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661|回复: 0

两代人的老布店:只要不蚀本都会做下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 23:52:09 | |阅读模式
  
临近中午,店内依旧忙碌,布架上“发展经济”四个大字让人恍惚觉得时光倒流。
  
徐姨的缝纫车是当年的名牌“上海牌”,到现在已经用了49年。
  
老板王秋霞在老式柜台前招呼着老顾客。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萧嘉宁 实习生 梁距聪
    供销社,布匹店,随着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已慢慢消失。而在白云区江高镇,却有一间前身为镇上布匹供销社的老布店,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说起“高唐布匹商店”,江高镇爱国西路上的市民都非常熟悉,店里店外“江村供销社”、“发展经济”等漆红大字让时光倒流了不少年月。“这架缝纫车是1964年时自家买的,好几个月的工资呢,想当年还握紧那张衣车票排了一整晚队,才买来这部‘上海牌’!”六十五岁的老裁缝徐维好正眯着眼睛做活儿,老式缝纫车在她的脚踏下正飞速转动着。1993年,布店举步维艰,在供销社工作了14年的徐姨咬咬牙承包了下来,如今交给小女儿做。
    徐姨的女儿王秋霞——现在布店的老板,正“喀嚓喀嚓”地裁着一块哑色的布,动作干练而利落。老店虽小,旧物颇多,除了在玻璃柜里五颜六色的老式钮扣,和木柜里的一匹匹新老布匹之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个连接着水壶的旧式蒸汽熨斗。
    “很少人来订做衣服的了,现在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订做床上用品,而且来的都是老顾客。”徐姨说,对于老布店的前景,徐维好、王秋霞两母女都很豁达。“只要不是拆迁或者蚀本,都会继续做下去,老了做不动就不做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