年志愿者助老助残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一是物质帮助。通过呼吁社会支持,提供资金和物资,帮助对象解决生活困难。二是行为帮助。即志愿者帮助老人和残疾人解决衣食住行的困难,或帮助他们外出活动。三是精神帮助。青年志愿者与老人、残疾人沟通聊天或听他们倾诉心声,特别受到服务对象的欢迎。四是信息帮助。志愿者向服务对象介绍社会变化信息、生活变化信息、服务变化信息、各种信息信息,使老人和残疾人感觉没有被社会疏远,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心理上非常舒服。中山青年志愿者为全市孤老寡残人士提供的服务,具体的帮助和支持作用有限,但是引起的社会反响强烈,体现了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心,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心。
    (三)为您服务集市
    青年志愿者行动在积极吸创新的同时,怎样继承和发扬传统服务的优势,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山市非常重视发挥传统优势项目的作用,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大众。其中,对于“学雷锋活动”延续下来的“为您服务集市”的继承和创新,就取得很好的成效。最初,“学雷锋”大型服务活动,集中各行各业的团员青年,为群众提供简便的服务。改革开放后,发展成为“学雷锋为您服务日”活动,定期集中团员青年为群众服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初期,借助“为您服务”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展示志愿者风采,取得很好的效果。包括家电修理、卫生保健、义务理发、法律咨询等大众化的服务,在集市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据统计,1996年,参加为您服务集市的志愿者1332人,到2001年增加为2008人,增长162%;1996年接受服务的对象为9033人,到2001年增加为12640人,增长139%。进入21世纪,志愿服务为您服务的形式受到挑战与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化的服务机构、服务团体增多,各种群众的服务需求变化多样,使的统一的服务集市效果削弱了。全国许多地方,逐渐放弃“为您服务集市”活动形式,转向寻求其它服务形式。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则想方设法创新“为您服务集市”的内容与形式,使它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第一、保持形式、更新内容。对于“学雷锋活动”几十年创造的服务品牌,志愿者共同维护它的信誉,增强它的吸引力。如2004年3月的“为您服务集市”,在提供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增设群众需要的新项目。既有服装剪裁、电话维修、义诊保健等,也有真假币辨别、免费检测、计算机网络知识普及、电子图书查阅等,设有40多个不同功能的服务摊档,受到不同类型的群众欢迎。第二、大型服务集市与小型专业服务集市结合,创造志愿服务的系列品牌。过去往往是在“3.5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举办“为您服务集市”,过后没有延伸,出现“雷锋叔叔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象。如今除了三月份的大型服务外,平时针对民众需要的服务内容,也举办专业性强的小型“为您服务集市”,让群众对志愿者“为您服务集市”活动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真正成为社会名牌。第三、增加志愿者“为您服务集市”的人文色彩,在开展具体便民服务的同时,加入文化艺术、学术交流的内容。近年举办的服务集市,既有文化书籍的精华介绍,也有子女学习教育的咨询服务,还有家居装饰的文化品味指导等,越来越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中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赶集”的习俗,乡镇集市贸易既是民众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民众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继承和发扬“为您服务集市”的传统形式,并且不断创新和发展,树立了志愿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身边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孩子重返校园的行动,获得极大的社会反响。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后,也将助学活动作为服务重点。自1998年起,将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确定为志愿者“助学行动月”。进入21世纪,开展大规模的身边“希望工程”活动,鼓励富有爱心的人士为本地区失学儿童、困难学生提供帮助。至2003年,全市共有749名因贫困而失学的青少年得到志愿者扶助,经协会在中山募捐66万多元和在港澳募捐160万多元,资助270多位贫困中小学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2002年,协会联合诱拐企业和香港友好青年团体,启动“全球通”助学行动,资助60多位家境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发起“身边希望工程”活动,120多名青年志愿者深入10个镇街农村的200多户贫困家庭进行调查核实,拟对品学兼优急需资助的大中小学生180人(其中小学生142名、中学生30名、大学生8名)发动社会进行捐助。