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1651|回复: 0

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实践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28 22:27:08 | |阅读模式
(论文)深化道德实践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实践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既是引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道德通过教化的说服力和劝导力帮助社会成员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进而通过基于共同价值观的道德实践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道德的“治国”功能要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一方面要着力挖掘社会主义道德的内涵、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道德体系,另一方面必须组织社会成员大力开展健康向上、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
从1993年共青团组织结合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至今的短短8年中,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在促进社会发展、弘扬时代新风、引导青年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志愿服务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证明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互助利他、知行统一,志愿服务丰富了道德建设的精神内涵和实践形式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精神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的精神内涵。志愿服务精神提倡的“奉献、友爱”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将奉献友爱、扶危济困、助人为乐作为个人完善德行的重要途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述便是对这种道德诉求的最好说明。但我们同时必须看到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思想中的不足,从孔孟到宋明理学,始终将个人道德修炼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而忽视了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对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因而道德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道德建设的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道德建设的目标由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促进社会与个人的协调发展。提倡“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顺应了这种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道德建设的精神内涵。
  在传统文化的背景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中倡导的是无私奉献、无我忘我的利他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压抑个体的利益的倾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出现了单纯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的公共利益的极端倾向,使利己意识普遍化。而志愿服务倡导的互助利他”意识,即志愿者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帮助他人,同时又要积极发展和解放自我的意识,对于实现人的自由的发展,推动社会公德意识的建立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志愿服务精神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反映了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的精神内涵,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型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自愿性、主体的广泛性、活动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道德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只有将道德精神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了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统一才能推动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
志愿服务具有极强的实践特点。首先,它是社会成员自觉选择的活动。个体自觉选择为他人服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选择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过程。参与主体“知行统一”的服务活动充分实现了其内在的道德需求,因此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的育人效果;第  二,志愿服务是参与主体最为广泛的文明创建活动。一切有志于服务他人的社会成员可以为一切需要服务的成员提供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可以说,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无法满足的社会服务需求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予以补充;第三,志愿服务是最具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讲,志愿服务是一个可以由人人在时时、事事进行的道德实践行为,所以志愿服务的领域是广阔的,参与方式是多样的。正是因为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使它实现了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的统一,促进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而成为开展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对接需求、搭建平台,北京志愿服务的工作实践扩大和深化了志愿服务的社会道德价值
  北京的志愿服务工作发端于以综合包户为主要形式的学雷锋活动,之后随着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1993年北京青年志愿者行动全面开展以来,北京团组织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社会公益事业大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开拓志愿服务的领域,使志愿服务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项生机勃勃的事业、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动员力的工作品牌。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相继举办了亚运会、远南运动会、世界妇女大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国际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完善了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
  在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1、要始终把发现需求,对接需求作为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重点。
  志愿服务的道德建设功能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对社会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传递爱心与文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对志愿者本人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丰富体验、完善品德;对服务对象而言,它的作用主要表表现为增强对社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等。北京团组织始终将对接社会、服务对象、志愿者三方面的需求作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通过正确引导需求来促进新型道德的形成。
我们将满足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志愿服务的首要任务。以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在窗口行业开展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改善首都环境为目标,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环保课堂、绿色社区建设、绿色科技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提高了北京市民的环境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在内蒙古丰宁及京郊地区建设青年绿色工程,将环境建设落到了实处;以为首都开展各类国际交往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为目标,开展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仅大运会期间,就组织四万名志愿者为大会提供了7种类型的专业化服务,并顺利组织志愿者完成了44万人次的文明观众和10万人次的拉拉队任务。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为首都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成为动员社会成员参与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
  我们将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性需求作为志愿服务的努力方向。以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与民政部门一起开展了社区青年志愿者“关爱工程”,由各街道团工委协调驻区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内的“三无老人”为重点,开展“一助一”长期结对包户服务,现已结成长期扶助对子一万余个;以帮助外来青年提高文化素质为目标,开展了“民工学校”志愿培训活动,近3年,就有数万名外来民工及其子女接受了志愿者的培训;我们在敬老院、孤儿院、监狱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医院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在戒毒所开展戒毒教育,为弱势群体送去了关怀,满足了他们多样性的需求,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我们将满足志愿者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作为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志愿者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道德素养。如在大运会期间,我们利用8个培训基地对4万名志愿者开展了历时3个月的全方位培训,使大运会志愿服务成为北京志愿服务历史上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一次服务活动。另一方面,我们积极为志愿者创造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使之在服务过程中开阔眼界、提高技能、结交朋友,通过服务活动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对志愿服务内在道德价值的认可,增强了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北京志愿服务活动着力于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才形成了各方面共同关注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工作局面,志愿服务的道德建设功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2、要着力搭建可靠的工作平台,为志愿者事业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坚实依托。
