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873|回复: 0

茅以轼主持:共建和谐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7 07:58:54 | |阅读模式
茅以轼主持:共建和谐社会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bmwalter 2006-02-04 14:4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主持人:
茅于轼
(天则经济研究所常务理事)
陆建华
(中国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
辛鸣(中央党校研究室调研处处长):
  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里有三个原因。
  第一,有资格。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在经济发展当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社会已经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开始有余力有闲暇考虑多方面问题。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需求就提升了;第二,有压力。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巨大,但是成就的背后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贫富差距在拉大,地区间的差距在拉大,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紧张,这给中国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三,有动力。无论是贫是富,无论政府还是人民,都有巨大的动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关键就在一个字——“和”。什么叫“和”?和而不同,首先是“不同”,我们要尊重现代的一切的不同——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模式。这些一系列的不同,正是社会进步的显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把这一系列的不同凝聚起来。这种凝聚和协调,不是抹煞各自不同,而是各见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次,“和”体现在多方合作。这多方里面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千万不要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和谐社会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责任。
  构建和谐社会,主体是基础。政策是靠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和政府官员去落实的。如果百姓得到的利益并不是我们政策所期望的那么高,所期望的那么到位,那么政策的落实就存在问题。和谐社会是大家在各尽所能的基础上共同构建起来的社会,如果各个主体没有自己应该有的位置和应该有的力量,那么这个和谐社会很可能仅仅是自上而下的。这种和谐是治标不治本的和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社会确立不同利益真正的主体地位至关重要,体制最终还是要靠主体去落实,制度表面上看是一系列的规章、理念,其实规章、理念后面还有制度变成主体,没有这个主体一切都没有意义。
  钱瑞霞(额尔古纳市市长):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推进,责任首先在于各级政府。我们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权力很大,可以决定一个区域的增长方式和增长模式,它需要制定战略、画蓝图,要梳理产业,要优化环境,要动用财政、人力、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责任绝不能逃脱,也不能回避。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和社会的类型。
  我还要强调几个观点:第一,政府制定战略,要知道自己拥有什么资源,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第二,要让老百姓接受;第三,在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绝不是与经济资源对立的,生态资源是长久的经济资源,利用好了就是可持续发展。
  蒋惟明(诺维信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总裁):
  在当今的社区,如果循环经济只靠政府,只靠那么多有责任心的非政府组织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每个企业家都很认真地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贯彻到自己做生意的理念上,这个动力相当大,产生污染会少得多,政府也不用花那么多的钱,拼命去解决。
  一个企业如果要做百年老店,决不仅仅要解决污水处理问题。人是最大的生产力,应该让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心,对社会,对我们的大家庭都有共同的参与感。循环经济也好,可持续发展也好,和谐社会也好,仅仅讲环境保护还不够,这还是一个社会责任的问题。
  在诺维信公司,从董事长到总裁,到各阶层做战略决策,有三件事必须考虑并通过:第一是赚钱,争取有比较好的生意方案;第二是对环境负责;第三是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区负责,也就是社会责任。如果有这样一个管理机制,在决策上从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做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NGO组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企业、非政府、非盈利的NGO组织多方合作才能解决。这个多方合作可能是造就可持续发展、形成一个有力量的机制的重要因素。
  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中,一个最大的分裂在于收益的承担者和代价的承担者不是一个主体。NGO组织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它可以强化在环境受到破坏时遭受损害的本身博弈能力较差的一方的力量。
  但是,国内NGO组织大部分用国外的钱,NGO存在和发展的国内资源途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我们首先要形成这样一个机制,使得我们有一个内在的动力基础、资源的来源,促成NGO组织的发展,然后使其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积极、更有力的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政策很重要,机制更根本。中国的贫富差距走到现在,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些政策的失误,不能仅仅看成偶然因素的结果,而是不同社会群体为自己争取利益的能力严重失衡,这是真正的机制问题。重建这种机制比政策更根本,当然政策也很重要。
  刘开明(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
  社会肯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这个社会里面,主体是普通劳动力。这个和谐社会,如果没有普通劳动力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
  深圳是农民工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那里曾有三千万的农民工生活过,那也是中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有800万个农民工,全市财政收入的70%是来自于农民工,如果他们的孩子在那里不能上学,他们不能租到房子,不能得到培训,没有发展没有前途,这就不是一个和谐社会。
  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民间是非常有力量的。普通的工人非常有力量,他们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的工作在发言。去年的民工荒就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这非常重要,我们整个的社会要有机制培植这些力量,这是能够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员):
  按照一般说法,在经济活动中有物质循环,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开展的社会生产活动,这种活动叫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安排的经济活动,当然这种活动也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循环经济跟资源综合利用密切相关,也跟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简单地说,循环经济是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循环经济应得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的热烈响应,积极地去做。我们在规划时要提出三句话:政府推进、市场驱动、公众行动。要用市场的办法来保护环境。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有四个因素:第一是法律法规;第二是利益驱动;第三是公众参与;第四是技术支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