市委书记崔国潮带头资助了8名学生,李启红、邓小兵、彭建文、司徒伟湛等也热情资助困难学生,一些企业家、社会人士纷纷慷慨资助,使近200名学生都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2004年,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召开受助大学生座谈会,这些品学兼优,分别在全国各地大学学习的中山学生,既反映了自己刻苦学习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也表达了对热心资助者的衷心感谢。“身边希望工程”成为志愿服务中的知名品牌,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因为它关心和帮助了本地区的困难家庭及学生,另一方面是它资助的是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对培养未来的人才和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具有重要作用。
    (五)扶贫助困活动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的扶贫助困活动领域广泛、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一是针对本市城乡社区人员的扶助活动。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经营失败人员及其家庭,就陷入生活困难,需要社会的帮助;其他各种弱势群体,也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志愿者协会联合基层团组织、志愿组织,为各种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帮助。2002年春节,协会发动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为350多户困难家庭送去总值35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受到服务对象的热烈欢迎。协会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到黄圃镇、东升镇等经济欠发达的村庄,为困难家庭、困难人士提供物质帮助和人力帮助。特别是一些因为疾病引起生活困难的家庭,如家人患病的容姨家庭,得到志愿者的长期帮助。女孩欧丽华患有脑部血骨瘤和柏金逊综合症,协会共筹得善款9.7万元,帮助她进行手术,治疗疾病。对一个个困难家庭和人士的资助、服务,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针对本市一些落后、贫困的村落,志愿着协会也开展各种服务,给予切实的帮助。如在坦洲镇群联村建设“青年志愿者路”,筹集近15万元铺设一条质量好的路,同时加固河堤,为群众做好事。因此,中山青年扶贫助困的工作在全市获得广泛的好评。二是针对其他贫困地区提供的资助与服务。从2000年开始中山青年志愿者协会就参与扶助汕尾市陆河县贫困山区的活动,7月15日组织53名志愿者前往山区,为村民进行法律、心理、医疗的义务咨询,并且筹备“青年志愿者路”的动工仪式,还捐资建设云峰村的中山小学。志愿者协会发动成员参与“手拉手活动”,为西藏、新疆的学生提供学习资助;派出青年志愿者参加“扶贫支教”活动,前往贫困地区义务教学。由于中山市的志愿者在各地进行扶贫、支教、送医、修路活动时,待人热情、认真细致、亲切友好,得到当地社会的好评。
    (六)务工青年服务
    随着中山市的经济发展,前来求职谋生的农村进城务工青年越来越多。如今,分布在全市各镇街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外来务工青年近100万。因此,志愿者协会将为进城务工青年服务和吸引进城务工青年参加志愿服务作为新的重点。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进城务工青年维权活动、进城务工青年素质培训活动、进城务工青年文化娱乐活动、进城青年生活扶助活动等。2001年,团市委实施“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2003年团市委开展“青春暖流”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活动;广大志愿者都积极参与,作出了贡献。一是发挥“心声”咨询服务中心的示范指导作用,大力开展创建“青少年维权中心”活动、大力推进外来青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二是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大学生与进城务工青年手拉手”活动,通过交流与培训,提高外青工的文明素质和生活素质。三是组织“千校百万”志愿讲师团,向务工青年讲解城市文化习俗与生活交际技巧,帮助他们适应企业与社区生活。五是策划春节前后服务进城务工青年的专项活动,如“青春暖流、平安回家”、“青春暖流、法在身边”、“青春暖流、欢度佳节”、“青春暖流、情满社区”的系列。仅2003年春节前后,共为外来青工返乡定票一万多人次;举办慰问演出和问题活动300多场次;向困难青年及家庭赠送慰问品和慰问金价值30多万元。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联合开展这些专门服务外来青工的系列性活动,营造了尊重外来青工劳动、保护外来青工权益、关心外来青工生活、提高外来青工素质的社会氛围,同时促进了不同青年群体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七)快乐成长服务
