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716|回复: 0

工伤康复医院音乐治疗室:用音乐帮患者找回声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7 10:57:56 | |阅读模式
用音乐帮患者找回声音
    已有1万多人次在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音乐治疗室接受治疗
    琳琅满目的乐器,清新的小教室,还有帅帅的音乐老师……记者昨天走进全国首个康复医院音乐治疗室——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音乐治疗室,聆听了一堂特殊的音乐课。这个以脑损伤、脊髓损伤、骨创伤等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音乐治疗室里,有一个专业的音乐治疗师和一个专业的心理治疗师,他们用音乐和爱心唤回病人的语言和运动能力,同时唤回他们的自信和希望。
  失语者在练习打拍子。 记者王燕 摄
   
失语者正在上音乐课。 记者王燕 摄
    文/记者蒋悦飞 通讯员黄黎锋
    音乐课
    歌声生涩仍得肯定
    墙上挂着莫扎特,室内琳琅满目地摆着钢琴、吉他、架子鼓等各种乐器,和煦的阳光从窗台透进来,一名干净帅气的男教师微笑示意学生跟上节奏……这一幕天天在康复医院上演。
    然而,唱歌的不是青春飞扬的学生仔,也不是造诣深厚的音乐人,而是具有语言障碍的病人。一首简短的《友谊地久天长》,4个中年患者,学唱了许久还是非常生涩,却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有进步,张大嘴,发声……”他不断地引导,“再来试一下,pa、pei、pi、po、pu……看看你能发出几个音。”
    昨天,记者走进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的音乐治疗室,看到了这令人感叹的一幕。4名在各种工伤事故中受伤而患有语言障碍的病人,正在练习发音,寻找失去的声音。
    歌声练习完毕,患者又分别拿起了手鼓和沙槌,跟着老师欢快的非洲鼓声,打起了拍子。简单的“1、2、3、4”,病人们掌握得并不好。“他们的手腕还没有完全恢复,不够力,不够灵活,但是已经很努力了。”治疗师说。
    治疗师
    刚入行受到极大挑战


    这名帅帅的治疗师名叫余康轮,2011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当他的同学纷纷成为音乐制作人或音乐教师时,从小对医生有着特殊情感的他,选择了在中国还处在萌芽阶段的音乐治疗。
    “虽然之前有过理论接触,也有过心理准备,但是当我走进医院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余康轮告诉记者。一直生活在音乐圈子里的他,个性张扬、衣着时尚、发型多变,还不时炒炒更,“当你以前整天和美打交道,如今却要天天面对重度烧伤病人的脸庞时,是一个极大的心理挑战。”
    坐在记者面前的余康轮,虽然仍留着时尚发型,但是没有染色也不见突兀,穿着统一的工装,耐心地引导病人……这一切很难和一个“玩音乐”的人联系在一起。“下班之后完全是另一个人。”搭档刘莹莹爆料。
    “音乐治疗在国外是一门发展得比较成熟的边缘学科,但是在国内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真正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并不多。而把音乐全面运用在康复治疗上的人,在国内更是寥寥无几。”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康复部主任刘四文表示,2009年他带队专门赴德国、瑞士学习,借鉴国外音乐治疗在医院(特别是康复中心)开展的模式及经验,才有了开设音乐治疗室的探索。从音乐治疗室的计划、筹建到每一样乐器的购买,余康轮是主要的操刀者。
    患者
    在音乐中打开心扉
    音乐的疗效在哪里?“并不是说通过音乐治疗之后,一个偏瘫的人就变成活蹦乱跳的了。”余康轮解释,而是通过音乐的安抚和协助,慢慢改善病人的情绪问题、言语-语言障碍、粗动作协调性、肢体精细动作、注意力下降、空间概念障碍等。
    “让我最开心的就是,失语病人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时常大哭大叫的病人终于安静下来了,一直抗拒说话的病人开始主动跟你交流了……总而言之,通过这些治疗,病人能够找回做人的乐趣,重建自信心。”余康轮表示。
    来到工伤康复医院治疗的病人,都是突然遭遇车祸、高空坠落、机器故障等各种不测的正常人,在身体丧失各种功能的同时,心理也变得极其脆弱。“有好多病人,本来是家里的顶梁柱,很难接受现在的自己。刚到我们这儿的时候,一碰到敏感处,就失声痛哭,或者是一言不发。”刘莹莹介绍,通过音乐的治疗之后,他们逐渐能发声了,手腕渐渐灵活了,紧闭的心扉也逐渐地打开了,“焦虑症和抑郁症都减轻了。”
    在这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也需要各种专业知识。在余康轮看来,“音乐治疗师不仅需要精通各类乐器的演奏及声乐的演唱,还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医学知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能是,钢琴或吉他即兴伴奏,引导病人演奏或演唱,以达到具体的治疗目的。”
    在这个治疗室里,余康轮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对医疗非常感兴趣;而刘莹莹则毕业于广州医学院的心理专业,从小热爱音乐,两个人的互补性非常强。开诊5个月以来,音乐治疗室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欢迎。目前已经为一万多人次进行了治疗,其中既有面向团体的,又有单独开小灶的。
    治疗故事
    抑郁者不再抗拒
    李先生原来是一名制造飞机的高级工程师,无论是薪资还是技术,都是业内的佼佼者。但是一场车祸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颅脑受损导致语言和运动能力受损,同时也在心理上打击了他。
    “刚进来的时候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而且心理很抗拒。”刘莹莹告诉记者,“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配合,脾气大得很,很‘奸诈’,冷冷地面对这个世界。”但是,经过四五个月的治疗,在昨天的音乐课上,他手握沙槌,虽然不能完全跟上节拍,但很用心地打着拍子。当记者问他效果的时候,他也很高兴地说:“很好。”当记者询问他的年龄时,他很艰难,但很配合地举起了手指,比划着50的字样。
    “现在已经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抑郁和焦虑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刘莹莹表示。
    失语者开口说话
    在治疗室的墙上,有一面大红的锦旗特别惹眼:“音符旋律医失语,重新发声创奇迹。”这是东莞石龙一名患者赵先生送来的。
    赵先生已经61岁,原来在一所中学当行政主管,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损坏了颅脑,经过两年的治疗和康复,虽然身体得到了治疗,但身心受损严重,最典型的症状是失语。
    他们到过声望最高的中国康复研究所,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业界“北有中康,南有工康”的指引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了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并接受了音乐治疗。“刚刚进来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你可以看得到病人很厌烦,总是表示‘算了’、‘算了’,对自己对医院都没有信心。让他发声,他光做口型不发声。”刘莹莹介绍,但音乐逐渐抚平了他烦躁的心,赵先生从被动配合,到主动地参与。经过三四个月的治疗之后,赵先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前一句话也不会说,现在能简短讲话了。“他的老婆开心得不得了,而他,也开心了很多,乐观了很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