  推进志愿服务基础平台的建设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北京团组织加强组织平台建设,采取组织招募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面,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已达30余万人,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志愿服务大军。同时,团组织大力推进组织网络建设,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建设,已形成了以70多个志愿者协会,40多个服务中心,6000余支服务队组成的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网络。
  以社区为载体加强工作平台建设。推进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现已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120余个。
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大运会期间,团市委建设了彩虹志愿者网站,作为志愿者管理和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仅大运会举办的10天内,“彩虹网”的访问数就达到了30余万,极大地扩展了志愿服务的影响,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网站的功能,推进志愿者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扩展志愿服务对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此外,北京团组织还不断创新志愿服务的工作机制,扩展志愿服务对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如将形象设计引入志愿者事业,在大运会中兼容中外文化,增强时代气息,包装出了以“彩虹”为代表志愿者新形象;将志愿者活动的宣传报导放在重要位置,及时捕捉和宣传彩虹志愿服务的闪光点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使志愿服务在形象、机制和作用上更富有现代气息,使志愿者事业与时俱进、始终贴近社会的需求、始终反映一个时代的道德风貌。
  三、着眼长远、立足建设,深入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全面推进北京志愿服务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对于共青团组织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责,深化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001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在听取北京团市委工作汇报时,就北京志愿者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关于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立法的问题,要大力发展,归口管理在共青团。要通过开展志愿者工作,在全社会倡导互助友爱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等,用有形的载体切实提高北京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把志愿者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认真解决,不仅有大活动,平常也要加大力度;要以青年志愿者为主,整合志愿者力量,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这一指示,是对北京共青团多年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成果的高度认   可,也为发挥北京志愿服务工作的道德建设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北京的志愿服务事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筹备奥运和北京加快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对城市的道德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使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提高了对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的社会认可度,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深化使全社会对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托和内在动力。三是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实践为志愿服务意识深入人心,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北京青年中的时尚。北京共青团组织将根据市委的指示精神,抓住时机、乘势而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承担起指导、协调、管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任务,稳步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使志愿服务事业成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
  1、深入挖掘、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精神的思想内涵,作新型道德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我们要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方略,要进一步明确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志愿服务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一代人的综合素质,深入挖掘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使之在思想道德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在广大社会成员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社会成员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要从根本上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养。利用志愿者学校等载体加强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教育,使志愿者成为引领新型道德风尚的生力军。
要开展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工作调研。在志愿服务行动中,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将国内外社会公益事业中的成功经验与首都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丰富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
  要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提炼和宣传富有首都特色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大运会上总结出了“无私奉献、互助友爱、科学求实、开放自信、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彩虹精神,要通过不断的努力,使之成为昭示社会的道德建设目标;
  2、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走上日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要加强志愿服务事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以为2008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提供高质量志愿服务、推动首都“两个文明”建设为目标,在总结志愿者服务大型社会活动的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志愿者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有效的方式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国际化、专业化、职能化”的目标。
  要建立新型的社会动员机制,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面、覆盖面。要发挥团组织的组织优势,使团员依托团组织有序地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要大力发展志愿者协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志愿人员的有效载体,切实拓宽社会招募的渠道,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使志愿服务成为动员各界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
要推进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建设,切实提高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要健全志愿者协会的组织建设,使之成为符合社会化运作规律的群众性组织;要不断完善志愿者管理的的各项制度,使志愿者活动规范有序;要积极开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志愿者管理的尝试,使志愿者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
  要加强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建设,不断拓宽工作领域。要在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结合点上开拓工作领域;要按照项目化的运行方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要坚持“党政支持、社会化运作”的思路,实现志愿服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支持志愿服务事业。
  要努力构建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为志愿活动提供内在动力。要在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对志愿者服务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评价的办法,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之成为社会评价志愿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3、积极争取政府政策的支持,为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北京正在积极推进两项工作,一是推进建立全市的志愿服务指导协调机构。拟由市委主要领导任主任,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用这个工作机构全面指导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各方面工作的协调配合,为志愿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加快志愿者工作的立法进程。结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志愿者行动进展情况,推动地方性青年志愿服务立法进程,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志愿者的来源与职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资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已经证明,志愿精神是新型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丰富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对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志愿服务也是动员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途径,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通过志愿服务得到切实的提升,处于精神层面的道德观念与处于实践层面的社会劳动实现了有机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志愿服务活动必将是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全力推进的道德建设活动,志愿服务事业必将是充满生机、前景无限的光彩事业!

--------------------------------------------------------------------------------
作者:北京志愿者协会会长 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