    青少年的健康和快乐成长,是社会每一个人都关心的事情。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接见外国、港澳义务工作团体的经验,将青少年成长服务的作为重要内容。一是为各类学生提供节假日的快乐体验。从1996年开始,志愿者协会依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各种公益展览、公益讲座、公益活动。如国情教育展览、书法展览、集邮展览、摄影展览、美术展览、手工展览等,让节假日前来参观的少年儿童获得精神享受。还邀请青少年喜爱的作家、教师、明星进行人生经验交流,提供精神启迪。二是利用寒暑假举办“快乐假期”系列活动。2002年,志愿者将困难家庭的孩子组织起来,举办“快乐暑假班”,免费进行英语、电脑、篮球、美术、武术等学习,同时到电台、电视台参观,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丰富心灵。2004年的“快乐暑假”活动还增设“快乐暑假——打开天空,画出彩虹”等项目。志愿者们为学生设计了内容丰富和具有趣味性的课程,以第二课堂学习为主,以拓展社会接触面为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并携手共渡快乐多彩的暑假。镇街的志愿组织也在暑假开展多样化的“快乐体验”服务活动,带领少年儿童在社区进行活动或者到郊外举办活动。三是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以来,较多的服务是针对学生群体的。义务咨询员以乐观的心态、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声调,解答学生的疑惑,吸引他们寻找快乐、体验快乐,从而感受生活的魅力。四是鼓励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各级志愿组织,发动青少年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一滴的帮助,并且教育青少年善于从奉献中分享给予的快乐和回报的快乐。青少年付出的是一分爱,获得的是精神的充实、心灵的籍慰和交流的愉悦。
    (八)绿色环保服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初期,在社工部设立环保组,2001年6月正式建立环保部,开展多种层次的环保服务活动。首先,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促进观念转变。如举办大型“减少白色污染万人签名活动”、“环保与你”志愿者论坛、百名志愿者绿色环保单车行、“绿色社区,环保生活”图片展览、环保知识大竞赛等系列活动。这些宣传活动潜移默化地转变市民的观念,从单纯注重生活享受变为同时注重生活环境的质量,产生爱护人与人自然共同生存的环境的意识。其次,开展卫生清洁和环境保护的行动。如“旧物回收利用,爱护绿色生命”的旧物回收活动、“保护母亲河”的清理江河垃圾活动、“卫生清洁齐参加,环境梅花靠大家”的清洁卫生死角活动、“名城中山是我家,垃圾分类齐参加”的垃圾分类活动、“绿色文明新时尚‘的环保大行动。志愿者带头,发动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环保服务,不仅仅是对改善环境作出具体贡献,更重要是让大家通过实践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体验环保活动的快乐。
    (九)公益宣传活动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适应广大市民对于文化艺术活动的热爱,在“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文艺部的基础上,于2002年3月成立艺术团,成员有100多多才多艺的志愿者。主要服务:一是为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社会政治活动进行宣传。如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召开期间,举办“十六大精神耀中山,志愿者放歌颂中华”大型文艺汇演,志愿者献上20多个精彩节目;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期间,艺术团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同时在广场表演PARAPARA舞,带动全民健身热潮;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期间,艺术团热情表演富有家乡风情的节目,受到海外侨胞的赞赏。这些大型公益活动的文艺宣传,展示了中山人的精神风貌,弘扬了文明进取的风尚。二是节假日为市民进行义务演出。节假日文化活动是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志愿者艺术团成员牺牲休息时间,前往社区、农村进行表演,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配合专项活动的义务宣传。如志愿者到劳教所、看守所、戒毒所进行教育演出,配合环保、税收、拥军进行专场演出等。四是开展文艺知识的传播活动,如邀请作家刘墉、林清玄、梁凤仪、舒乙进行义务演讲,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教下乡,让农村孩子受到文明的熏陶。志愿者公益宣传、文艺活动的丰富和多样,有利于中山市的文化氛围的浓厚、文明水平的提高。
    (十)法律援助行动
