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乌托邦队长等您来提问乌托邦队长的微博乌托邦队长的百度知道乌托邦队长的悟空问答
乌托邦队长的知乎乌托邦队长的头条志愿者报名咨询乌托邦队长微信公众号
加入启智报名志愿者义工登记助力志愿之城
查看: 639|回复: 0

穗“灯光夜市去存”再争议 千年商都需要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3 10:30:34 | |阅读模式
http://www.dayoo.com/ 2012-08-23 09:28来源: 南方日报 网友评论 (0)

    28年前,几根杆子,支起一间档口,杆杆相连形成的广州灯光夜市,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市场上曾红极一时,广州乃至全国的第一代个体户从这里走出。这些由杂货、衣服、食品、电器零件等小商品组成的夜间市场,吸引着大批市民甚至国外游客,也成为当时广州展示改革开放形象的“橱窗”。
    28年后,最后的灯光夜市停办引来“灯光夜市去存”的争议。曾红极一时的夜市为何走到今天会“被退市”?走过改革开放初期的“闯市场”,广州是否还需要夜市?对于广州这座千年商都而言,在传统商业符号目渐稀少的当下,夜市停办是否将再褪一抹亮色?夜市究竟如何才能承担起本土商业文化的内涵?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长期研究广州本土商业的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发展好夜间商业形态很有必要。应该学习香港的庙街等夜市,不断赋予灯光夜市新的内涵,形成广州本土商业文化符号,让外地游客凡到广州都要去灯光夜市逛一逛。
灯光夜市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吆喝声让人难忘。   南方日报记者 高笑 摄
    灯光夜市展现市井文化很“接地气”
    当年发展起来的部分夜市需要淘汰或调整,但广州不能没有一个夜市。大家在繁忙工作之余得有个地方“接地气”。
    位于番禺市桥大南路的灯光夜市停办,赞弹不一。番禺网友“我的背带在说话”吐槽:撤走夜市未必不好,往日开车去光明路却因路上各档口堵路不得不兜路行驶。
    对番禺的另一些居民来说,夜市除了给交通添堵,心情也常常受“堵”,网友“FSP_炜”认为,现在西街环境确实有些糟糕,每天早上看到的夜市路面垃圾成堆,气味恶心。网友“铭-samchen”则深感居住在夜市旁边所受到的消防、卫生、治安及噪音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生活困扰。
    然而,在最早投入夜市经营的“吃蟹者”李家杰看来,夜市不应该在广州消失。在他看来,当年发展起来的部分夜市需要淘汰或调整,但广州不能没有一个夜市。因为夜市所承载的不再是解决就业、创业作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需要有一定的悠闲消费场所,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个“接地气”的地方可去。
    对于“灯光夜市”的眷恋之情,近日也随着仅存灯光夜市的停办,在网络微博掀起了不少讨论。网友“腊梅之诗”认为,灯光夜市是一种市井大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灯光夜市中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招徕客人的吆喝、来往各商铺的鼎沸人声成为了不同年代的人们脑海中难以忘却的声音,这也是一种岭南文化的传承载体,不应该“被消失”。
    赋予灯光夜市新内涵可形成本土商业符号
    不断赋予夜市新内涵,形成广州本土商业文化符号,让外地游客凡是到广州来都要去“夜市”逛一逛。
    在广州,与番禺市桥灯光夜市同期形成规模的灯光夜市至少有20多个。最早的是建于1984年5月的广州首个灯光夜市——西湖灯光夜市。
    西湖灯光夜市起初只有两三百个摊位。每天入夜开市前用竹竿沿着马路两边搭建而成,因档口摆卖的货品丰富便宜,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慕名而去,又因夜市的灵活和产品款式的新颖很快招徕全国四面八方的厂家、商家。“档龙”迅速延伸,高峰期大概一千多档,把西湖路和教育路挤得满满的。曾任西湖夜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的李家杰表示,西湖夜市最旺的时候每晚有三四万客人。据不完全统计,西湖夜市长期拥有较为固定的室内外大型小百货900家,参与直接经营和配套服务的就业人数超过一万人,每年吸引数十万计的海内外顾客和游客,高峰时年营业额达8000万元,年上缴税收600多万元。广州乃至全国第一批个体户就是从西湖路走出来的。
    熟悉西湖路一带商贸业历史的陈明老师介绍道,西湖路灯光夜市的辉煌景象,也成为当年广州的一大标志,民间流传一句话说“没到过西湖路,等于没到过广州”。
    然而,20多年之后灯光夜市陆续被关停时,已被贴上了几大“罪证”:灯光夜市原档主“倒”档口、转包档口经营权、赚取高额租金差价;夜市经营者与入室经营者矛盾日益加剧;档口占消防通道、堵交通、噪声扰民;卫生环境恶劣;治安隐患投诉不断……地方城管部门坦言,灯光夜市带来的社会管理压力太大,而它最初承担的解决就业、提供创业平台的使命已经完成。
    灯光夜市为什么走到今天会“被退市”?
    政府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者都要反思。长期研究广州本土商业的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认为,灯光夜市之所以关闭,是因为政府、市场都没有赋予夜间商业形态与时俱进的内涵。
    “对广州这座称誉千年商都的城市来说,发展好夜间商业形态很有必要。”黄华军认为,香港、台湾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夜市这种商业形态一直都发展得很好,而且成为了本地商业文化的一张名片。广州却缺乏这样的本土商业文化名片。应该学习香港的庙街等夜市,不断赋予“夜市”新的内涵,形成广州本土商业文化符号,让外地游客凡是到广州来都要去夜市逛一逛。
    调整灯光夜市规划可增城市风情
    当今城市不缺MALL不缺广场,真正能够像香港庙街、台湾士林夜市一样,把夜市做大做强了,便是这座城市的风情。
    对夜市的感情,有人爱有人憎。比如网友“广州世强”就为自己家附近的夜市带来的生活影响“烦恼多时”,在他看来,夜市这条街:脏、乱、差!
    然而,一个真正好的夜市让谁都“厌恶”不起来。李家杰表示,在20多年的夜市经营期间,他走访了不少夜市和跳蚤市场,有的夜市已经历时近百年,周边居民很少有反对的声音,外地游客也必会去看看。“要把夜市当作商业文化来做,而不仅仅是摆地摊。这样才能真正做活夜市,也能渐渐把夜市培育成为本土的商业文化代表。形成外来人来广州必去广州夜市的口碑和习惯。”黄华军认为,改善夜市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投入管理并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比如规划组织好周边的交通,对市场产品质量把关,做好价格引导,改善市场环境卫生等。
    对于有观点认为,夜市的随意、大众和市井氛围,难与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商贸名城相匹配。黄华军认为,当今城市不缺MALL不缺广场,真正能够像香港庙街、台湾士林夜市一样,把夜市做大做强,便是这座城市的风情。
    策划:谭亦芳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陶达嫔 实习生 范晨


(编辑: 林盛伟)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