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766|回复: 1

七旬邝伯:《广州日报》伴我走过半世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 00:56:02 | |阅读模式
从通讯员到投稿人到忠实读者  七旬邝伯讲述与《广州日报》的珍贵情缘——
  旧刊已泛黄,剪报也沧桑,昔日的后生仔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日前,已是75岁高龄的广州日报老通讯员邝泉老人将其珍藏的1965年~1966年10期《广州通讯》的最后一期亲手回赠给本报。昨日,邝老在芳村家中向记者讲述了与广州日报历时半个世纪的珍贵情缘。
  文/记者方晴、林静 图/记者苏俊杰

邝老把退休后在本报刊登的文章和照片制成一本书珍藏。
   他是通讯员:
  细读《广州通讯》 珍藏近五十载
  薄薄10本,每本不过二三十页,邝老却珍而重之地将这本报编辑部出品的《广州通讯》保存了47年之久。3年多前邝老搬家时整理出9本旧刊,亲手回赠给本报。前几天他找出了书柜深处的最后一本《广州通讯》,再度捐赠给本报。本报资料室表示,上世纪60年代的刊物保存稀少,这10本《广州通讯》非常珍贵。
  昨日下午,记者到芳村拜访邝老,75岁高龄的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取出厚厚一叠剪报、书刊,娓娓道来。1961年,刚从师范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当时的远郊九佛山区的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由于爱好写作热衷投稿,他被钟落潭公社的新闻秘书推荐成为《广州日报》的通讯员,除了投稿与培训,还能每月收到一份供通讯员学习的《广州通讯》。
  记者看到,邝老在薄薄的《广州通讯》上仔细地贴下“成语故事”、“写作技巧”等书签,还在重点内容下标上墨蓝色的曲线。他表示,当时新闻写作的通俗读物很少,每次收到《广州通讯》他都会细细翻读,把有用的文章抄录到原稿纸上做成学习笔记。如今,笔记与通讯的纸张都泛黄变脆,却依然保存完好。
  “可惜当年九佛山区环境闭塞,新闻线索比较少。”尽管如此,邝老还是参与了“每月一封信”活动,把校园新闻、社会见闻反映给报社,供内参采用。“那时采用一篇给2元稿费。我的一篇《九佛根据地建成新村》被评为优秀稿,奖励我5元,我就像工资涨了一级那样高兴。”邝老回忆说。
邝老赠给本报的上世纪60年代的《广州通讯》。
《广州通讯》上有成语故事解析等内容,邝老在上面认真做了笔记。
  《广州通讯》:采写指导病句剖析全囊括
  邝老说,《广州通讯》内容丰富,既包含了当前报道要点提示、采访写作经验介绍等采写指导,又囊括了各种修辞手法介绍、成语故事、病句剖析等等。“我曾经既当教师又当通讯员,心情很是矛盾,怕影响本职工作。”他说,但后来发现,《广州通讯》的内容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于是仔细抄录下来与学生分享。
  他回想起二十多岁时刚刚当上通讯员的时候,经常苦于山区偏僻、教学忙碌找不到“惊天动地”的新闻线索。但通过报社提供的课程和《广州通讯》教材,他渐渐摸出了门路,走出校门观察社会,写出了关注农村绿化的《荒山见果树》和农村蔬菜生产、农民抗旱的稿件。他说,做通讯员时打下的新闻写作基本功是他一生的财富。
  他是投稿人:
  不改新闻热情 记录羊城点滴
  上世纪80年代,邝老被调到一二〇中学(现花地中学)担任教师,从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做到退休前的教导主任。尽管早已不是通讯员身份,邝老还是不改新闻热情,在组织校园活动的同时积极写作投稿,先后被刊出21篇作品,记录了广州发展的点点滴滴。
  1986年,芳村区刚刚建区不久,邝老响应广州日报“为美化广州献计献策”的号召在学校组织了“芳村的明天——我的建议”活动,并精选了一批优秀稿件送到报社,很快在4月26日见报了。他感叹,当年的芳村地处荒郊,如今真像“芳村的明天”建言里描述的美景一样,街道花团锦簇、人民安居乐业。
  作为老教育工作者,邝老坦言上世纪90年代初芳村发展慢、老师待遇低,很少中学生愿意报读师范。于是在1994年,他举办了“桃李满芳园”座谈会,把一批学成于芳村、从教在芳村的历届毕业生请回校园,感染了许多学生与家长。1994年5月3日发表的《市一二〇中学向师范输送一批毕业生》记载了一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殷切希望。
  “我虽然已不是通讯员,但我像一个通讯员那样思考。”邝老说,活动组织和新闻写作一样,“人哋无,我要有,咁先有意思。”(别人没有的我有,这样才有意思。)
今年开始,邝老用平板电脑看本报。
邝老珍贵的老照片多次刊登在本报上。
  他是老读者:
  如今视线模糊 依然天天读报
  从教38年后,邝老1996年退休,“日子一下子安静了,《广州日报》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每天6时多,他从报纸发行员手上接过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广州日报》,博览国内外与本市新闻趣事后才慢悠悠起床。为了表达对发行员风雨不改的辛勤劳动,他撰文《送报上楼好》发表于1998年的3月20日的《广州日报》。
  从校园活动的投稿人变身成“老广州”、老读者,邝老为本报“老照片”栏目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回忆。2009年6月的《教坛往事》系列老照片让一别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教师重聚一堂;2012年9月的《麻雀虽小,情谊却浓》让邝老妻子在花甲之年寻得上世纪60年代的同窗好友。退休后,邝老还订阅了15年的《广州日报》,直到今年因患白内障看不清才停订。“但没有报纸心里总是不安。”于是他请儿子教他使用平板电脑,每天点开《广州日报》的数字版,放大字号坚持阅读。
  去年8月,邝老将他历年见报的作品装订成册,取名为《人生70年,弹指一挥间——我与〈广州日报〉50年来的情缘》。邝老说,他常常翻阅这些过去的老剪报、旧通讯回忆旧事,他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广州日报》了,“《广州日报》陪伴我走过了半个世纪”。  
发表于 2013-3-2 12:43:30 |
想不到邝老还去过我们九佛教书啊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