    志愿者协会较早开展法律援助服务,最初是在“心声”服务中心建立法援部,2000年成立中山市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权益部,为青少年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996年参与法律援助服务的志愿者人数为107人,服务对象为2258人;2001年参与服务的志愿者为1908人,服务对象为7800人。早期的法律援助主要是针对前来求助的人员,提供咨询服务、义务打官司和联系司法机构。2002年以后,广大市民和外来青工的权益保护意识增强,宣传正确的权益保护观念和介绍合法的权益保护途径成为新的工作重点。青少年权益部举办法律知识的专场演出、图片展览、咨询活动,促进了观念更新和知识传播。一方面,志愿者在帮助求助对象解决法律纠纷,争取合法利益的同时,借助这些案例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每一个人合法权益的风尚;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了解法律、遵纪守法,特别是帮助边缘青少年回归社会轨道,教育犯罪青少年重新做人。目前,中山市的青少年法律援助服务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受重视,成为持久发挥作用的品牌。
    (十一)拯溺救助服务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不断完善原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及时探索新的服务领域。针对我国青少年缺乏自我表现救属和互相救助能力的现状,他们在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香港拯溺总会的支持下,于2002年5月4日成立了拯溺团。一方面在广大市民及外来青工中宣传、普及自救意识,提高自救能力;另一方面,培训拯溺志愿者为社会服务,帮助救助面临危险的人群。拯溺团经常举办救助表演,目的是引起民众对于自救和互救的重视。水上安全组的团员分别表演人工呼吸及岸上抛绳救生法;拯溺铜章组的团员分别表演陆上救生及水中救生法,其中包括衣物拖救、鱼类、雷浮标救援、中途挣扎、陪伴溺者法等。志愿者拯溺团的成立及其服务,既为各种青少年活动、老年人活动提供保护,特别是为野外活动、水上活动提供保护;也培养了民众“居安四危”的心理,随时能够在面临的险境中自我保护、自我救助。
    (十二)慈善义卖活动
    中山人自古就有慈善互助的良好传统,“一家有难,大家相助”成为民众的普遍心理。因此,青年志愿组织也配合、协助社会需要,开展慈善义卖活动,筹集资金帮助有需要的人。一是积极参加每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活动。中山市的“慈善万人行”是坚持多年,海内外知晓程度非常高的爱心行动,目的是通过大型活动激励民众踊跃捐款,开展公益事业或救助困难人士。志愿者协会对于政府发起的这项活动积极支持、热情参与。每年组织大量青年志愿者参加“慈善万人行”,而且邀请港澳青年团体一起活动,争取筹集更多款项。二是专门为特定的服务项目或困难人士义卖筹资。2001年,中山志愿者为“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义卖,筹集的资金全部捐献到“读者林”活动组织;“心声”咨询服务中心援助部定期开展助学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语资助失学儿童。2002年圣诞节和2003年元旦,志愿者沿街义卖,筹集资金用于慰问困难家庭、帮助失学儿童。2004年,协会开展多次义卖活动,为身患重病,急需治疗的困难人士提供资助。广大群众特别是团员青年对于义卖活动大力支持,尽力捐献资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奉献的快乐。三是创建“爱心店”。志愿者协会2000年4月创建“爱心店”,接受团体和个人捐赠的物品,进行义卖,筹集的款物用于:1、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扫盲、青少年援助、科技推广、医疗保健、环保、助学等活动。2、兴办符合志愿者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3、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正常业务开支和募集款物的管理费用。4、符合志愿者协会宗旨的其它开支(包括资助符合志愿者协会宗旨的事业及履行志愿者协会职责的各项工作;表彰鼓励优秀会员,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费用)。5、根据志愿者活动需要,为参加青年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险。以“爱心店”的形式进行义卖和筹集善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一方面让广大民众特别是热心人士有日常化的、经常化的献爱心的机会,而不局限于一时性的活动、运动;另一方面有利为志愿组织、志愿人员不断积累服务经费,支付经常性的扶助活动、救助活动开支。通过参加大型慈善活动、开展专门筹款活动、创办爱心义卖店等,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社会提供服务就拥有资金的支持,能够尽量满足队伍对象的需求,实现良好的服务效果。
    四、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思考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现代化的浪潮冲击各个国家,发展中国家纷纷力求抓住趋势、迅速崛起。那么,在未来各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从单纯的政府支配或企业支配社会,转变为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共同支撑社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已经高度民主重视非营利组织包括志愿组织的兴起,提供各种实验、探索的机会,建立各种扶持和监管的机制,保障这些组织、团体的健康发展。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发展壮大的,今后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也必须不断调整机构、转变机制、激发活力、提高效益,真正为社会、为他人提供高素质的服务。为此,我们提出一些对策性思考,供志愿者参考和借鉴。
