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595|回复: 0

各方代表现场激辩"指标到校":不该做VS马上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22:57:57 | |阅读模式
2013年中考新政座谈会昨日召开 各方代表现场激辩“指标到校”
    原定3小时的会议开了4个半小时,有与会者说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发言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有人插话,迫不及待地表达赞同、补充或反对、批评;几乎所有与会者都十足“有备而来”,观点、论据、数字、实例可谓应有尽有……这是昨日下午在广州市教育局举行的一场座谈会,主题是近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的2013年中考新政。
    与会者有将近80人,由省政府参事,省、市、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媒体记者和教育局负责人及有关人员组成。“指标到校”是绝对的焦点。部分家长代表提出,“指标到校”不是何时搞的问题,而是根本不该搞。他们认为:“推进教育均衡不应该牺牲任何一个学生。”也有与会者针锋相对:“指标到校的受益者将是‘沉默的大多数’,应该做,而且是立即做、马上做。”
家长代表李建民在座谈会上发言激动。记者骆昌威 摄
    文/记者黄茜
    通讯员穗教宣
    “指标到校”政策解读:
    “指标到校”并非“指标到人” 仍要按中考分数录取
    在座谈会上,广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侯静敏介绍,指标到校的做法是从国务院到广东招生工作文件明确要求要实行的。文件称“……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按不低于3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现在已经高于30%的要巩固提高并逐步扩大分配比例……”
    她谈到,“指标到校”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政策。广州市教育局早在2009年就开始研究,2010年已形成初稿,并分别听取了各区、县级市教育局、初高中学校的意见。征求意见后,考虑到条件尚不够成熟, 因此该方案没有实施。2012年,在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后,市教育局再次启动指标到校的政策研究、数据模拟、起草初稿并修改15次后,《征求意见稿》才最终亮相。
    侯静敏介绍,“指标到校”的录取涉及到:指标计划、学生中考成绩、学生中考志愿三个因素。而且指标到校的录取原则仍然是“按分录取”。
    她举例称,以五羊中学为例,假设该校分得了一个执信、一个育才的指标。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在指标生志愿批次自由填报。执信的指标线是其前三年公办录取线的平均分再降低30分,也就是691分。如果很多学生填了执信,而且不止一个人的中考成绩达到了执信的资格线,那么就从高到低录取。如果学生比较保守,填报了育才,那他肯定去不了执信。也有可能,另一个学生比他的分数低,但填了执信、又达到了资格线,就可能会被执信录取。
    侯静敏介绍称,30分的降分幅度是参照已经先行实施“指标到校” 政策的佛山、珠海,以及外省的沈阳等城市的做法,包括“降分的分值”、“占考试总分的比重”等,再经征求有关区、县级市教育局和部分学校、市教研室、市招考办的意见,初步拟定的结果。广州的中考总分是810分, 30分占比幅度为3.7%,这在已经实行“指标到校”的10大参照城市中几乎是最低的。
座谈会现场。记者骆昌威 摄
    激辩三大焦点问题
    焦点一:“指标到校”该不该搞?
    力撑:对大多数学生有利为什么不做
    反对:教育不应牺牲任何学生的利益
    部分家长代表却并不认同“指标到校”这项政策。家长红梅认为,指标到校目的是为了缓解择校,但是择校只是现象,不一定是个问题。她反对指标到校的实行:“指标到校牺牲的将是孩子的利益,如果不讨论这个新政就不会有牺牲。是不是还可以有别的方案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天河区教育局局长柳恩铭用10个问答阐述观点。“指标到校是否有利于大多数学生?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答案都是有,为什么不做?”
    家长代表红梅在会后对记者说:“我坚决反对柳局长的观点。教育不应该牺牲任何一个学生的利益。”
焦点二:如果要搞 是否应当今年搞?
    力撑:广州很多中学硬件条件师资力量都在提升
    反对:今年实施“指标到校”对初三学生很不公平
    “中考也像是跑一场马拉松,不能在选手最后准备冲刺的时候来改变竞赛规则。因此,临时改变中考政策不太合理。”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说。临时改变规则对初三学生不公平。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尽管市教育局摆出了那么多上级文件来说明实施指标到校的必要性,“但是我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能不能不唯上,或不仅仅唯上,多一点考虑广州实际呢。”
    越秀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吴名高则发声力撑今年实施“指标到校”。“我代表越秀区大东街的选民和大部分家长在此呼吁支持指标到校。他们出于社会的中下层,文化程度确实不高,但他们是社会上‘沉默的大多数’,我们不该忽略他们的心声。”吴名高说:“目前广州市很多中学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都在提升,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现在要解决的就是生源问题”。
    焦点三:30%指标分配是否必须执行?
    力撑:30%是上级文件规定 改变可能性不大
    反对:指标生享受降分优惠幅度可适度调小
    省人大代表,广雅中学校长叶丽琳说:“指标到校做不做、怎么做,是个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找平衡。”她表示,现在征求意见稿的方案是指标生享受降30分的优惠,这个分值能否做一个调整,减少一些?
    市人大代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彪说:“指标分配的份额即30%是上级文件规定的,这个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指标生的降分幅度是广州市自己可以把握的。不要降到30分那么多。”
    广州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卓越教育校长周贵建议,为最大化减少新政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将下调30分改为20分,同时增加招生计划。
    “如果下调30分,意味着可能有2000名学生因指标生降分而受影响,不能如愿进入理想学校,如果改为下调20分,受影响的人数将减少。”
    官方声音
    广东省政府参事王则楚:
    当务之急是理顺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关系
    “我认为制定政策的关键是根据广州市实际情况。”王则楚说,政策有大的变动,涉及调整一部分民众的利益,肯定应该事先预告。
    “广州市的初中教育不均衡,根本原因在于过去10年中,公办初中没有得到好的发展。公办初中的资源被剥离出来,成了名校办的民校。民办学校通过考试招生,将最优秀的生源都拿走了。这就是最大的不均衡。我认为,应该让名校办的民校与母校彻底脱钩,先来解决好民办初中和公办初中不均衡的问题,再来解决公办初中的均衡问题。”王则楚反对实施指标到校,他认为这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王则楚谈到,现在越秀、荔湾、海珠三个区还不应该单独招生。“不是通过政策手段,把优质生源‘打散’到各个区,促进各区发展。而是应该将优质高中‘打散’,让好的高中搬迁到相对薄弱的区去。好的生源自然就会跟着过去。”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
    “指标到校”是推进教育均衡的好抓手
    对于今年在广州实行“指标到校”是否有省里的刚性规定,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昨日回应:“高中招生采用指标到校对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个很好的抓手,我希望各界对待这个政策视角可以更多元一些。”
    罗伟其指出,高中指标到校在全国多个省市都在推进,广东也有很多地市实施多年,如佛山、珠海等地在推进教育均衡上取得明显的成效。“所以我相信,随着工作的推进,大家会对指标到校这项政策有更好的认识。”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
    向省里争取空间 但要取消“不敢指望”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坦承:“我现在两头都有压力,上级有政策要求,市民的诉求也是事实。我们现在也在做省教育厅的工作,看能否在指标上有松动,能否比例往下浮。但是取消这个政策,可能性不是太大,不敢指望。”
    “我们要把广州的实际向上级教育部门反映,提出我们的意见。降多少分是自己定的,是不是市、区要区别分配指标?指标能否下浮? 要充分考虑广州的实际。”屈哨兵说:“教育上的钱永远不够花,教育的事也永远做不完,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我们要做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满意。我接受大家一个观点,如果3年后指标是多少, 我一定会在今年告诉他们,甚至告诉小学生,三年后指标是怎么回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