    (一)大力倡导志愿精神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组织成员开展各项服务的同时,大力宣传和倡导志愿精神,激励广大市民和外来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在奉献、服务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我们认为,志愿精神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即在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其实,民众参与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使自己在服务过程中获得精神充实、心情愉快、锻炼才能、增加交往。所以,“奉献爱心、助人自助”是志愿者形成的新观念、新意识。“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⑻发现志愿服务对于社会贡献的同时,也注重对于志愿者的个人成长和内心丰富具有作用,是当代志愿组织的普遍共识。因此,中山市大力宣传志愿精神的时候,应该将服务他人与帮助自己、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友爱奉献与精神愉悦相联系,增强广大民众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兴趣。同时,将弘扬志愿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作为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强化龙头带动作用
    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需要榜样的力量和典型的示范。因为,志愿服务与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人们职业的行为,而是工作生活之外为社会奉献的行为。这样,志愿者就需要激励、需要示范、需要带动。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今后要抓好几项工作:1、强化直属服务队伍的示范功能。心声咨询服务中心、青少年维权中心、艺术团、拯溺团、援助部、环保部、宣传网刊中心、人力资源部等直属总队,承担具体服务活动的同时,还负有为各级志愿组织提供探索、示范的任务。因为,基层志愿团体虽然充满热情,但缺乏经验,也缺乏人才,独立开发、创新服务项目的能力较弱。直属总队发掘新的服务项目、开展新的服务活动之后,往往带动基层团体借鉴、模仿,形成志愿服务的热潮。2、树立和选材优秀的青年志愿者。及时发现在各项服务中有突出表现的志愿者,在表彰的同时给予广泛的宣传,让广大市民对优秀志愿者了解、关注、尊重、学习。从1996年成立协会以来,先后产生了许多热心奉献、诚恳服务的志愿者典型,需要对他们的经历、经验、体验、思想进行详细的记载,并通过分析发掘对广大志愿人员具有借鉴、启发的因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名言,在当今时代的志愿服务领域非常重要。3、策划和启动示范性的服务项目,供基层志愿团体学习、模仿。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意义的服务品牌,开风气之先。基层志愿团体受到启发,可以借鉴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在社区推广,使广大群众得到新颖、多样的服务。需要说明的是龙头带动作用不等于包办代替。市协会的活动关键在于创新、示范,激励各级志愿团体参与、学习,目的是让志愿服务更快推广到城乡社区,真正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
    (三)抓好社区志愿服务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社区在人们生活与休闲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未来中山的青年志愿服务发展,重点是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繁荣和兴旺。但是,根据上海市的经验,“志愿者协会主要的职能不是直接组织志愿活动,而是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动社会各阶层,培育和扶持辖区内志愿组织的成长。”⑼所以,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及直属总队都应该承担起指导和扶持社区志愿组织的责任。具体地说,每个直属总队根据不同社区的志愿者资源特点、居民服务需求特点,选择一、两个社区建立挂钩合作关系。市属服务队伍在社区开展特色服务,并指导社区志愿者学习和锻炼,逐渐让社区志愿组织能够独立开拓服务领域、策划实施服务项目。其他社区借鉴示范社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造、调整,逐渐推广志愿服务的各种项目。社区志愿服务团体可以依托多种多样的机构,包括社区管理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社区会所等,只要是有心支持志愿事业的合法机构都能够合作。志愿事业只有扎根于全市各个社区,健康发展,广泛服务,才能够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四)提升志愿人员素质
    中山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的初期,依靠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的成员,探索了多种服务方式,创建了众多受到社会欢迎的服务品牌,然而,进入21世纪的志愿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变化与民众需要变化,导致对于志愿服务水平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中山市民众对志愿服务了解越多,心理期待就越高,也要求志愿者提供更有水平和质量的服务。虽然,我们认为志愿行为从本质上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提供补充性的服务。但是,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志愿服务的要求则是不断变化。因此,各级志愿组织对于成员的素质提升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是提高专业服务素质。不同功能服务组的志愿人员,需要掌握和熟悉专业服务技能。应当通过理论授课、模拟实验、拓展训练等方式,让充满活力热情而缺乏专业能力的志愿者尽快掌握服务知识和技巧。二是提高人际交往素质。志愿者为社会、为他人的服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际交往,提供精神帮助和行为帮助。因此,志愿者自身的交往能力和交际心理,就会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影响服务行为的效果。我们加强青年志愿者的人际交往素质培训,对于树立志愿服务的良好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三是提高人生发展的素质。我们的调查发现,志愿者自身的生活发展状况、人生成功状况,对于是否参与志愿服务、能否坚持志愿服务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青年志愿者的培训不应局限于服务培训,也应包含人生成长、成才、成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志愿组织支持成员的工作和生活获得更大成就感,对于吸引他们持续做好志愿者有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对外沟通交流
    中山市的青年志愿服务取得较大的成绩,但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仍需不断创新发展。其中重要的途径是加强对外沟通交流,通过学习接见他人的经验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我们认为,可以建立五个交流圈:一是主动扩大与广东省各地区志愿服务的交流。目前,广东省的志愿服务形成两大模式,多种特色。两种模式即志愿服务模式与义务工作模式。“一旦两种模式共同发展、相互比较、相互竞争,就产生了特殊的社会影响。”⑽我们发现,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优势与不足,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多种特色包括:深圳义务工作特色、广州志愿服务特色、佛山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融合的特色、汕头志愿服务与民俗文化融合的特色、中山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特色、清远志愿服务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特色等。中山市通过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可以探索更多适合自己特色的志愿服务措施。二是主动扩大与中国大陆各省市的志愿服务交流。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条件差异,导致志愿服务特色各不相同。北京的集中式志愿服务特别成功,上海的社区志愿服务特别兴旺,西北地区的“输入式”志愿服务(由外地派志愿者前来服务)影响特别大,东北地区的“再生式”志愿服务(为产业转型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服务)需求特别大。中山市通过了解、分析、接见各省市的志愿服务资源和志愿服务需求,能够调整自己的服务特色。三是主动扩大与港澳台地区的志愿服务交流。港澳台地区的志愿服务既吸收了欧美国家的经验,也融合了中华民族特色,许多具体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技巧值得我们借鉴。四是主动扩大与亚太地区各国志愿服务的交流。亚太地区的志愿服务是将西方经验与东方特色融合,多种文化背景下探索志愿理念与志愿行为的创新,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五是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志愿服务的交流。作为现代志愿服务的发源地,欧美国家的志愿者作出了积极有意的探索。我们加强与欧美国家志愿组织、志愿人员的交流,有利于学习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服务与志愿活动的更新。对外交流沟通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请进来、走出去”是传统的形式,信息交流、网络沟通是新近的方式。总之,不断的交流、交往、沟通、互动,就能够使中山市青年志愿者的视野逐渐扩大、理念日益更新,有利于提升服务素质、提高服务水平。
    以上对于中山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包括理论的提炼和服务的叙述,并且提出部分对策建议。由于是前提的探索性研究,调查不够深入、资料不够祥实,所以,分析比较粗浅。开展正式调查研究,经过深入细致的访问和思考之后,我们才撰写新的研究报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